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①遽(jù):急忙。②契:用刀雕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楚人有江者

    ②其剑自舟中于水

    (2)、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

    舟 已 行 矣 而 剑 不 行 求 剑 若 此 不 亦 惑 乎?

    (3)、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2、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对话。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小甘:我认为这两位诗人写送别诗有相同的顺序,他们都先写 , 后写
    (2)、小泉:是的,但同是送别诗,它们表达的情感却不同:
  • 3、非文学类作品阅读。阅读科普作品,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生活中的知识。翻开美国科普漫画家兰道尔·门罗的作品《万物解释者》关于“水房间”的一页,请仔细阅读其中的文字与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水房间”是人类制造出来的最棒的东西之一。过去的几百年里,我们发现了很多让人生病的原因,比如脏水里产生的很多坏东西进入我们的体内,会让我们生病。水房间的设计可以把净水引进来供我们使用,又把可能导致我们生病的脏水送走,避免那些坏东西与我们接触。所以,这个水房间实在太重要了!

    (1)、水房间供水正常,当我们打开洗脸盆水龙头却没出水,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下水管产生的难闻的空气为什么不会跑到水房间里来,这个秘密你发现了吗?”请结合图文做出解释。
    (3)、请注意浴缸边的“小贴士”,如果我们想安装一个“智能感应器”来控制进水,当智能感应器被水浸漫时,进水开关就会自动关闭。这个“智能感应器”必须放置在浴缸里①②③三个位置(如图所示)中的哪一处?请根据图文作出选择,简述理由。
  • 4、文学类作品阅读

    葡萄月令

    汪曾祺

    ①一月,下大雪。

    ②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④二月里刮春风。

    ⑤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

    ⑥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⑦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⑧葡萄出窖。

    ⑨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⑩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

    ⑪不大一会,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绿了。

    ⑫三月,葡萄上架。

    ⑬先刨坑,竖柱,然后搭横梁,用粗铁丝紧紧搭小棍,用细铁丝缚住。

    ⑭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⑮……

    ⑯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⑰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⑱喷波尔多液 , 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功夫,就抽出好长的一节的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葡萄打条,也用不着什么技巧,是个人就能干,拿起树剪,劈劈啦啦,把新抽出来的一截都给它铰了就得了,一铰,一地的长着新叶的条。

    ⑲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像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凡是作物,都是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⑳葡萄的卷须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东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难吃。

    ㉑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果园,美极了,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萄也开花了。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㉓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㉔……

    ㉕八月,葡萄“著色”。

    ㉖你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著色”。

    ㉗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㉘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全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㉙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

    ㉚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果筐满了,盖上盖,要一个棒小伙子跳上去蹦两下,用麻筋缝的筐盖。——新下的果子,不怕压,它很结实,压不坏。倒怕是装不紧,逛里逛当的。那,来回一晃悠,全得烂!

    ㉛葡萄装上车,走了。

    ㉜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节选自汪曾祺《万物有趣》有删改)

    [注]①波尔多液:无机铜素杀菌剂,天蓝色胶状悬浊液,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1)、下列对文章中两个时间段里葡萄相关事件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二月:葡萄出窖,藤条露芽;三月:果农搭架,葡萄藤自己爬上架并固定 B、二月:立春后刮“摆条风”,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三月:果农浇水打梢,帮葡萄上架 C、二月:立春后刮“摆条风”,葡萄出窖,芽从苍白变绿;三月:果农刨坑竖柱搭架,众人扛老藤上架并固定枝条 D、二月:雪化后土地变黑,葡萄出窖;三月:果农搭架后,独自将老藤扛上架伸展枝条
    (2)、下列对第⑭段“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一句的朗读设计,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程慢语速、低沉语调,突出葡萄藤的沉重。 B、“起!——起!”稍快语速、昂扬语调,表现果农劳作时的力量, C、“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中“一点”读重音,突出果农搬葡萄藤时的费劲。 D、“舒舒展展,凉凉快快”要读得快,表现急促的节奏。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线语句。

    ①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第③段)

    ②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第㉗段)

    (4)、这篇文章被选入汪曾祺的《万物有趣》,你认为它“有趣”在哪里?
  • 5、《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被誉为(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牛顿 C、昆虫界的达尔文 D、昆虫界的居里夫人
  • 6、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下的第一个人并给他取名为?(   )
    A、星期五  B、星期六 C、星期日 D、星期一
  • 7、下列哪项不是《爱的教育》中“每月故事”的内容?(   )
    A、《少年爱国者》 B、《少年侦探》 C、《卖火柴的小女孩》 D、《万里寻母记》
  • 8、《小英雄雨来》中,雨来最终成功掩护了哪位革命同志?(   )
    A、交通员李大叔 B、八路军张连 C、地下党员王阿姨   D、游击队刘队长
  • 9、在《童年》中,阿廖沙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
    A、慈祥善良,疼爱阿廖沙 B、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C、勤劳朴实,乐于助人 D、沉默寡言,性格孤僻
  • 10、请根据语境或上下句默写句子。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2)、 ,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李白《峨眉山月歌》)
    (4)、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6)、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的关怀惦念之情的诗句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心情的诗句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9)、诗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0)、以夸张手法写银河,表现诗人宏伟气魄和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曹操《观沧海》)
  • 1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青石板牵chě着你的脚,慢些下来吧,把身上的包袱统统扔到河里,用水把它染绿,带着葱茏流走,再也不要回来。

    看惯灯红酒绿的双眼,休息吧!不必用它来diàn污周围的一切。酿着墨香,一抹淡雅的古韵,浸透了整片天地。

    仿佛,笛声悠悠;又仿佛,箫声漫漫……

    金色的阳光伴着水波跳舞,而我,盘xuán在船桨荡起的涟漪中。清chè的水倒映着斑驳的屋,悠悠地流,没有喧xiāo;慢慢地淌,没有湍急。

  • 12、根据要求作文。

    人间有太多美景,有人说,春天一片生机蛊然,那是最美的;有人说,夏季荷花盛开时是最美的;有人说,秋天枫叶散落一地最美;也有人说,冬季一片纯白的景象最美;还有人说,四季美景都不如人间的真情美。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字数不少于500字;⑷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⑸不得抄袭。

  • 13、课外文言文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孔子,孔子亦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1)、请根据语境帮助小语和小文选择合适的敬辞和谦辞并解释加点字。

    小语:“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标准,法则④效法,仿效。“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小文你有何见解。

    小文:依我(A.拙见   B.高见),“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2)、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从下列A-F中选出正确的三处(   )

    袁 公 问 曰A贤 家 君B在 太 丘C远D近 称 之E何所F履 行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 1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 阑干楼阁帘拢 ,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和风:多指春季的微风。②帘拢(lónɡ):带帘子的窗户。③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1)、本曲通过暖日、等意象展示了一幅风和日丽、春意蛊然的美丽画面。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它和《天净沙·春》中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节选) 李娟

    山里有片林子烧起来了。每年秋天的时候,总会发生那么一两次火灾。大概是因为森林的渴望太巨大太强烈了吧?当它经过如此繁盛的夏季后,前来迎接的却是秋天——消沉和寂静的秋天。于是它就燃烧了。

    我一般会去河边树林里的那片草地上拔草,拔蒲公英、野苜什么的。秋天的河水最蓝、水量最小。水位远远地从河岸退下去,可以看到白桦树的根部积满落叶。那些树根优美复杂地盘绕着,高高地裸出地面,里面是不是有迷宫?

    树林里地势倾斜,低处东一个西一个到处泊着大大小小的池塘。池塘里水很清,不是很深。里面鱼很多,但都是那种细细碎碎、永远也长不大的小鱼苗。它们一群一群精灵一样整齐而迅疾地掠过,又突然像接到命令似的,全部倏然静止,历历清晰地排列在一处,头朝着同一个方向。

    水边簇生着漂亮的水草。这种水草没有旁逸斜出的枝子,一束束纤细地整齐干净地扎在水中。总觉得那更应该是刺绣出来的事物,说不出的精致、雕琢。

    A.漂浮在水面的落叶,就好像静止在空气中央一样,还在水底投下了清晰的阴影,阴影四周泛着亮光。

    我发现,水一旦停止下来,就会——怎么说呢,似乎很“轻”了,没有分量似的……静下来的水,干净透明。干净得连水面的倒影都没有,只有投向水底的阴影。水底的草,又深又密,鲜艳碧绿,不蒙灰尘。B.而流动的水——比如离这池塘几十步远的那条喀依尔特河,携着力量,闪耀着明亮的湛蓝,一注一注地翻涌着 , 日夜不息地奔流。

    在一些阴天里,这条河看起来似乎流淌得柔缓一些,颜色看起来也更深更厚了。到了冬天,这条激情的河则会猛地安静下来,波涛翻滚的水面被平平整整地铺上了冰,积着厚厚的雪。于是河两岸的村子一下子连到了一起,孩子们上学也方便多了,可以少绕道好几公里呢。

    在冬天,大桥的桥墩下凿开了一个个大窟窿。清澈的河水冒着浓重的白色水汽,一波一波往上涌。我们都在那里挑水,远远近近的牛们,也稀稀拉拉排成长队,一头一头通过狭窄的雪道向那里走去。那是冬天里唯一能找到水的地方。

    不过现在是秋天。牛羊散在河边,细心地啃食草地。河岸边收割过的麦茬地泛着整齐的金黄,地势起伏动荡。有一块地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烟气荡过来,闻起来是干燥的香气。穿过烟雾走进麦茬地,啄木鸟“笃、笃、笃”的敲击声在高处回荡。抬起头来,麦田四周白桦林的林梢,用雪白和金黄的颜色深入着蓝天。

    在金光灿烂的麦茬地里,一棵高大庄严的西伯利亚云杉笔直地站在秋天的正中央。只有它还葱茏碧绿地停留在夏季之中。大地金黄,远山的山巅已堆起了银白的积雪。我一个人在河边走,想的却总是那些尚未发生的事情。其实秋天不是秋天,秋天是夏天努力地想要停止下来的那段时光吧?

    (选自李娟《这世间所有的白》,有删改)

    (1)、初读文本后,小语选取文中出现的景物进行梳理,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

    景物

    白桦树根

    水边水草

    静止的水

    麦地云杉

    特征

    优美、盘绕、裸露

    干净、透明

    有力、湛蓝、翻涌

    (2)、小文准备朗读这篇文章,请在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帮小文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设计理由。(提示:从重音、停连、语气语调、语速等角度进行设计,至少选择两个角度)

    我选句,朗读设计:

    (3)、写景的文字可以从很多角度欣赏,比如用词、修辞手法、感官描写、写作手法(情景交融、正侧面结合等),请你从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以上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来赏析句子。

    甲:里面鱼很多,但都是那种细细碎碎、永远也长不大的小鱼苗。它们一群一群精灵一样整齐而迅疾地掠过,又突然像接到命令似的,全部倏然静止,历历清晰地排列在一处,头朝着同一个方向。

    乙:有一块地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烟气荡过来,闻起来是干燥的香气。穿过烟雾走进麦茬地,啄木鸟“笃、笃、笃”的敲击声在高处回荡。

    我选句,赏析:

    (4)、有人评价李娟:“她刻画的不仅是一组有关新疆的异域风情,她刻画的是内心的牧歌(牧歌的意思是牧童、牧人唱的歌谣,这里指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结合选文,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6、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说说写作能力

    材料一:

    在语文这个学科中,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听、说、读、写。在这四个方面中,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是写作。作文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思想深浅等,所以作文的分值一直在语文试卷中占很大的比重。写作,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材料二:

    在微观面上,作文占据语文试卷的小半壁江山,一般100分的试卷,作文占30分;120分的试卷,作文占50分;150分的试卷,作文占60分。要想在语文这个科目取得优异的成绩,作文写得不好,那么你离优秀差得可不是一般远!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作文写得好,那么他的语文成绩一般不会差,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规律。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也很容易解释。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般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字词句段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试卷的基础题都是考字词句段。而且语文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成绩。

    在中观层面上,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两者有着密切关系。一个喜欢阅读的学生不一定会喜欢写作,但一个喜欢写作的学生一定喜欢阅读。写作能力能够促进阅读能力,当然阅读能力也能促进写作能力,虽然有时不能成正比关系。

    在宏观层面上,写作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写作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个学生要想写得清楚就必须想得清楚;要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写得生动有趣,那么必须富有合理的想象力。所以一个学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材料三:

    某地区写作相关数据调查

    人群

    写作态度端正

    具备写作能力

    写作结果

    中学生

    20%

    18%

    15%

    成年人

    11%

    10%

    9%

    写作者

    92%

    91%

    90%

    材料四:

    目前看来,学生的写作在某些方面明显存在短板:生搬硬套、东拼西凑、复制粘贴了事;或者是内容不够形式来凑,修辞堆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些甚至连基本的文辞通畅都达不到。而且当今广义上的写作也有不容乐观之处。写不好一张请假条、做不好一份会议记录,并非只是笑谈;书面表达中夹杂大量网络语言,不顾文体与语境地肆意生造语言、游戏语言,在今天的成人写作中也相当典型;当代文学出版物中,写作注水、文笔拙劣、语言粗俗化现象更是一度受到读者诟病。

    试想,如果工作后的成年人,能够将相关的写作项目做得非常到位,是不是非常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不好作文,离优秀的成绩会差一点距离。 B、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多了,写作水平一定能够提高。 C、无论是中学生还是成年人,写作能力都不容乐观,都需要端正写作态度。 D、从狭义上的写作来看,很多人写不好一张请假条、做不好一份会议记录。
    (2)、阅读材料,简要概括出写作的重要性。 
    (3)、请结合材料内容及你自己的经验,说说怎样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 17、名著阅读
    (1)、小语在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做了一个朋友圈。

    迅哥儿

    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

    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父亲:迅哥儿,《三哼经》给你买来了,还不错吧!

    寿镜吾先生:这书可不好,什么“刑天”“帝江”,不就是“怪哉”之流么?!

    长妈妈:还是回去背《鉴略》吧!

    你发现,小语做朋友圈的时候,把两个人物的评论给弄错了。请给小语写一段话,把错误指出来,并结合《朝花夕拾》相关篇目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说明理由。

    (2)、以“鲁迅”为网名,成年鲁迅可能会发一条什么内容的朋友圈?请从《朝花夕拾》中选择一篇,结合篇目内容与写作目的构思。
  • 18、小语摘录了几个不确定意思的文言字词,请帮助她解释加点字词。
    (1)、未若柳絮风起
    (2)、俄而雪
    (3)、待君久不至,已
    (4)、元方入门不
  • 19、小语从手法和意象两个角度归类古诗,帮助记忆。根据她的整理,在横线处,默写古诗文名句。

    古诗整理单

    手法

    对偶

    ,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景物组合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意象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⑦。(王湾《次北固山下》)

  • 20、【多积累】

    四季之雨各有韵味。春雨无声飘落,犹如贵客莅临人间,滋润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淅沥的雨声①托出一室的②静mì , 心便也似有了③落般,陷入柔软的梦里。夏雨寻常,“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久等友人不至,那便在黄晕的光下闲敲棋子,沙沙细雨中亦得④安shì。秋雨凄冷,“巴山夜雨涨秋池”每滴都浸满思念与无言的忧愁。冬雨如泣如诉,与雁声寒气沉沉应和。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歌,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烘托(A、hòng  B、hōng)

    ③着落(A、zhuó  B、zháo)

    ②静mì 

    ④安shì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