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放学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⑪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⑫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1)、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时间差?(2)、照示例,用三字语概括⑦-⑪段的内容。、逗狼狗、、和。
(3)、下面语句,结合加点词句体会当时的情境,说说作者是如何描绘出安安的特点的。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矮篱外,他们彼此用晶亮圆滚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4)、教育是一门爱与智慧共存的艺术。儿童和成人在认知、行为、情感方面有很大差异,需要互相理解和有效沟通。下面是小文和父母一起阅读这篇文章后的交流情境。请你完善他们的对话。妈妈:文中妈妈好有爱呀。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着急,担心他的安全;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亲眼看看孩子究竟在做什么。这都是妈妈对孩子的爱。
小文:文中的安安
爸爸:孩子的成长
-
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子禽①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②曰:“虾蟆、蛙黾③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④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⑤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注释】①子禽:春秋时人,姓陈名亢,字子禽。②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③蛙黾(měng):青蛙。黾,蛙的一种。④擗(pǐ):同“敝”,困,疲劳。⑤夜:在黑夜结束的时候。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①丁氏对曰 对:
②及其家穿井 及:
③多言有益乎 益:
④时夜而鸣 时:
(2)、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B、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C、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D、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4)、甲、乙两篇寓言都从说话者的角度告诉我们说话应注意的问题,请分别概述。 -
3、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邯郸①冬至②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③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邯郸: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②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③驿:驿站,古代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道出了旅人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B、诗歌首句叙写冬至佳节,原本团圆的日子,诗人却远在邯郸,无法归家。 C、“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写诗人在客店里过节朋友陪伴的温馨情景。 D、整首诗歌构思精巧,全诗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2)、请写出本诗中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
4、整本书阅读;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下列回目均和孙悟空有关,你认为应该精读的回目是?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
-
5、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1)、《秋词》(其一)中诗人描绘出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表达出豪迈之情的诗句是: , 。(2)、《夜雨寄北》中蕴含着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归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 。(3)、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用“ , ”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4)、《潼关》中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 , 。
-
6、学校开展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1)、校学生会调查全校同学课余运动情况,下面是两幅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课余活动情况
活动方式
以运动为主
以娱乐为主
以阅读为主
其他
人数占比
20%
40%
30%
10%
每天课余运动时间
活动时长
20-40分钟
20分钟以内
40分钟以上
不运动
人数占比
25%
45%
10%
20%
(2)、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小胡说:“运动太累人,又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里多做几道题呢。”针对他的话,请你以同学的身份进行劝说,注意语言得体。(3)、你的班级将出一期以“运动心得”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写一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同学一:我爱踢球,如穿针引线般的传球,让我享受到默契配合的快乐。
同学二:我爱跑步,用汗水征服跑道,用毅力战胜自我,用脚步丈量人生。
-
7、讨论会开始之前,班长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复述。下面是他的复述稿,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
从前有一个愚蠢的皇帝,他特别喜欢好看的新衣服。除了A(夸耀 炫耀)自己的新衣服,他什么也不关心。这一天城里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织出世上最美丽的布,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B(不可救药 无药可救)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为了尽快得到新衣服,答应了两个骗子的所有请求,给他们每人一个jüé士的头xián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还封他们为“御骋织师”。两个骗子在空织布机上忙活了很多天,然后将不存在的新衣服给皇帝“穿上”了。而皇帝在众人的附和声中,穿着并不存在的新衣服举行游行大典。大臣、侍卫、全城的百姓没有人敢说真话,只有一个小孩道出了真相:皇帝什么都没穿。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称职
附和
jüé士
头xián
(2)、请给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A. B.
-
8、【绽放思想之花】写作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⑴有人喜欢白色的纯洁,有人喜欢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欢粉色的浪漫……你也许对某种色彩情有独钟。 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的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青春的画卷上,总有一种色彩属于你。
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⑵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介绍自己的成功起点:1天做1个俯卧撑,1天读1页书,1天写50个字。两年后,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这就是小到几乎不可能失败的小起点的魔力,毕竟,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都有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自然会收获一个让人满意的硕果。
请记住:没有一夜长高的树,没有一步登天的路!
作文要求:⑴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500字。
⑷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⑸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
-
9、【崇敬英雄人物】专题学习活动
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人在危难前选择英勇。生活中,平凡又令人感动的英雄无处不在,只待你去发现。英雄勇于担当,心怀千家万户,有感于此,黔英中学拟开展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在活动准备期间,校宣传部准备在宣传海报上放几副展现各行各业英雄风采的对联。下面是学生收集到的四副对联,请你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理解,选出不符合本次活动主题和海报要求的一副( )A、快刀无声除病患 良医有术救危人 B、羔羊跪乳兽知义 黄香温席孩体情 C、忠诚卫士临危不惧 不朽英灵巍峨丰碑 D、天地红门英雄气 人民消防保家园(2)、下面是小娜整理的本校学生对英雄人物了解情况的调查信息,请你补写下列表格信息。调查信息
项目
调查数据
调查结果分析
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途径
社会:22%
学校:53%
家庭:18%
其他:7%
①
中学生对了解英雄人物的态度
热情度很高:68%
热情度一般:28%
无所谓:4%
②
(3)、校学生会拟根据活动主题举办一场演讲比赛,请你在生活中或教材中选择一位英雄人物,仿照示例,为其写一段推荐词。(要求:不超过100字)示例:邓稼先
推荐词: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回国,投身于祖国的核武器制造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我国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心中,国家最重,名利最轻。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
10、【读经典悟人生】名著阅读(1)、《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深入红区了解中国共产党,接触了许多优秀的红军领袖,下列人物介绍有误的一项( )A、朱德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识分子,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B、彭德怀从小因为强烈的反抗意识遭到家人的斥责而被迫九岁就离开家,闯荡世界。 C、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剪去了辫子并在师范学校团结了一批学生成立了新民学会。 D、贺龙曾是土匪头子,在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农民大屠杀”激起了他的愤怒,凭“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2)、向斯诺学习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结合全书,加以阐述。
-
11、【弘扬传统文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②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年。
(节选自《光明日报-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有删减)
【材料二】
①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中华文明理念的世界感召力进一步增强。
②春节寄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感基因,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6日03版)》)
【材料三】
①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申遗项目的副标题——“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实践”是其中的关键词。在获奖介绍词中也有表述:“春节前后,人们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辞旧迎新,祈福纳祥,欢庆家庭团圆,促进社区和睦……该遗产项目为中国民众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
②春节并不只是单纯标在历法上的一个特殊日期,它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在实践中塑造出来的文化综合体。人们通过种种仪式、习俗、文化创作,为它赋予了独特的魅力,展现着独特的生活哲学与心理结构。
③比如年集、春联、贴福、守岁、舞狮、年夜饭、拜年问候等,都是在历史进程里不断产生、增添、演变出的春节习俗。地域不同,过春节的表现形式也会有区别。比如北方吃饺子、南方做年糕,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实践”——春节,是真正扎根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会贴合生活的纹理发生种种嬗变。
(节选自《澎湃新闻》)
【材料四】
①11月29日,距离央视春晚直播还有60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主标识“乙巳”图案,同时公布蛇年春晚将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欢度农历新年。
②“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承古拓今,饱含深意。巳,象征着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而将两个“巳”字对称摆放,则恰似中国传统的如意纹样。双巳合璧,事事如意,这是乙巳蛇年与如意之间吉祥曼妙的创意链接,饱含喜庆美满的家国祝福,更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生生不息的时代力量。
③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则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整体造型参考甲骨文中的“巳”字,憨态可掬又富有古意。结合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主题,“巳升升”呈现出扑面而来的如意气息。头部轮廓与脸颊上的螺旋形状来源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从头部的蝙蝠装饰到尾巴点缀的寿字盘长结,通身典故寓意着“福从头起,尾随如意”。
(节选自《扬子晚报》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B、春节申遗成功之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C、北方吃饺子、南方做年糕,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是因为地域不同产生的差别。 D、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华传统文化。(2)、请结合材料二,概括春节申遗成功有哪些重要意义?(3)、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蕴含的意思。(4)、春节的成功申遗,标志着中华传统文化再一次得到世界承认,“文化自信”更加彰显。而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提升,年味却越来越淡,请结合文本内容,说一说对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应该如何更好的传承? -
12、【感受科学探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一飞,再飞①
黄传会
①已经是初冬时节的海南,满眼青绿,郁郁葱葱。傲然挺拔的椰子树,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②那是长征五号火箭的第一次亮相!
③预定的发射时间是18:00至20:40。一大早,所有的工作按部就班地往前推进着。
④主控台前,01指挥员下达口令:“开始加注液氧!”
⑤伴随着第一道液氧注入贮箱,火箭四周开始出现因为极度低温产生的雾气,像轻纱般飘浮着。
⑥11:00,火箭助推器1的氧箱前底舱段的缝隙内,喷射出一道白色的雾线。箭体前端操作人员很快测定:氧浓度超标,不排除舱内氧气泄漏。指挥部决定:打开密封舱段,派遣人员进舱观察,再作定夺。
⑦高级技师戴着氧气面罩,用专用工具打开舱门,猫腰钻进舱内。舱内寒气逼人,俨然成了一只大冰箱。高级技师身着薄薄工装,瞬间被冻得浑身哆嗦,他咬紧牙关,仔细地观察着……
⑧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⑨舱门重新被打开了,高级技师像一支利箭似的从箭体内穿出,冲进固定塔上的工作间,身子冻得发抖,脸上肌肉发僵。他连喝几口热水后,说:“舱内温度很低,没有出现滴漏。”又说:“低温氧气是从氧箱排气间后与外界相通的排气管处泄漏的,量很少。”
⑩助推动力指挥员分析,氧气泄漏量很少,只要在火箭起飞前关闭排气阀,就不会对飞行产生影响,无须做进一步处置,发射组织进程可以继续进行。指挥部决定按原程序继续。
⑪紧接着,零下二百五十三摄氏度的液氢开始加注。14:00,液氢加注完毕。
⑫指控大厅的气氛不经意间变得轻松起来。
⑬30分钟后,氢氧模块动力系统指挥员下达了“启动循环泵”口令。循环泵转动,大屏幕上显示温度是238K② , 远高于110K的起飞标准。火箭“发烧”了。
⑭似乎有一片灰色的云在指控大厅里飘浮着,笼罩在大家的脸上。
⑮15:36,传来01指挥员口令:“各系统保持状态,暂不进入-1h程序。”这意味着正式宣布此轮循环冷调试失败。经过紧急研判,大家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组织人员重新上架,调低发动机D7吹除压力。
⑯19:02,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的高级工程师带领两位技术员逆行前往发射塔,登上发射台,按操作程序将D7吹除压力逐渐调低。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瞪大双眼,盯着大屏幕、小屏幕上那道“生死线”!
⑰人们期待的奇迹发生了,火箭成功“退烧”。系统工作稳定,状态恢复正常,满足发射条件。
⑱大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⑲时间推进至发射前最后三分钟。
⑳连接器脱落指令发出,但回令却迟迟没有传来。
㉑按预案处置连续三次发出脱落指令,如果失败,将暂停发射,考虑新的处置方案。第一次指令发出后,连接器没有脱落;再发指令,连接器依然不动。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此时距离发射仅剩下两分钟。
㉒十秒、二十秒……终于传来连接器指挥员的口令:“一级氧加连接器脱落!”
㉓指控大厅里再次响起掌声。
㉔最后九十秒,01指挥员口令:“转电。”就在这时,控制系统120指挥员突然接到了姿控和制导专业报告未收到相关数据,紧急报告:“01,中止发射!”有人站了起来,伸长脖子望着主控台,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三秒钟后,120报告:“数据收到!01,可以了。”指挥员开始“点火”倒计时报数:“十、九、八……”
㉕120再次报告:“01、稍等。”
㉖此时,01 指挥员倒计时已经数到六。
㉗几乎是在同一瞬间,120报告:“01,好了。”来不及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时间商量、01指挥员即刻下达:“……五、四、三……”
㉘指控大厅的气氛像是凝固住了似的……
㉙终于传来01指挥员口令:“点火!”橘黄色的烈焰从发射塔底部翻滚而出,长五遥一火箭升腾而起,如同一条巨龙、拖着银灰色的尾焰,直奔苍穹。
㉚一千八百二十一点零一零秒、星箭分离、发射、飞行成功!
㉛长征五号首发火箭发射,一波三折,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㉜长征五号首发告捷,中国航天火箭终于拥有了“大型运载火箭”。
【注释】①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②K:开尔文简称,国际单位制热力学温度单位。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下面是某同学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关文章的梳理。你认为选文可归为哪一类?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述理由。类别
篇名
体裁特点
新闻特写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文章选取一个精彩的瞬间加以表现,突出其独特之处
通讯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文章描写多个场面或瞬间,渲染氛围,铺垫蓄势
(3)、选文标题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选文中01指挥员所发出的每道口令,都是整个长五团队的集体决定。你能从01指挥员口令的变化中,体会到长五团队的哪些精神?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
13、【读游记悟情感】小吉在学习《钱塘湖春行》时,搜集到两篇关于游记类的文言文,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丙]
在瞿塘峡口,有孤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即没入水中。人云:“滟滪①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以为水候②。庾子舆③奉父榇④还巴东,至瞿塘,水壮。子舆哀号,峡水骤退,舟得安行。人为之语曰:“滟滪如幞⑤本不通,瞿塘水退为庾公。”
(节选自张岱《夜航船》)
①滟滪(yànyù):水中的大石块、大石堆。②水候:水的候征。③庾子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以孝闻名。④榇(chèn):棺材。⑤幞(fù):古代男子来发用的头巾。
(1)、【乙】文作者郦道元是北魏时期学家。(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水面初平云脚低 初:
②良多趣味 良:③林寒涧肃 肃:
④至瞿塘,水壮 至:(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即没入水中。
(4)、甲诗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5)、古代游记作品常引用歌谣或俗语来增加意趣。请分别说一说乙丙两文结尾处引用的作用。(6)、假如小语想利用寒暑假去欣赏三峡美景,请你从乙文景物特点方面出发,为他推荐最佳观赏时间。 -
14、【领悟经典之义】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名句。(1)、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赠从弟》中发出了“?松柏有本性”的赞叹。(2)、《龟虽寿》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人生苦短。(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4)、“乡愁”是古今诗词中共同的主题之一。崔颢在《黄鹤楼》中用“?”两句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
15、【关注媒介新闻】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借助新闻这一媒介,我们了解了许多载入中国史册的大事【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乙】控制军事要塞;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成功;亚运现场观众翘①首以待,跳水姑娘吕伟líng②空飞跃勇夺桂冠;歼-15舰载机惊天一着,章显强兵方面的巨大进步。“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向世人讲述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史实。让我们名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根据语境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给②处填写汉字。①翘首以待 ②(líng)空飞跃
(2)、请选择恰当的一组标点符号,依次填入文段【甲】【乙】处( )A、: ; B、: , C、; , D、, ,(3)、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横渡长江”相同的一项是( )A、渡江战役 B、艰苦卓绝 C、擅离职守 D、百万雄师(4)、语段中画线句子共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①——②——
-
16、写作;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⑴最美的时光,莫过有你
作文⑵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和家人朝夕相处,你了解他们的爱好、经历和性格吗?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你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了吗?用心教导并陪伴我们成长的老师,有没有哪一位是你想倾情描绘的?
请选择一位家人、同学(朋友)或老师,为其写一篇小传。
作文要求:⑴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500字。
⑷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⑸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
-
17、专题学习活动;中秋节快到了,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1)、【了解节日习俗】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圆饭……,请列举出中秋节的两个习俗。
① ②
(2)、【推送节日祝福】每逢佳节,亲朋好友间都喜欢互发短信、微信朋友圈,表达节日的祝福。请你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个帖子,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对亲友的祝福,不少于60字。(3)、【讲述节日故事】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写出一个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4)、【策划节日活动】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示例】项目:元宵灯谜会
目的: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①项目:
②目的:
-
18、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本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它记录了作者从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部红色区域的所见所闻。 B、书中介绍了毛泽东、朱德、贺龙、刘伯承、邓小平等共产党员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2)、说说下列语段中的人物是谁?语段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在看演出中途,他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尽管被高额奖金悬赏缉拿,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且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
-
1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天眼”,即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FAST首席科学家李荫介绍说,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观测能力是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10倍,是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的2.25倍。它的设计目标是要把覆盖30个足球场大的信号聚集在一颗小药丸大小的空间里,否则就难以监听到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这个“小药丸”就是馈源,放在馈源舱内——类似一个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式装置,称得上是世界最精贵的接收器,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大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创造了条件。
【材料二】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2021年3月开始“中国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观测权利的申请,以全开放式的方式促进人类科学多维度研究,为人类文明做出敞开式和包容性贡献。这标志着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将在不久的未来打开一片探索宇宙奥秘的新天地。
【材料三】截至 2021年5月,“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逾 370颗,根据预测,5年后,“中国天眼”观测到的脉冲星有望达到1000颗。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从脉冲星中遴选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FAST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除了发现脉冲星,FAST在很多领域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它的使命还包括高效率地开展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寻找“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答案。
(1)、这三则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请概括材料三里说明对象的特点。(2)、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写出一种即可)(3)、如果给材料二加上一个小标题,你认为以下哪一个标题更准确?( )A、“天眼”的性能 B、“天眼”的意义 C、“天眼”的外观(4)、材料三中的加点词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根据预测,5年后“中国天眼”观测到的脉冲星有望达到1000颗。
-
2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陆元九:“100分才及格!”
又一次成功发射!
①2023 年4月16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1 次飞行任务。
②471,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在一次又一次的“飞天”中,中国航天成了“靠谱”的代名词。此刻,我们想起了中国航天界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上天的产品,99 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
③“名言”来自一位老航天人——两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陆元九。2021 年的“七一”前夕,这位出生于1920年的老人,以101岁的高龄成为“七一勋章”最年长的获得者。
“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
④1996 年,经过多年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迎来首次发射。突然,火箭姿态发生异常。20余秒后,坠毁爆炸。
⑤76岁的陆元九坐不住了,立即赶赴西昌,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他沉浸在一种专注、焦虑、亢奋叠加的状态里。甚至经常睡不着觉,要靠安眠药才行。经过抽丝剥茧般地层层分析,最终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⑥翌年,长三乙在西昌第二次起飞,并把一颗国外卫星顺利送入远离地球数万千米的轨道。于是,就有了上文陆元九的那句“名言”。
⑦此后的日子里,陆元九经常向同事,特别是向年轻人提起这次发射失败后的西昌之行。以此警醒自己,也劝诫他人:“如果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
“一定要学新东西”
⑧“技术问题搞不清楚,腰杆子就不硬”,这或许正是陆元九走上“科学救国”道路的原因。
⑨20世纪40年代中期,陆元九抱着“学好科学救中国”的信念,远渡重洋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求学。“既然来留学,一定要学新东西”的他,选择了仪器学专业,研究当时很少有人听过的“惯性导航”技术。
⑩惯性导航相当于飞行器的“眼睛”,确保它能飞得更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惯性技术在航空和导弹上开始应用,但作为导航,尚处于萌芽阶段。在留学的前两年,陆元九一直是这门学科唯一的博士生。
⑪1949 年,拿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的陆元九,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而更让他兴奋的是,大洋彼岸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⑫回国后的陆元九,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跳动的脉搏。此后,陆元九在惯性导航技术等领域不断开拓,为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火箭、导弹、卫星和载人飞船方面的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还为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规划和论证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要求严格,可以进步快一点”
⑬“只要一听说他要参加评审、论文答辩等,大家就格外紧张。”这是同事和学生对陆元九的评价——他是一个个性极其倔强的人,这种倔强,“本质特征就是要求严”。不过,在陆元九看来,严,是一种督促和希冀——“要求严格,可以进步快一点”。
⑭2021 年,有媒体向陆元九抛出问题: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科学精神?这位百岁老人言辞恳切:“一定要认真,老老实实地干活,不能说任何假话。”
⑮这个回答,也是许多航天人的写照。他们将梦想投射向星空,但双脚将大地抓得更紧,“差一分”就不行。正如航天员王亚平致信陆元九时所说:“是你们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坚持,成为今天我们在太空自信、自由翱翔的底气。”
(1)、启航准备将陆元九院士推荐给“致敬航天人”栏目。请你根据下面表格,帮助他梳理陆院士的生平相关事迹。时间
相关事迹
20世纪40年代
①陆元九远渡重洋留学,学成归国后为我国惯性导航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996 年
②
2021 年
③
2023 年
④
(2)、本文采用了“横式结构法”布局,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这种结构的好处。【链接材料】
“横式结构法”属于文章的一种谋篇技巧,通过“板块”并列的结构,打断时间的连续和打破空间的联结,将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的生活场景和故事情节并列起来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表现文章的主题。
(3)、请结合语境,回答问题。①76 岁的陆元九坐不住了,立即赶赴西昌,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他沉浸在一种专注、焦虑、亢奋叠加的状态里。(赏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②回国后的陆元九,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跳动的脉搏。(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4)、陆元九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前辈,他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