•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与多国关系分崩离析 , 多国均采取反制措施应对。 B、他以目空一切的态度,一脸不屑地对众人说:“你们啥都不懂,我来教你们!“ C、春节档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一经上映便迅速火爆全国,各种奖项纷至沓来 D、这部侦探小说的情节设计得天衣无缝 , 伏笔环环相扣,真相揭晓时令读者叹服。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恬静  维幕  瞭望  轻歌漫舞 B、潮汐  枯燥  喧腾  殚精竭虑 C、哀竭  抉择  懈怠  草长鹰飞 D、幅射  晦暗  弛骋  震耳欲聋
  • 3、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辈/将就木衅/拨离间 B、/洄从之事/归父母 C、体/风雪级/金不昧 D、/首以盼勉/词夺理
  • 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是一场艰辛的跋涉,是一次看准方向的旅行,是为梦想奋不顾身。不经磨砺,何以 成长?人生苦短,青春更甚。让我们把握好珍贵的青春时光,闯过那磨砺的关卡;让青春绽 放!

    请以“青春因磨砺而绽放”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

    ⑴按照演讲稿的格式写:

    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⑶不少于500字。

  • 5、按要求完成小题。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著《经典常谈》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把它作为阅读经典的指南。 B、《经典常谈》中, 《说文解字》一篇系统解析了汉字的“六书”造字法,如“日”“月” 为象形, “武”“信”为会意,体现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是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曾在土匪骚扰、疾病、饥饿、寒冷的围困中,忘我地工作,最终修好了铁路。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历经六个月的艰苦创作,用生命写成的小说《牛虻》在寄 给战友征求意见时,书稿被邮局弄丢了。
    (2)、 圈点和批注是传统的读书方法。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一次圈点和批注都会让你有不 同的收获。请阅读下面作品的摘录文字,根据提示,给其批注。 

    名著

    摘录文字

    批注

    《经典常谈》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人回肠荡气。

    请从语言风格角度进行批注。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的心又忏忏地跳起未了。他那朝思暮想的愿望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请对加点词语批注。②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社戏(节选)

    鲁迅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马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站是不怕。他如果马,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柏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栗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梓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竞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烾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⑨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学校戏剧社计划将选文改编为舞台剧,请你用四字短语写出选文的事件。

    赵庄看戏→

    (2)、戏剧社的小语非常喜欢“双喜”这个角色,并请求老师让他扮演“双喜”。请你结合选文说说小语喜欢的原因。
    (3)、在对“偷豆”这一情节进行讨论时,小语和小文发生了分歧,请你结合选文,补充小文的回答。

    小语:“偷”,一般是遭人唾弃的行为,选文在写“偷豆”这一情节时,也暗含了作者对这一不文明行为的批判。

    小文:我不这样认为。从课文采用“儿童视角”写作的特点来看,

    (4)、戏剧社的小语对文章结尾不理解: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你作为社长,请你帮忙解答。
  •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欢迎来到中国馆!”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正在进行中,中国馆首个具身智能“导览 大使”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C在熟练“营业”。它使用定制化数据库解答观众问题时丝 滑无比,引来游客连连点赞: “太厉害了,这简直就是‘未来生活’的科技展示!”

    身高163厘米、体重43公斤的WalkerC,搭载了优必选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交互大模型, 能熟练使用中英日三语进行导览。它还能以6公里的时速稳定奔跑,可敏捷避障、上下坡、抗冲击等,随时应对多地形的复杂环境,被游客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

    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机器人,既能24小时不间断“机器人造机器人”, 又能行云流水般冲咖啡、调鸡尾酒;出口到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越艟机器人,琴棋书画样 样精通;攻克行业“卡脖子”难题的华数机器人,下棋落子掷地有声;轮胎模具界“巨无霸” 巨轮智能,自主研发的RV减速器,安装在机械臂上还能丝滑舞鄝;高端智能装备“多面手” 拓斯达,产线高效生产玩具,拼出一批批童年记忆……

    【材料二】

    更多“广东造”机器人,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 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夸父”,近日勇闯2025年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穿上 苗族非遗服饰“走秀”,还能迎宾、导览、讲解。 “团队创新性地将model-based control (基于模型的控制)与RL算法深度敃合,以实现高一致性、高毬定性的步态调整与动态避障, 为‘夸父’完成走秀、主持、导览等任务提供稳定支撑。”乐聚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说,人形 机器人正为各行业带来生产力的变革。

    【材料三】

    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一场奇妙的舞台剧吸引了众多读者:这部舞台剧的主演是来自五个 国家的8位小朋友和一位名为夏润的人形机器人。现场读者随着节奏与演员们一起拍手,发 出阵阵欢呼。夏澜面部逼真、表情生动,甚至还有和央视主持人康辉同台主持的经验。这款 由数字华夏自研的机器人,实现了动作交互、语言交互以及表情交互的有机统一。“我们希 望做出‘有温度的人形机器人’。”数字华夏创始人兼CEO沈健说。

    在沈健看来,真正有价值的机器人产品必须回归服务本质。该公司目前就在重点布局银 行营业大厅这一细分领域。“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在C端大规模商业化尚不现实,在B端市场, 特别是金融、运营商、电网等大型行业客户,对服务型机器人则有着明确需求。” “就像人有三百六十行一样,机器人最终一定能胜任各种各样的工种。在这些工种中,康养领域和工 业领域可能率先实现大规模应用。”帕西尼感知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聂相如认为,这些领 域具有劳动力短缺、工作环境危险或不适合长时间劳动等特点,更适合使用机器人进行服务。

    【材料四】

    “预计未来3-5年内,人形机器人将在家庭场景进行落地,如康养、照顾小孩、家务整 理等。”众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姚艾文认为,未来机器人不仅能够根据用户个人喜好进行定 制化配置,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用户存好,还能够在不同场景下扮演不同角色,提供情 堵价值和精细化服务。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这场人机共舞才刚刚开始。 每一位“舞者”都剑指同一个终极目标——去人能去的地方,做人能做的事情,让每个人的 生活因机器人技术变得更美好。

    (摘录于2025年5月17日的《南方网》)

    (1)、根据材料内容,不属于“广东造”机器人的特点或应用场景的一项(   )。
    A、能穿着非遗服饰进行走秀表演。 B、能够与主持人同台主持节目。 C、可胜任危险环境下的工业劳动。 D、可实现“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全自动生产。
    (2)、 根据【材料三】夏澜人形机器人在交互功能上有哪些突破?请简要概括。
    (3)、【材料四】中姚艾文认为“未来3-5年内,人形机器人将在家庭场景落地”,而聂相如则 认为康养和工业领域会率先实现大规模应用。你更支持哪种观点?请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铌。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鸱。鸥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鸥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乙】

    南华老仙 , 集志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化成大鸥质凝胚 浑。脱髻就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六月一息,至于海湄。逆高天而下垂,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猛势所射, 余风所吹。溟涨沸渭,岩峦纷拔。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选自李白《大鹏赋》,有删节)

    【注释】①南华老仙:庄子。②醫嚴(qí liè):鱼的脊鳍。③泱漭:广大的样子。④汪湟: 深广。⑤溟涨:溟海与涨海,此处泛指大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怪者也/寻向所 B、其翼若垂天云/祗辱于奴隶人 C、去以六月者也/六月一 D、百川为之崩/虽乘御风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②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吾 不 知 其 几 千 里 其 名 曰 鲲 化 成 大 鹏 质 凝 胚 浑

    (4)、结合《北冥有鱼》和八年级上册学过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关于“鹏”的形象, 简要概述古人希望通过大鹏传达怎样的情感。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5)、鲲鹏的形象,在庄子的文中诞生,在李白的赋中丰满。学习两文后,小粤想写一篇《鲲 鹏赋》,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帮他提炼鲲鹏的形象特点。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校开展“传承汉字文化”主题活动,请你参与两项任务。

    (1)、【任务一:文字比较】

    文字

    出现时期

    数量

    字体

    状态

    中国汉字

    公元前3000年

    约4500个(甲骨文)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全世界至今有16亿人使用

    巴比伦楔形文字

    公元前3200年

    640个基本字

    刘符、岩画、文字画、图画字

    消失了2100年

    埃及圣书字

    公元前3000年

    2000多个符号

    碑铭体、僧侣体、大众体

    消失了500多年

    古印度哈拉巴文字

    公元前2300年

    500个符号

    印章文字

    消失了3800年

    请根据表格材料,写出表格反映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字)

    (2)、【任务二:汉字传承】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完成续写,使之语意连贯。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汉字的书写和使用现状令人担忧,但正如中国社会科学 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所说:电子输入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汉字手写。汉字传承着 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蕴含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当见 到苍劲有力的字迹时,我们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祠堂牵系着岭南文化的“根”和“魂”,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在宗族观念备受____的 岭南地区,祠堂建筑被视为____族人的重要纽带,除祭祀miǎn huái祖先外,祠堂还是人 们处理宗族内部事务的场所。古祠堂在兴起之初就解决了人们zhuī sù本源的问题,每逢祭日, 总有游子chóng tú bó shè回到祠堂。广东古祠堂群____,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以说 它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场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miǎn huái②zhuī sù③cháng tú bá shè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推崇 凝聚 星罗棋布 B、推崇 汇聚 络绎不绝 C、推重汇聚 络绎不绝 D、推重 凝聚 星罗棋布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以说它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场所。 B、不可以说它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场所。 C、可以说它既是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场所。 D、可以说它是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场所。
  • 11、 默写古诗文。
    (1)、 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3)、 ? 身上衣裳口中食。 (白居易《卖炭翁》)
    (4)、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
    (5)、 小语发现身边处处蕴藏着古诗文:她家附近的一间商店名叫“若比邻”,是出自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有一间影楼名为“孤鸿影”,出 自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谁见幽人独往来,”;一间茶庄名为 “士欢颜”,是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欭》“”。 
  • 1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有一天,保尔像喝醉酒似的,两腿发软,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回车站。他从发烧到 现在已经好几天了,但是今天他觉得热度要比往常高得多。

    那吮吸着筑路队的血液的伤寒病,现在又向保尔本人进攻了。但是他的健壮的 身体仍在抵抗它,一连五天他都挣扎着从那铺着麦秸的水泥地上爬了起来,跟别人 一道去出工。但是不管是那件暖和的皮短大衣也好,或是朱赫来送给他的那双现在 已经套在生了冻疮的脚上的毡靴也好,都救不了他了。

    他每走一步,都像有什么东西猛刺着他的胸口,他的上下牙碰得直响,两眼发 黑,他觉得树木就像旋转着的木马似的。

    (1)、结合选段内容,分析保尔的人物形象。
    (2)、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阐述你对“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的看法。
  • 13、 根据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选择合适的选项。

    退学(被开除)→参军→ ①→②→砸碎铁环,开始新的生活。
    A.筑路   B.长征   C.做实验   D.著书

  • 1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春天。”有人在心田种下宽容之花,有人种下感恩 之花,有人种下理想之花⋯⋯那些默默扎根的日子里,你用怎样的信念与行动, 让属于自己的花破土而出?请以《在心田种下之花》为题,写一篇作 文,写下你的故事或想法。

    要求:

    ①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500字以上;

    ② 补充完整题目,不得套写、抄袭;

    ③ 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 15、阅读理解

    怀念蛙鼓

    简 默

    ① 乡下的四五月间,一切都像从油塘子里提出来一样,光亮亮的,鲜艳艳的。村 东头的禾苗已长得碧油油的了,黄瓜蔓、南瓜蔓拼命往上蹿;芥菜、兰草、田字草也 赶趟儿似的,聚满了田野;青蛙这时的嗓门像上了油的齿轮,声音又脆又亮。一到夜 里,音乐会更隆重了。先是一只青蛙领唱,“呱————呱————呱”,清脆有力。然后是大 合唱,“呱呱呱,呱呱呱……”霎时,万流齐发,如万马奔腾,如浪涛汹涌,气象恢宏。 这场大合唱持续了三四个小时,接下来又是二重唱,童声独唱……

    ② 它们各自把最美的音色献给你,一声比一声响亮,一声比一声抒情。它们有 鲜明的节奏感,有长短不同的曲调,有弦音,有乐音,有强音,有弱音,时而齐唱时而 合唱,不需要指挥,更无需歌谱。它们分明是天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流水,在这长 夜里,让你忘记了忧虑,在这美妙的天籁里徜徉……它们仿佛是在歌颂这美好的家 园,在庆祝即将来临的生命盛季。

    ③ 村头的晒谷坪里,乡亲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聊着家常。听到这热闹非凡的 蛙鼓,大家:底便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个好年成仿佛就在眼前了。

    ④ 我们小孩子就从人群中溜出来,有的一手提一瓶水,一手拿一把扇子,跑到 田边去看萤火虫。父母说不要往深草里走,小心蛇。因此,大家都不敢走远。夜深了, 大合唱也渐渐地低下来,换成了很抒情的女生清唱,“呱————呱————呱”,像催眠曲 一样在空旷的田野飘荡,越发衬出夜的宁静。孩子们也倦了,躺在晒谷坪的草席上, 伴着蛙声入眠。

    ⑤ 这是我童年里最温馨的记忆。蛙声聒噪使我感到生命的奔腾和美好。试想: 月白风清的晚上,万籁寂静是不是有一点单调和阴森?蛙声的合鸣是乡村生活的原 汁原味。

    ⑥ 如今,随着父母工作的变迁,我从乡村走到城镇。在都市里生活久了,“蛙鸣 蒲叶下,鱼入稻花中”便只是一个遥远的意象了,儿时那种恬静的田园生活,我已不 敢奢望能再现。“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 处蛙”“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蛙鸣夜半寻荷塘,误作星辰友人灯” ……这些美好的景致已经被社会发展的车轮碾得粉碎,“蛙声一片”的美好童年也 只能期待着在梦中出现了。

    ⑦ 今年的清明节,当我再一次回到家乡,再一次静立田头,等候蛙声的洗涤时, 我失望了:苍白的月光下是一望无际的田畴。没有虫鸣,也没有蛙鼓,只有偶尔几声 低低的叹息。不远处又来了一群“扫荡者”,那些穿梭不息捕蛙的灯火像残忍的日军 的探照灯。萤火虫销声匿迹,只有死亡的火光威胁着一切,吞噬着一切。我不由战栗 起来……

    ⑧ 辛弃疾曾乐观地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当蛙声疏落时,稻 花不香、丰年不再的厄运离我们还会远吗?

    ⑨ 时间来到今夜,我终于在别处又听到了蛙鸣,如此的亲切,如此的温馨,它如 初夏夜里拂动着的暖风,沿着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然而,情绪中不仅仅是感动,更 多的是忧虑。但愿人们在聆听美妙的蛙鸣时能有爱护之心。用心去感受,用耳去聆 听,不要用手去欣赏,不要用嘴去品尝。让我们的城市也保有一丝自然的气息,为了 那些虫、鸟、蛙,也为了我们自己。

    ⑩突然想起了齐白石的一幅国画,题曰《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里除一条溪水中 的十几只蝌蚪外,并不见一蛙。而你仿佛看到了在不远处,蛙们的悠闲与自在,仿佛 能听到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鼓,嘹亮而宏阔……

    ⑪怀念蛙鼓。

    (选自散文集《活在尘世中》,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时间

    ① 

    如今

    今年的清明节

    地点

    乡下

    乡下

    事件

    夜晚欣赏蛙鸣

    (2)、请结合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

    霎时,万流齐发,如万马奔腾,如浪涛汹涌,气象恢宏。

    (3)、文章第⑪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读完这篇选文,你也许会联想到“和谐共生”“持续发展”“诗意栖居”等词语。请 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符合选文主题的词语,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 16、阅读理解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 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 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 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 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 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 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 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 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 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 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 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 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关于物候现象的影响因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纬度差异是首要因素,其导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并非固定值。 B、烟台苹果开花要晚于济南,根本原因是烟台靠海,延迟了物候期。 C、华南地区在山腰成功种植热带作物,是利用逆温层原理避免低温。 D、20世纪20年代,乔木的物候期比18世纪40年代提前大约九天。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阐释经度差异时,作者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将不同经度的物候现象系统归 类。 B、选文采用“总-分”结构,首段设问总领,后四段依次分述,脉络清晰。 C、为说明物候现象的古今差异,作者引用英国南部物候的记录,形成古今对照。 D、“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等生活化表达,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请依据选文内容,说明为什么在自然种植 条件下,荔枝树主要适合在岭南地区生长,而难以在同时期的北方地区广泛种 植。
  • 17、文言文阅读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 , 而刖其左足。厉王薨 , 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 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 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之,使人问其 , 曰:“天下之 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 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⑥其璞而得宝焉,命曰“和氏之璧”。

    【注】①璞:含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相:鉴定。③诳:欺骗,迷惑。④ 刖(yuè):古代一种断足的酷刑。⑤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等的死叫“薨”。⑥ 理:这里指对璞玉进行加工、雕琢。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厉王薨(等到) B、之(听说) C、使人问其(所以) D、命曰(于是)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18、文言文阅读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一食尽粟一石

    ②才美不外

    ③执策而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文章通过千里马不被伯乐赏识的经历,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9、请阅读《卖炭翁》并完成题目。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 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 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 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歌用几组颜色描写人物,突出人物形象。请参考示例,为卖炭翁的形象作批注。

    示例:“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诗人用“黄”和“白”两种颜 色,突出了宫使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的人物形象。

  • 20、默写与欣赏 ;请完成下列默写。
    (1)、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其五)]
    (2)、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关雎》)
    (5)、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