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活动结束后,小冀在活动记录本上写了一段感想。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内容,文字中有缺漏,请你帮忙修改、补充。
①自然滋养万物而不计得失,( )人不负青山,青山( )不负人。②我们要牢固维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守好生态“红线” , 用好法治“利剑” ,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③庾信说□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④我们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汇聚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磅礴力量,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1)、在第①句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你发现第②句画线部分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请向小冀提出你的修改建议。(3)、第③句缺少标点符号,请你帮小冀在方框内补充完整:____。(填序号)A、:“ , ”。 B、:“ , 。” C、, 、 。 D、: 、 ! -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共存于地球家园,命运息息相关。本单元的一组文章,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xīn shǎng)与(zūn zhòng),对其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和冲突。阅读这些文章,相信你对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会有更深的认识。
(1)、根据拼音写词语。①(xīn shǎng)
②(zūn zhòng)
(2)、“谐”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3)、下列对语段中“成员”“一组”“和谐”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动词 数量词 形容词 B、名词 数量词 形容词 C、形容词 数量词 动词 D、数量词 形容词 名词 -
3、观察下面的简笔画,发挥联想和想象,以“两只小蚂蚁转来转去……”开头,写一段文字。(80字左右)
-
4、神魔组的同学需要做一个武力值排行榜,请你任选其一,给下面两个排行榜中武力值最高的人物涂满五颗星并说明理由。
-
5、小帆非常喜欢孙悟空,于是他就前五十回的情节设计了一幅孙悟空的人生画卷,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待在自家树上的豹子
佩德罗
①从前,森林里有一只豹子,它是一只非常喜欢夜晚的豹子。晚上,它很难入睡,所以,它躺在自家那棵大树的树枝上,时间全花在观察夜里森林中所发生的事情上。就这样,它知道了这片森林里住着一个盗贼。
②每天晚上,它都会看到这个盗贼空手而出,然后带着他偷盗所得的赃物返回。有时候,盗贼偷的是老猴的香蕉;有时候,盗贼偷的是雄狮的假发;有时候,盗贼偷的是剪下来的斑马条纹。有一天晚上,他甚至将大象的假牙带回家,这副假牙大象已经戴了好多年了。
③不过,由于豹子在猫科动物中属于非常安静的那一种,活在森林的边缘,所以它不想对任何动物说任何事,也不认为这跟它有什么关系,而且相比说出真相,它更喜欢享受发现那些小秘密的乐趣。
④由于这个鬼鬼祟祟的盗贼,森林里的动物世界发生了一场地震:大象因为没有了假牙让人感到很滑稽;斑马看起来就像是一头白驴;雄狮就更不用说了,秃头的样子就像是一只母狮,失去了所有的尊严;其他被盗窃了物品的动物也气得一蹦一跳的。面对乱成一团的动物世界,豹子仍然安静地躺在它的树上,享受着观看盗贼每天晚上的盗窃行为给它带来的乐趣。
⑤一天晚上,豹子又在等待盗贼的出现。等了一段时间之后,豹子累了,决定睡一会儿。
⑥当豹子醒来的时候,它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不是在它平时待的那棵树上,而是在一个山洞中。在它身边的,是它住的那棵树,可是已被盗贼砍倒。原来,盗贼将它的整个家连同自己一起偷到洞里来了。豹子向四周望望,看到的全都是它夜里看到过的被盗物品。
⑦这时,豹子发现盗贼不在,心想,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于是,豹子赶紧逃了出来,直接去见其他动物并告诉它们盗贼把它们的物品藏匿在什么地方。
⑧动物们来到洞里,合力把盗贼捆绑起来,并取回了各自的财产。它们齐声称赞豹子发现了盗贼以及帮大家找回了财产,并对它的高尚品德表示由衷的赞赏。
⑨实际上,到头来失去最多财产的动物是豹子,它栖息的大树被砍掉了。不得已它只好在一处很不理想的地方安了家。此时,它后悔极了,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别人的问题不闻不问,最终这些问题都成了自己的问题。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豹子为什么“喜欢享受发现那些小秘密的乐趣”?(2)、第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假如你是豹子,听了大家那些赞美的话,你会怎么想?请用第一人称写出豹子当时的心理活动。(4)、请概括本文的寓意。 -
7、创意写作也需要发挥联想和想象。小组开展成语故事改编接龙活动,下面是记录的改编过程,请你进行补充,使故事完整连贯。
杯弓蛇影改编
小语(开端):古时候一个人到好朋友家做客,朋友给他倒了一杯茶,墙壁上挂着的弓映在茶杯中,弓的形状好像一条蛇。
你(发展):
小诗(结局):朋友得知原因后很诧异,回家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所谓的蛇是自家墙壁上的弓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便去给这个人解释清楚。这个人这才知错怪了朋友,于是向朋友道歉。
-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ɡài)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我曾想象过①自己登临雄伟的碣石山时,是否会发出“星汉②灿烂”的咏叹;也曾想象过自己面对“皇帝的新衣”时,是否能当一个称职的臣子,(tuǒ dànɡ)地处理这件事。这些想法也许怪诞,也许滑稽,也许③狭隘 , 但想象确实丰富了我的内心活动 , 满足了我的心理期待 , 更调换了我的负面情绪。想象就像是林间小花,④一朵便馨香满园;想象就像是____,____。
(1)、请给文中加点字注音。①碣石山 ②称职
(2)、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ɡài)括 ②(tuǒ dànɡ)
(3)、下列对上面文段中画线词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处,“自己”是一个指示代词。 B、第②处,“灿烂”是一个形容词。 C、第③处,“狭隘”是一个贬义词。 D、第④处,“一朵”是一个数量词。(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依照下面画波浪线的语句,仿写句子。想象就像是林间小花 , 一朵便馨香满园;想象就像是 , 。
-
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鲜衣怒马,我们正值年少;生逢盛世,我们逐梦青春。在经典的传承中,我们汲取力量,在岁月的流转中,我们赓续前行。追寻诗意、坚定梦想,挫折中砥砺奋进,体验中读懂担当……一个个鲜活的词语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汇成一首青春变奏曲,这就是青春独有的风景,这就是青年最美的样子。
⑴请以“,我的青春关键词”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围绕“青年逢盛世·青春正当时”这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10、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孟子·告子上》有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中处处充满选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请在以下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他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来阐释你对“选择”的理解。
①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祥子(《骆驼祥子》)
(2)、1938年2月,战火似迅雷般逼近了黄河,艾青在古老的潼关写下了《北方》这首感情真挚的诗作。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这首诗抒发的情感的理解。 -
1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诗句与“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暗含的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
12、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修)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①。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②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③之。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物:自己以外的人。此处指百姓的利益。②宽简:宽松简易。③便:安逸、安适。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⑴至于负者歌于途
词语推断法:载歌载舞
⑵未尝及文章
课内迁移法: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⑶谓文章止于润身
查阅词典法:①对……说。②认为,以为。③叫作,称作。④为,是。⑤说。⑥命名。(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
(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醉能同其乐”一句在【甲】文段中有什么作用?“醉”和“乐”的关系如何?(4)、结合【甲】【乙】两文段,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 -
13、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阅读让你获得几个一辈子
①我今天讲述的题目叫“神奇的阅读”。很多读书会主要是推荐书目,但是我不推荐任何书目,我推荐的是阅读方式和阅读本身。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不可能通过阅读同样的书获得同样的效果。阅读类似穿鞋,别人的、名人的、巨星的鞋,不一定合你的脚;阅读又类似吃饭,别人的、名人的、巨星的乃至营养学家的菜,不一定是你的菜;阅读也类似旅行,别人的、名人的、巨星的乃至旅行家的旅程,不一定是你的最佳路线。因此,读书不能按别人的书目读,一定要自己挑选。但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②我们都渴望成功,渴望通过阅读来达到我们一定的目的。所以我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就是这个意思。只要你坚持阅读,只要你跟随自身年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理解能力以及每个年龄段不同的敏感点来阅读,而且读己所喜,多求甚解,你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读自己的书,走自己的路,这是我的观点。
③阅读有着怎样的神奇呢?比如我们人生只有一辈子,通过阅读你可以获得几个一辈子。我们今天在黄鹤楼,正好我们可以从黄鹤楼说起。大家都知道崔颢的《黄鹤楼》诗写得非常好。再就是李白。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写得非常漂亮。李白这个人就是终身读书写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大概快有10年没出来,我特别不喜欢社会热闹活动,但是我愿意和书友们在一起,我觉得读书是特别幸福和快乐的。我们只能有一辈子,但是我们通过在这里阅读,可以体验李白的一辈子,崔颢的一辈子。我们人类没有翅膀,阅读会为我们插上翅膀。阅读就是给你一个非常丰满的想象力,这就是阅读的神奇。我们如果有时间,可以读我们喜欢的作家的诗、小说,我们可以体验他们的一辈子。
④阅读很神奇的就是想象。最美的东西总是存在于你的想象之中的。人生是多苦的,世道艰难困惑重重。我们今天物质很丰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困惑。因此我觉得焦虑、矛盾、困惑、内心的痛苦永远是存在的。痛苦是永恒的,幸福是短暂的。因此在一个困惑痛苦又迷惘的人生里,我们靠什么让自己能够得到解释、安慰与安宁,靠什么使整个精神状态昂扬和提升?我个人的体会是,靠阅读。一个人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善思明辨。
⑤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说:“一个人任何时候放弃偏见都为时不晚。”我们有一句古话说,不识字的人就好比睁眼瞎。其实你识字不阅读还是有眼如盲。一个人任何时候开始阅读自己喜欢的书都不晚。印度古老经典《吠陀经》说:“一切智慧与黎明同醒。”这是说人要有光,阅读就是光;当你阅读,当你心灵有光,眼睛有光,那么你的智慧就会来到,就会对生命有着积极昂扬的理解。
⑥阅读的神奇还在于让人类不断进化。进化不是推倒重来,当我们安详的、丰满的心灵和精神一步一步地跟随今天的时代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这就叫进化。去年底我在英国特意去了一趟达尔文的故乡,发现小镇非常漂亮,非常古老,并没有推倒古老而是恰恰相反——保存古老文化以及接轨随后的每一天。最近在读一位著名科学家谈进化论的书,他认为进化论除了达尔文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理论外,还有5种合作方式。人类进化更多是包容与合作的结果,不仅仅只是你死我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赶尽杀绝。人类从现代开始至今,更多选择的是既往不咎、互相包容、宽容忍让,是一种合作方式。这也是我们要通过广泛阅读才能获得的知识,并且非常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可以直接指导你走出工作和生活的困境。
(选自池莉《神奇的阅读》,有删改)
【文本二】
①人类,往往在与社会精英的对话中,取得总体性的进步。那些社会精英未必就在我们身边,但只要有书,就能和任何时代的社会精英对话,哪怕他们已经不在人世。这些精英在书籍里展示的智慧、体验、事件,都可以熔炼成价值观,被我们提取到自己的思想中来,从而让我们的内在得到不断地拓展。
②此外,阅读不同的人写的书,或者同一个人写的不同的书,其中有观点相悖、互相争论的部分,也有和我们自己秉持的观点完全不同的内容。通过和这些不同的观点相碰撞、思考、内省,我们将获得更深刻的锤炼。这种与不同观点的接触越多样,我们的胸襟就会变得越宽广,包容性也会变得越强。也更不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极端主义。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判断能力也会变强。
(选自《阅读的力量》,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①段使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阐释自己不推荐书目而要让人自己选书的原因,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本一第⑤段引用印度古老经典和梭罗在《瓦尔登湖》里的话是为了论证阅读能够点亮心灯,开启智慧。 C、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个可以用于文本二第①段的事实论据。 D、文本一的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文本二的语言论证严谨,逻辑性强,都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周密。(2)、文本一中的第③段是如何论证阅读的神奇呢?请简要分析。(3)、 文本一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观点,在文本二中是如何阐释的?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事例,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50字) -
1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手艺的江湖
明前茶
①大雨初歇,我拎着要修的鞋子出门了,才发现老鞋匠的摊位上空空荡荡,只能失望地往回走。忽见20米开外,一个修自行车的师傅正在翻转自行车,准备把漏气的轮胎卸下来。我便问他:“鞋子开胶了,急寻老鞋匠来修,你可知道老鞋匠什么时候出摊吗?”
②修车师傅打量着我手里的鞋,断然说道:“你这双鞋,他弄不来。老鞋匠原来在钢厂工作,手劲儿过人,修鞋多半是挤完502胶,像捏饺子皮似的,用力把脱胶的鞋帮捏拢了。你这鞋帮子将来还得开裂,想永不开胶,得缝一圈麻线……”听这意思,他才是民间的一个修鞋高人。
③反正我也不赶时间,索性坐下来等他修完车,再帮我修鞋。只见他准备了半盆水,将自行车轮胎一段段搁在搪瓷盆里找漏点,找到漏点后,将小片胶皮在喷着蓝火的电枪上烤软了,再严严实实地补在漏点上。接着,他用电动磨轮在补漏点附近小心锉磨,就像给美人遮瑕一样,让轮胎平滑匀整,看不出任何补漏痕迹。
④修车师傅的修鞋功夫果然到家,我穿了缝牢的鞋,感觉他的手艺高超,就陆续把家里的鞋子带去修。修车师傅的脾气并不好,我在等待修鞋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他训斥来修鞋、修车的人。他会抛出一团白棉线,对来修车的人说:“快去打盆水,把你的车子擦亮了,我再帮你修。看看你,车子从来不保养,都脏成什么样了。我小时候,一辆二八大杠凤凰自行车,享受的是家人待遇。现在的年轻人,总觉得鞋子是鞋子,车是车。要知道,你这么薄情,物件儿也不会跟你多久。”
⑤修车师傅在这里摆摊30年了,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仿佛是他的对手,一直在领跑,绝不肯让他待在舒适圈里。一开始,他只会开锁配钥匙,后来,城市居民家里纷纷换上了指纹锁和密码锁,配钥匙的活就少了,这迫使他开始学起修车。刚上手时他只会修自行车,后来出现各种共享单车,需要修理的普通自行车少了,这又迫使他去学习修理各种竞技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他那结结实实的肱二头肌就是这样练出来的。我看到,他做了一个四轮小躺板,将摩托车用千斤顶顶起后,可以仰面躺在小躺板上,脚跟点地,出溜到摩托车底下,仰头查找问题。我看到,这些年瞬息万变的社会潮流,如对手一样提拎着他,逼他进步,最终让他支棱起所有的精气神。
⑥我亲眼见这修车师傅的工具柜里,放着一摞金庸的书,在等生意的过程中,这些书都翻得起了毛边儿。因此,武侠的江湖是一个什么样的互为掣肘又互为激励的形态,手艺的江湖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百花齐放、各呈其美的状态,他心里可明白得很呢。我自从认识他以来,亲眼看到他把自己忙不过来的生意,让给旁边的老修鞋匠,也经常听到他的修车铺在黄昏时分播放贝多芬的作品,他买了两个便宜的音箱,放在修车铺的左右,有时放的是《英雄交响曲》,有时是《田园交响曲》,有时又是《月光奏鸣曲》。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位在繁华市井过起田园生活的凡人英雄,无论生活如何波澜起伏,他都不怵,有一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英雄气概,他从未被这世界层出不穷的变化击倒过,反而越挫越勇,十八般手艺傍身。
⑦每当我被生活中的变化抵到墙角,每当我气馁之时,他被皱纹包围的明亮眼睛就跳出来注视我,给我无尽的勉励。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选文从“我”与修车师傅的对话写起,主要写了修车师傅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修车师傅”的角度概括。补自行车轮胎时的细致认真,追求完美→①→②→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不忘看书听音乐
(2)、作者是如何描写修车师傅补轮胎的?请阅读第③段并简要分析。(3)、文中修车师傅身上哪一点品质最令你感动?请联系全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选文以“手艺的江湖”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
15、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答题。(1)、小彦同学准备以“青少年应怎样书写自强人生”为主题进行演讲,请你帮他从三个方面拟定演讲稿的主要内容。(2)、班级举行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诗会,在活动中同学们题写书签,互赠互勉。诗会中,同学们要在书签上题写能体现“自强不息”的诗句。请在下面诗句中选择最适合的一句,并简述理由。
A.苔花如米小,也作牡丹开。——袁枚
B.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昀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D.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
(3)、下面是小明在主题活动中的一段演讲,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构成排比。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百年前,民族危难之时,李大钊、陈独秀等一大群爱国志士挺身而出,前仆后继,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新出路;20世纪五十年代,百业待兴之时,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知识分子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创造奇迹;现如今,民族复兴之时,。当我们关注闪耀的群星时,也别忘了,即便平凡如你我,也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摘取专属自己的荣光。
-
16、古诗词默写。
自然中有美景,生活中含哲理,佳句中蕴真情。“乱花渐欲迷人眼,①”(《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写尽西湖早春景象,令人流连忘返;“② , 阴阳割昏晓”(《望岳》),杜甫笔下,尽显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③ , ④ ,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蕴含着苏轼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感慨;韩愈左迁仍不忘报国之志,发出“⑤ , ⑥”的慨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白自感前途迷茫,仍能执着乐观,奋起高呼:“⑦ , ⑧”[《行路难》(其一)]。
-
1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电影赞咏了革命先辈们正义凛然、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国人报效国家民族的信念和信心。追溯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革命英雄的形象内①____(涵含)由对人物外貌的塑造转到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发②____(倔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电影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逐步完成电影创作由国家主体向社会主体的转变。但无论怎样变化,红色经典电影所赓续和传播的精神没有改变,其以创新基调所维系和承载的奋斗主题没有改变。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你作出选择。( )A、lǐng sù zǎi B、lǐng shù zǎi C、lǐn shù zài D、lǐn sù zài(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红色经典电影赞咏了革命先辈们正义凛然、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国人报效国家民族的信念和信心。追溯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革命英雄的形象内①(涵含)由对人物外貌的塑造转到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发②(倔掘)。
-
1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用岩石“绣”出来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闪耀着鲜艳的“中国红”。这是中华民族创新智慧的又一见证,举国欢庆!如果有一天,你能登上月球,将会做出哪些创举?是科学研究、改造环境、搭桥筑路,还是建校办学……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请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表达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写、抄袭;④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
19、 班级开展“读《水浒传》,讲人物故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河同学认为林冲是一百单八将中形象最丰满的一个人。但他在准备有关林冲的故事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一起解决。(1)、讲故事时,需在背景屏幕上显示一张林冲的图片。你认为下列四张图片中哪一张符合?请简述理由。
A.
B.
C.
D.
(2)、为了讲好林冲的故事,小河同学打算将《水浒传》中和林冲有关的章回再看一遍。下列章回中,与林冲无关的两项是( )A、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B、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C、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D、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E、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F、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3)、讲完林冲的故事后,有同学认为,林冲总是委曲求全,有损英雄形象。针对这种说法,请你帮小河同学写一段话回复。(70字以内) -
2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馕
李 娟
①卡西开始准备烤馕。面团早就揉好,已经醒了一个多小时了。
②我掐指一算,旧馕还剩七八个,我们一家四口还得吃三天才能吃完。等把旧馕吃完了,烤出来的新馕也相当遗憾地变成了坚硬的旧馕……真是的,为什么不缓一两天再烤呢?
③但是再想想,要是先吃新馕的话当时是很享受,可旧馕又怎么办?吃完新馕,旧馕就变得更加坚硬更难以下咽。好比把好日子全透支了,剩下的全是不好的日子。但如果能忍住诱惑,就会始终过着不好不坏的日子。
④馕得一次性烤够三四天的。如有招待客人的计划或即将搬家出发,则会一口气烤得更多,避免一切可能会应付不过来的突发情况。
⑤馕是新疆各个民族的日常主食。城里人买馕吃。馕店的馕是用桶状的大土坑烘烤出来的。烤馕师傅全是男的,女人力气小干不了那活。天大的一团面只有男性的臂膀才揉得动。揉好面后烤馕师傅扯下一小团面抖啊抖啊,抖出中间带窝的圆形大饼,再粘上芝麻粒和碎洋葱粒。然后俯身馕坑边,“啪”地贴在馕坑内壁上,坑里贴满面饼后,就盖上大盖子烘烤。馕坑底部铺着红红的煤炭。因为馕是竖着烤,等取出后每一只馕都略呈水滴状:一端薄一端厚。烤馕师傅轻松优美地给每个烤好的馕表层抹上亮晶晶的清油,扔到摊子上小山似的馕堆里,就有人源源不断去买啦。
⑥在山野里烤馕的话,条件就简陋多了。尽管条件有限,不好挑剔,但我还是对卡西这个小姑娘烤的馕很有意见。
⑦盛面饼用的破锡盆之前一直扔在火坑边,还装过干牛粪。早知道它的真正用途是这个,我每天都会把它擦得亮锃锃的。
⑧自然了,这只用途广泛的锡盆看上去很脏。卡西为了让它干净一点儿,就反过来在旁边的大石头上磕了三下。然后直接把刚做好的新鲜面饼扔了进去……
⑨我以为她起码会用水浇一浇,再拿刷子抹布之类的工具用力擦洗一番。最次也得拾根小棍,把盆里的泥块刮一刮啊……但我闭了嘴一声不吭。如此这般烤出来的馕都吃了那么长时间了,一次也没毒死过。连肚子疼都从没有过。
⑩卡西先把门前空地上的牛粪堆点燃。燃烧一会儿后,把火堆扒开,将盛着面饼的锡盆放进火堆中间烧得滚烫的地面上。再把四周烧红的牛粪聚拢,紧紧环贴锡盆。最后,她在敞开的锡盆上盖了一块皱皱巴巴的破铁皮——那是家里每天扫地时用来铲垃圾的简易簸箕……这回她连磕都没磕一下。盖上去的一刹那,我看到细密的土渣子从铁皮上自由倾撒向洁白柔软的面饼。
⑪她又把一些正在燃烧的牛粪团放到铁皮上。由于方形的铁皮块实在太小,锡盆又太大,只能勉强在盆沿上搁稳四个角,大大敞露四面的缝隙。而牛粪又堆得太多,牛粪渣子便不时呼呼啦啦漏进盆里……
⑫加之卡西不时用铁钩揭起铁皮查看盆中的情形,于是场面更加纷乱吓人……
⑬虽然颇为惊恐,但站起身环顾四望时,我看到的是连绵起伏的荒山野岭,看到寂静空旷的天空中一行大雁浩浩荡荡向西飞。与别的鸟儿不同,雁群到来的情景简直可以称得上“波澜壮阔”,挟着巨大而动人的力量。春天真的到来了。
⑭放平视线,我又看到我们孤独寂静的毡房,以及围裹着毡房的陈旧褐毡和褪色的花带子。再四下看看,野地里除了碎石、尘土、刚冒出头的青草茎和去年的干枯植被,再无一物。收回视线,看到卡西蹲在锡盆边,浅黄色旧外套在这样的世界里明亮得扎眼,仅仅比她面前的火焰黯淡一些。这是一个多么小的小姑娘啊!
⑮最后,我低下头,透过锡盆和铁皮之间的缝隙,看到盆里的面饼一角已经轻轻镀上了一弯最美妙的食物才会呈现的金黄色。
⑯这样的世界里能有什么脏东西呢?至少没有黑暗诡异的添加剂,没有塑料包装纸,没有漫长曲折的运输保存过程。只有面粉、水和盐,三者均匀地如相拥熟睡一般一一糅合在一起,然后一起与火相遇,在高温中芳香地绽放,渐渐成熟……这荒野里能有什么肮脏之物呢?不过全是泥土罢了。而无论什么最终都会变成泥土的,火焰会抚平一切差异,在没有火焰的地方,另有一种更为缓慢,更为耐心地燃烧——那就是生长和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无时无刻不在一点点地降解着一切生命的突兀尖锐之处。
⑰总之,第一个馕非常圆满地熟了!金黄的色泽分布均匀,香气扑鼻。卡西把它取出来时,像刚才磕盆那样,在盆沿上敲了三下。于是馕饼上黏嵌的烧煳的黑色颗粒哗啦啦统统掉了下来。然后她再用抹布将其上上下下擦得油光发亮,最后拿进毡房,端端正正地靠着红色的房架子立放在碗橱木箱上。浓烈而幸福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毡房。每当我进进出出,都挣扎其中,扯心扯肺。
⑱多么完美的食物啊,完美得像十五的月亮一样!
(选自散文集《羊道》,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1)、卡西山野里烤馕的过程,哪些行为让“我”不舒服?请简要概括。(2)、分析第⑬⑭两段环境描写的作用。(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语言之美。①这个过程无时无刻不在一点点地降解着一切生命的突兀尖锐之处。(分析加点词的作用)
②浓烈而幸福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毡房。每当我进进出出,都挣扎其中,扯心扯肺。(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李娟的作品曾获得多个文学奖项。2024年,根据她的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收视率也极高。请结合本文,谈谈她的作品为什么赢得这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