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快乐习作
人间自有真情在,请你以“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 
                            2、阅读材料。
小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森儿、森儿”的呼唤声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叫学名了,可家里还是“森儿、森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道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随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的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①____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小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森儿,小心点!”
晚上,临睡前,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②____了。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叫了我的大名。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拗口。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对我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伤感。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在车窗旁,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常打电话回来,森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①A.精美 B.精心 ②A.耐烦 B.情愿
(2)、“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的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提示:可用文中的词句回答)第一次抗议时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第二次抗议时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3)、作者选取生活中有关“小名”的事件写了这样三个情节:、、。这样选材的好处是。(4)、结尾中的“什么东西”指。(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你认为妈妈对作者喊小名有错吗?写一写你的看法。 - 
                            3、 课外阅读。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症,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后来,我的身高长到了1.75米,带着一份自信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长高了许多。”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长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就用他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 , 雾气很重 , 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迈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来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中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注意父亲的神情。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太太。
依然记得那天父亲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____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短文前半部分是怎样围绕“长大”这一中心内容来写的?请仔细阅读“我”搬家前的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作用是。(3)、“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我”感到“惭愧”的原因是( )A、被许多人看着。 B、“我”没有拦住邻家孩子。 C、闯祸之后想一走了之。 D、“我”觉得自己长大了。(4)、吃饭时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中的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想?(5)、文中对“撞人”“吃晚饭”这两件事(详写 略写),对“照顾老太太”这件事(详写 略写),这样写的原因是。(6)、“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说明。(7)、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你觉得这句话对吗?说说你的理解。 - 
                            4、 综合性实践。
左下是新新同学在2023年写的爸爸观看杭州亚运会足球比赛时的日记片段。老师给这个片段提了以下两点修改批语(右下)。请你根据老师的批语,帮新新修改一下。
我的“球迷”爸爸
爸爸正在全神贯注地观看亚运会足球赛,妈妈走过来说:“关了电视!没看见孩子正学习呢!”爸爸说:“我把声音调低一点,调低一点。”“调低也不行!关掉!”妈妈说。“还有几分钟比赛就结束了,就几分钟…….”爸爸说。
老师的批语
①“全神贯注”时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可以结合当时的情景写得再具体生动一些。
②写人物对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修改画横线的部分,语言会更生动。
(1)、针对老师的批语①,修改如下:爸爸正在观看亚运会足球赛,你看,
(2)、针对老师的批语②,请你在原文中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 
                            5、围绕“勤劳、智慧的农民”,下列与这一中心意思无关的一项是( )A、许多谚语都是农民伯伯根据生活实践创作出来的。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多数的农民都皮肤黝黑、双手粗糙。 D、他们疲于奔命,往往忽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关心。
 -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好像树木一样,它的根深,枝叶也就茂盛了。 B、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C、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没有必要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 D、本单元其实就是为了说明写“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末茂”。
 -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B、柏油路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C、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D、雨点儿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
 - 
                            8、下面选项中最合适在结尾作语段中心句的一项是( )
爱因斯坦会见以色列总理时,不打领带,他觉得那样太费时间。同样,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受到沙皇接见之前就声明,请允许他随便穿什么衣服——平时穿什么,接见时就穿什么。牛顿的袜筒常常缩到脚后跟,他毫不在乎。陈景润穿鞋子常忘了系鞋带。由此可见,____。
A、科学家们不好好穿衣服 B、科学家们都不爱打扮 C、科学家们在生活中非常俭朴 D、科学家们在穿着上很随意 - 
                            9、(易错题)下列词语中的“假”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假手于人 B、假公济私 C、弄虚作假 D、不假思索
 - 
                            10、“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两句话运用了____这三种说明方法( )A、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B、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C、引用、举例子、打比方 D、排比、作比较、列数字
 - 
                            1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高粱 甘蔗 苔藓 B、草坪 逢隙 酱油 C、袖筒 叫襄 喧闹 D、滑梯 嘴唇 蹦出来
 -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菜畦(qí) 铁轨(guǐ) 焖饭(mēn) 腥味(xīng) B、山坳(yǒu) 瞟着(piǎo) 栅栏(zhà) 烹调(pēng) C、窸窣(xī) 玛瑙(nǎo) 蒜薹(tái) 苞蕾(bāo) D、痱子(fèi) 尽量(jǐn) 闷雷(mèn) 明晃晃(huàng)
 - 
                            13、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文明观影应该怎么做?携带大件行李的顾客请将行李放在寄存的ɡuì zǐ中。进出时请有序排队,不在楼梯处拥挤。小朋友请不要luàn bèng luàn tiào , 大声 xuān huá.观影时请保持场内安静,不大声jiào rǎng、不随意接听电话。不吃 dà suàn、臭豆腐等有异味的食物请保持场内公共卫生,不吸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给工作人员zēng tiān麻烦。
 - 
                            14、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写时要注意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情节要完整,尽可能吸引人,还可以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等。
环境:人来人往的街头
人物:步履蹒跚的老爷爷、执勤的交警、放学回家的刘明
 - 
                            15、阅读理解
留着爱的位置
①去朋友家玩时,见到了他的女儿,一个6岁的小女孩,小圆脸红扑扑的,笑盈满面,活像一个精灵,只是她那大大的眼睛里却眼神滞散。她叫贝贝,是一个盲孩。
②坐下闲聊的片刻,我们的烟抽究了,朋友便叫贝贝到小区门口的小店去买。我说还是我去吧,朋友说不用,硬把我摁在座位上说:“贝贝已经很熟悉小区的路了,她可以买到的。”
③贝贝摸索着出去了,只是我依旧困惑,又问道:“我去不是更方便吗?”
④朋友却诡秘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包烟来,说:“以为我真没烟哪?其实我是故意让她帮忙买烟的。因为即使帮我们买一点点小东西,她也能感觉到自己被我们需要着,而不是累赘。我常让她去买
东西,给她留一个爱的位置让她爱我们,她才会感到幸福。”
⑤听罢,我心中震撼,为这位父亲给女儿细心留着的爱的位置。直到回家的路上,我才终于允许自己的泪水如泉般涌出,怎么都冲释不淡那份感动。
⑥回到家,父亲正要出去。他依然如故,从衣架上取下大衣套在身上,捉起公文包,就要勿忙出门。
⑦我一把拉住父亲,说:“外头冷着呢,你把扣子扣上吧。”
⑧父亲连忙闪身,挡住我的手,宛如我的那位朋友一般诡秘一笑,说:“一出门,你妈就会给我扣上的,让她扣吧。”
⑨说着,父亲大步迈了出去。刚走到院子里,母亲果然像我一样拉住父亲,一边亲切地责骂,一边帮父亲扣好扣子。父亲憨厚地笑着,像个粗心的孩子。我和他远远地相视而笑。
⑩母亲痂痂地凝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如同初嫁的女子般脸上泛着红晕,我知道那是一种幸福的颜色。
⑪我的泪轻轻地涌了出来,感动地想:爱的本身就是一种互相的给予,在给对方爱的时候,别忘了给他留着一个爱的位置,让他好好地爱你。
(1)、第⑥段中加点的“故”在文中是指。(2)、第④、③两段中的“诡秘一笑”分别写出了“朋友”和“父亲”怎样的心理?朋友:
父亲:
(3)、第⑩段中“那是一种幸福的颜色”的含义是。(4)、文章标题“留着爱的位置”的含义是( )。A、把别人放在心上,好好地爱他 B、给别人一个表达爱的机会,让他好好爱你 C、爱是奉献,不要希望得到回报(5)、请根据上下文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并适当运用描写方法,再现第③段中小女孩贝贝买烟的情景。 - 
                            16、阅读理解
桥(节选)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 这种感受还可以从选文的“”一句中体会出来。(2)、选文中老汉的两次“吼”分别站在什么角度?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读了选文,我无比感动,面对无情的洪水,老支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我想对老支书说:“老支书,您是的生命桥!老支书,您是的桥!” - 
                            17、语文与生活。
某小学开展“我们一起来跳绳吧”家庭亲子运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解亲子跳绳运动执行情况,班级对50名学生和家长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根据表格写出两条结论。家长跳绳情况
学生跳绳情况
是否坚持跳绳
百分比
是否坚持跳绳
百分比
是
18%
是
66.2%
有时
14.8%
有时
27.3%
从不
67.2%
从不
6.5%
(2)、小明天天坚持跳绳,每次他邀请爸爸参与跳绳练习的时候,爸爸总是说:“我今天上班已经很累了,累得不想动了,再说你们跳绳是为了备战体育考试,你练好就可以了,爸爸支持你!”假如你是小明,你如何说服爸爸? -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小说的三要素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老支书,的桑娜夫妇,的炊事班长。(2)、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写生动。
例:山洪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他大吼一声。
(2)、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接我一顿也好!①读句子,完成桑娜的心理变化图。

②根据提示,试着写一写“我”害怕时的心理活动。
昨天晚上我没有完成作业,老师马上就要来收我的作业了,我
 - 
                            20、《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乔乔和同学们就其中一处情节展开了讨论:“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关羽的( )A、潇洒 B、神勇 C、聪慧 D、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