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紧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艾青式的忧郁”,如《旷野》中写道“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困的旷野”。你觉得这种忧郁是一种颓废消极的表现吗?
  • 2、完成古诗 完成对话

    行舟

    【唐】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注释】①李益:唐代诗人。此诗为扬子江上舟行所作。②信:任凭。③闻道:听人说。

    小甘:我从柳花、菱花两种植物读出诗人行舟的季节是(1)

    小苏:确实如此。第二句中“(2)”字,给人感觉诗人正悠闲地泛舟在扬子江上。

    小甘: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作者自己明明在这春光明媚的扬子江上,为什么要说“闻道”而不是“眼见”呢?

    小苏:(3)

  •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谢无通闲居。一日,有一举子来谒,坐定,曰:“每欲问公一事,辄忘之。尝闻人言欧阳修者,果何如人?”无逸熟视久之,曰:“旧亦一书生,后甚显达,尝参大政。”又问:“能文章否?”无逸曰:“文章也得。”无逸之子宗野方七岁,立于旁,闻之,匿笑而去。此等举子,如何唤作书生?

    【注释】①宋代临川城南人,北宋文学家。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宴之乐                            
    (2)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3)闻人言欧阳修者                 
    (4)何如人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守乐其乐也                    无逸熟视久 B、醒能述文者                       属予作文记之 C、往,暮而归                    杂然前陈者 D、醉能同乐                           喜洋洋者矣
    (3)、翻译下列句子。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立于旁,闻之,匿笑而去。

    (4)、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欧阳修把亭命名为“醉”,原因是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有哪两大才能?

  •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的责任

    罗家伦

    ①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知识的责任。所谓知识的责任,既指学术责任,更指社会责任。

    ②担负学术责任,他的前提是建立起负责任的思想。怎样才算负责任呢?它需要搜集大量的事实根据,再经过逻辑的审核,最后形成周密的体系。从这个标准来看,建立负责任的思想是很艰辛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在实验室做实验,受伤的人不知有多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再如去荒山沙漠勘探,因为天灾人祸而死伤的人也不知有多少。他们不依赖空想和幻想,他们看重实验,这便是对思想负责任。

    ③担负学术责任,还要能对这种思想去负责。思想一旦建立之后,就应该去发表,去推进,去扩充。在发表以前,当然要斟酌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做出发表的决定之后,如果没有新的发现或修正,也没有为别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以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有力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比如哥白尼最先发表地动学说,说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他的周围运行,他因此受到教会的迫害。后来布鲁诺继续研究,认可了这个思想,并极力传播,结果惹怒了教会,被处以极刑。伽利略继起,凭借物理学的证明,发扬光大了这种学说,却为此锒铛入狱。他们虽受尽困辱,但科学思想因他们的负责而熠熠生辉。

    ④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还应为社会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做“社会的良心”。他们要用责任的思想照亮时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世人,否则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天赋?如果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史先哲的伟大遗留?在中国,知识分子被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抱负,他才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胸中十万兵”,也是由此而来的。

    ⑤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知识分子?让我们互相勉励,勇敢地担负起知识的责任来,克服困难,振兴民族。

    (节选自《历史的先见——罗家伦艺术随笔》,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把握文章结构并填空。

    (3)、第③节举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三个人的例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罗家伦先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下列材料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面对黑暗官场,陶渊明拂袖而去,在田园著文章自娱,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 B、面对国势倾颓,文天祥领兵报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光耀青史。 C、面对麻木国民,鲁迅弃医从文,在黑夜中呐喊,激励爱国者不断前行。 D、面对独裁统治,闻一多拍案而起,大声疾呼,来唤醒民众追求民主。
  • 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微弱的光亮

    黄海子

    ①晚上7点,我在盘山公路上开着车。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②我们此行的车上共有三人。我把车停在路边,下了车,坐在副驾驶的大姐也随我下了车。“这天气真是的……”大姐说。“要不我们回吧?这大雾确实不能再往前了。”我对大姐说,大姐沉默着。

    ③没有风,路边看不见的树滴滴答答地滴着水。公路上除了我这辆车,再没有车驶过。我感觉浓雾里那些细小的雾的颗粒,慢慢地钻透我的衣服,贴上我的皮肤,我感觉到了隆冬才有的寒冷。而滴答的水声,让整个夜显得孤寂又没有生气。

    ④大姐是我不久前才认识的,60岁左右,人清瘦但很精神,我们同在一个助学群里。我们此行是去山里的一所学校开展调查,调查那里有多少孩子需要资助。

    ⑤我们在小镇上吃午饭的时候,同行的另一个人告诉我,他是冲着大姐的“精神”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他说,大姐早就退休了,老公走得早,孩子在国外生活,接她去国外定居,她去了,不喜欢那边的生活,一个人跑回国来了。跑回来的原因还有一个,她想聚一帮人,在她有生之年,资助一些需要资助的学生。

    ⑥车上的人见我和大姐有一阵没说话了,便放下车窗喊我们:“大姐,你们两个上车来商量。”我和大姐上了车。

    ⑦大姐问我:“导航上我们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我说:“还有5公里国道、3公里村道。要是没有雾,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到达。”同行的另一人搭话:“我们往回走,到镇上有多远?”我说:“距离与到目的地差不多。”大姐见我们都想要返回,急忙说:“不能返回!”我和同行者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大姐说:“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出发前给学校的老师打了电话,叫他把需要资助的孩子和孩子家长都叫到了学校。山里孩子的家离学校都不近,答应了他们,就要守信。还有一个原因,明天一早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调查,我们拖一天,其他学校的孩子就会多一天期盼。”

    ⑧大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转过身对坐在后面的同行者说道:“你不会开车,我虽然会开,但是眼睛不好,这样吧,我们两个下车去用手机电筒给车照路,连着车灯的光,我想应该看得见路,我们能早些到。”然后对着我说:“你慢慢开车跟着我俩,你看如何?”

    ⑨我不同意,决意要大姐开车。最后大姐生气地说:“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是我眼睛真的不行了,从车玻璃看出去只看得到雾,一点路面都看不到,所以这车必须得你开。”

    ⑩正当大姐和同行者下车准备给我照路的时候,大姐的电话响了。是学校那边打过来的。大姐在电话里说:“不用不用。我们在公路上,雾是很大,我们开得慢,麻烦你们多等我们一会儿,不用来接我们,更不用来给我们照亮,我们开慢些就行,我们一定会到……”大姐接完电话,就下车给我照路去了。

    ⑪我随着大姐的身影,慢慢地开车往前行。凭脚下加油的力度,我断定我们到了一个很陡的上坡路。突然,我看见大姐的身子一晃,整个人栽倒下来,朝着车头滚了过来。我吓得有些手足无措,急忙停车去查看状况。准备扶大姐的时候,她自己却站起来,嘴里嘟哝着:“这该死的石子,我踩石子上了,溜了脚。”

    ⑫大雾里,大姐身裹雾气,拍了拍身子,倔强地继续探路。在她拍身子的时候,那些裹在她身上的雾变得缥缈起来。

    ⑬我刚上车,恍惚听到了呼喊大姐名字的声音。再仔细听,是很多声音在呼喊大姐。慢慢地,有微弱的光亮从陡坡往下缓缓下来。先是昏黄的几颗,然后是昏黄的裹着雾的大团,继而是几大束,在雾气里格外明了。

    ⑭是老师、学生、学生家长来接我们了。那段被雾埋没的路,一下子就明亮宽敞起来,我的眼睛却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模糊了……

    ⑮多年后,大姐在大雾里说的一句话,一直像那天大雾里的微光一样照亮我前行的路。

    ⑯她说:“哪怕微弱得只有丁点的光亮,连起来,就能照亮人前行。”

    (选自《党员文摘》,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题目“微弱的光亮”的含义。
    (2)、第②段和第⑧段的画线句都写到了大姐的“沉默”,结合上下文,分析两次沉默的原因一样吗? 为什么?
    (3)、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从描写方法、修辞、词语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

    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火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4)、简要概括文中大姐形象的主要特点。(写出三点即可)
  • 6、填写古诗文名句,完成下面文段。

    我们也能从古诗文中汲取力量,青春也因有诗文的点缀更精彩。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今日听君歌一曲,(1)”,点明酬答之意,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2) , 忽复乘舟梦日边”,借两位历史人物一开始仕途不顺,而最终大有成就的典故来勉励自己,表达了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3) , (4) , 此事古难全”表现了词人的旷达胸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5) , 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俱往矣,(6) , (7)”表达了其作为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 7、为了记录精彩的初中生活,班上要制作一本班史,请你根据下图,向同学们简要说明班史编写流程。

  • 8、为营造活动气氛,班委会准备绘制黑板报、请你完善下面的方案。

    板报标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板报素材

    ◆“闻鸡起舞”的祖逖,在听到鸡鸣时披衣起舞,勤学苦练。

    ◆“卧薪尝胆”的勾践,在柴草卧铺上舔舐苦胆,艰苦奋斗。

    ◆②

  • 9、从媒体上了解到甘肃运动员连浩自强不息的故事后,班级打算对他进行电话采访。假如你是本次的采访记者,请在实施采访前列出采访提纲。(至少两点)

    人物卡片

    兰州市古红区的连浩出生时右手残疾,让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挑战。5岁那年,为了锻炼手的功能,乒乓球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勤学苦练,克服右手残疾缺陷,获得2024年巴黎残奥会乒乓球-MS10级男子单打银牌,获得乒乓球MD18级男子双打铜牌,实现了单打奖牌零的突破。

  • 10、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首诗,拥有它的时候,我们常常读不懂它;               。多年以后再回首,我们会为今天奋斗的自己感到欣慰,露出灿烂的笑容。

    ①青春是勇敢行动,彰显着自强不息、挥斥方遒的豪情。

    ②能够读懂的时候,我们却将与它告别。

    ③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④青春是激情宣言,昭示着舍我其谁的自信。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 1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在美好的春光中,我们             ;在浩瀚的学海里,我们孜孜不倦;在guǎng mào的天地间,我们尽情邀游,哪怕遇到坎坷,也不自菲薄,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哪怕经历挫折,也会                , 心无旁骛地拥抱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将奋斗的足迹,镌刻在岁月的年轮上;我们将炽热的情怀,书写在青春的诗篇里。我们不仅尽职守,汲取奋进的力量,而且让青春与学业在成长的道路上xiāng dé yì zhāng。

    “自强不息”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范仲淹少有大志,发奋苦读,终成一代名臣;全红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勇获奥运金牌。他们无一不是处在             之中,仍埋头苦干。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光明,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广阔。让我们继续担负使命,奔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自菲薄               尽职守

    guǎng mào                      xiāng dé   yì zhāng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机勃勃   一意孤行   困乏 B、英姿勃发   持之以恒   困厄 C、英姿勃发   旷日持久   困厄 D、生机勃勃   持之以恒   困乏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12、请将《成长让自己更___________》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

  • 13、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就在你身边,一声真诚的赞许,一句热情的鼓励,一张欢聚的照片,一桌可口的饭菜;抑或是一次欢乐的旅行,一次雨中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都能让我们体验到幸福。

    题目:那一次,我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14、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的内容和下面的图片提示,依次在后面的方框中补充完整长征中的重大事件。

  •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颈联的画面。
    (2)、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16、【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

    江水又东,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 , 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 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略无

    (2) 林寒涧

    (3) 最外高崖有石

    (4) 朝黄牛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 C、乘奔御风   途信宿 D、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这在写法上都属于描写。
    (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跳满分小花绽放

    郑铁     李硕

    ①如果东京奥运会没有延期,今年3月刚满14岁的全红婵可能正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大姐姐们征战奥运;如今,在万众瞩目的东京奥运会赛场,她用令人惊叹的“三跳满分”一战成名。

    ②8月5日,东京奥运会跳水赛场再次同时升起两面五星红旗,中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以绝对优势包揽女子十米台冠、亚军。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在决赛第二跳、第四跳和第五跳均获得满分,最终以466.20分的总成绩拿到女子十米台历史最高分。

    ③“水花消失术”“针式入水”……全红婵“教科书般”的表现引发网友一片赞誉。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曾评价说:全红婵是一个天才型选手,无论是空中动作还是水花效果都是最棒的。全红婵却说,我不是天才。”如今的成绩,是靠每天400多跳的刻苦训练、日复一日的全力以赴来支撑的。

    ④在人才济济的中国跳水队,女子十米台向来是小花争艳的舞台。2020年10月,首站东京奥运会选拔赛重启,当时年仅13岁的全红婵以黑马之姿战胜一众“00后”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她说:“没想过能赢,我就把比赛当成训练大胆去跳了。”

    ⑤全红婵的迅速成长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跳水队女子跳台项目的良性竞争。3场奥运选拔赛综合比拼,获得两冠的她如愿入选东京奥运会参赛阵容。此时,一个目标在她心底萌生:什么时候自己的照片能挂上国家队的光荣墙?

    ⑥正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让第一次出征奥运的她拥有一颗“大心脏”,“奥运会也就跳5个动作,想好每一个动作,跳好就行了。”

    ⑦女子十米台预赛,全红婵表现并不稳定,一度出现失误,好在她及时调整心态。半决赛中,全红婵力压陈芊汐排名第一晋级。第一次出国比赛有点怕自己跳不好,教练就要我早点睡,决赛前我睡得好香。全红婵有些羞涩。站在奥运会决赛跳台,全红婵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淡定,用无懈可击的动作和入水,迅速拉开领先优势。第二跳,7名裁判全部打出10分;第四跳,这一幕再次上演。两个罕见的全满分令现场气氛沸腾。最后一跳,全红婵又获得满分,最终以领先第二名40.8分的超高成绩将金牌收入囊中。

    ⑧还不满16岁的亚军陈芋汐,看到全红婵的出色发挥,不禁想起两年前在光州世锦赛夺冠时的自己。“全红婵比我那时更厉害,水花和动作细节更出色。”陈芋汐由衷称赞。

    《人民日报》(2021年08月06日10版)

    (1)、上文主要报道了什么事实?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5字以内)
    (2)、第③段的画线句子里,周继红评价全红婵是“天才型选手”,而全红婵说自己“不是天才”。此处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3)、第⑦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简要分析标题“三跳满分小花绽放”的妙处。
  • 18、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言而有信,诚者自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激励同学们以诚待人,想要搜集一些诚信故事作为本周班刊的内容之一,请概括说出两个有关诚信的故事。
    (2)、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将其他的活动形式补充完整。

    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

    活动二:

    (3)、观察下列漫画,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为漫画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标题:(5字以内)

    任务二:说明寓意及启示。

    寓意及启示:

  • 19、古诗文默写

    (1) ,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 ,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3)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白居易看到西湖早春的花、草,在《钱塘湖春行》中写下“”,透着他对西湖美景的喜爱;王维远望塞外雄浑壮丽的风光,在《使至塞上》中吟道“”寄托了他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4)《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主旨句):

  • 20、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眼神   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