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活动二:名著里的信仰】(1)、下列对名著里有关信仰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红岩》中甫志高名为“志高”,作者以此肯定了他志向的远大以及对信仰的坚持。 B、艾青的《启明星》中“启明星”这一形象和《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共产党人总体形象基本一致。 C、保持独立可以说是《简·爱》中女主人公的信仰,她因此拒绝了爱情和婚姻,作者以此引导读者思考对待人生的态度。 D、《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作者在作品中只介绍了各种昆虫,没有体现自己的信仰。(2)、托尔斯泰说:“信仰是人生的动力。”你想把这句名言写在以下哪本书的扉页上?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阐释理由。
A.《西游记》 B.《名人传》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选 , 因为。
-
2、【活动一:歌声里的信仰】阅读歌词,根据语境填空。
同一片大海和天空,同迎着黎明和繁星,同样的向往和chōng②憬,同圆我们一个梦,我们同拥有一个家。心相融爱相加,纵天涯隔不开牵挂 , 亿万个骄傲的声音,huì③聚成一句话:你和我同住亚细亚。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同分享,用拼搏挥洒每一刻。为胜利而欢呼,为勇气而高歌,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同分享,让世界见证每一刻。生命温暖生命,力量激发力量绽放 , 我们同拥有一个家。
(选自2022年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
小语:我很喜欢这首歌,它用汉语唱出了亚洲大家庭的团结,比如歌名中的“同”在商朝的甲骨文中被写作周,由日(凡,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及口,劳动号子)组成,可见,“同”的本义指①.
小文:是的,比如“chōng②憬”“huì③聚”都强调了人们对团结的向往。
小语:歌词还表达了亚洲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心相融爱相加,纵天涯隔不开牵挂”让我想起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中的诗句:④ , 。
小文:嗯,歌词“力量激发力量绽放”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它⑤。
-
3、文言文阅读
[甲]答黄鲁直①
〔宋〕苏轼
轼顿首再拜鲁直教授长官足下。轼始见足下诗文于孙莘老②之坐上,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莘老言:“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为称扬其名。”轼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③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然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④莫能用也。其后过李公择于济南,则见足下之诗文愈多,而得其为人益详,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⑥者,亦莫得而友也。今者辱⑦书词累幅,执礼恭甚,如见所畏者,何哉?轼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惧其不可得,岂意得此于足下乎?喜愧之怀,殆不可胜。然自入夏以来,家人辈更卧病,忽忽至今,裁答甚缓,想未深讶也。《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聊复次韵,以为一笑。秋暑,不审⑦起居何如?未由会见,万万以时自重。
(选自《苏轼文集》)
【注释】①元丰元年初,北京国子监教授黄鲁直致信被贬徐州的苏轼,并附《古风》二首。苏轼次韵奉和,并回了这封信。黄鲁直,即黄庭坚。②孙莘老:与下文的李公择同为苏轼的朋友。③即:靠近,这里是结交的意思。④君子:指当时的权贵。⑤阔疏:疏远。⑥辱:谦辞,意思是使对方受屈辱。⑦审:详知。
[乙]古风二首上苏子瞻(其一)①
〔宋〕黄庭坚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②场。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③ , 冰雪空自香。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④。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旁。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选自《黄庭坚诗集注》)
【注释】①这是甲文所述《古风》二首之一。②桃李:喻指当时的权贵。下文“桃李终不言”,意思是苏轼受到当时权贵的嫉恨、排斥。③孤芳忌皎洁:孤芳因皎洁而受到妒忌。④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梅子自古为有用之材,用以喻人,指人才应该成为国之栋梁。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耸然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 B、其后过李公择于济南 以其境过清 C、而得其为人益详 香远益清 D、万万以时自重 自非亭午夜分(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此 人 人 知 之 者 尚 少 子 可 为 称 扬 其 名。
(3)、甲文中说“然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乙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黄鲁直“轻外物而自重”?(4)、请根据甲文、乙诗完成下表。角度
内容
情感
甲文
①
以“足下”称鲁直
②
乙诗
以物喻人
以“江梅”喻苏轼
(5)、苏轼在甲文中说“喜愧之怀,殆不可胜”,请说说他“喜愧”的原因。(6)、请从A、B两项中任选一项,根据拼音写出一个能用来评价苏轼的字,并结合甲文、乙诗或苏轼的其他诗文加以解说。A. zhēn B. chún
-
4、文言文阅读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③高孕虚,万景坌④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⑤。月来松闲,雕镂轩墀⑥。石列笋虡⑦ , 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⑧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②弭:消除。③槃:回旋,弯曲。④坌:并,一起。⑤榱:椽子。⑥墀:台阶。⑦虞:柱子。⑧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既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蹲 名 山 俯 大 江 荆 吴 云 水 交 错 如 绣。
(3)、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
。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
(4)、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
5、文言文阅读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拱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⑤ , 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ì):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⑦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榜样。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①昔里中一富儿素慳
②其人骂至五里许
③一主政以公差舟行
④必能寡过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彼 知 我 而 故 詈 之 非 有 所 恃 何 以 及 此 余 故 不 问。
(3)、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①)遇仇家欲嫁祸,(②)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③)动。
①③②
(4)、“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 -
6、文言文阅读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⑤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选自《唐才子传·王绩》)
【注释】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③凫:野鸭。④莳:栽种。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登东皋以舒啸”句,东皋由此而来。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①无妻子
②日与对酌
③君有奴婢数人
④终于家
(2)、下列各句与例句“绩爱其真”中的“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邻人之父亦云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其真不知马也 D、必先苦其心志(3)、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绩 爱 其 真 遂 相 近 结 庐 日 与 对 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5)、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概括出两点。 -
7、文言文阅读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 ,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注释】 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⑥形骸:形体,身体。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而 好 施 予 置 义 庄 里 中 以 赡 族 人。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①每感激论天下事
②吾今年逾六十
③乃谋治第树园圃
④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4)、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 -
8、文言文阅读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①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颜率: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①周君患之
②发师救周
③颜率复诣齐
④子之数来者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子之数来者 操蛇之神闻之 B、寡人将寄径于梁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齐王乃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学而不思则罔(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4)、“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
9、文言文阅读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 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② , 顾无贮水处。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 , 发书笥,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 ①纱毂(hú)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墨锭磨出黑色墨汁的现象。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在今安徽。⑦迨、过:即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曰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至黄州越明年 , 政通人和 D、求砚不复得 求石兽于水中(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是 天 砚 也 有 砚 之 德 而 不 足 于 形 耳。
(3)、文中“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
10、文言文阅读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释】 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①皆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④其蔓旁引(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B、其真无马邪?(《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4)、《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文章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
11、文言文阅读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以乘城,妇身自爨①以享众。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大笑。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侃遽登城。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诏迁侃太平令。
【注释】①爨(cuàn):烧火做饭。
(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两狼之并驱/如故 C、侃/为项城令 D、非如/吏民生此土也(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李侃面对“城小贼锐”的形势,本想逃走,后来在妻子的劝勉下带领众人奋勇抗敌。 B、李侃的妻子深明大义,她鼓励李侃以忠义为重,恪尽职守,并为守城出谋划策。 C、李侃号召官员百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得到大家的响应。 D、李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督战,他的妻子发动全城妇女烧火做饭,犒赏官兵。(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①坟墓存焉
②项城父老义不下贼
③人谁肯固
④侃遽登城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
②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
12、文言文阅读
【甲】子昂碎琴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①千缗②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③ , 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辇(niǎn):载运。②缗(mín):成串的铜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缗。③京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④声华:声名。
【乙】敬之①识才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项斯②为诗,所至称之,繇③是擢④上第⑤。斯字子迁江东人。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⑥,阅其文,大推挹⑦,遍语公卿间。会愿死,敬之为殓葬。
(选自《新唐书·杨敬之传》)
【注释】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③繇(yáo):人名。④擢(zhuó):提拔。⑤上第:前几名。⑥濮阳愿:人名。⑦挹(yì):提携。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①顾左右曰:“辇千缗市之!”
②答曰:“余善此乐。”
③食毕,捧琴语曰
④会愿死,敬之为殓葬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斯 字 子 迁 江 东 人。
(3)、【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4)、【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谈谈。
-
13、走进名著,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作品
作家
事件
精彩原文
人物
阅读批注
《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①
这场面只是瞬间的事。鲨鱼掉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我觉得蹲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忽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扑过去,与它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尼摩
赏析式批注
对尼摩的动作描写,突出了他勇敢顽强、毫不畏惧的品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
保尔和他的初恋分手
“摆脱一切束缚,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让我们一起为消灭统治阶级而奋斗。……你说我的朋友们对你不友好,但是你为什么要打扮得像去参加资产阶级的舞会呢?是虚荣心害了你。你说你不愿意穿上肮脏的军服。你既然有勇气爱一个工人,却不能爱工人阶级的理想。跟你分手,我感到遗憾,但愿你能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保尔不再说下去了。
保尔和③
评价式批注
从这件事中,看出保尔是个④的人。
-
14、结合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任务。(1)、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内容呈现
问题探究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 , 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
任选一项作答。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B.结合“内容呈现”中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2)、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观点与理由。
(3)、请从下列两组名著中任选一组,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的内容阐释理由。A组:《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组:《西游记》《骆驼祥子》
选关键词:
理由:
-
15、按要求回答问题。(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作者通过他表达了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B、《长征》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众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C、《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D、《飞向太空港》这部长篇小说,全面详实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人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过程。(2)、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摘抄1: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摘抄2: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摘抄3: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名著:
◆梗概:这部作品处处体现着舐犊深情。父亲很关心儿子(人名)的生活与成长,用书信与儿子主要交流了、等方面的内容,平常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道理和厚重的文化。
◆读书笔记:以上摘抄给我的感受是
-
16、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回答问题。(1)、阅读小说人物创作中“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小说人物创作类别
备选人物
扁形人物
圆形人物
高衙内李逵卢俊义谢道韫聂小倩
小说中性格简单的人物形象。这类人物一般只具备一种气质,其性格始终如一,稳定性极强,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变化。
小说中性格复杂的人物。这类人物往往是多变的,其性格在小说中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
①备选人物中,哪一位是扁形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②备选人物中,哪一位是圆形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③总结:由此可见,扁形人物有单质、单向甚至极度夸张的特点;圆形人物有▲的特点。
①
②
③
(2)、“如果你为自由而战,那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请在下列三本书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该人物的经历,谈谈你对“自由的人”的理解。A.《西游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简·爱》(3)、以下名著人物中,你认为谁最适合用“清心”二字来评价?请结合人物及作品内容简述理由。A.匡超人《儒林外史》
B.祥子《骆驼祥子》C.法布尔《昆虫记》
D.傅雷《傅雷家书》 -
17、阅读《儒林外史》,完成名著阅读任务单,关注独特的讽刺艺术。
讽刺艺术具体呈现
问题与理解
作品题材来源真实
批注1:作者遵循真实性原则,从⑴、乡绅形象、形形色色的假名士三类人来写“自所闻见”的熟悉人物。他将这些人物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用自己的文笔达到“以公心讽世”之目的,表现出巨大的讽刺力量。
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
批注2:周进,六十多岁了,连个秀才也不是。当他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看见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众人把他救醒后,周进又是一头撞去,继而放声大哭起来,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见众人借钱给自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趴到地下磕了几个头。再不哭了。“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的讽刺艺术的妙处:⑵
运用夸张的细节描写
批注3:第五回中,有这么一个故事:⑶ 通过细节描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
18、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以人性观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下面,我们不妨从昆虫身上感受一下人性吧。
【杨柳天牛】 它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
(1)、《儒林外史》中哪个人物颇具杨柳天牛的形象?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松毛虫】 每一条小小的松毛虫,都尽了它自己应尽的一分力量,这样团结一致才造就了一个个属于大家的堡垒,一个又大又厚又暖和的大棉袋。
(2)、松毛虫的团结精神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在名著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团结精神。任选下面一部名著,结合具体情节谈谈这种精神的影响。A.《西游记》唐僧师徒 B.《红星照耀中国》红军战士 C.《水浒传》梁山好汉
【螳螂】 肚子已经很大了的雌性螳螂日见增多。而它们的瘦弱的雄性伴侣却比较少见,因为囚笼中那些雄性小个子经常被悲惨地吃掉。
(3)、雌螳螂在法布尔的笔下被称为“美丽的杀手”。有人说,《骆驼祥子》里的虎妞也是一只“雌螳螂”。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请结合选文与《骆驼祥子》相关内容表达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19、班里开展了《水浒传》读书会,请你参与下面的讨论。(1)、汪曾祺在《〈水浒〉人物的绰号》中写道,“有的绰号是起得很精彩的,很能写出人物的气质风度,很传神,耐人寻味⋯⋯有的绰号并不是很精彩”。请任选以下一个“绰号”,写出其人物姓名,并结合相关情节分析该绰号精彩或者不够精彩的原因。
孝义黑三郎 黑旋风 鼓上蚤
(2)、大家就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展开讨论:有人认为古典小说中女性角色着墨不多,似乎仅仅只为了衬托男性角色。有人则认为着墨不多并不意味着无足轻重,他们同样表现出其独特个性,是小说不可缺少的角色。你赞同谁的观点?请以备选人物中的两位女性为例阐述理由。扈三娘《水浒传》 谢道韫《世说新语》 聂小倩《聊斋志异》 刘姥姥《红楼梦》
-
20、阅读下面《朝花夕拾》选段,完成题目。
选段一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贝,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段二
哦,原来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
选段三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鲁迅非常喜欢选段一、二中提及的两部书,请写出这两部书的名称。(2)、《朝花夕拾》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3)、“写作”是鲁迅和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的人生转折点,请分别概述他们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