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俯拾稻田

    袁益民

    ①秋愈来愈深,大地上处处明晃晃、黄灿灿的。尤其是长江下游平原,一望无际,大片的金色看得人心血活络、激情豪迈。

    ②农民们手脚比任何时候都要迅捷,稻子很快就割完了,山芋、花生、大豆、玉米也从田头来到了晒场上。打谷场上稻把堆成了小山,脱粒开始了。机声隆隆,热烈又欢快;人歇机不歇,男人女人轮流站上工作台,将一个个稻把喂给打谷机。拔下来的大豆秆摊在打谷场的另一边。连枷是个“老滑头”,很多人使不起来。但女人们心灵手巧,轻车熟路,甩起连枷对着豆秆一阵又一阵、一遍又一遍地猛打,豆荚炸裂有声,声音里有太阳般金灿灿的质地。

    ③犁地、碎地、耥地,然后施基肥,秋播就要有条不紊拉开大幕了。

    ④且慢,还有一桩事。

    ⑤有不少稻穗落在田头地角,可能是早熟,被之前的一场台风刮落的,也可能是收割时不小心碰落的,还可能是往打谷场上运送时掉落的。它们都饱满、实在,沉甸甸、黄灿灿。还有一只只豆荚,一粒粒豆米,躺在粗糙的地面上,嵌在泥块的缝隙里。它们都是粮食,都是收成,都不容忽视。

    ⑥不能干重活的小孩和老人,就有了自己的任务:拾秋。

    ⑦奶奶是拾稻穗的急先锋。她臂弯挎着个小竹篮,手上提着个土布袋,沿着田埂忙碌起来了。她的眼睛,像利剑般锋芒毕露,像探照灯般辽阔精准。拾秋的人总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广泛扫视,发现目标就紧盯不放,三步并作两步跟上去,弯腰,捡起,丢进篮子或袋子里。拾秋要弯腰,弯腰是对土地的鞠躬、致敬。

    ⑧我在中小学时代,最喜欢的劳动是耙田。种水稻的地大多黏性强,长时间浸在水里的土地会发生沉淀,也就是土地板结了。正值暑假,我们这些学生被安排进稻田里,用五爪形耙子将秧苗根部周围的泥土翻得又疏又酥,让秧苗轻松地、愉快地分蘖、发棵。

    ⑨今夏,我又回老家左庄村。一天大早,被一阵阵“呜呜呜”的声音吵醒了,起床拉开窗帘一看,好几架无人机在田地上空游曳着喷洒农药。治虫要带露,这是老规矩。出门攀谈得知,包下这片地的是一对来自连云港的夫妇。女人操纵起无人机来,出神入化,掉头、调速、拉升、俯冲,引得村子里男女老少站在田头看“无人机表演”。男人告诉我,最多一个半小时就喷洒结束。“现在种地,哪里还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呢?收获时也很轻松,一台机器一天解决七八十亩不在话下,最多三天就全部收上来了,还连带烘干。”

    ⑩多年来,耕种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稻子这一生,总是面临着墒情、虫害、天气的考验,依赖于土地提供的胸怀、养分,更贯穿着农人废寝忘食的耕耘与智慧。稻子集万千宠爱,才有了饱满的籽实、足金的成色。

    【注释】①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相关农活,写得最简略的一项是(       )
    A、女人甩连枷 B、农人碎田地 C、奶奶拾稻穗 D、学生耙稻田
    (2)、结合内容,下面对选文中划线句推测最合理的一项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秋景优美,让人心潮澎湃,激情豪迈。 B、深秋大地一望无际的金色,让人赏心悦目,激情豪迈。 C、秋天五谷丰登,收割繁忙,让人喜不自禁,激情豪迈。 D、农民身体健康,身手迅捷,让人心生敬佩,激情豪迈。
    (3)、品析加点词句,完成表格内容。

    语句

    语义表达作用

    语音美感作用

    拾秋的人总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广泛扫视,发现目标就紧盯不放 , 三步并作两步跟上去,弯腰,捡起,丢进篮子或袋子里。

    女人操纵起无人机来,出神入化,掉头、调速、拉升、俯冲 , 引得村子里男女老少站在田头看“无人机表演”。

    “掉头、调速、拉升、俯冲”具有连贯性的一系列动作,真实再现了女人操纵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情景,展现了女人出神入化的高超技术,突出了女人勤劳、能干、与时俱进的特点。

    (4)、“多年来,耕种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稻子这一生”,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中“变”与“不变”的理解。
  • 2、阅读《水浒传》时,同学围绕“报恩”主题制作了“晁盖报恩”的思维导图,请完善以下内容。

    “晁盖报恩”思维导图

    晁盖截取生辰纲后身份暴露,危在旦夕→(1)→晁盖派刘唐宋书及黄金报答松江→宋江遗忘招文袋,被阎婆惜威胁

    根据思维导图,谈谈对“报恩”的看法:(2)

  • 3、下面名著片段描写的场景出自(       )

    戏目上的第二项是《收获舞》,由剧社十二位女演员表演出来。赤着脚,穿着农民的裤子短袄及背心,头上裹着绸巾,她们舞得很整齐很优美。我探问到,这批少女中间有两个是从江西一路步行着来的,她们在江西瑞金红色戏剧学校学过跳舞。她们有着真正的天才。

    A、《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 B、《骆驼祥子》中北京的庙会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舞会 D、《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剧社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蒲松龄,字敏轩。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C、鲁迅,我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杂文集《坟》《呐喊》。 D、莫泊桑,德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等。
  • 5、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前不见古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 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 ,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但是它 , 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茅盾《白杨礼赞》)

    (5)《行路难 (其一)》中,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 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遵义这片土地,底蕴厚重,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焕发出蓬勃的朝气与力量。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色是遵义的“底色”,是遵义人民探求真理的“本色”。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这也是一片绿色的土地。竹浪滚滚,瀑声阵阵,神秘的赤水河蜿蜒曲折,灵动而壮美;茶香淡yǎ , 琴韵悠扬,宁静的古镇见证了家乡的变化,质朴而幽远;青翠欲滴,花香鸟语 , 巍峨的大娄山守望一方,静谧而威严。这还是一片青春的土地。遵义人民不盲从 , 不墨守,在工业强市战略中积极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展现出咄咄逼人的青春活力。

    遵义人民míng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追求zhuó yuè , 书写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规范汉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蓬勃 B、花香鸟语 C、盲从 D、咄咄逼人
  • 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 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 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莫不/得之于艰难 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胶鬲举于鱼盐 B、已而军细柳  (《周亚夫军细柳》) C、故知创业 D、春冬时  (《三峡》)
    (3)、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4)、从乙文中找出能表达甲文观点的语句,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 8、【甲】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乙】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 , 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②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他为杜二甫。③池台:池苑楼台。④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⑤徂(cú)徕(lái):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1)、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两诗都是五律,为八句四联,其第二联称颈联,第三联称颔联,要求对仗。 B、“秋波落泗水”一句,以秋波明净、泗水长流,象征友谊纯洁深长,堪称巧妙。 C、“蓬”是一种枯后断根的草,风吹则飞转无定,因此古诗中常将其比喻漂泊的游子。 D、“李白斗酒诗百篇”,诗仙亦称“酒中仙”,乙诗始以“醉别”,终于“尽杯”,可为佐证。
    (2)、这两首诗同为李白所作,又同是送别诗,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呢?请简要分析。
  • 9、阅读《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回答小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①她本来就是一个寡言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春季开学以来,同学们发现她越发沉默了,像是一个闷葫芦。她原本还不算差的成绩也一落千丈,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做错三遍;许多同学开始对她敬而远之,甚至排挤她。

    ②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她向老师要求把座位挪到了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觉得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不相干的,她的心在窗外的世界里: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南来的燕子们在树间做了窠,每天啁啾地唱和着,嬉戏着;树下几株细弱的小草在春风中微微摆动……她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

    ③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不久,燕子开始南迁,只剩下树下枯黄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地抖着。望着眼前这个黯淡的世界,她哭了。

    ④秋天开学的时候,班级里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做班主任。老师姓徐,长得很漂亮,同学们非常喜欢她,都愿意在课间时跟她谈天说地。她也喜欢徐老师,但是她不敢上前。徐老师的目光几次落在她脸上,她都躲闪着避开了。有一天,徐老师在语文活动课上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那里。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板擦落在她的桌上时,她先是一惊,接着就愣在那里。同学们欢呼着要她唱歌,她不肯唱,也唱不出来。同学们不依不饶,使劲鼓掌催促她,徐老师也走过来鼓励她。她涨红了脸,望着徐老师,眼里竟噙满泪水。徐老师就说,既然不想唱歌,就罚写一篇作文吧,明天交上来。课后,徐老师还特意对她说,只要用心写,写多少都行。

    ⑤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自己的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她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忙于生计,很少能够照顾到她,只有每天晚上父女间的几句简单交流能让她感到安慰。然而就在春天,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⑥第二天,徐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徐老师却只字未提。那天,徐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⑦从那天起,她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逐渐开朗起来,而且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都愿意与她交往了。学期结束时,她还做了班长呢。

    ⑧几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要在春天来临时,摇曳它细弱的身躯,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为春天增加一抹生机!

    ⑨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徐老师在她的那篇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3)、选文第⑥段中加点的“郑重其事”一词用得恰如其分,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徐老师给“她”作文的批语“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深刻含义。
  • 10、古诗文默写

    ①采菊东篱下,

    ,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感时花溅泪,

    , 星河欲转千帆舞。

    ⑤征蓬出汉塞,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11、完成下面小题。
    (1)、与古人对话:请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古诗人,仿照示例与他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示例:刘禹锡,你一生坎坷,风雨中,你依然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你的豁达与乐观,鼓起了我前进的风帆。

    (2)、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①通 知

    ②各位同学:

    ③为了更好地落实“古诗苑漫步”系列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八年级语文组将举行“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④请同学们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10月30日下午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竞答活动。

    ⑤2022年10月25日

    不妥当一(只填序号);修改建议:

    不妥当二(只填序号);修改建议: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峰湖(簇拥/倒映)着广袤的蓝天和绵延的青山,像一位和蔼的母亲,把      揽入自己温暖的怀抱。清风吹拂过来,轻轻揉皱湖水。涟漪缓缓地,一波一波亲吻着岸边的岩石。清澈透明的湖水将金黄的阳光梳了又梳,折了又折,镀在浅水里的岩石上、草株上。湖中的芦苇,悠闲地弯成几条长长的曲线,分不清哪一段是自己,哪一段是倒影。偶有鱼儿慢不经心地游过,       , 闪烁起无数(耀眼/炫耀)的光斑,似有数不清的金鱼银鱼在欢腾蹦跃。而大多数时候,湖面是幽静的,好像智者的黑眸,(深邃/深刻)而悠远;      。无疑,青峰湖是美的,不矫不饰,不矜不伐;美得真实,美得动人。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漪(yī)              广袤             慈详和蔼 B、折(shé)             吹拂             清澈透明 C、烁(shuò)        悠闲             慢不经心 D、眸(móu)             幽静             不矫不饰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簇拥       炫耀       深邃 B、倒映       耀眼       深邃 C、倒映       炫耀       深刻 D、簇拥       耀眼       深刻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青山放飞的小鸟             ②便打碎了明镜一般的湖面       ③仿佛一首含蓄而内敛的朦胧诗 B、①青山放飞的小鸟和蓝天上飘浮的白云             ②便打碎了明镜一般的湖面       ③仿佛一首朦胧诗,含蓄而内敛 C、①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青山放飞的小鸟             ②湖面便如同被打碎的明镜       ③仿佛一首朦胧诗,含蓄而内敛 D、①青山放飞的小鸟和蓝天上飘浮的白云             ②湖面便如同被打碎的明镜       ③仿佛一首含蓄而内敛的朦胧诗
  • 13、下列句子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共享单车智慧化管理,可以精准调度车辆,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车辆分布不合理。——此句有语病。 B、“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此句是递进关系复句。 C、《岳阳楼记》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象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 D、“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三个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所说的“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
  • 1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吧。 B、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月如水,亦有苏东坡夜游之凉。 C、卡洛琳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D、“卖蟹啰”!小姑娘又亮开了又甜又脆嗓门。
  • 1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zào)        角(líng)            亭台楼(gé) B、(pàn)        消(zhǎng)          纷至来(tà) C、(wǔ)          驰(chěng)        挑拨离(jiàn) D、望(liào)        追(sù)               词夺理(qiǎng)
  • 16、有人说:“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这句话鼓励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烦恼。

    请以“我那微不足道的烦恼”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1)明确“烦恼”的内容,交代“微不足道”的原因。(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消除烦恼”的过程。(3)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

  • 17、某学校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活动。
    (1)、动员会上,班长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下面语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还能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参观考察、聆听讲解等各种实践活动形式

    ③它以中国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载体

    ④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切身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

    ⑤红色研学,是将旅游与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⑥以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⑦让学生深刻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提升综合素质

    A、③①④②⑥⑤⑦ B、③④①②⑤⑦⑥ C、⑤③⑥①②④⑦ D、⑤③②⑦④①⑥
    (2)、请根据“娄山关红色旅游景区导游全景图”补全“娄山关旅游路线导游词(片段)”,要求简明、连贯、通顺。

    娄山关旅游路线导游词(片段)

    娄山关旅游景区位于 , 从停车场(换乘点)出发,可先到游客服务中心了解景区信息。随后依次参观 , 感受红色文化氛围。沿着百仗梯拾阶而上,向北走,在第一个路口向西转。一路西行,经过第一座桥梁后,(含方位词),就可以到达西风台。西风台起名源于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句“西风烈”,是景区的制高点,海拔1779米。然后在观海楼、夕照亭欣赏美景,也可再继续游览其他景点,欣赏壮丽风光,结束旅程。

    (3)、下面研学日志①—⑦的内容,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心怀崇敬与期待,我参加了这次红色研学活动。①踏入革命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②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③听着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与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④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⑤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⑥这次研学活动,让历史书上的文字有了温度。⑦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定当努力学习,承红色精神,不负先烈、不负韶华。

  • 18、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宋]贺铸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注释】①选自《贺铸词集校注》。②分付:意为交给。③白苹洲:泛指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④歌尘:形容歌声动听。⑤梦云:泛指美女。

    (1)、下列选项属于词中描写的场景是(     )
    A、伫立望归舟 B、雨中携友游 C、落花秋渐至 D、歌舞迎归友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 19、魏征上疏

    [宋]司马光

    魏征上疏,以为:“《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自王道休明 , 十有馀年,然而德化未洽者,由待下之情未尽诚信故也。今立政致治,必委之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小人。其待君子也敬而疏,遇小人也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慧!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有败;况内怀奸宄 , 其祸岂不深乎!夫虽君子不能无小过,苟不害于正道,斯可略矣。既谓之君子而复疑其不信,何异立直木而疑其影之曲乎!陛下诚能慎选君子,以礼信用之,何忧不治!不然,危亡之期,未可保也。”上赐手诏褒美曰:“昔晋武帝平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位极台司 , 不能直谏,乃私语子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

    【注释】①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一》。②休明:美好而清明。③洽:和谐,融洽。④狎:亲昵,亲近。⑤宄(guǐ):盗窃或作乱的坏人。⑥台司:三公等辅弼大臣。⑦弦、韦:指西门豹、董安于佩戴弦、韦以自警的典故,象征着警醒和自我约束。

    (1)、选文中魏征进谏提及的建议是(     )
    A、公文言简意赅 B、奖惩依法而行 C、深入民间考察 D、用君子而不疑
    (2)、邹忌和魏征的劝谏艺术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之君子                                 相而去(《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B、不害于正道                           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C、可略矣                                 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D、上赐手诏褒曰                           吾妻之我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 20、读书之乐

    江柳

    ①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我是一名读书爱好者,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慢慢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②一曰“抄”,即抄书。阅读可分为泛读和精读,我的精读方式就是抄书。“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这句名言是针对孩子们说的,对成人同样适用。读书的过程中,只有动手、动笔,才能加深印象和理解。我抄的是书中的闪光点,这个过程就像在海滩上拣拾美丽的鹅卵石和贝壳。读《大学》,我抄下“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读《老子》,我抄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我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长篇小说一般来说不适合抄,但对于经典作品,我抄下了许多精彩的段落。比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我们再也不用在搬迁时留下树号了,山中的路越来越多了。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如今,我已抄满十多个笔记本,有空时回头翻一翻,就像在夏季回望草长莺飞的春天,在冬季怀念满山红叶的秋天。

    ③______________。大多数书籍看过就忘记了,于是我想到,编口诀或许是一种好方法。许多时候,一段口诀就是一个知识体系,能把厚书变薄,把薄书变简。我编的口诀其实就是顺口溜,语言并不规范,不足为外人道,但它们简明扼要、朗朗上口,能够加深记忆。比如读历史,对中华民族的演化史,我归纳为四句话:“中原自古善农耕,东北平原渔猎人。蒙古高原尽游牧,各族融合中华魂。”我又将地质年代表中的要素编撰在一段口诀里:“新生四三六千五,人鸟被植兴哺乳。中生代里现裸爬,白侏三纪两亿五。二石泥志奥寒纪,古生五亿蕨栖鱼。元古二五藻无脊,原核三八在太古。四十六亿地球生,冥古洪荒生命无。”几句顺口溜,让我记住了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

    ④三曰“制”,即制表。书籍或系列书籍读过后,我从中找出关键要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它们呈现在一张表格里,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比如读完系列丛书《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我按照族源、发源地,按照政权建立者、政权起止时间,按照疆域、余脉去向、对应中原朝代等对十几个中国北方民族进行列表。读懂了这张表,就读懂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我读过一些西方古典音乐的书籍,便将交响乐乐器“收集”在一张表里,按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与键盘四大类,列出每一种乐器以及它的音调特征、大自然对应物、风格意境等。从表中可以感悟到,每一种乐器都是对大自然声音的模拟,交响乐就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大合唱。

    ⑤在我看来,读书的快乐不仅包含收获之乐,还有探寻之乐。探寻读书方法的过程,给我带来了积极的能量,同时又增添了读书的快乐。每每仰望星空、俯瞰大地,或是徜徉于历史遗迹、博物馆,我总会与大自然的种种美妙相遇,被人类文明的光芒所照耀,它们让我想起了自己抄过的书籍、编过的口诀、制过的表格。那一刻,一如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何其幸福、美好。

    【注释】①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选文中“读书之乐”是指(     )
    A、阅读习惯及阅读方法 B、阅读数量及阅读质量 C、阅读态度及阅读收获 D、阅读思维及阅读眼界
    (2)、关于“抄书”,下面选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抄书是泛阅读方式的一种,通常适用于成人。 B、抄书只要动手、动笔,就能加深对书的理解。 C、长篇小说的经典作品,也可以摘抄精彩段落。 D、回顾抄书的全部内容,可以让夏天变为春天。
    (3)、请在选文划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并阐述理由。
    (4)、揣摩下面这段文字,文段中有三个以“按照”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比如读完系列丛书《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我按照族源、发源地,按照政权建立者、政权起止时间,按照疆域、余脉去向、对应中原朝代等对十几个中国北方民族进行列表。

上一页 799 800 801 802 8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