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1-01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ɡ) 丧乱(sàng) 幽邃(suì) 往来翕忽(xī) B、藻荇(xìnɡ) 蕲水(qí) 鸡黍(shǔ) 沉鳞竞跃(jìng) C、俶尔(chù) 差互(cī) 浃背(jiá) 斗折蛇行(dòu) D、沆砀(dànɡ) 挂罥(juàn) 藻荇(xìn) 余舟一芥(jiè)
-
2.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金陵人,客此(客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只是) B、夕日欲颓(颓唐,萎靡不振) 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示估计数目) C、如鸣佩环(好像)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D、还来就菊花(再) 拄杖无时夜叩门(随时)
-
3. 下列划线字词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4. 下列句子朗读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5.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描述承天寺月夜美景的散文。 B、《小石潭记》描写了小石潭及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的心情。 C、《湖心亭看雪》写作者在“十二月”“大雪三日”往湖心亭看雪,可见其“痴”。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
-
6. 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___________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二、默写
-
7. 根据提示,填写相关的语句。(1)、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2)、 ,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4)、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用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 , 。(5)、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写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 ”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三、名著导读
-
8. 名著阅读。
皇帝和全朝官员都站在岸上,等待着这一次伟大冒险的结果。他们只看到船只排成一个大半月形向前推进,却看不到我,因为这时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胸脯。当我走到海峡中间时,他们更加愁闷,因为这时只有我的头是露在水面上的。皇帝断定我是溺死了,而敌人的舰队又来势汹汹地从对面开来。可是不久他就放心了。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
上述文段选自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这一次伟大冒险”是指。“我”还机智地扑灭了利立浦特国皇宫的大火。“我”这么一个勇敢、聪明并且正直的人,利立浦特国君臣却 , 导致“我”被迫逃离该国。“我”在利立浦特国的经历,体现了这部小说最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奇异的想象,。
四、综合性学习
-
9. 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某学校开展以“走近诗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活动任务。(1)、学校文学爱好者准备成立一个诗社,特向同学们征求社名。请你参照示例的形式,为他们拟个社名,并说明理由。
示例:社名:浅草
理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别小看了自己,大地正由小草来装点。
(2)、仿照下面诗歌另写一节诗。要求另选对象,修辞手法相同,句式相近。眼睛很宽容,能装下整个世界;它又很苛刻,容不得一粒沙尘。
(3)、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五、诗歌鉴赏
-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一,二句写的是 , 三,四句写的是。(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画,主客欢谈桑麻的话语,好像萦绕读者耳边。 B、诗歌叙写诗人应邀到一位农家故友家作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在恬静淳朴的田园风光中,欢饮畅谈农家之事。 C、诗人用平淡的文字,写了从往访田家到以相约告别故友;用朴质的语言咏唱田园风光;写友情之真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D、这首诗仅仅将景、情、事结合在一起写,诗中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物质丰富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3)、关于这首诗所表达的主客间浑厚的情谊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有人认为是从最后两句诗集中表现出来的,有人认为是贯穿全诗的。谈谈你的看法。
-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出了暴风对茅屋的。(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
六、文言文阅读
-
1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划线词。①犬牙差互
②隶而从者
(2)、下列句子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过清 D、因以为号焉(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横线可填入原文句子)(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1段由远及近叙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小石潭水清、石奇、树绿的特点,展示了小石潭的美。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了水的清澈,侧面则写了鱼在水中嬉戏。 C、第3段描写了小石潭的岸势和源头,设喻贴切,突出了溪流的曲折有致,溪岸的峭拔多姿,以及溪源的神秘莫测。 D、本文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如第4段写小石潭“寂寥无人”“其境过清”,正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谪后忧伤心情的自然流露。 -
1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盖竹柏影也
②月色入户
(2)、翻译下列句子。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4)、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
1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èn):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徙衽以从阴
②其阴逾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七、命题作文
-
15. 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你一定到过不少地方,其中一定有值得留恋之处,请你把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想到的感受描绘或抒写下来。
要求:(1)以“难忘的 ”为题目,写一篇游记;(2)以描写为主,有一定的议论或抒情;(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