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浮光跃金, 。(3)、《岳阳楼记》中,描绘花草繁盛、充满生机的春景 , 。(4)、 《沁园春 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
-
2、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现代诗歌阅读
西江月·黄陵庙①
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③ , 准拟④岳阳楼上。
【注】①此词是词人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遇风受阻时所作。②波神:水神。③霓裳:乐曲名。唐代宫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简称。④准拟:准定。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载一船明月”中“载”字将月光具象化,形象地描绘出月下行舟的浪漫情景。 B、“平铺千里秋江”与《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都营造了开阔的意境。 C、这首诗通过写行船遇风受阻,表达了作者羁旅途中的无奈与懊恼 D、“水晶宫里奏霓裳”,涛声悦耳如奏名曲,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丰富的想象力。(2)、请从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的妙处。 -
3、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时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仲淹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守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粮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劾奏杭州不恤荒政,游宴兴作,伤财劳民。公乃条奏:“所以如此,正欲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使佣力之人,皆得仰食于公私。不致转徙沟壑耳。”是岁唯杭饥而不害。
《周礼》荒政十二”,或兴工作,以聚失业之人。但他人不能举行,而文正行之耳。凡出游者,必其力足以游者也。游者一人,而赖游以活者不知几十人矣。万历时吾苏大荒,当事者以岁俭禁游船。富家儿率治馔僧舍为乐,而游船数百人皆失业流徙,不通时务者类如此。
【注]①《周礼》荒政十二:即《周礼》中记载的十二条应对荒年的政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淹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B、仲淹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C、仲淹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D、仲淹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居:处在 B、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在.…之前 C、为术甚备 备:防备 D、谕之曰 谕:告诉(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明了范仲淹的悲喜观和忧乐观,具体体现了范仲淹博大磊落的胸襟。 B、乙文中范仲淹通过刺激消费和增加建设投资来拉动经济,使百姓免于饥饿。 C、乙文万历年间饥荒的情形与范仲淹赈灾的成果形成对比,突出了他的智慧。 D、甲、乙两文赞扬了范仲淹胸怀天下、体察民情,也委婉批评了他的奢靡作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正欲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使佣力之人,皆得仰食于公私。
帮帮你:①佣力:受雇出卖劳力。②仰:依赖。③公私:官府和民间.
-
4、仿照下面诗中画线的语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符合诗意,语意连贯。
从我生出第一颗稚牙,
从我生出第一颗稚牙,
这中间度过了、经历了
多少纷乱的苦乐年华……
回忆像舂天解冻的冰河 ,
①
回忆像秋天的潇潇雨丝 ,
②
-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孝,德之本也,礼之始也。①。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在古代社会长期历史发展中,在历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的不断发展补充下,“孝”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文化,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历史上讨论“孝”的著作很多,②。《论语》中多次讨论到“孝”的真谛,孔子通过和弟子们的对话,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精髓。
-
6、下面一段文字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校运会开幕式正在进行,你看操场上人山人海、彩旗飘飘、欢呼声不断!②本次参加校运会的师生总人数超过3000 人左右,规模盛大。③校运会结束后,小李总结得失时,还清晰地记得好朋友小文参加运动会时对自己的评价。④通过这次校运会,我们对“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A、① B、② C、③ D、④ -
7、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升的太阳透过树木洒在雪地上,与白雪交相辉映,青城山尽在红装素裹之中。 B、黄河孕育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无数的风流人物,使中华民族有了民族脊梁。 C、第9届亚冬会成功落下帷幕,这场综合性国际冰雪盛会的精彩瞬间仍历历在目。 D、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代天骄 , 应弘扬工匠精神,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8、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漫游 流盼 摇曳 朝挥夕阴 B、征途 腐烂 漂逸 春和景明 C、赞颂 黎明 嘶哑 宠辱偕忘 D、谷穗 丰润 汹踊 心旷神怡
-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忧戚(qī) 鲜妍(yàn) 轻灵(lín) 山岳潜行(qián) B、沉醉(zuì) 妖娆(ráo) 冠冕(miǎn) 浩浩汤汤(shāng) C、寂寥(liáo) 娉婷(pīng) 谷穗(shuì) 一代天骄(jiāo) D、风骚(sāo) 呢喃(lán) 宿营(shù) 成吉思汗(hán)
-
10、 阅读以下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轨迹里,总有一些印记深刻的存在。或是某个人的一个举动,或是某件事的一个转折,或是某样物品的一段故事……它们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记忆里熠熠生辉,成为你最难忘的▲。
请以“我最难忘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④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
11、 在《朝花夕拾》中,阿长、藤野先生、衍太太等人物都与鲁迅的成长紧密相关。请任选一位,结合相关文章,分析他(她)对鲁迅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
-
12、名句名篇默写。根据古诗文原文填空。(1)、 ,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2)、 , 洪波涌起。(《观沧海》)(3)、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必将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 , 。
-
13、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散曲,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季节最接近的一项是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 骤 :急。 B、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相比。 C、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D、相委而去 委:委屈。(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A、太丘舍去 待君久不至,已去 B、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俄而雪骤 相委而去 D、君与家君期日中 与儿女讲论文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勾勒了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士大夫家庭生活中的雅趣。 B、【甲】文通过外貌、语言描写以及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叙,含蓄赞美了谢道韫杰出的文学才华。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乙】文讲了“信”和“礼”的问题,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信守承诺和讲究礼节的人。(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15、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芦花雪
王洁
①大地褪去了斑斓的秋色,冬日如期而至。西安的冬日,地上堆积着枯黄的落叶,光秃秃的树枝在凛冽的风中颤抖。
②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总盼着温暖的春天早点到来。不由得想起城郊穆柯寨村的春天。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在和煦的暖风中,如波涛滚滚的绿色海洋,沁人心脾的芦草清香迎面扑来,一片盎然生机。
③不知道那片芦苇荡,在冬日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④晨光微露,穿过茫茫的田野,路过连片的村宅,沿着小路拐过几个弯,不一会儿,一大片漫天蔽日的芦苇荡便出现在眼前。白茫茫的苇丛层层叠叠,一直延绵到视线的尽头,与天边火红的朝阳相接。
⑤一缕缕金色的霞光透过云层洒向芦苇。一株株并肩而立的苇秆挺立着,顶着饱满的穗子,芦花摇曳,妙曼多姿。叶片和花穗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霞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⑥微风过处,洁白的芦花飘飘洒洒地飞舞着,宛若浪漫的雪花纷飞,又仿佛千万只白蝴蝶翩然展翅。此刻,每一朵芦花仿佛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在寒风中跳跃着,共同奏响一曲冬季恋歌。
⑦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芦花如雪肆意飞扬,在水光中映出美丽的倒影。眼前这迷人的画卷,为秦楚古道上苍凉沉寂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诗意和几分款款的柔情。闭上眼睛,耳畔,只有风的吟唱和花穗的簌簌低语,似有似无的云雀啾鸣缥缈旷远。
⑧正当我惬意地独享着这一片美好时,一阵“哗哗”的桨声由远而近。睁开眼来,只见一只小船在湖水中荡漾而来。我向划船的少年打了个招呼,便踏上了小船。船桨不紧不慢地划出圈圈涟漪,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阳光透过苇秆洒向水面,湖水如碎金子闪烁着光芒。飘扬的芦花划过我的指尖,又拂过我的头发,飘向那些在浅水里觅食的水鸟,落在它们的翅膀上,与洁白的羽毛浑然一体。那些水鸟立在芦苇丛中,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偶尔用细长的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偶尔钻进水里叼出一条小鱼。船桨惊动了那些正在栖息的鸟儿,它们扑腾着翅膀飞远,激起层层细浪,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
⑨千百年来,时光荏苒,这片芦苇荡陪伴穆柯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穆柯寨历史悠久,村口的古树盘根错节,斑驳的树皮上写满了沧桑。如今古树历尽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陪伴着穆柯寨祖祖辈辈的乡民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春去秋来,迎来一场又一场芦雪纷飞。
⑩相传,历史上女将穆桂英曾屯兵于此,谱写了巾帼英雄之歌。不知,穆桂英是否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沉吟苦思兵法布阵?是否走进过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阵阵芦花飘来,落在她的头顶,装点着她的发髻,那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
⑪一只白鹭扑腾着翅膀飞过来,停在我们的船舷上,打断了我那无边无际的遐思。小船划出苇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湖面。艳阳高照,水天相接,芦花纷飞。
⑫冬日的芦苇荡,虽没有春天的生机盎然,没有夏天的蓬勃绿意,不似秋天的灿灿金黄,却呈现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素雅风姿和寂静之美。这种美是北方的冬日所独有的,足以打动每一颗向往宁静的心。
⑬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
(选自2023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1)、通读全文,按照提示梳理文章思路,完成表格。观察角度
芦花美态
芦花特点、情味
微风过处
飘飘洒洒地飞舞
①
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
②
迷人,充满诗意、柔情
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
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
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3)、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说说第⑩段画线句子与下句有何异曲同工之处。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4)、结尾写到“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因何而“沉醉”。 -
16、 现代文阅读Ⅰ
短视频与青少年
材料一:
短视频指的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由于短视频内容较短,所以它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多种类型: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等。
(摘编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材料二:
①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纸媒时代。由于印刷制作的周期和篇幅限制,社会新闻的发布往往是要有些延迟和滞后的,而且,一般性的社会生活事件很难被大众看到并引起广泛关注。而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一键转发功能会让事件飞快传播,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
②短视频兴起之初,人们很兴奋,因为可以用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有趣内容来填补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比如等公交、坐地铁、在咖啡厅等人的时候。短视频就是个很不错的消遣方式。所以人们一度欢呼“用短视频杀死碎片时间”。
③短视频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带给人们的便利的新媒介,它能给人们快速高效地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信息,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所以说,短视频是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摘编白《短视频,大数据时代的双刃剑》,《北京日报》)
材料三:
①针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常见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②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7月中旬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严格排查后台“实名”认证制度,严禁未成年人担任主播上线直播。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模式和防沉迷系统应用。
③其实,不只是青少年,一些成年人也常常感到“时间知觉麻木”,在虚拟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短视频何以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且时间短,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并且短视频平台借助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短视频平台,日渐形成了富有特点的传播逻辑与生态,占有了大量注意力资源。短视频以多样态的内容,拓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专家建议,要整治问题视频,一些短视频平台要做到防治结合,重视内容审核,要避免低俗流行,优化算法推荐,向青少年推荐的应是更多知识性、正能量的优质内容。
(有删改)
(1)、下面对于“短视频”特征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媒体平台播放,适合移动和休闲时观看。 B、内容短,可单独成片,也可制作系列栏目。 C、可以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记录与发布。 D、拇指向上一滑,即可瞬时获取足够的信息。(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在地铁站排队时刷刷视频,可以让漫长的等待不那么折磨人。 B、与其花大量时间看《红楼梦》,不如等《三体》电视剧上映。 C、班级举行演讲比赛,老师给每位参赛学生录下演讲视频,发在平台上供家长点赞分享。 D、很多人通过某软件的视频学习如何做菜,方便又快捷,轻松成为美食达人。(3)、短视频对青少年产生了多种不良影响,请根据材料归纳总结出几点治理建议。 -
17、 【探寻读书方法】下面这段话介绍了一种读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读书方法的理解。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
18、【图表探究发现】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图,说说你的探究发现。

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
-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寻一方静(mì)之处,读一本成长之书。和母亲一起散步于水波(lín lín)的河畔时,我不禁想到朱自清笔下冬憩后醒来的春天,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相得益彰;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与水波交相辉映;鸟声应和 , 婉转悦耳,风(zheng)高飞,好不自在。
在书的世界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 , ____,可察品类之盛,____,可觅知音于今人,可赏大河山川,万事万物自然之美景……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之种,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1)、根据文中的拼音将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静(mì)
水波(lín lín)
风(zheng)
(2)、根据文意,文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相得益彰 B、交相辉映 C、应和 D、尽收眼底(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B、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之种,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C、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D、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之种,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4)、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文章语意连贯。, 可察品类之盛, , 可觅知音于今人,可赏大河山川。
-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中文指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指中国语言文学。中文有多美?独特的外形,动人的音韵,绚丽的色彩,隽永的诗行,宏大的叙事……像空气一样,我们每天都呼吸着她的芬芳;像食物一样,我们每天都汲取着她的营养。你对中文的学习、运用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写相关的人、事、景、物,也可以分享情、理、志、趣……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