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八年级正在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仿照示例,再写出两种方式。
方式一:下载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积累经典诗词
方式二:
方式三:
方式四:网络浏览语文贴吧,知晓热门新词
(2)、请在下面词语中,任选其一,解释网络赋予的含义。
内卷 躺平 打工人 逆行者 九漏鱼(3)、下面是小明搜集的一则材料,请你帮她分析网络词语流行的原因。近年来,许多流行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4)、在学习第13课《唐诗五首》时,小明借助互联网预习时,由于抄写失误,作业出现了两处错误,请你仔细阅读画线部分,帮助他改正。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①第二、第三联分别称颈联、颔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说来,②律诗一、二两联上下两句应是对仗句。 -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甲)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拥有辛受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
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蚌更加精洪湛,它是自然界木出的建筑大师
(节选自《昆虫记》)
(乙)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增建3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初解的~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选自《辞海》)
(1)、甲文选自《昆虫记》,该书堪称①与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②”之美誉。(2)、甲乙两段文字分别选自《昆虫记》和《辞海》,请说说其语言上有何区别? -
3、下列有关《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写就的科普巨著。 B、《昆虫记》不仅记录昆虫的生活,更关注昆虫的生命过程。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 C、《昆虫记》的魅力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D、《昆虫记》被鲁迅评价为“一本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机
汪曾祺
一九四六年夏天,我离开昆明去上海,途经香港。因为等船期,滞留了几天,住在一家华侨公寓的楼上。这是一家下等公寓,已经很敝旧了,墙壁多半没有粉刷过。住客是开机帆船的水手,跑澳门做鱿鱼、蠔油生意的小商人,准备到南洋开饭馆的厨师,还有一些说不清是什么身份的角色。这里吃住都是很便宜的。住,很简单,有一条席子,随便哪里都能躺一夜。每天两顿饭,米很白。菜是一碟炒通菜、一碟在开水里焯过的墨斗鱼脚,顿顿如此。墨斗鱼脚,我倒爱吃,因为这是海味。——我在昆明七年,很少吃到海味。只是心情很不好。我到上海,想去谋一个职业,一点着落也没有,真是前途缈茫。带来的钱,买了船票,已经所剩无几。在这里又是举目无亲,连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整天无所事事,除了到皇后道、德辅道去瞎逛,就是踅到走廊上去看水手、小商人、厨师打麻将。真是无聊呀。
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奇迹,一棵芋头!楼上的一侧,一个很大的阳台,阳台上堆着一堆煤块,煤块里竟然长出一棵芋头!大概不知是谁把一个不中吃的芋头随手扔在煤堆里,它竟然活了。没有土壤,更没有肥料,仅仅靠了一点雨水, 它,长出了几片碧绿肥厚的大叶子,在微风里高高兴兴地摇曳着。 在寂寞的羁旅之中看到这几片绿叶,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喜欢。
这几片绿叶使我欣慰,并且,并不夸张地说,使我获得一点生活的勇气。
豆芽
秦老九去点豆子。所有的田埂都点到了。——豆子一般都点在田埂的两侧,叫做“豆埂”,很少占用好地的。豆子不需要精心管理,任其自由生长。谚云:“懒媳妇种豆”。还剩下一把。秦老九懒得把这豆子带回去。就掀开路旁一块石头,把豆子撒到石头下面,说了一声:“去你妈的!”又把石头放下了。
过了一阵,过了谷雨,立夏了,秦老九到田头去干活,路过这块石头, 他的眼睛瞪得像铃铛,石头升高了!他趴下来看看!豆子发了芽,一群豆芽把石头顶起来了。
“咦!”
刹那之间,秦老九成了一个哲学家。
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
玉渊潭当中有一条南北的长堤,把玉渊潭隔成了东湖和西湖。堤中间有一水闸,东西两湖之水可通。东湖挨近钓鱼台。“四人帮”横行时期,沿东湖岸边拦了铁丝网。附近的老居民把铁丝网叫做铁蒺藜。铁丝网就缠在湖边的柳树干上,绕一个圈,用钉子钉死。东湖被圈禁起来了。湖里长满了水草,有成群的野鸭凫游,没有人。湖中的堤上还可以通过,也可以散散步,但是最好不要停留太长,更不能拍照。我的孩子有一次带了一个照相机,举起来对着钓鱼台方向比了比,马上走过来一个解放军,很严肃地说:“不许照!”行人从堤上过,总不禁要向钓鱼台看两眼,心里想:那里头现在在干什么呢?
“四人帮”粉碎后,铁丝网拆掉了。东湖解放了。岸上有人散步,遛鸟,湖里有了游船,还有人划着轮胎内带扎成的筏子撒网捕鱼,有人弹吉他、吹口琴、唱歌。住在附近的老人每天在固定的地方聚会闲谈。他们谈柴米油盐、男婚女嫁、玉渊潭的变迁……
但是铁蒺藜并没有拆净。有一棵柳树上还留着一圈。铁蒺藜勒得紧,柳树长大了,把铁蒺藜长进树皮里去了。兜着铁蒺藜的树皮愈合了。鼓出了一圈,外面还露着一截铁的毛刺。
有人问:“这棵树怎么啦?”
一个老人说:“铁蒺藜勒的!”
这棵柳树将带着一圈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继续往上长,长得很大,很高。
(选自《人间草木》天津人民出版社)
(1)、文中的苹头、豆芽、柳树有哪些相似之处了请给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2)、写“芋头”,作者为什么在开头花大量笔墨写自己的经历?(3)、汪管祺的作品平中显奇,淡中有味,长短句和标点的运用丰富而有层次感,使文章的表达丰满而雅致。下面的两个句子,任选其一,根据要求赏析。①过了一阵,过了谷雨,立夏了,秦老九到田头去干活,路过这块石头,他的眼睛瞪得像铃铛,石头升高了!(从句式特点的角度)
②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从标点符号运用的角度)(选自课文《昆明的雨》)
(4)、“这棵柳树将带着一图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继续往上长,长得很大,很高。”文章末尾意蕴深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阅读本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不少于三点)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③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④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⑤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⑥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⑦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⑧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⑨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⑩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⑪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⑫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⑬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⑭——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⑮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创作背景】《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无产阶级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1901年3月12日,高尔基回到故乡,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了一次游行示威的感受,创作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这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
(1)、下面两组意象,任选其一,写出在文中的象征意义。第一组:大海 第二组:狂风、乌云、闪电、雷声
(2)、除了海燕,本文为何还描写了海鸥、海鸭、和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3)、文中画线句子的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6、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六月初十日,宿旦子冈。甫①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②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②二十三日,宿东阿之旧县。是日大雨,逆旅闻隔墙群饮拇战,未几喧且斗。余出观之见两人皆大醉相殴于淖中泥涂满面不可识。两家之妻,各出为其夫,互相詈③ , 至晚乃散。乃知先王罪群饮,诚非无故。
(《乙亥北行日记》戴名世)
【注释】①甫:刚。②洵:确实。③苦:责骂。
(1)、请用“/”给文中画浪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余 出 观 之 见 两 人 皆 大 醉 相 殴 于 淖 中 泥 涂 满 面 不 可 识(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3)、阅读第①段——六月初十这则日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羡慕的是什么?遗憾的是什么? -
7、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委而去之( ) 丈夫之冠( )
(2)、填空。甲文用攻城失败的例子证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从而强调了“”的重要性。乙文孟子用“”做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
(3)、《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在甲乙两文画线句中任选其一,做具体分析。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8、古诗文默写填空。
诗词是中国人一直根植在灵魂和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当身处喧嚣的闹市,我们不禁向往陶渊明《饮酒(其五)》中“ , ”的悠然自得;当置身广阔的沙漠,我们总会想起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 , ”的雄浑壮阔;在责任与担当面前,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 , ”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勇于面对挑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陷入怀才不遇的迷茫时,我们用杜牧《赤壁》中“ , ”告诫自己机遇造人,不骄不躁,静待时机……
-
9、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从妙手回春的抢险救灾前线,到全力以赴的重症治一线;从尽显风流的奥运赛场,到保家卫国的戍边哨卡。或在广mào田野上艰苦奋斗,建设美丽乡村;或在碧海蓝天间翱翔天宇,捍卫空海主权。新时代青年,仗义执言、恪( )守原则、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 , 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大国之崛起,呼唤青春之力量,勇敢之青年。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有责任,敢担当,展现青春风采,勇立时代潮头!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广mào( ) 恪守( )
(2)、选文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妙手回春 B、全力以赴 C、尽显风流 D、鞠躬尽瘁(3)、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写在答题卡上。
新时代青年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4)、读完以上文字,同学们共同探究了“勇”字在演变过程中的内涵。阅读下表,完成任务。①
②
③
从用从戈,表示用“戈”之人是勇者。“勇”字的最初本义和战争有关。
从甬从力,“甬”表打井,“力”表奋力,能够在井底奋力工作之人即勇者。
从用从心,强调的是一种“勇敢”的心理状态,是勇气,是果敢,是担当。
请你辨析以下成语中“勇”的含义最接近于哪种字形字义?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见义勇为 骁勇善战 有勇无谋A、①—见义勇为 ②—骁勇善战 ③—有勇无谋 B、①—有勇无谋 ②—见义勇为 ③—骁勇善战 C、①—骁勇善战 ②—有勇无谋 ③—见义勇为 D、①—骁勇善战 ②—见义勇为 ③—有勇无谋 -
10、写作
①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 转眼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七年级的门槛上,清点一下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或许也多了一份烦心,少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轻松;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 ▲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是什么?2018年支付宝新春集五福活动对此进行了阐释:“一觉睡到自然醒”就是幸福;“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就是幸福;“想买的东西正好打折”就是幸福;“有人帮忙按住电梯等你”就是幸福……幸福原来很简单,它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请以“幸福原来很简单”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以上作文题目任选其一完成。
②作文(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作为作文标题;
③不得抄袭与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④字数不少于 600 字。
-
11、某校七年级某班正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某学习小组做了“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并分析原因。
年级
课外阅读时间
阅读报刊
阅读名著
阅读网络流行小说
七年级
每天2小时左右
55%
20%
25%
八年级
每天1.5小时左右
44%
22%
34%
九年级
每天1小时左右
30%
24%
46%
(2)、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班级推荐一则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和一个有关读书故事的名称。(3)、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一个。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活动三:
-
12、研读《西游记》小说,可以通过比较主要人物言行的变化,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请你阅读选文内容,参照示例,补全下面研读札记中的旁批和尾批。
大话悟空
——《西游记》研读札记
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忽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 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字字珠玑】
“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一个字。但选文中三个加点的“一”字,却让我感受到(示例)孙悟空神通广大,无所畏惧。 真妙!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
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 , 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长老 圣僧恨逐美猴王
【句句经典】
画线句详细描写了孙悟空一言一行。我从中感受到了孙悟空
三藏心惊胆战道:“悟空,这桥不是人走的。我们别寻路径去来。”行者笑道:“正是路!正是路!”八戒慌了道:“这是路,那个敢走?水面又宽,波浪又涌,独独一根木头,又细又滑,怎生动脚?”行者道:“你都 站 下,等老孙走个儿你看。”
好大圣,拽开步,跳上独木桥,摇摇摆摆。须臾,跑将过去, 在那边招呼道:“过来!过来!”唐僧摇手。八戒、沙僧咬指道: “难!难!难!”行者又从那边跑过来,拉着八戒道:“呆子,跟我走,跟我走!”那八戒卧倒在地道:“滑!滑!滑!走不得!你饶我罢!让我驾风雾过去!”行者按住道:“这是甚么去处,许你驾风雾?必须从此桥上走过,方可成佛。”八戒道:“哥啊,佛做不成也罢,实是走不得!”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段段精辟】
此两段写受金顶大仙指引,唐僧师徒渡河的情景。比较八戒和悟空的言行,我对悟空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根据《西游记》的阅读体验和对以上三处选文中孙悟空言行的研读,我有了这样
的发现: 。
-
13、选出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说法有误的一项( )A、《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比喻早年旧事,“夕拾”比喻晚年回忆,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B、“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这是《父亲的病》中名医陈莲河开的药方,在他的医治下,父亲的病有了好转。 C、《狗·猫·鼠》中追忆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
14、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槐花一寸深
耿艳菊
①想起鲁迅先生写在他的后院墙外,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时候,我们家屋前的槐树总会一下子窜过来,不过是一株,在屋的左侧。
②这株槐究竟有多久的岁月呢?一个大人刚好合抱过来,树荫匝地,覆盖大半个庭院。槐开时节,一簇簇,一串串,花如珍珠,缀满枝头。幽香四溢,挤出院落,弥漫整条胡同,迎向每一个路人的鼻翼。
③听父亲讲起,它是差不多和我同岁的。我出生后,父亲在第二年春天就买了一棵槐树苗植下了。后来,我知道了江浙一带有生女儿而植香樟树的习俗,就跑去问父亲为什么不种香樟树。父亲只是笑了笑,淡淡地说,咱们豫东平原可没这习俗,我当时只是觉得槐树好养,也是一种花,而且你一天天长大,大人们忙,刚好可以让它陪着你,不至于太孤单。
④的确,我的童年,少年,甚至我前二十年的光阴都是与它密不可分的,点点行行,写满了槐的味道。
⑤最初记起槐的样子,是细瓷碗口粗,枝叶稀疏,花朵寥落,星星点点。不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它已经是一种很美的花卉了。在左邻右舍的孩子眼里,那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成长的过程中,因了这株槐,添了多少乐趣!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槐树下嬉戏,槐树下吃饭,槐树下数星星……且在每一年的春光柔软的下午,常常爱这样玩,一个个伸开小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去丈量槐的胖瘦。年年丈量,年年如此,却不知人在长,槐也在长。
⑥其实,槐的好多半在于它的花。在花的国度里,槐花是最具平民气质的吧,王谢堂前不需要它,百姓家里倒是常见。令人叹服的是它不仅可作观赏,亦可食用,吃起来满口幽香,难以忘怀。在众多的花里,能做得如此体贴周到的也就是槐花了。因此,在过去那吃食不是很丰富的年代,屋前的一树槐花成了最美的期盼。
⑦曾记得,槐花刚展露笑脸时,我已急不可耐,一遍又一遍催父亲搬梯子摘槐花。我站在树下,仰着脸,四月底的阳光洒在脸上。母亲也在树下,拿着小篮,小心翼翼地接摘下的槐花。然后,母亲清洗,拌面,上锅蒸……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终于可以吃了,一阵香甜的清气萦绕,吸一口,已经醉了。因了这槐树,我们每年在它的花开时节都能享受槐花盛宴。当我二十岁去外地上学后,再也没有赶上过它的花期,可是梦里梦外总缠绕着那甜丝丝的气味。
⑧就像人的一生总会磕磕绊绊一样,槐树的一生也不是那么顺风顺水。翻盖新房子时,父亲犹豫再三,还是把它保留了下来。有一年下大雨,屋子漏了,几位叔伯帮忙检修,上到房顶一看,原来是槐树的枝干茂盛,压破了瓦片,大家都建议把树伐掉,父亲终是舍不得。后来,父亲爬上去,用锯一点点把碍事的枝干锯掉,这才安心。在房屋的左侧是储物棚,父亲每次把那辆机动车推进去都特别费劲,家里人几次三番劝说伐掉,父亲总是无动于衷。
⑨今年的槐花时节,我带着幼子回家看望父母,这是十年之后我再次赶上了它的盛开。傍晚和父母坐在槐树下聊天,槐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落。我突然想到了白居易“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的诗句,这一寸深里该有多少光阴的故事呀!一寸光阴一寸金,掐指算来,这槐也有近三十年了,它站成了光阴里的风景,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⑩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始终不肯伐掉它的原因。
(摘自《现代快报》2020年4月3日)
(1)、对文章的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划线句中加点的“挤”字,将槐花的香味人格化,生动地写出槐花的幽香四溢,仅凭一字,尽得其妙。 B、第⑥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文对槐的样子的描绘,过渡到下文享受槐花盛宴。 C、第⑦段划线句中加点词“再也没有”,突出了我自离家后未遇花期的难过绝望。 D、文章结尾短短一句话,不仅呼应了前文,而且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令人回味。(2)、本文以“槐花一寸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
15、现代文阅读。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吕亚萍
①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②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头发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她佝偻①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③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④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她白发苍苍,脸上满是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⑤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⑥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⑦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同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⑧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⑨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⑩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有删改)
【注释】:①佝偻:读作gōu lóu,形容脊背向前弯曲。也指弯曲、驼背。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了引出下文并衬托出“我”忽视、痛失亲人的悲情。 B、第⑩段呼应开头,不仅表达了外婆的爱留在“我”心间,还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C、“我”没有包钱却仍接受外婆给“我”的压岁钱,说明“我”冷漠,不知感恩。 D、文章描述了平凡的生活场景,描写精细到位,情节虽无跌宕起伏但耐人寻味。(2)、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我”
外婆
①
静静地坐在小院门口
走进小院看望外婆
②
再一次与外婆见面
③
(3)、按要求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任选其一完成。①老人头发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她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手法角度)
(4)、文章结尾作者说:“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联系全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6、文言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昔伏波将军马援戒其兄子言:“闻人之恶,当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也。”斯戒至矣。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①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②者,恶丑声之加也,人报者滋甚③ , 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节选自王昶《诫子书》)
注:①妄:荒谬,荒诞。②忿:愤怒,怨恨。③滋甚:更加厉害。
(1)、下列对“斯戒至矣”中的“至”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到达 B、极、最 C、周到 D、至于(2)、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则彼言当矣”中的“当”相同的一项是( )。A、老当益壮 B、当务之急 C、举措失当 D、有难同当(3)、小文同学想从《〈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中选一个积极昂扬的句子,写成书法作品挂在书房激励自己。以下最有可能被选用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救 寒 莫 如 重 裘 止 谤 莫 如 自 修 斯 言 信 矣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
(6)、【甲】【乙】两文都是父辈对子(侄)的教诲。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立志、、。王昶则告诉子侄,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议论、指责甚至诽谤时,最重要的是要。(7)、两则《诫子书》都洋溢着“父欲令子善”的真情,如何用恰当的朗读来传达情感呢?请参照【甲】句示例。从重音和停连的角度对【乙】句进行朗读设计。【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朗读设计】“淡泊”和“宁静”应读重音,之后都要有适当的停连 ;“明志”和“致远”也应该读得重一些。这样能令人感觉到唯有淡泊宁静,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显得语重情深,意蕴深长。
【乙】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
【朗读设计】
-
17、翻开语文课本,就开始了奇妙的时空旅行。(1)、王湾勾勒的“潮平两岸阔,”的壮美开阔(《次北固山下》);李白描绘的“峨眉山月半轮秋,”的皎洁清丽(《峨眉山月歌》),带我们领略不同的风景。(2)、范仲淹“ , 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思乡难归(《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豪情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秋瑾的“ , 八年风味徒思浙”的果断决绝(《满江红》);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亦忧亦喜(《浣溪沙》),让我们品味人间百味。(3)、与孔子对话,“ , ”(《论语》),告诉我们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领悟人生智慧。听“至圣”所言“ , ”(《论语》)才知道兴趣是最好老师。(4)、鲁迅的百草园里,写“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里,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
18、 下列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20 篇。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D、《狼》选自明代小说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字。
-
19、下列选项对各句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些人为了工作或学习,废寝忘食,简直就是一个不停转动的陀螺。
②天上的银盘,散发温柔清冷的光辉。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浪费时间难道不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A、明喻 拟人 拟人 反问 B、暗喻 借喻 拟人 反问 C、暗喻 借喻 对偶 反问 D、明喻 借喻 对偶 设问 -
20、关于谦辞和敬辞的使用,下列交际用语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我们家家风淳朴,令尊常告诫我们,在社会上清清白白地做人。 B、张教授,您好!鄙人才疏学浅,奉上拙作一篇,敬请指正。 C、今天我们一行人莅临敝校百年校庆,所见场面甚是热闹喜庆。 D、你们的商店真是物美价廉,服务态度也好,我下次还来惠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