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欢欢在欣赏了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后,想分别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作品的风格特点,哪个词语最合适?请你帮他选一选。  

    A.巧夺天工        B.行云流水        C.妙笔生花        D.笔走龙蛇

  • 2、下图是《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局部),这是____的书法作品。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王献之
  • 3、乐乐在网上找到了一则《梅兰芳学戏》的故事,发现里面的句子顺序被打乱了。请帮她选出排序恰当的一项。(     ) 

    ①但是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②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

    ③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

    ④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⑤为了练眼神,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A、③①⑤④② B、③①④⑤② C、③②⑤④① D、③①②④⑤
  • 4、下面这些同学的话中用到了和戏曲有关的词语,其中说的话有问题。

    这个节目肯定是本次活动的压轴戏了。

    别看我们班的强强个头小,在台上却有板有眼 , 派头十足。

    看,我们班长在幕后处理一切事务,真是个跑龙套的。

  • 5、欢欢用与戏曲相关的词语写了几个句子,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节目是今天的压轴大戏,大家一定要好好演。 B、学习中一定要勤奋踏实,可不能摆花架子。 C、上课铃一响,语文老师就粉墨登场了。 D、他一直在戏班子里跑龙套,从来没有演过主角。
  • 6、奇奇被选为戏剧社团的小小讲解员,下面几句解说词中有几个难读的字,请你帮他确定正确的读音。

    ①舞台上正在表演“伯牙破琴绝弦(xián xuán)”的戏剧片段。

    ②中国京剧戏曲角色的行(háng xíng)当分为生旦净丑,京剧演员演出少不了一身行(háng xíng)头。

    ③京剧中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xiāng xiàng)。

  • 7、下列属于京剧艺术的一项是(     )
    A、提按 B、拨弦 C、点染 D、亮相
  • 8、文学社朗读古文《伯牙鼓琴》时,读到“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有同学不理解它的意思,请你用自己的话给他解释一下。

    戏剧社在彩排一个京剧节目,台上演员的表演十分吸引人。

  • 9、才才和小组同学一起排练古诗文配乐朗诵,他想补充一句与“伯牙鼓琴,子期知音”这个主题最相近的诗句,请你从以下诗句中帮他确定最好的一句。(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最后的总结很精彩,为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C、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 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11、欢欢的表演精彩极了!说学逗唱____,完全不输于那些____的相声演员。(     )
    A、惟妙惟肖  妙笔生花 B、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C、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D、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 1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琴(敲打)             拊掌大笑(拍手) B、巍巍乎太山(像)           方鼓琴而在太山(心志,情志) C、入两股间(垂下)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形容极短的时间) D、今乃尾而斗(掉下)          以为世无复为鼓琴者(值得)
  • 1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B、尾搐/入两股/间 C、处士/笑而然之 D、汤汤/乎若/流水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āi)乎鼓琴,(tāng)汤乎若流水。 B、(shǔ)中有杜(chǔ)士,(hào)书画,所宝以百(shù)。 C、(dòu),力在角,尾(chù)入两股间。 D、(shà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1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压  画   B、晒  露  光  一十寒 C、统  说  递  流 D、明  新  海  为人知
  • 16、下面是小主持人写的节目串词,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我们将欣赏德国著名钢琴家贝多芬的作品《月光曲》。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来历吗?

    贝多芬在yōu jìng的lái yīn 河畔散步时,听到一所小 máo wū中传来一阵 duàn duàn xù xù的gāng qín声。他走进屋子,按下 qín jiàn , chún shú地为眼睛 máng姑娘和她的哥哥演奏了两首曲子,兄妹俩深深地táo zuì了,仿佛自己登上了wēi峨的高山,看到了壮丽的jǐn xiù山河,听到林中黄鹂欢唱……如此jǐnɡ xiànɡ , 美zāi!传说,这就是贝多芬pǔ xiě《月光曲》的来历。

  • 17、 环保支招出点子,争当地球小卫士,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态家园。通过本次主题活动,你一定有一个强烈的环保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并希望大家一起去实施,那就写一份倡议书吧!

    要求:

    ①请从号召大家爱护花草、植树造林、不浪费粮食、进行垃圾分类等方面自选一个环境保护议题,写一份倡议书。

    ②要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③不少于500字。

  • 18、 现代文阅读

    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

    ①自从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见,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种信念,便植入我的脑海,像夜空里的一颗星,时时在闪光。

    ②我见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访时。你已50岁,皮肤黧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脸上也已爬上皱纹。我心里一顿,没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你对我笑笑,窗外绿柳红花。

    ③你开始叙述往事,双眸中闪着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随军进疆时才18岁。炎热的麦收时节,你在维吾尔族老乡的杏树下看场。在这沙子能烤熟大饼的西北,绿荫比金子还宝贵。你心里萌生一个念头,学林业去,要让绿色染满戈壁。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

    ④当地没有合适的绿化树种,你横跨半个中国,到东北深山里去寻找。白天打树籽,晚上在招待所里搓籽皮。啊,难怪你有这双青筋暴突的手。现在这个戈壁新城已拥有200多种树种、154万株树,城外还有30千米长的林带。但是,你的青春年华已无可奈何地悄悄退去。你挺立在戈壁滩上,将青春的信息,融进雨,抛向风,化作了一座绿城。

    ⑤你18岁就离开家,是偷着报名参军,跳上汽车就走的。母亲追来送行,你只依稀看到母亲拭泪的影子。几十年了,你没有回家。有一年春天你出差到离家百十里的宝鸡,本想回家看看老母亲,但怀抱里的树种正是播种期,你硬下心,不下车,又回到了住地。戈壁上的土绿了,石河子街上的树高了,母亲的头发白了。终于老母亲等不及了,千里迢迢前来寻你。她本想痛骂你一顿的啊!但是,她看着这满城的绿色,原谅了你。绿色如水润万物,绿色含情暖人心。

    ⑥是你,让我知道,这树木的绿是用人的火红青春转化而来的。从那以后,我每见到绿色,不由得就想起了你,想你是怎样用泪水、汗水,深情地去调制这深深的绿。用绿色洇染千里黄沙戈壁。

    ⑦天涯何处无绿色,每一片绿叶里都有你。 

    (有删改)

    (1)、结合短文内容,根据提示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面临的困难

    做出的选择

    沙子能烤熟大饼,绿荫比金子还宝贵

    去东北深山打树籽、搓籽皮

    几十年没回家,出差到故乡附近

    (2)、短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是对“你”(王效英)的细节描写,突出了王效英
    (3)、短文第⑤段中,王效英几十年都没有回家,本想“痛骂你一顿”的老母亲,为什么“原谅了你”?请联系短文内容,简要说明原因。
    (4)、短文的第⑦段只有一句话,却单独成段,这样安排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妙处?
    (5)、“树妈妈”,这是石河子人对王效英的称呼。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这位“树妈妈”说些什么?请简要写一写。
  • 19、 现代文阅读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至少还将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 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根据文章内容填关联词。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太阳为人类持续提供4000万年的光和热是没有问题的。

    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否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第④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人类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耗趋势发展下去,地球的面貌将变得无法想象。
    (4)、文章结尾第⑦段中“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是(    )
    A、人类需在快速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再开发出新的资源。 B、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人类需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 C、人类需控制自己尽量不用资源。
    (5)、查资料,将下面的不可再生资源。

    煤炭 

       石油 

    森林 

      天然气

    太阳能 

     风能 

      矿产 

      水

       

  • 20、 下面是路路整理的“单元背记清单”,请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填空。
    (1)、《浪淘沙》(其一)中,表现出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2)、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让无数高楼大厦笼罩在雨雾之中,望着窗外迷蒙的景象,状状吟诵起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
    (3)、《只有一个地球》从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

    ”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4)、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数字“五”有着许多不同的寓意和象征。如神话传说中,

    女娲用五彩石补天,“五彩”指的是“、青、、白、黑”。古代哲学中有

    “五行学说”,“五行”指的是“金、、水、、土”。人们常用“五谷丰

    登”来形容丰收,“五谷”指的是“、黍、菽、稷”。妈妈常说爸爸唱

    歌“五音不全”,“五音”指的是“、商、角、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