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 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zhēn yán”,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2)、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唯一的mì jué就是忠实。(3)、 我看见父亲zhèng zhòng qí shì地带着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老水手走去。
-
2、 默写古诗文。(1)、 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2)、 ,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 春蚕到死丝方尽,。 ,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4)、 左牵黄, , ,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酒在诗词中是一种常见的意象,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宋代苏轼曾在《水调歌头》中写道:“?。”唐代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提到:“ , 。”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用“ , 。”写出了词人空对愁酒一杯,思绪万千,想念家乡但又功业未成的矛盾心理。
-
3、同学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活动,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你任选一个任务,根据要求写作(40分)
任务一:校运动会上,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深刻的记忆,请对此撰写一篇新闻稿。
任务二: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人,发现其闪光点,选择一位,为其写一篇散文。
任务三:游历自然风光或游览人文景色,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要求: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真实姓名、班名和校名。不少于600字。
-
4、同学们身边最广为人知的西湖,也是无数才人的描写对象,袁宏道笔下的西湖,就是代表之一。请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西湖游记》(节选)
袁宏道
西湖最盛 , 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①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①夕舂:夕阳。
(1)、西湖风光之美,其文亦美。为了更好地纵情山水,请为下方表格中的加点字进行注释。方法提示
联系内容
释义
成语推断法
久负盛名
西湖最盛
字典查找法
①:带嚼子的笼头,引:约束,引:强制。②统率,率领。③雕刻
梅花为寒所勒
课内迁移法
又数刀毙之(《狼》)
石篑数为余言
语境推断法
练习上文可知,此处语气表反问。
安可为俗士道哉
(2)、明年春天,将有一批国际游客,来到西湖旅游,倘若你有幸作为小导游,请结合画线句,为游客介绍西湖春景。(3)、西湖山水让袁宏道感叹“别是一种趣味”,请结合文本,分析他发出这般感慨的原因。 -
5、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骚客徜徉自然山水,留下千古风流之篇。请同学们继续漫步诗文山水,感悟自然之美。
余杭形胜
白居易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① , 教伎楼新道姓苏②。
独有使君③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注释:
①梦儿亭:又名梦谢亭,在杭州城西灵隐山畔。据说南朝宋谢灵运降生后,其父打算把他寄养在佛寺。
②教伎楼:教习歌姬舞女技艺的楼馆。因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伎,故唐朝时杭州的教伎楼仍托名姓苏。
③使君:白居易自称。汉代称太守为使君,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官阶相当汉代的太守。
(1)、本诗为格律诗,格律诗的重要特点就是押韵。本诗押韵,从音韵角度考虑,押韵的好处是。(2)、诗歌的颔联,对余杭之景进行了着力描写,请从炼字、句式、修辞中的任一角度进行赏析。(3)、余杭胜景已足以让游人留恋,诗歌颈联中,诗人为何还要提到谢灵运和苏小小? -
6、在假期游览山水后,同学们纷纷谈起了自身感受,小文整理了八年级上册古诗文中的一些值得借鉴的写景技巧和诗句。请你帮他补充相关内容。
写景技巧
示例
感受
抓住景物的特征
乱花渐欲迷人眼,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一个“乱”字,写出了早春的花开得烂漫。
描述②、听觉、嗅觉等感受
大漠孤烟直,③。(王维《使至塞上》)
④ , 松枝一何劲。(刘祯《赠从弟》)
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可入诗。
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还可以⑤结合
⑥ ,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⑦ , ⑧__ 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俯仰之间,远近皆是美景;动静之中,山林自有意趣。
写景时融入情感
⑨ , ⑩。(李白《渡荆门送别》)
⑪ , ⑫。(曹植《梁甫行》)
李白虽是写水却寄予了⑬的情感,曹植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感慨。
-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开展了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近视已成为当下人们遇到的比较普遍的眼健康问题。
据数据显示,孩子视力出现问题可以归为两大因素。第一是先天因素,也叫遗传因素。主要由于父母或再上一辈是≥600度的高度近视,那么对于孩子的遗传性很大。第二是后天因素,后天因素主要包括用眼行为、用眼习惯和用眼环境,简单点说,就是“看太久、近距离,光线暗”。
视力低下眼睛容易干涩疲劳,看东西模糊,对工作、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近视人群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视力正常人群,甚至有致盲的风险!目前还没有直接治疗的手段,大多数是以矫正的方式去干预。
【材料二】
6月6日是每年“全国爱眼日”。眼科专家姜教授表示,青少年近视的发展与学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从现实来看,青少年近视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吴女士说,之前有段时间儿子在家每天至少要上三四个小时的网课。“那段时间,儿子的近视度数一下子加深了100度。”她说,现在儿子晚上回来仍然会看很长时间的课外书或者一些感兴趣的科学发现视频,这让她很担忧。
“双减”如果落实执行到位,学生花在功课上的时间变少,用于户外运动的时间增多,这对视力健康是有帮助的。然而,相关政策执行起来仍有实际困难。有些家长认为运动与学习是矛盾的,运动影响学习;有些学校的场地有限,也会制约孩子户外运动。“一边是考试成绩、升学率,一边是青少年近视率,学校和家庭都有难处。只有解决实际操作困难,优化户外活动条件,学校和家庭才可以更安心地执行到位。”姜教授说。
近视具有遗传的易感性,父母患有近视的,孩子患近视的风险相应增大。“患有近视的父母也可能与他们自身行为习惯有关,比如更加爱好阅读而非户外活动,孩子受此影响也更多在室内活动,患近视的环境风险也会加大。”姜教授说。
【材料三】
预防近视或防止近视度数加深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检查视力:小孩一般到了4岁左右就要定期检查眼睛来预防近视,如果发现有近视倾向,一定要及时纠正或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出现近视,建议每隔3~6个月体检一次。
用眼时间:随着学生课业的加重,学习压力的增强,很多孩子在学习时都使眼睛长时间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让眼睛得不到放松。除此之外,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是造成孩子近视的重要原因。因此,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应该严格控制用眼时间,不能让眼睛长时间处于一个疲劳状态,要使眼睛得到放松才能有效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户外活动:第十五届国际近视眼大会上明确指出,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在户外放风筝、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对预防近视则更有效,进行这些活动时,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可以放松睫状肌,增加眼的调节力,可谓一举多得。
睡眠充足:晚睡早起,已经成为当代学生的标志。长时间的缺乏睡眠,就使得眼睛得不到放松。因此,无论对于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当适当减少孩子的作业压力,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让他们的眼睛不再那么疲劳。
饮食均衡: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锌和铬,应多吃一些含锌和铬的食物。(含锌多的食物有肝、肾、乳类、海产品、坚果类等;含铬较多的食物有牛肉、黑胡椒、糙米、葡萄汁、食用菌类等)饮食上不能偏食,多吃含B种维生素较丰富的食物,各种蔬菜及动物的肝脏、蛋黄等。胡萝卜含维生素B,对眼睛有好处;多吃动物的肝脏可以治疗夜盲。少食用含糖高的食物,大量摄入糖分到人体内之后,代谢时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与此同时会降低人体内钙元素的量,而钙元素的缺失会导致眼部组织“无人保护”,从而视网膜弹力减退,晶状体压力增加,造成视力下降。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造成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2)、针对材料二中吴女士的担忧,请你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向她提出具体三条建议。(3)、随着期中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小汇的学习也日渐紧张,母亲为了使小汇的视力不受影响,精心安排了一日三餐。请你对下面小汇妈妈准备的午餐菜谱进行评价,并对可能影响小汇视力的菜品提出修改意见。午餐菜谱【糖醋排骨】
主料:猪排骨400克,熟芝麻25克,醋50克,白糖150克。
【尖椒炒猪肝】
主料:尖椒100克,猪肝150克,适量郫县豆瓣酱。
【红豆薏米牛奶粥】
主料:红豆60克,薏米30克,纯牛奶250克。注:营养学家推荐每日摄入食糖总量大约为30~40克,即不要超过每日摄入总碳水化合物的10%,每天最好不要超过40克。
-
8、2024年10月21日,在大洋彼岸,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女士去世。小语找到了迟子建2006年写的散文,想进一步了解聂华苓的传奇人生。
一个人和三个时代
迟子建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这是聂华苓先生为她自传体新书《三生影像》撰写的序言。
我认识聂华苓先生的时候,她已经八十岁了。也就是说,我是先逢着她的枝叶,再追寻她的根的。2005年,国际写作计划邀请我去美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和访问。
门开后,聂华苓先生迎上来,A她轻盈秀丽,有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全不像八十岁的人了,她见了我们热情地拥抱,叫着:“你能平安到,太好了!”她爽朗的性格,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有一种丽人,在经过岁月的沧桑洗礼后,会呈现出一种从容淡定而又熠熠生辉的气质,她正是啊。应该说,我在爱荷华看到的聂华苓先生的“枝叶”,是经霜后粲然的红叶,沐浴着安详的阳光,风采灼灼。
华苓老师在苍茫暮色中,向我们讲述她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往事。
1940年,聂华苓初中毕业后,与两位女生,搭上一辆木炭车,踏上了去重庆的旅途。由于盘缠不足,加之战乱,旅途受阻,每天只能吃两个被她们称为 “炸弹”的硬馒头。辗转到了重庆后,聂华苓在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读书。聂华苓坚实的外语基础,就是在那里打下的。在那里,她与六个性情相投的女孩子结为 “竹林七贤”。B她们在苦读的时候,也不忘到野外玩耍,“去橘林偷橘子,吃了还兜着走,再摘一朵野花插在头上”。
《三生影像》第一部分的插图,我最喜欢的,就是一群女学生站在稻田的照片。她们的花样年华既有着淑女气和书卷气,又透着股豪气和野气,真是迷人。
一九四八年底,她和王正路一起到了北平,结为夫妻。北平解放后,聂华苓和王正路离开故土,飞往台湾。
读《三生影像》的第二部时,我的心是压抑的。那座宝岛,带给我们的,不是风和日丽的人文景象,而是阴云笼罩的肃杀之气。
聂华苓到台湾后,赶上《自由中国》创刊,杂志社正缺一位负责文稿的编辑,爱好写作的她就应聘去了那里,赚钱贴补家用。这是一份政治色彩浓厚的刊物。对政治并不感兴趣的聂华苓,像这个阵地墙角一朵烂漫的小花,安静地释放着自己的光芒。经她之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以及余光中的诗,这些已成经典的作品,一篇篇地登场了。如果说《自由中国》是一匹藏青色的布的话,这些作品,无疑就是镶嵌在布边的流苏,使它多了份飘逸和俏丽。
一九五一年,聂华苓的弟弟汉仲在空军的一次例行飞行中失事身亡。一九六○年,她所供职的《自由中国》蒙难,家门外一直有特务徘徊,接着是母亲去世,而她和王正路的婚姻也陷入“无救”状态。此时的聂华苓,可以说是陷入了生命的低谷。但是命运仿佛格外眷顾这位聪明伶俐的女子,就在这个阴气沉沉的时刻,她生命中的曙光出现了。
如果说《三生影像》是一首交响曲的话,那么它的前两个乐章,在行云流水中,有着挥之不去的惆怅;可是到了最后的乐章,它却是明快的、热烈的、奔放的。
保罗•安格尔先生,在美国是一位与惠特曼齐名的著名诗人,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九六三年的台湾之行,会给他带来永生永世相守的人。在此之前,他们是一幅被撕裂了的山水画,各持半卷,没有气韵。直到他们连接在一起,这幅画才活了,变得生动。
一九六七年的一天,聂华苓忽发奇想,为何不在爱荷华大学原有的写作工作坊之外,再创办一个国际写作计划呢?一个为世界文学的交流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计划,就这样诞生了。地球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遭遇和生活际遇的作家,在其后的四十年间,以同一个目的,在爱荷华相遇了。
但作为中国人的聂华苓,对于身居海外仍然坚持用母语写作的她来说,那些用汉语写作的作家,才是她魂牵梦系的。国际写作计划在四十年间,共邀请世界各地作家一千二百多位,其中用汉语写作的作家,就占了一百多位。是她,最早为新时期中国文学中最为活跃的作家,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聂华苓于一九八七年退休,但聂华苓的目光,始终没有脱离她的“根”和“干”,她仍然积极地向国际写作计划推荐华文作家。
聂华苓说:“我这辈子恍如三生三世 ——大陆、台湾、爱荷华。”这“三生”,其实也是她经历的三个不同时代。她在大陆度过了战乱中的童年和青年,在台湾经历了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时代。在国际写作计划如火如荼之时,美国也正陷入越战的泥沼,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对“根”和“干”的眷恋,对母语的不舍,还是使她这个定居美国的“外国人”,有着难言之痛。
像聂华苓这样经历过三个时代风雨洗礼,依然能够笑声朗朗的作家,实在不多见。二○○六年,我在香港遇见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先生,他用了四个字来评价她:“风华绝代。”
(有删改)
(1)、聂华苓在自传体新书《三生影像》序言说自己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请阅读全文,补全《三生影像》树。
(2)、回忆性散文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A、她轻盈秀丽,有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全不像八十岁的人了,她见了我们热情地拥抱,叫着:“你能平安到,太好了!”
B、她们在苦读的时候,也不忘到野外玩耍,“去橘林偷橘子,吃了还兜着走,再摘一朵野花插在头上 ”。
(3)、回忆性散文在记叙事情的同时,也穿插了精当的议论。郑愁予先生为何评价聂华苓是“风华绝代”?请结合文中的议论句分析。(4)、通过以上学习,你获得哪些经验进行回忆性散文写作? -
9、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大家有一些问题向斯诺先生请教。请你依据这本书的内容,推测斯诺先生会怎样回答。
问题一:在序言中,您说“从字面上讲,这一本书是我写,这是真的”,您为什么强调“这是真的”?
问题二:您采访了红军领袖周恩来,请您谈谈对他的印象。
问题三:您为什么对“红小鬼”这么感兴趣呢?
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看到他们就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
10、文学社记者团成员们拟完成一份新闻小报,正在搜集素材并进行校对。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24年9月27日,我校年度运动会如期举行,操场上人声鼎沸,各项赛事精彩纷呈。在备受瞩目的跳高项目中,我班的跳高健将李华与张伟携手出战,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
李华与张伟的每一次助跑、起跳、腾空,都牵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他们的动作流畅而有力,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竞技状态。只见两人助跑后,①líng( )空一跳,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轻松越过横杆,稳稳落地。
②xián( )熟的动作,完美的表现,赢得了裁判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甲】③翘(A.qiǎo B.qiáo)首而望、【乙】④屏(A.píng B.bǐng)息敛声等待着结果的观众沸腾了,他们用【丙】抑扬顿挫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2)、文中画横线的成语【甲】【乙】【丙】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翘首而望 B、【乙】屏息敛声 C、【丙】抑扬顿挫(3)、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4)、新闻小报上还有一个版块空缺,作为记者,你还想撰写哪一体裁的新闻?请选择下列中的一种,结合体裁特点,说明理由。A.消息 B.特写 C.评论 D.通讯
-
11、上面的材料带给你怎样的联想、触动和思考?请以“ ▲ 让我沉醉”为题,结合写作提示,完成一篇习作。
主题类别
内容提示
文体选择(选择一项)
新闻热点
捕捉新闻瞬间,发表新闻评论
A.散文
B.人物小传
C.新闻特写、通讯
人物小传
记叙凡人小事,发掘闪光之处
名胜风景
描绘山川之美,寄托情思志趣
【要求】①自选以上一种类别和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姓名、学校等真实信息。
-
12、活动三:知人论世抒情志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 , 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愿为驱使。”遂率其徒持畚镭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然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减)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吾侪:我们这类人。③畚镭: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④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丙】
月夜怀故人
宋·寇准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1)、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文中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课内迁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汇于城下,涨不时泄
联系成语:一泄如注
轼庐于其上
词类活用:每至晴初霜旦
卒全其城
查阅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卒”的主要意思有:①差役。②死亡。③完毕。④到底,终于
(填序号)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使文意通顺。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愿为驱使
(3)、【甲】文中苏轼自嘲为“闲人”,【乙】文中苏轼在读书和做官期间却很“忙碌”,结合两文具体内容,说说在这一“闲”一“忙”之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4)、【甲】文和【丙】诗都以一个美妙的月夜作为缘起,但给人的感觉却不相同。请你结合划横线句,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
13、活动三:争高直指竞风采
【材料一】 闪耀巴黎!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创佳绩
中国报道网8月12日凌晨3时电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运动员404人,在11个大项14个分项上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了国家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
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网球、花样游泳、摔跤等多个项目中书写历史,勇夺金牌。中国乒乓球队和跳水队更是展现出绝对实力,实现了对该项目金牌的全面包揽。
不管是传统优势项目的稳定发挥,还是其他项目的突破自我,都证明着中国运动员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优秀品德,展现了中国年轻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发、后劲十足的中国。
(有删改)
【材料二】 热搜5521个!奥运讨论热度全程处于高位
以往奥运会期间,在奥运前半程往往讨论更为热烈,后半程讨论热度有所下降。而本届巴黎奥运会期间一反常态,网友对奥运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全程处于高位,热情不减。
根据当前《微博巴黎奥运会观赛热点报告》公布的数据,本届巴黎奥运会期间,共5521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59%,热度为“爆”的已超过200个,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171%。其中,乒乓球项目相关热搜1435个,占比26%;游泳项目相关热搜718个,占比13%;跳水项目相关热搜497个,占比9%。
热搜类型除了赛事热点类,还有科普类、讨论类、情绪类等。例如“潘展乐赛后采访”、“陈芋汐的手指上都贴了膏药”等话题,以多元视角围绕运动员进行讨论。此外,大众对体育精神也有了多元理解,积极参与和客观表达对运动员的喜爱和关注,享受竞技体育本身带来的乐趣。
(选自“社会化营销快讯”微博号,有删减)
【材料三】郑钦文赛后专访:很喜欢“Queen Wen”外号
8月3日,中国小将郑钦文夺得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冠军,赢得了中国网球历史上的首枚奥运单打金牌!比赛结束后,郑钦文接受了媒体采访。以下是部分采访记录:
记者:据报道 , 在此之前你的成绩不是很理想,A____?
郑钦文:之前比赛的失利确实带给我很多教训。所以这次站在红土场上的时候,我吸取了我为什么会输球的教训,我打得比平时更加冷静,我拥有更多的耐心。我想正是因为这份耐心和冷静,才带给我今天的胜利。
记者:B____?郑钦文: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李娜都是亚洲第一人,因为她是第一个拿到大满贯冠军的球员。我现在取得的成绩是第一个拿到奥运会冠军的亚洲球员,我也创造了历史。所以说我觉得很难去比较,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成功者,每个站在赛场上的运动员都值得被尊重。
记者:再次祝贺你夺得这枚非常有分量的金牌!现在有种说法是,“Queen Wen(文女王)” 终于是“Queen Wen”了,请问你同意这个说法吗?郑钦文:(腼腆笑了一下)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可能在这之前我还是会谦逊一下,但是为了拿到这块奖牌,我真的在赛场上征战很久,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突破了极限,所以说“Queen Wen”这个词,我实至名归。
记者:最后 , 能不能从你的视角向我们介绍一下,郑钦文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郑钦文:我觉得郑钦文是一个很复杂的结合体。因为我觉得有时我可以特别的开朗,特别的正能量,但其实我也有很多次怀疑自己的时候。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跌宕起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享受此刻。(选自《中国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让畸形“饭圈文化”远离体育,对违规言行坚决亮红牌
8月3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中国选手会师决赛,提前锁定该项目的金牌,本来对中国乒乓球队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围绕这场比赛,却引发了一些极端球迷拉踩引战,恶意攻击。
这场风波能否就此平息,仍然有待观察,但这无疑也是饭圈文化侵蚀中国体育的又一例证。饭圈文化最初源自娱乐圈,以打榜、应援等方式提高粉丝与明星的黏合度,进而提高明星的商业价值。虽然饭圈“粉丝”与赛场球迷都是相同的“fans”,但两者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饭圈的粉丝有强烈的排他性,一旦喜欢某个明星,就容不下他人,甚至主动攻击他人。
这种狂热的偶像崇拜严重消解了体育精神,也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误导,必须予以遏制。总之,对畸形的饭圈文化应该露头就打,处罚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宣传和教育。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阅读上面四则材料,请找出在内容解读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中国乒乓球队和跳水队展现出绝对实力,在巴黎奥运会上实现了对该项目奖牌的全面包揽。 B、网友对奥运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全程处于高位,热搜话题和讨论视角多元多样。 C、郑钦文认为人生就是这样跌宕起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最重要的是享受此刻。 D、对畸形的饭圈文化应该露头就打,处罚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宣传和教育。(2)、老师说,新闻语言是极具鲜明个性的一种语言。请结合材料二划线句,赏析新闻语言的特点。(3)、阅读了郑钦文赛后专访,小嘉和小懿同学深受启发,请联系材料三上下文,完成对话。小嘉:太厉害了!面对记者出的所有问题,郑钦文给出了堪称教科书式的回答!可惜有两条记者提问没能及时记录,对照了郑钦文的回答,我觉得可以这样补充:(1)A ;B
小懿:我赞同!掌握采访技巧是成功采访的前提。这位记者的采访提问就有两点可取之处:(2) (可参考材料中加点词)
(4)、奥运期间,国乒“小魔王”孙颖莎的关注度持续走高,许多网友纷纷现身微博留言区表达对她的喜爱,但也有一些极端球迷故意引战,在留言区恶意攻击其他选手。如果你是孙颖莎,你会对这些球迷说些什么呢?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写一则留言,注意语言得体,理由恰当,150字左右。 -
14、活动二:树碑立传显风骨
百年风霜
——革命老人沈知影小传
徐浩宽
“国破尚如斯,我何惜此头”,男儿自以身许国,毅然弃商从戎。虽屡经磨难、身陷囹圄、蒙受冤屈,但依然初心不改,信仰不变。
一、少年求学 宣传革命
沈知影原名沈建新,出生在浙江新昌县大市聚。沈家的恒兴商行,已经开了多年。沈知影出生的时候,父亲沈章甫正用心经营着恒兴商行。
10岁那年开春,在父亲的陪同下,沈知影跨进梁氏宗祠的大门,在这里上学读书。很快,他学会了做账,经常做父亲的帮手。后来沈知影在知新高级小学度过了两年幸福的读书时光。早在1917年,革命先驱梁柏台曾经求学于此,并于此立下“以身许国”的凌云壮志。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入侵中华大地,学校里有两个音乐老师时常带着学生唱抗战歌曲,少年沈知影很快就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歌曲,并沿街传唱,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晚年的沈老,依然记得那种旋律,时不时会哼上几句。
二、
1942年5月17日,是新昌县大市聚镇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对沈知影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天。他在手稿中这样写道:“5月17日那天,日军流窜到大市聚镇,先是抢掠街店,然后是放火烧房屋。”“镇上唯一的机器碾米厂被捣毁,街头两旁几十家商店的粮食和值钱的财物洗却一空,然后将房屋烧毁,以掩盖其掠夺抢劫的罪证。”
大火,从下街烧到上街,从中街烧到横街,百余间商铺和周边的民房被烧成一片废墟。A.那天夜里,沈家的煤油灯一直亮着。沈家因一道高高的石墙,幸免遭遇火灾。
当沈知影亲眼目睹了日寇的凶残暴行之后,革命的火苗彻底在心中已被点燃。沈知影的心中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愿望,如同火山要爆发一般:我决不做“亡国奴”,决不苟且偷生,我要参加革命,拿起枪杆子,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沈知影看到一些同学朋友无家可归,统统把他们请到家里。这些年轻人惺惺相惜,互相安慰,彻夜长谈,发誓要报仇雪恨,要去抗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沈家成了“避难所”,也成了宣传抗战思想的阵地。
三、
距离大市聚不足一百公里的四明山上,有一支抗日武装——浙东游击队三五支队,新昌县内不少热血青年赶往四明山,参加了抗日队伍。
1943年4月的一天,沈知影和几位青年一起,在父母双亲的目送下,踏上了去四明山的征程。
沈知影在四明山的时间不足2个月。在这50多天的时间里,沈知影受到了关于革命知识的教育,经历了革命意志的磨炼,拥有了成为游击队员的基本素质,他完全可以留下来,像其他战士那样,穿梭丛林,英勇歼敌。可是,组织要求沈知影返回大市聚镇,以恒兴商行为据点,以采购销售农副产品为掩护,去宣传党的政策、传播抗日思想,动员更多的青年加入四明山三五支队。
沈知影曾这样说:“去的时候,我可是打算要与小鬼子好好厮杀一番的,这回被告知要做地下工作,不禁有些失望,但是转念一想,这也是在为革命服务,而且确实我的家庭背景更适合这份工作,于是也就释怀了”。
四、秘密战线 更改姓名
1943年下半年,沈知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正式转入地下工作。沈知影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非常适合这份地下工作,在家可以恒兴商行作为掩护,出门可以收购货物为幌子。
如果有纸条、信件、重要文件,一旦被敌人搜到,那是难逃一劫的。当沈知影接到送信任务时,B.他总是把纸条捏成一小块,放在麻袋的最底端,挑着麻袋,捏着杆秤,戴上草帽,穿上草鞋,以收购茶叶、烟叶作掩护,把信件纸条一一送出去。
据沈知影回忆,有一次,他要将一份信涵交给王群同志,途径城门口有日本人站哨,必须有良民证才可通行。沈知影机灵一动,赶到拔茅的一位表兄那里,借来良民证才完成任务。
这时期,他决定将自己“沈建新”的名字改为“沈知影”。“知”,含有知识、知道的,要知道自己怎样做事;“影”,____。
五、
1945年5月,地下党组织因叛徒告密,遭到破坏,沈知影被列入通缉名单之中,他不得不逃离了老家。出逃在外,度日如年,他每时每刻都在担心他的家人和战友是否安全。
一次他返回家中,谁知早已被暗哨盯上,被捕入狱。沈知影受尽折磨,面对敌人的蛊惑引诱、辱骂毒打,他不低头、不畏惧、不妥协。他的嘴舌是坚的,他的脊梁是直的,他的骨头是硬的,他的意志是刚强的。
沈知影回忆说:“在两次审讯中,我没有暴露党员身份和组织秘密,也无损害党的言行。” 沈知影被抓后,父亲心急如焚,买通牢头,送去衣被饭食,同时想尽办法,到处托人,才把沈知影保释出来。出来以后,沈知影又投入到了战斗。
在解放战争期间,身为共产党员的沈知影主动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斗争,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夕阳丹心 百年不渝
今年100岁的沈知影,身体健朗,精神矍铄,每天读报看新闻,还一直做着捐款希望工程、帮助困难群众等社会公益。
沈老好比一坛陈年好酒,不能一干而尽,而要一口口品尝,才能品出味儿来;沈老好比一首经典古诗,百读不厌,永久流传。 这就是沈知影先生的百年人生缩影。
(选自2024年10月1日《钱江晚报》,有删改)
(1)、【革命轨迹】借助以下思维导图,梳理沈知影的革命成长轨迹,拟写小标题和补充时间点。如何更好地拟定小标题?
1.合乎逻辑:小标题之间要有逻辑性,不能彼此包容或者相互交叉。
2.短小精悍:好的标题应该短小精悍,让人印象深刻。
3.匀称和谐:各个小标题在形式上要整齐匀称,讲究布局上的美感。(2)、【生活剪影】请结合文章AB两句和表格提示,赏析与传主沈知影相关的细节描写。品读
典型
细节
例句
品读角度
我的赏析
A.那天夜里,沈家的煤油灯一直亮着。
副词“一直”
①
B.他总是把纸条捏成一小块,放在麻袋的最底端,挑着麻袋,捏着杆秤,戴上草帽,穿上草鞋,以收购茶叶、烟叶作掩护,把信件纸条一一送出去。
动作描写
②
我的
发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的作者是“钟声”,“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含有“警世钟声”之意,“中”和“钟”谐音。“沈知影”给自己的名字取“影”,请结合上下文并参照“钟声”的取名法,推测“影”包含的意思就是:
③
(3)、【写作特点】请借助第二单元导语和传记的文体特点,结合本文第五部分的具体语句,分析传记作品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特点。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传记要求真实……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第二单元导语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4)、【人物光辉】品读第六部分划波浪线句,请结合沈知影的具体事迹和人物形象 , 谈谈你对这两个比喻句的理解。(5)、【作品联读】小懿同学想将本学期名著阅读中的革命纪实性作品和《百年风霜》进行联读,决定给书中的人物制作一张“红色山水书签”,将“山水自然之景”的要素和这些红军队伍中的革命人士组合在一起,传递红色精神。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书名
作者
书签人物
物象选择
物象
《红星照耀中国》
①
毛泽东
彭德怀
朱德
麦子、树木、花鸟、野草、水、明月
……
色彩:金色、绿色……
状态:高大、宽广……
《②》
王树增
《百年风霜》
徐浩宽
沈知影
太阳
大山
色彩:红色
状态:光芒万丈
任务描述:请从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三位革命领导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你的书签人物,借助象征手法寻找适合的一个物象,设计一张人物书签并用语言描绘你设计的书签。(字数100字左右)
书签示例:沈知影站在画面的中央,脸上露出微笑,在他的背后画着一座绿色大山,这就是四明山,山顶一轮新生的红日照耀下来。经历百年沧桑的沈知影依然有灿烂的笑容,他拨过算盘,藏过革命党人,扛过枪,送过情报,进过监狱……沈知影弃商从戎,以身许国,虽屡经磨难但依然初心不改,信仰不变。他和无数如他一样的革命战士一起组成了照耀祖国大地的一轮太阳。
我的书签:③
-
15、研读古诗文,尝试从诗句中欣赏别样的天地大美,体会古人情怀,填写表格空白处。
主题
内容
古诗文名句
点评
风土
花草
树木
乱花渐欲迷人眼,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花开烂漫,蓬勃春意
② , 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其二)》)
山松挺拔,空谷风寒
奇山
异水
③ , 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
高山峭壁,甚是奇伟
急湍甚箭,④。(吴均《与朱元思书》)
浪急如箭,似马奔驰
晨夕
之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⑤。(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以动见静,静谧幽美
人情
抒怀
言志
⑥ , ⑦。(李白《渡荆门送别》)
拟人手法,思乡深情
⑧ ,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⑨ , 自强不息
小嘉同学在游览湖心亭时乘兴写下了一副对联,请你将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 四围山独好,抱 ▲ , 翠岫遥分云上下。
下联: 何处景最奇,隔一帘细雨, ▲ 。
A.几许晴光 青螺宛在水中央
B.八面风清 青螺宛在水中央C.八面风清 佳人漱玉立湖心
D.几许晴光 佳人漱玉立湖心 -
16、活动一:古今对酌融风情
在地图上穿越杭州百年历史
人民网杭州9月25日电今晚,杭州市武林街道举办“强国复兴有我,杭城图上绘梦”展厅揭牌仪式,在武林路文明驿站里出示了杭州历年地图。本次展览的初(zhōnɡ)是通过杭州历年的地图,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幅地图都记录了杭州近代社会的变迁,呈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生命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杭州正悄( )然发生变化,杭州人民不(chuò)劳作,是变化的见证者,更是建设的参与者。这些地图让观众看得眼花(liáo)乱,让市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杭城的脉搏,让孩子们更好地铭记杭州历史。大家都坚信杭州未来的发展将“ ”!”
(1)、在摘录新闻时,小嘉同学遗漏了部分字音字形,请你将其补充完整。①初(zhōnɡ)
②悄然
③不(chuò)
④眼花(liáo)乱(2)、小懿同学发现文中划横线句存在语病,但不知道怎么修改。请你帮他改正。(3)、请结合语境,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填入波浪线处。
A.锐不可当
B.一丝不苟
C.白手起家
D.振聋发聩 -
17、“颂美”系列中,我们读到了数学家陈景润的钻研美,运动员叶诗文的拼搏美,大文豪苏轼的探索美。在你的生活中,朝夕相处的亲友师长,一面之缘的陌生人,文学作品中的文人雅士,也一定留下过不少美的“足迹”吧!请结合下面的写作提示,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①关注所写人物的个性特点,赋予“美”以具体的内涵;②选取典型事件,记叙过程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可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
【写作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600字左右;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
18、请你阅读吴隆骘的《石钟山》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完成探索之旅。
前 言
根据《水经》所写,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以此得名,但是人们却半信半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苏轼探索一番之后,写下《石钟山记》。
【甲】石钟山
【清】吴隆骘
山高湖口肖①钟鸣,积翠②摩空削不成③。万石铿鍧④天籁发,千艘奔放大江____。
凌云鹳鹤浑⑤无迹,动地蛟鱼亦有声。谁与操舟征⑤郦注,悠悠不尽古今情。
【注释】①肖:像。 ②积翠:指青山。③削不成:人工难于削成。④铿鍧:形容声音洪亮。⑤浑:完全。⑥征:验证。
【乙】石钟山记(节选)
【宋】苏轼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②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②云霄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③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④ ,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⑤而为此也。舟回⑥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节选自《石钟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森然:形容繁密直立。②磔(zhé)磔:鸟鸣声。后文的“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指水声。③噌(cēng)吰(hóng):形容钟声洪亮。④罅(xià):裂缝。⑤涵澹澎湃:波浪激荡。⑥回:掉转。
(1)、【读美·走进自然】参考方法,写出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文言词句
方法
释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语境推断
⑴适:
噌吰如钟鼓不绝
联系课内: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⑵绝:
徐而察之
参考成语:不疾不徐
⑶徐: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查阅字典:①向着;②先前的;③奔向,趋向
⑷向:(填序号)
(2)、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整理零散积累的知识。请完成下面的任务。①根据你的积累,补全①-⑤处的古诗文名句。
②从律诗《石钟山》中选择一句表现山高的语句,填入⑥处。
(3)、小语摘抄完诗歌后,一个墨点把颔联的最后一个字遮盖了。请结合小贴士,选出最适合的字补全诗句,并说明理由。A.流
B.横
C.猛
小贴士
律诗通常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来说,律诗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我选 ;理由: 。
(4)、【寻美·探秘自然】请结合苏轼的考察过程,完成下面的任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考察契机”。
(5)、经过考察,苏轼发现命名为“石钟山”有两个原因,请具体说明。(6)、描绘绝壁下的环境是否多余?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7)、【悟美·总结收获】结合苏轼的考察过程以及画波浪线的句子,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
19、小文选择编辑一份有关叶诗文的小报来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温馨提醒
你可以借助后面的资料 , 完成任务!
资料一:
杨澜、池长庚与“小叶子”叶诗文访谈时的精彩对话(部分)
杨:在冲刺东京奥运会时,你以0.01秒之差输给对手没能拿到奥运名额。如今,你是如何
看待那段经历的?
叶:0.01秒可能包含了很多方面,一部分是天赋,一部分是努力,一部分是自律,可能还有一些细节的把控,包括一些运气。所以说一个成功运动员他有时战胜别人0.01秒,可能因为他在这些方面都比别人做的更好,每一个细节都好了一点点。
杨:亚运会夺冠后,你有拍水庆祝的动作,这其中包含了什么?
叶:我挺激动的,第一次用砸水的方式庆祝。有很多隐忍,有很多发泄,我终于在多年后又登上了世界的赛场。
杨:
叶:我想要努力冲击2024年巴黎奥运会。比夺冠更难的事情是战胜自己的心魔,如果遇到困难,我都没有去拼一拼,没有去跟它较一较劲就放弃了,那我好像也不配成为一名很顶尖的运动员。
(根据《杨澜访谈录——亚运特辑》整理)
资料二:
励志!27岁叶诗文时隔9年再夺亚运金牌!
①值得一提的是,在备战本届杭州亚运会之前,叶诗文给自己定下一个承诺,她希望自己能够在家门口拿下女子200米蛙泳金牌,这是她的一个目标。
②9月28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第19届亚运会游泳比赛的女子200米蛙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叶诗文以出色的表现,勇夺金牌。加上此前女子200米混合泳的银牌,叶诗文本届亚运会入账1金1银。
③当晚比赛中,叶诗文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她在蛙泳的过程中展现出流畅的划水动作,以出色的技术和耐力一路领先。尽管在比赛初期,队友朱蕾桔紧随其后,但她始终保持稳定的节奏,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
④叶诗文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她成功拿下女子200米蛙泳的冠军,在家乡父老面前完成冠军成就。
资料三:【叶诗文档案】
姓名
叶诗文
籍贯
浙江省杭州市
职业
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
经历
14岁获得亚运会冠军,15岁拿下世界冠军,16岁赢得奥运会冠军,被亲切称作“小叶子”的她,是中国泳坛第一个“金满贯”得主。而在2013年巴塞罗那世锦赛、2015年喀山世锦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等重大赛事中,失利一直伴随着她。2023年杭州亚运会,她用一枚女子200米蛙泳金牌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坚守和拼搏。
资料四:
越过山丘,她还是那个“小叶子”!
不是金牌,却在这个夜晚收获了最多的掌声与欢呼,她就是叶诗文。9月25日晚,杭州亚运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叶诗文以2分10秒34的成绩收获一枚银牌。这次,她曾经无比看重的金牌,此时已轻如鸿毛,不会再压得她喘不过气,“享受”二字,是她此次亚运会之旅的主旋律。“虽然成绩和心理预期有些差距,最后时候把奖牌换了一个颜色,还是很开心的,感谢父老乡亲的热情支持。”赛后,叶诗文轻描淡写地述说着获得银牌的感受,坦然自若、举重若轻。
作为一名运动员,在职业生涯刚开始的阶段,叶诗文就获得了其他人穷极一生也无法企及的奥运会金牌,她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激情。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此时的她像一个中了大奖的穷光蛋,如果身边没有一个合格的理财师,那么结局就很可能像很多暴发户那样,最终走向破产。“我就像一个无头苍蝇,永远在黑暗的地方窜来窜去,就是找不到出口。”陷入黑暗中的叶诗文经常半夜惊醒,父亲叶青松心疼女儿,劝她放弃,但倔强的叶诗文不愿。此时,那位合格的“理财师”出现了,他就是一直陪在小叶子身边的恩师徐国义。在恩师的建议下,叶诗文暂时放下了一切,前往清华念书。
渐渐地,小叶子学会了如何正确接受失败,也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那段大学时光,好像替她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她放下了“我是奥运冠军,我应该拿冠军”的思想包袱,也重新认识到自己依然热爱游泳,学会了“只要尽力就好”。尔后,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等国际大赛,小叶子两度休学。第一次为冲击东京奥运会刚恢复系统训练时,连队友1/3的训练量都完不成,但过了心理关后,当她重回泳迷视野的时候,笑容更甜了,也更洒脱了。她依然渴望赢,只是再也不害怕输。在缺席了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后,家门口的杭州亚运会是她在2014年的仁川后,时隔9年再次出现在亚运会的赛场,虽然没能再次收获金牌,但小叶子直言,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眼睛都已经红了。
我们熟悉的叶诗文,在泳坛奋斗了20年,曾经抵达巅峰,也曾跌入谷底,甚至一度被遗忘。幸运的是,她在越过山丘后,重新找回了自己。
(节选自“杭州新闻网”)
资料五: 倒金字塔结构
选自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1)、小报内容编排;【采访实录】小文准备在小报上放一段杨澜对叶诗文的采访,在整理的时候不小心遗漏了一处采访问题。请根据叶诗文的回答,补写出一个采访问题。
杨:(2)、【新闻报道】资料二是小文写的报道,但不符合新闻正文结构,请排出正确顺序。(3)、【评说人物】读完新闻之后,小文有所体会,准备在小报中加入“评说人物”板块。请结合资料夹,仿照下面的示例格式,写两句评语,形成排比句。【示例】我读叶诗文,从她的训练刻苦中,看到了努力的意义。
我读叶诗文,。
我读叶诗文,。
(4)、【活动学习体会】做小报后,小文联想到《飞向太空港》中的“航天人”和《长征》中的“革命党人”身上也流淌着这样的拼搏精神。请任选一本 , 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结合事件具体阐述。 -
20、请你阅读传记,完成下面的任务。
那个叫陈景润的人
馒头大师
①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他是个天才,也是个“怪人”。长大后回过头看,他其实更是一个战士。
②【甲】1957年,陈景润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担任实习研究员。初入研究所,陈景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半导体收音机,原因是他想收听英语新闻,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他非常清楚,当时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资料都是由英语写成的。按陈景润当时的收入和积蓄,买一台全新的收音机还是没有问题的,但他却去五道口花15元淘了一个国产坏掉的旧货,然后买了一本《电子管原理》,自学技术,居然把收音机给修好了。
③当时,陈景润住的是一间6平方米的小房间,楼下就是锅炉房。房间很小,连桌子都放不下,他把被褥掀开,用床板当写字台。整个房间除了床、脸盆、椅子和两个暖瓶以及一堆药瓶之外,就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演算纸——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陈景润全靠一张纸和一支笔人工计算。但陈景润却很快乐,因为这里的数论研究水平堪称世界一流,这也让他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④1966年5月,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通报》第17期发表了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他宣布,自己证明了“1+2”。但业界在震动之余,也有疑问:陈景润并没有列出完整的证明过程。事实上,不是陈景润不想列,而是他的证明过程有200多页,一本杂志都登不下。但陈景润并不慌,因为路已经初步走通,接下来他只要简化下证明步骤,就可以完整发表了。但那根原本来以为很快就会实现突破的“进度条”,却因为“文革”忽然停滞了。
⑤1972年,陈景润再次投入到“1+2”的论文修改中。知情者都知道这是一篇份量极重的论文,但也有人对这篇修改中的论文迟迟没有面世而传起了风言风语:“现在发表论文没稿费,他肯定是想等到恢复稿费制度后再发。”
⑥这种传言把陈景润也逼急了,连忙解释:“我之前的解答太复杂了,写了200多页。就像从北京城里走到颐和园那样,可有许多条路,要选择一条最准确无错误,又最短最好的道路。我那个长篇论文是没有错误,但走了远路,绕了点儿道。”
⑦捷径当然是要找的,但陈景润自己也没想到,整整耽搁了七年。1973年2月,春节刚过。陈景润从宿舍里走出来,把一叠厚厚的稿纸交给了李书记。“这是我的论文。我把它交给党。”那叠稿纸,就是陈景润经过大幅度优化,从200多页精简到100多页的“1+2”的证明过程。
⑧1973年4月,中科院主办的《中国科学》杂志,在英文版16卷2期上全文刊登了陈景润的这篇论文,立刻轰动全球数学界。当时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哈勃斯丹和原联邦德国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已经进入校印阶段,在看到陈景润的这篇文章后,他们立刻叫停了印刷,要求必须在这部原本由十个章节的著作中再增加第十一章,章节命名为“陈氏定理”。
⑨1978年1月,《人民文学》元月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这篇报告文学长达16000多字,是作家徐迟深入采访了陈景润和他的身边人后写成的。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工厂学校,大家都在讨论“哥德巴赫猜想”,都在讨论陈景润,有媒体称,“刮起了一股‘陈景润旋风’”。
⑩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出事了。【乙】一向很少出门的他,那天忽然想去一次书店。陈景润平时走在路上都只自顾自思考问题,很少会“眼观六路”。在从书店回来的路上,一辆飞驰的自行车把他猛地撞倒,他后脑勺着地,当场就流了不少血。神志不清的陈景润当时忍着剧痛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要去中关村医院,因为他的医保在那里;二是请求交警不要为难那位骑车的小伙子。
⑪1996年1月17日,陈景润忽然高烧发到40度,且几天不退,此时他还坚持进行数学研究。后经诊断为肺炎,10天后又出现了心跳骤停现象。3月19日,63岁的陈景润带着一份遗憾,永远闭上了眼睛。妻子由昆含泪执行了丈夫的最后一份遗愿: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陈景润说,这是他所能做的最后一份贡献。1999年,编号为7681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陈景润星”。
⑫时至今日,由昆和儿子陈由伟在仰望星空的时候,有时依然会哼起陈景润生前最爱的那首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选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有删改)
(1)、【梳理传主经历】以时间线索记录经历是写传记常见的手法。请梳理内容,补全思维导图。(2)、【体悟写作手法】传记在记述事件时会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思想情感、性格特点等,往往不做细致描绘。请在【甲】【乙】中任选一处 , 结合传记特点,阐述你的理解。(3)、【感悟作者态度】阅读传记,要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态度。请你任选一句 , 结合加点字词,分析作者对陈景润的情感。【A】当时,陈景润住的是一间仅6平方米的小房间,楼下就是锅炉房。
【B】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工厂学校,大家都在讨论“哥德巴赫猜想”,都在讨论陈景润。
(4)、【活动小结】活动后,小文联系课内所学和《红星照耀中国》总结。请补全学习整理单。活动学习整理单
精神
代表人物
典型事件
联想到的诗句
①
居里夫人
在简陋的棚屋中,忍受夏天的燥热,冬天的寒冷
② ,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彭德怀
从事谍报被抓时,忍受刑法,坚决不招供
坚守
陈景润
病中仍然坚持数学研究
④ ,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徐特立
③我选择: 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