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此石经始禹凿,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 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①魄。其水尚奔浪万寻② , 悬流千丈,鼓③若山腾,浚④波颓垒,迄⑤于下口。方知慎子⑥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孟门山》)
注:①[悸]惊动。②[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③[鼓]鼓荡。④[浚(jùn)波]大的波浪。⑤[迄]到,至。⑥[慎子]慎到,战国时期,法家创始人之一。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素湍绿潭 素气云浮 B、哀转久绝 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C、其水尚奔浪万寻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D、古之人有言 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3)、在【乙】文中找出与【甲】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作手法相同的一句抄写下来,并分析其作用。(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歌谣,请说说引用歌谣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
2、读古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2)、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填在诗句后面。A.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B.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C.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
3、古诗文默写。
ㅤㅤ新闻通讯中,常常会引经据典,我们可以引用“晴川历历汉阳树,。”来描绘登黄鹤楼时所见的明丽之景;可以引用王绩的《野望》“ , 。”来描写秋天山林的景色;可以引用李白的诗句“仍怜故乡水,。”来表达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可以引用曹操在《龟虽寿》中写的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表达自己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
-
4、在“新闻活动与探究”任务推进过程中,八年级确定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你所在的小组要搜集“诚信名言录”,请从以下名言中删去与诚信无关的一项,并说明原因。
A.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C.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D.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删去名言的序号是( ),原因是 。
(2)、你所在的小组将去采访第七届张家界市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请你拟写一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人物介绍:邓绍云,第七届张家界市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女,中共党员,张家界占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玩具生产为主)董事长。曾获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张家界市劳动模范、“张家界好人”等。追求完美,诚信第一。对儿童玩具产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精益求精,产品非人为损坏无条件退货。12年创业建成中国企业信用评级AAA级的现代化标杆式企业。建成区县“扶贫车间”3个,无偿提供设备40余万元,捐赠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助学、济困等款物50多万元。
(摘自《新湖南客户端》)
采访提纲
采访主题:挖掘诚信的内涵
采访问题:①
②您被评为“诚实守信模范”,您对“诚信”有了哪些更深刻的认识?
-
5、新闻稿件中也会常需要运用传统文化或文学常识。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A、《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主要事迹,展示了母亲的美德,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传记要求真实,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作者可以发挥想象,填补事实的空隙。 C、《“飞天”凌空》这样描写吕伟“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里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她的沉静。 D、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昼夜温差大。与“霜降”有关的古诗词有“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
6、下面这则新闻不小心打乱顺序了,请调整成正确的顺序( )
①工作坊学科专家及来自全市两区两县教学一线的50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参加本次研修活动。
②本次培训围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单元整体教学”主题,进行专题讲座、示范课研讨。
③9月27日,“国培计划(2023)”张家界市农村骨干教师初中语文工作坊研修(A0801-1)项目第一次线下集中培训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文郡实验学校举行。
④“单元整体教学”以整体观念、系统方法提升单篇教学效能,努力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合力”大于各篇课文学习作用之和。既充分发挥各课的不同教学作用,也体现单元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学生在读懂单篇的基础上,学会迁移应用。
⑤此次线下培训旨在切实提高张家界市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作坊培训实效,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好地落实。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④③①②⑤ D、④③②⑤① -
7、下面这段新闻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9月27日下午,张家界市创文巩卫工作推进会召开,对创文巩卫重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调度。②会议还通知了张家界市2023年城市创建点位达标建设情况。③与会人员观看了创文巩卫模拟暗访。④张家界是国际国内知名旅游城市,抓好创文巩卫等城市创建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A、① B、② C、③ D、④ -
8、下面是新闻稿中的一段语句,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ㅤㅤ暑期热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将大唐诗史淋漓尽致地再构重现。影片将高适与李白的交往情谊与诗歌创作作为叙事主线,描画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盛唐诗人群像。李白狂放不羁 , 高适持重沉稳。在我们脑海中一直是穷困潦倒又深恶痛疾的杜甫,影片中年轻的他却是那么可爱。
A、淋漓尽致 B、雄奇壮丽 C、狂放不羁 D、深恶痛疾 -
9、下面是对课内所学新闻,做的字音字形梳理记录,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播报中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如:翘(qiáo)首、悄(qiăo)然、屏(bĭng)息敛声、深恶(wù)痛疾。 B、新闻播报要注意日常误读,如“绯(fěi)闻”不能读成“绯(fēi)闻”,“诘(jí)责”不能读成“诘(jié)责”,“殚(dān)精竭虑”不能读成“殚(chān)精竭虑”。 C、撰写新闻稿时要注意形近字的字形,如:馈赠、溃退、振聋发聩 , 瞭望、潦倒、同僚、眼花缭乱。 D、撰写新闻稿时要注意成语的误写,如:“锐不可当”不能写成“锐不可挡”,“不辍劳作”不能写成“不缀劳作”。
-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天清晨,当你踏入校园,当你在阳光下开始晨跑,广播里有这样一首歌迎接着你:这么久阴雨连绵/这么多风云变迁/温柔多情的你/又照上我的脸/嗨,早安,阳光经历过漫长沮丧/昨夜的默默神伤/孤单疲意的我/就这样被你照亮/嗨,早安,阳光……歌词内容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你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对于未来,你又有怎样的向往……
请以“早安,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
11、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
(谭俊洪)
①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启动。活动中,上海图书馆展示其策划的“书海千里江山有声”主题沉浸展,上海商学院虚拟辅导员也亮相主题阅读活动。传统艺术、有声作品、历史影像和文献史料等与实景展陈巧妙融合,让参与者耳目一新:原来经典不是“板着面孔”,也并非“千年一面”,可以灵动而有趣、好看且好玩。
②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容纳了深刻的心灵世界和丰满的生命,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和形式的创造力,能够跨越时空与读者产生共鸣。透过经典阅读,可以学习前人的智慧,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更好地理解现实并为当下提供启迪;透过经典阅读,可以体悟文化传承的力量,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体验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厚和真挚。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面对经典,读者有时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这也为新技术、新手段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和机会。
③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经典阅读要走近读者,特别是走进青少年心中,就要符合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特点,还可以借助与数智技术的联结,主动变得“潮”起来,以时尚表达激发经典活力。在上海图书馆,精心设计的时空穿越剧情和线下解谜互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参与。现场还以视频形式展现多位非遗传承人的职业经历和精巧技艺,形成一本好读的“真人数字图书”。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被用来增强经典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爱阅读”的上海商学院虚拟辅导员就是一例。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青少年愈发沉醉于经典的魅力。
④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青少年经典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在于良好的社会氛围,也需要贴近学生、贴近日常的阅读形式,让大家参与其中、享受乐趣、爱上经典。例如,上海虹口区以地方志阅读为媒,将北外滩国际会客厅、瞿秋白故居、鲁迅故居等点位勾连,让师生得以在行走中重读经典。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以“注调传声”活态展演方式吟诵中华古诗文,以艺术化手法诠释经典。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让经典阅读常变常新,充盈时代活力。
⑤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经典的魅力,人人向往;经典的艰深,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 , 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上海自然博物馆基于馆内原创科普读物,打造沉浸式“悦读博物馆”,上演互动科普剧《珍稀动物茶话会》,赢得阅读爱好者、博物馆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等群体的喜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树立“世纪火种”这一阅读推广品牌,围绕“世纪好书”举办读书会、编辑沙龙等,开展校园巡讲,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读书活动。特色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参与阅读的动力和热情,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经典文化的怀抱。
⑥以“技”共情、以“特”做优、以“创”求新,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热”起来、“乐”起来,以经典之光烛照青少年人生,让经典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经典阅读变得有趣而又不失其深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6日03版,有删改)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读文章后,你认为文章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分析理由(3)、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和下面的改句,说说哪句好,好在哪里。原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
改句:推动经典阅读家庭化、大众化、普及化,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
(4)、将下面的链接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③段或第④段,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恰当?并说明理由。【链接材料】
《2024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描绘中国精神,用诗意书写时代篇章。节目围绕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打造视听盛宴,让受众沉浸于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长廊”。《2024中国诗词大会》打通线上与线下,联通云端和手间,开创诗词实体手办和数字虚拟藏品,同时升级5G通讯多人连线系统,实现“云中万人团”同步答题、投票和交流。
-
1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月亮
肖复兴
①初一,我第一次用公交车的学生月票。一张小小的硬纸卡片,上面贴着我的一张照片,上车时朝售票员眼前晃一晃,就可以畅行无阻了。那感觉,很奇妙,特别好玩。
②在北京,只有上中学后才可以买学生月票,小学生不可以,就是说,能买到月票,是身份的一种证明,自己一下子长大了那种感觉,是一种有点儿神奇的体验。
③在北京,汇文中学一直很有名。这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在我爸和我们班主任张老师的督促下,我终于考上了这所中学。
④如果考上的不是汇文,我爸是绝对不会舍得花钱让我买这张月票的,非得逼我“腿儿着”(北京话,走着的意思)。上学,还得美其名曰锻炼身体!
⑤那是开学后第一个月的月底,也就是九月三十日的那天中午,我坐公交车回家吃午饭。
⑥我们的教室在三楼,窗户朝北,背面不远是前两年新建成的北京火车站。上午最后一节课,我的眼睛会时不时紧盯着北京火车站钟楼上的时针和分针,当它们在十二点上重合,钟楼会响起嘹亮的《东方红》的音乐,下课铃像听到它发出的号令似的,也跟着清脆地响起来。我早早搞好我的学生月票,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快地跑出教室,从学校的后门出来,在安华楼那个公交车站坐二十三路回家。如果赶得及,跑到这里的时候,能赶上一辆二十三路正好进站,回家的时间,会节约很多。
⑦学校离我家,坐公交车有四站地,包括走到车站和等车的时间,需要二十来分钟。如果走着去学校,要走半个多小时。大概因为在我们大院那么多孩子里面,我是第一个考上汇文的,给家里争了脸,为了奖励我,爸爸破天荒每月给我三元钱,由我自己支配。那时候,我爸每月的工资是七十元,我和弟弟和我妈,一家四口,靠我爸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三元钱,虽然不多,但对于我家也算不少了。那时候,一斤棒子面才要八分钱,一斤白面才要一角三分钱。爸爸妈妈虽然不说什么,但是,这是一笔一目了然的账,三元钱,能买多少棒子面和白面啊!
⑧自然,每月这三元钱,我得省着点儿花。
⑨买一张学生月票要两元钱,三元钱就剩下一元了,这让我有点儿心疼。不买月票,省下的钱,可以看电影,买点儿零嘴吃,也可以去公园逛逛。所以,开学后的第一个月,我没买月票,走着上学。中午带饭,学校食堂有个大锅炉,可以热饭,中午把热好的饭拿到教室里吃。和我一样带饭的同学很多,吃完饭之后,大家聚在一起,干什么的都有,教室里乱糟糟的,像闹哄哄的蜂巢。我待在教室里,读不下书,也无法休息。中午这一段时间就白白地浪费了。
⑩考上汇文的第一天,我就想,一定得好好学习,初中毕业,争取再考上汇文高中,于是,我不想中午再在学校里这样荒废时间,想回家吃午饭。心里盘算一下,回家一趟,起码还可以有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看会儿书也好。还能躺在床上眯一小觉,让我妈到点叫我。这样,养精蓄锐,下午上课可以精神更集中。我决定中午回家,别再待在教室里瞎耗。
⑪熬了一个月,到了九月三十日,可以买下个月的月票了。我早早赶到公交车站卖月票的窗口,花了两元钱,买了张月票,当天中午开始了挤公交车回家吃饭的新生活。
⑫初秋的天气格外清爽,就是风有点儿大,我向车站跑去的时候,正好顶风,但并没有影响我的速度。兴奋劲儿,为我鼓起了风帆。国庆节要到了,车站旁边摆放着一溜儿串红和太阳菊,花开得正旺,被风吹得摇头晃脑。好像也是庆祝我第一天坐二十三路回家呢。我跑过去的时候,二十三路车正好进站,一点儿时间没耽误。我从后门挤上车,站台上还有几个人在拥挤着上车。
⑬这时候,我从后车窗看见一个女生,正从远处飞快地向车跑来,显然,也是赶这辆公交车的。车站后面不远是女十五中,中午或下午放学,也有学生坐二十三路回家。所以,这一站,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很拥挤,常见女十五中的女生出了校门,看见二十三路车,就咋咋呼呼疯跑过来,比我们学校的男生还能挤车。不过,这一回,这个女生离车大约有一百来米,这样的距离有点儿长,等站台上那几个人挤上车,车就会开走的,司机不会那么好心专门等她的。她恐怕是赶不上了。
⑭那一刻,大概不仅我一个人从后车窗望着这个女生飞跑而来这一景儿。上了车的人,和在车下跑的人,心情和心思大不相同,上了车的人是当作西洋景儿来看,跑吧,跑吧。跑到车站了,车“吱——”的一声关上门,一溜烟地开走了。这会让有的人替她惋惜,也会有人幸灾乐祸。
⑮让我没有想到,也让全车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女生居然赶上了。她似乎越跑越快,脚不沾地,一阵风似的就飘过来了,她脑后梳着的马尾辫随风飘扬,由于风大,她的头发被吹得很张扬,甚至有些张牙舞爪的样子。阳光的光斑上飘浮着尘埃,一起在她头发上面跳跃,闪动着灰蒙蒙的光亮。
⑯在站台上最后一个人的脚刚刚迈上车踏板的时候,她跑了过来,伸出双手,使劲儿一推那人的后背,紧跟着,她斜着肩膀一拱,泥鳅钻沙似的,挤上了车。
⑰我看清了,原来是月亮。
(选自肖复兴《风啊吹向我们》,有删改)
(1)、阅读全文,补全思维导图。(2)、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我早早搞好我的学生月票,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快地跑出教室,从学校的后门出来,在安华楼那个公交车站坐二十三路回家。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⑨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教室里乱糟糟的,像闹哄哄的蜂巢。
(4)、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1)从上面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作者没有按顺序讲述“初一,我第一次用公交车的学生月票”的事,而是插入“开学后的第一个月”的事情,说说你的理解?
(2)结合选文,请你理解第⑫段画线句的作用。
国庆节到了,车站旁边摆放着一溜儿串红和太阳菊,花开得正旺,被风吹得摇头晃脑。
(5)、文章最后一段令人浮想联翩,请你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
13、阅读下列四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岳阳楼记》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材料二: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材料三:
《小石潭记》柳宗元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材料四:
《邠州建学记①(节选)》范仲淹
国家之患 , 莫大于乏人。人曷尝②而乏哉?天地灵粹,赋于万物,非昔醇而今漓③。吾观物有秀于类者,曾不减于古,岂人之秀而贤者独下于古欤?诚救有所未格④ , 器有所未就而然也!庠序⑤可不兴乎……庆历甲申岁,予参贰国政⑥ , 亲奉圣谟⑦ , 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⑧岁贡群士,一由此出。明年春,予得请为邠诚守。
【注释】①庆历五年,范仲淹赴邠州担任知州,第三日即提议改建邠州庙学。学校建成后,他应邀作文以记其事,②曷尝:何尝。③漓:浇薄,不醇厚。④格;达到。⑤庠序:泛指学校。⑥贰国政:指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二职。⑦圣谟(mó):皇帝的旨意。俾(bǐ):使。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把酒临风 临溪而渔 B、满目萧然 器有所未就而然也 C、或异二者之为 予得请为邠诚守 D、观夫巴陵胜状 吾观物有秀于类者(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其境过清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杂然而前陈者 C、行者休于树/ 曾不减于古 D、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而或长烟一空(3)、准确翻译下列句子(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
(4)、时空逆转,柳宗元和欧阳修穿越时空,与范仲淹饮酒于岳阳楼上,三人把酒畅谈后,欧阳修对范仲淹敬佩不已, 表示自己不如范仲淹。而柳宗元在交谈完了却沉默不语,看着另外两人,连连叹气,不知该说什么。请集合材料一、二、三文章内容与思想,分析欧阳修敬佩的原因?柳宗元沉默不语叹气的原因? -
14、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鲍照(约414—466),祖籍东海(今属山东省),南朝宋文学家。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生活琐事。 D、本诗尾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2)、小美发现李白《行路难》和本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体裁上都属于古体诗;内容上“行路难”都暗指 。 -
15、以下是小语同学的读书笔记,请你帮助他解决疑思。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疑思】诗选以年代划分艾青诗作,如果我以诗歌主题进行划分,还能发现什么?
主题一:“①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7年 《我爱这土地》—1938年 《北方》—1938年
主题二:“礼赞光明”
《向太阳》—1938年 《火把》—1940年 《光的赞歌》—1978年
主题三:“② ”
《鱼化石》—1978年 《镜子》—1978年 《伞》—1978年
(1)、疑思1 还有两个主题没有确定,请选出适合的选项填到笔记中的①②处。A.歌咏自然 B.思考人生 C.热爱祖国 D.呼唤亲情
(2)、疑思2 牛汉在《艾青评传》中说:“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结合《艾青诗选》,该怎么理解大形象呢? -
16、选出下列括号内的分析说明错误的一项( )A、那些讲解优雅风度的好多著作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很少去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的风度。(这是单句) B、之所以无法真正独立,是那些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晃了我们的眼睛。(因果复句) C、优雅风不是在于你表现得有多优秀,而是在于你不应该妨碍他人。(选择复句) D、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递进复句)
-
1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和“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均是假设复句。 B、《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两人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C、初中阶段,我们集中学习了古代经典长篇小说节选的精彩片段《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其作者分别为施耐庵、吴承恩、罗贯中和曹雪芹。 D、“冠”是古代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
-
18、语文之美,美在诗情。请你根据古诗文提示,完成填空。
君子的人生总有许多坎坷。韩愈道尽了英雄失路的无限悲慨:“云横秦岭家何在?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刘长卿曾怀才不遇:“② , 湘水无情吊岂知?”(《长沙过贾谊宅》);杜甫借圆月抒发深沉的思念:“③ ,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温庭筠借残月抒发早行的愁苦:“④ ,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但是君子又总不乏自强不息的风骨。李白虽感世道艰难,却仍有“⑤ , ⑥”的豪迈气概(《行路难》);范仲淹则通过探究古仁人之心,抒发了“⑦ , ⑧”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
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篝火(gōu) 鲜妍(yàn) 抽丝剥蚕(jiǎn) B、恪守(gè) 箴言(zhēn) 麾下(huī) 扭怩作态(niǔ) C、勃发(bó) 旁骛(wù) 赞誉(yù) 富丽堂皇(huáng) D、宽宥(yòu) 褴褛(lǎn) 连翘(qiào) 相得益彰(zhāng)
-
20、与朋友交往的语言表达需要谦敬合适,恰如其分,假如某人是某著名作家之子,应邀到你们班参加活动,下面是主持人准备的一段开场白,正文中有3处表达不得体,请你找出并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令尊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小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拙作,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应邀参加我们的活动,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