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

    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

    [丙]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花           何陋 B、濯清涟不妖           康肃笑遣之 C、树德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止印三二本           未柳絮因风起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            多 B、竹本                固执 C、险一致者              平安 D、则以纸之              标记
    (3)、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B、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C、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D、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托物言志”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借外物的客观特征抒发作者内在的情志。甲、乙、丙三文都借助外物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影响深远。 B、甲文中“菊花”和“莲花”都没有受到世人广泛喜爱,但作者更喜欢莲花,因为莲花生于污秽却依然保持内在的独立和美好,正好与作者的精神追求相契合。 C、乙文中的竹子和甲文中的莲花具有相似的特性,“性直”“中通”,可以表现出君子立身正直,行为方正、为人虚心、通达事理等品质。 D、丙文中沈括关注民间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记载其主要的制造过程,对后世研究古代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君子见其性,则思中业不倚者。

  •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登飞来峰》的“千寻”和《登鹳雀楼》的“千里”手法运用一致,请赏析。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有“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意味。表现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 3、小红准备分享作文立意小技巧,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ㅤㅤ作文立意要明确,表达的思想要有深度。同时,还要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____,____,____,____。

    ①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

    ②甚至从习见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

    ③都可以使立意新颖

    ④变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10月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B、“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全面接受预约参观。 C、通过观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D、中国人民缅怀、讴歌浴血奋战的抗战英烈,能够提高年轻人对英雄所做贡献的认知,传承英雄身上展现的伟大精神。
  • 5、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崎岖  咀爵  酣然入梦 B、淳朴  谦逊  攀谈  正襟危坐 C、黝黑  平庸  蒙昧  暗然失色 D、澎湃  深霄  愚钝  诚惶诚恐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着(pā)  密(chóu)  烧(zhú)  轮(kuò) B、间(shùn)  烧(zhuó)  无(yú)  确(zuó) C、热(chì)  然(shì) 兹(hè)  一那(chà) D、窗(xuán)  严(jǐn)  俯(kàn)  游(áo)
  •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犁的尘心

    ①三十年过去,说起老课文《荷花淀》心头仍旋绕一片诗意。那水一样的月光,那梭鱼一样飘在浪尖儿的小船,那荷花淀里出其不意的伏击战,那跳跃在女人手中的又润又细的苇眉……因这永不消逝的课文情结,保定安新的白洋淀,早已去看过;起念拜望孙犁故居,也已是很久的事。辛丑年暮春,这一愿望终得实现。一个乱花吹雪的天气,我随山荆诗社师友,驱车去了安平县孙遥城村。

    ②一路飞车,由京港澳转黄石高速,车子穿越三百里平畴花谢花飞。这时节,赵州梨花,白云栖落;深州桃花,弦乐渐息;而辛集的苹果花,也已关门闭户,绿叶成荫。抵达安平县城时,见樱花大道上,一街的八重樱,正面临着凋零,风里飘成了轻烟绯云

    ③孙遥城村在城西30里。村子不大,挺方正,横的街、纵的路,切割出了村庄的空间和层次。1913年5月,孙犁便呱呱降生在这方土地上。从十二岁开始离家,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是孙犁的窠巢。中年后,居家少了,及至晚年,亦是远在异乡,但这里一直是孙犁心灵的温暖归宿。至晚年,他思乡愈浓,梦中频归,作品里总有故乡的土腥味儿;挤进巷子的清风,笼罩村落的繁星和月明,这片土地上活生生的人情世故。

    ④眼前这阔大的青砖院落,于2014年翻新重建。黑大门、高台阶,门楣上有莫言手书的“孙犁故居”四字。在孙家门前,我并不觉陌生,有那么一刹那竟陷入了遐想。想那久远年代,大门开合之际,闪出一张少年人清秀的脸。他在此领略了人生之初的温暖亲情、青年时期无花果般媒妁之约的婚姻,他青布长衫从这个门里走出来,走向那露珠清亮的田野,走向梦和远方,从此,归来是游子。

    ⑤进大门,迎面是影壁,影壁前一小池,灌满了水。眼下,还不见池里芽尖儿萌动。但所有人都觉得,这小池该是种荷花的。孙犁生活的地方,怎么能缺荷花呢?灵魂被荷花香透的人,才会对荷有那么深重的情思。

    ⑥这院落,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方民居建筑风格:四合院布局,外院套内院。这时节,空地里几畦菜蔬,正鲜嫩青葱,在阳光里如半院翡翠。进内院,亦有影壁,影壁后植了竹子,新篁数竿,微侵绿色,风声竹喧,一派雅重。

    ⑦想必,孙犁看到,亦是十分称心的。

    ⑧中学时,孙犁开始尝试写作,取笔名“孙芸夫”。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后,又名孙犁。“芸”通“耘”“犁”为耕耘工具,而他的书房,名曰“耕堂”,皆取意耕种劳作。孙犁的心,时时刻刻都紧紧联结着他的土地。他说:“对于我,如果说也有幸福的年代,那就是在农村度过的童年。”

    ⑨燕赵大地,慷慨悲歌,也赤诚温热,乡村的安静和新情的温馨,养育了孙犁春水柔橹般气质。他孤僻、冷静,不爱交游,喜欢待在书房里。晚年除重病中,他一直在安静、不间断地读书写作。

    ⑩咀嚼着名人们对孙犁的评价,我迈上正屋台阶,心里油然荡起敬慕之思——是同为河北人的亲切,亦是后生小辈参拜长者敌人的敬仰。我看,孙犁先生的半身钢像摆在迎门条案上,静候来者。他温和的眼神,深思的表情,掩不住浓浓书卷气、塑像后,是一幅中堂花鸟图,五彩雄鸡,抖着火红鸡冠,单足着地,回首凝视、英气勃勃;花鸟旁有对联。一派温馨敦睦、耕读传家的旧时家庭气息。

    ⑪孙犁生前身后,虽有各种名号加身,但他只做他自己。他的独特处,不在狷介,不在浪漫。而在平实,在真气逼人,他眼神里那种安静气质,是柔和的,亦是坚硬的,外人和外界,都无法打扰。

    ⑫但孙犁没有看破红尘,也不相信世上有所谓看破红尘的作家。他认为包括《红楼梦》《庄子》等在内的一切名著,都是饱尝人间烟火气的入世之作,而非出世之作。

    ⑬是的,身在尘世,有一颗尘心,笔下才能有热腾腾的烟火。孙犁始终坚持自我、坚持写作,他的“荷花淀”派,风格清新、隽永,沉郁、凝重,无一不折射着社会春秋之变、历史阴阳之旅。

    ⑭他的真文字,他的真性情,都令我折服。我在塑像前,默默合手致敬。

    (1)、作者在参观孙犁故居时,随着空间的变化,看到的景物的不同,思绪也在不断变化。请根据文章④——⑩段的内容,补全下面思路。

    在孙家门前,看着黑大门、高台阶,陷入遐想,想象着少年、青年时期的孙犁在这里的生活→→迈上正屋台阶,荡起敬慕之思,看到铜像和中堂花鸟图,感受到温馨敦睦、耕读传家的家庭气息。

    (2)、文章第②段中加横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⑦段为什么说“想必,孙犁看到,亦是十分称心的”?
    (4)、联系全文,你如何理解文章第⑪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
    (5)、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孙犁怎样的情感?
  • 8、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①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地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涌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特别是,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聚歼了敌人。

    ②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③这个营长向我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音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他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而伤心,我是为他们而骄傲!我感觉我们的战士是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④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值得自豪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松骨峰战斗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下面句子运用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3)、选文第③段直接引用了营长的话语,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9、阅读下面【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不说,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观之,何学之有?”孔子曰:“不然。若括而羽之 , 镞而砺之 , 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愿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犀革:用犀牛皮制成的铠甲。②括而羽之:削出箭尾安上羽毛。③镞(zú)而砺之:装上箭头磨得锋利。

    (1)、文中运用了各种称谓语,在语境中体现出丰富的含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也可用于朋友、夫妇间的爱称。这个称呼体现了孙权作为一国之君对部下的关心和爱护。 B、“阿”用于亲属称呼或小名之前。鲁肃称呼吕蒙为阿蒙,是把吕蒙当做晚辈来教训。 C、“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以谦虚的方式开始对吕蒙进行规劝,现身说法,表现出孙权的善劝。 D、“大兄”是对朋友的敬称,吕蒙尊称鲁肃为朋友,有种进步被认可的自得之意。
    (2)、下面各项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岂可乎/鲁肃过寻阳 B、大兄何见事晚乎/何学 C、不揉自直斩用之达于犀革/结友 D、蒙辞军中多务/投
    (3)、关于两篇文言文的内容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劝说吕蒙,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最终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并开始学习。 B、孔子认为子路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子路最初对此表示不满,但最终接受了孔子的教诲。 C、鲁肃对吕蒙的进步感到惊讶,并通过拜见吕蒙的母亲和结友而别,正面表现出对吕蒙的尊重和认可。 D、子路用南山之竹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孔子通过比喻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更加优秀。
    (4)、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以此观之,何学之有?

    (6)、劝说是一门艺术。结合两则材料,思考孙权和孔子是如何对他们进行劝学的。
  • 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写静景,勾勒出一幅层云生起、飞鸟归林的画面,此景触发了诗人的归隐之情。 D、全诗无“望”字,但“望”字贯穿全篇。诗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诗中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2)、在解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当”一词时,小西和小光产生了分歧。小西认为应该解释为“一定要”,小光认为应该解释为“应当”。你赞同谁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 11、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复兴中学开展了“动感课间,魅力校园”活动,校宣传部和体育部为了此次活动,合力制作了一期《校园运动指南》,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结合动作剖析图,用简洁的语言补全其内容。

    (1)、预备跳远时,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窄;两臂向前上摆时,两腿伸直,脚后跟稍微;两臂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
    (2)、决定起跳时,(加大/减小)两臂后摆幅度和两腿屈膝幅度,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上,随着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动,两腿快速用力蹬地,下半身踝、膝、髋关节充分仲直,上半身展腹挺胸,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
    (3)、落地缓冲时,两臂自前上方向前下方用力摆动的同时,收腹举腿,两腿前伸,先着地,屈膝缓冲,身体重心迅速移到脚着地点,两臂前伸,维持身体平衡。
  • 12、下列关于“家庭生活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名著专题探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出生于农村,十八岁便来到城里讨生活。他省吃俭用,吃苦耐劳,最大的梦想便是攒钱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历经三年艰辛,终于实现愿望。 B、《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周恩来出生于官僚家庭,父亲是声望卓著的学者。他领导学生运动,在天津被捕,监禁一年,获释后留学法国,在巴黎帮着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小组。 C、《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的保尔出生于工人家庭,母亲和哥哥在革命道路上给予了他许多支持。革命的道路上,他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他从不放弃,在瘫痪、失明的情况下,依旧写下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D、《水浒传》中的宋江出身名门望族,其父宋太公精心培养他攻读诗书。因家族世代忠君报国的教诲,宋江始终秉持“忠义”信念,最终带领梁山好汉接受招安。
  • 13、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赘(léi)       驿路(yì)       沛流离(diàn) B、(róng)     约(qì)       悲天人(mǐng) C、溅(bìng)     琐(wéi)      忍俊不(jìn) D、(shì)       俯(kàn)     息凝神(bǐng)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作。 

    你是否在某个瞬间,突然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勇敢?或许是体育课上咬紧牙关冲过终点的刹那,或许是鼓起勇气走上讲台说出心声的一刻,又或许是面对难题时不甘放弃的执着……那个瞬间,像破茧的蝶翼轻颤,像暗夜里的火星迸溅,让你挣脱怯懦与犹疑,触摸到成长最炽热的温度。

    请以“突破自我的瞬间”为题,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你的故事,让动作、心理、环境的细节,照亮那个改变自我的永恒画面。

    要求:字数 600 字以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5、颁奖词是一种借助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的事迹、精神品格进行陈述与评价的文稿。请结合《说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闻一多写一段颁奖词。

    要求:①突显个人品质,体现文章主题;②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抒情方式;③语言流畅得体, 100字左右。

    活动二:长风破浪·勇者自传

  • 16、 活动七:科创之勇·时代强音

    【材料一】

    AR 眼镜

    ( 2:AR眼镜销量规模图[2023-2035])

    (摘自深圳市维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4  AI 智能眼镜白皮书》)

    【材料二】

    2 月 18 日,浙江杭州余杭区举行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祝铭明戴着自家最新款AR 眼镜 Rokid Glasses 参会。祝铭明说: “我的发言稿都在我的眼镜里,只需要通过手上的戒指就能完成翻页,轻松操纵!”据悉,作为此次亮相大会的全球最新产品, Rokid Glasses 将于 2025 年第二季度正式发售。

    (摘自 2025 年 2 月 26 日“中国科技新闻网”)

    【材料三】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 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

    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

    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摘自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1)、下列根据【材料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R 眼镜堪称科技融合的结晶,其功能极为多元,甚至还涵盖了投影展示、电话通讯以及电脑办公等多种功

    能。

    B、从销量规模趋势来看,2023 年 AR 眼镜销量仅 21 万副,之后逐年攀升,到 2035 年预计可达 140000 万副。 C、AR 眼镜不仅功能丰富全面,能为用户带来一站式的便捷体验,而且其市场潜力巨大。 D、AR 眼镜未来将在科技消费市场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一定会成为大众日常广泛使用的智能设备。
    (2)、乐乐看到【材料二】所提及的 AR 眼镜使用情况,想拟副对联。他想出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   )

    上联:拨戒指轻松翻页

    下联:

    (3)、奶奶想让乐乐在春游时戴上 AR 眼镜,以便在家也能和乐乐一起看美景、闻花香、品山泉、享清风……她

    的愿望能实现吗?请帮乐乐写一段话,答复奶奶。

  • 17、 活动六:义举勇迹·心灯永驻

    兄弟井

    ①18 岁那年,我泪别母亲,到东南海岛上当兵。

    ②这片海岛巴掌大,在地图上不过是个小圆点。加上边边角角,像老家的耕田,有一百多亩,班上的人都叫

    它“百亩岛”。

    ③这里一年四季都光秃秃的,是个“兔不拉屎鸟不飞”的地方。

    ④每天除了升国旗,就是枯燥地训练,我感觉自己烦闷得透不过气来。我原本想在部队学个驾驶技术,可上岛后,一切愿望都落了空。

    ⑤我那时唯一的想法是考个军校,赶紧离开这个岛。

    ⑥班长杨刚大我两岁。他家在豫西韶山脚下,与我老家洛阳相邻,仅有 50 公里。他带我们这帮新兵开荒,我暗笑他的迂呆。

    ⑦我们连喝的水,都是从泥池里沉淀出来的。驻岛战士长期饮用,血压会升高,训练时被毒辣辣的太阳一照,有时会晕倒。与我老家甘甜的井泉水比, 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⑧班长除了操练时板着一张脸,其他时间都笑眯眯的,好像藏着什么甜蜜的心事。一天晚上,熄灯号响过。我看书累了,准备休息。淡淡月光下,一个黑影匆匆闪过——是班长,他扛个锹,往东北方向急走。

    ⑨等我跟过去,他已掀开一个圆形的薄石头盖子。原来,这家伙在一个人偷偷打井,那些挖出的土石子,被隐藏进不远处的海水里。

    ⑩见瞒不过,班长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以前我也想离开这地方,可老班长说,我要是走了,再来的战友还是难……事在人为,与其想着逃避,不如干件大事。”他指着那井,“这口井老班长打了一半,后来被认为不可能出水就废弃了。可我觉得有戏,就一个人偷偷干,如果出不了水,光我一个人失望也没啥。”

    ⑪我心底不知道被什么触动了,说: “班长,也算我一份。”

    ⑫班长眉毛打了个结, “不用,我一个人足够了。你好好看书,累了来临时搭把手就中。”

    ⑬从那以后,他挖我挑,干累了我俩就坐下来看天。

    ⑭“班长,你怎么断定这下边有水?”

    ⑮班长从裤袋里摸出一张纸,用黢黑的手指给我看。那上边经度纬度纵横交错,有许多我听都没听过的岛名和密密麻麻的数字。 “你看,附近 30 里这个村的水井,还有 50 里外的这个水井,与咱脚下的可是一道水脉。我就不信他们有水,咱就不能有了!”他那厚重的大掌拍在我的背上,像是喂我吃了颗定心丸,我也变得笃定,笃定我们总有一天能挖出水来。

    ⑯这是我俩共同的“秘密”。深夜,我看书累了,就偷偷跑去帮他。我们还为这口井的名字争个不休。

    ⑰“远亲不如近邻,叫邻居井!”这是班长的粗嗓门。

    ⑱“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就叫兄弟井!”这是我的尖嗓子。有回干累了,我俩坐下喘口气。班长掏出未婚妻的来信,里面有张照片,姑娘留着稍长的刘海,笑眼下面是一对盈盈的酒窝。班长脸上氤氲着幸福的红晕:“这是你嫂子小梅,俊不俊?”

    ⑳我羡慕极了,呆呆地发着愣,忘了回答。

    ㉑第 536 天时,井下终于见了潮。班长用裂了口子的泥手捧起湿润的土喜极而泣。

    ㉒我兴奋地从井下站起,却听他大喝: “快躲开!”原来是头顶斜上方一块虎头那么大的石头砸下来了。班长用还带着泥土的手把我推开, 自己却被砸倒在地,头上瞬间血流如注。

    ㉓我撕开临时急救包,却发现他的血怎么止也止不住。

    ㉔“我不行了,剩下掏井的任务交给你……”班长呼吸急促,他颤抖地摸出随身带着的照片,说, “回头告诉你嫂子, 叫她别哭……”

    ㉕第二天, “兄弟井”终于出水了。我们集体为班长送别,他很安详,脸上似乎还挂着笑。那天,闪电和雷鸣也赶着来为他送行。狂风掀起巨浪,国旗猎猎作响。

    ㉖后来,我考上了军校,毕业后接替他当了班长。战友们在开荒后的空地种上了各种蔬菜瓜果,还有大片大片火红的木棉花。 “百亩岛”换了新衣,处处生机盎然,被战友们亲切称为“百花岛”

    ㉗晚间,刮了一天的风停了。我的耳畔又回响起班长在牺牲之前的嘱咐: “……这口井,就依你的,叫兄弟井吧。”他笑了,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么……”伫立在井边,我抬头看着满天的繁星,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1)、本文主要讲了“我”和“班长”一起偷偷挖井的故事,请从“我”的角度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2)、请你阅读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他那厚重的大掌拍在我的背上,像是喂我吃了颗定心丸,我也变得笃定,笃定我们总有一天能挖出水来。(从词语的角度赏析)
    ②那天,闪电和雷鸣也赶着来为他送行。狂风掀起巨浪,国旗猎猎作响。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3)、文章第㉖段写“百亩岛”变成了“百花岛”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4)、有同学由文中的班长联想到《驿路梨花》中的解放军,他们的事迹都可以称得上是“义举”。请结合链接材料和本文内容,分析他们所坚守的“义”的内涵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节选自《驿路梨花》

  • 18、 《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体现了勇于抗争的精神,请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祥子在抗争中经历了“三起三落”。下列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攒三年钱买车 
    ②被迫与虎妞结婚 
    ③被孙侦探敲诈
    ④被迫充军,车被抢 
    ⑤变卖骆驼,赚了35块大洋 
    ⑥卖车埋葬虎妞
    A、①④③⑤②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④⑤③②⑥ D、①③④⑤②⑥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困境中“抗争”的具体情节有哪些?请举出两例。
  • 19、 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句。

    静坐一隅, 心向乾坤。 《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①”的机智聪慧, 王维《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②”的清净淡泊,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③”的孤独悲伤,刘禹锡《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④”的超凡脱俗,陆游《游山西村》中“⑤ , ⑥”的生活理趣,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⑦”的家国忧思,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⑧ , 一山放出一山拦”的人生哲思……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蕴蓄着丰富的思想内涵,积淀成华夏文明的精神底蕴,吟唱出中华民族的盛

    世繁华。

  • 20、 活动四:诗魄长歌·勇者天问
    【甲】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泰山吟
    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 , 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 , 可以尽天年。

    【注】①间:间或有。②虚宇:石洞穴。③云构: 高山上的岩洞。④器象:物象。⑤宅斯宇:以斯宇为宅,指隐居泰山。

    (1)、两首诗均以为描写对象。【乙】诗“秀极冲青天”一句,既勾画出直刺云霄、高耸陡峭的山势,又把静止的山峰写得生气蓬勃,富含之美。 
    (2)、请分别概括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