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写作

    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携最新作品全网发布,正式回归大众视野。新视频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为主题,生动展现了中国漆器的独特美学和工艺之美。随着李子柒的强势回归、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的爆火,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等话题再次爆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意蕴悠长的诗词歌赋,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风格独特的园林建筑,精巧绝伦的民间技艺……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此美好,令人神往。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美好的传统文化呢?

    请结合上面材料,请你以“________________里的传统之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补全题目,自选文体;③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个人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 2、材料一:

    材料二:

    ①“黑悟空”的成功,绝不只是游戏在全平台卖出了多少,也不仅是中国在游戏行业的突破。对任何希望进入全球市场的行业来说,无论是电影、音乐还是其他内容产业,它都有很大借鉴作用。《黑神话:悟空》背后的创作故事正在浮出水面,它教给我们一些看似简单的真理,比如尊重专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②这次《黑神话:悟空》的云玩家人数之庞大前所未有,大家并不亲自上手,而是靠着看主播直播、游戏过关视频等内容来共享游戏乐趣。这几天,在微博、B站和小红书上,都能看到无数的黑悟空游戏短视频,评论区里观众都看得很开心。他们就像在追剧一样,看“天命人”又遇到了哪位西游老熟人,为老牛一家的悲惨命运落泪,讨论杨戬最后到底是好是坏。

    ③这归功于《黑神话:悟空》首款国产3A大作的热度,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能让这么多人像电影、剧集一样不打游戏也跟着追,一定来自于故事文本的成功。

    ④这部游戏剧情简单来说就是:已成“斗战胜佛”的孙悟空决意归隐花果山,天庭派二郎神率天兵天将以屠山相要挟,对决中孙悟空遭金箍暗算,被二郎神打散成六个灵物。主角小猴“天命人”一路历险将六根寻回,要复活美猴王。放在传统的西游语境中,整个故事不少细节颇为“魔改”。好在游戏科学在整个编剧工作中足够耐心、细致,给每一个篇章的大小角色故事铺陈大量的背景和人物小传,而且巧妙结合进《西游记》原著的时间线里。如果你深入了解了这个故事,追到最后才得知“大圣万不会复生”时,那种心头一震的痛感,会半天缓不过劲来。相比其他任何类型游戏,3A单机游戏都要更接近第九艺术这一概念,就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体量来承载这样的文学性。

    ⑤相比这些根基于精灵骑士世界观和欧洲神话的故事,《西游记》才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在属于自己的文化根源中,延伸出如此多的新的感动,这样的情绪价值是海外3A大作不具备的,这是“黑悟空”成功的关键之一。

    ⑥从各个角度来说,《黑神话:悟空》都是一款极其奢侈的游戏,每个环节都是顶配,难以想象的投入和时间成本,然后要通过强大的统筹能力,把这满地宝贝捏合到一块。于是,我们现在看到其中各处闪光点都在陆续出圈。每一章之间的过场动画,包括最后西游故事的完整倒序短片,或细腻或震撼,质量之精美给了国动爱好者们意外之喜。

    ⑦这些动画都是由国内顶尖动画艺术家和工作室完成,包括有奥斯卡背景的Fliiip Design、东京动画奖得主润物定格,中国动迷熟悉的大火鸟文化(《一人之下3》)、绿怪研(《伍六七》《大理寺日志》),以及在日本动画圈打拼多年的黄成希(《博人传》)、周浩嵩(《蓝色巨星》)等。被诸多海外大佬盛赞的场景建模,这一阵许多媒体都在深扒游科到底扫描了多少地方,列表正在持续增加中,山西诸多古建迅速成了网红场景。游科曾透露,其中这些场景建筑从实地考察研究,拍摄扫描形成数字资产,再经过加工美化运用到游戏中,最短也要数月时间。

    ⑧一个在游戏中不起眼的经幢,现场扫描时就要拍下8000张照片;在扫描第一版重庆大足石刻时,建模一度达到夸张的12亿个面,背后耗费的工作量和人力物力成本可见一斑。这些背景细节有些隐藏在树叶后,或是石缝里,主角奔跑途中一闪而过。但对于游科的创作者来说,200万玩家中只要有1%会停下脚步抬头细看,那就足够。

    ⑨第二章中无头僧的陕北说书贯穿全篇,火爆外网,老外主播们玩到这里无不放下手柄开始摇头晃脑;中国玩家更能看懂其中玄妙无比的唱词,找到游戏走向的秘密。

    ⑩这位“无头僧”的真身熊竹英,已经唱了30年,是央视舞台的常客,也多次带着这门手艺走出国门。到了现在,以这样的方式被全世界认识,最近在西安的演出一座难求……

    ⑪两年前的春节,冯骥在《黑神话》贺岁短片的幕后花絮里说:“很多看似高不可攀的技术,真正缺乏的,其实就是下地干活的耐心。”

    (选自《外滩》有删减)

    材料三:

    孙悟空是我们日本的卡通人物,凭什么被中国人做成了《黑神话悟空》的游戏。

    ——日本网友

    悟空让世界玩家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科隆国际游戏展玩家

    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北京日报

    材料四:

    注:环比增幅是指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

    (1)、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截止8月21日,《黑神话:悟空》在Steam上销量已超450万份。 B、“黑悟空”的成功,不仅是中国在游戏行业的突破,也对任何希望进入全球市场的行业来说,有很大借鉴作用。 C、《黑神话:悟空》最大的亮点在于精美的画面,连最后西游故事的完整倒序短片,都或细腻或震撼,质量之精美,令人赞叹。 D、游戏背景的建模工作十分繁琐,背后耗费的工作量和人力物力成本非常巨大,但这些背景细节有些隐藏在树叶后,或是石缝里,在主角奔跑途中一闪而过,而200万玩家中只有1%会停下脚步抬头细看。
    (2)、根据材料四中的图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请总结至少两条信息。
    (3)、根据上述材料,总结《黑神话:悟空》能成功的原因。
    (4)、《黑神话:悟空》游戏上架当日,各种社交软件刷屏,甚至从外交部到权威央级媒体,都对这款游戏高规格地点赞。看到这则消息,小语提出了质疑,听到她的话,你能帮小文做出合理的回应吗?请结合上述材料,完成对话,给出理由。

    这不过就是一款好玩的游戏,值得如此点赞表扬吗?

  • 3、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 , 字孟德,汉相国曹参之后。

    二年春正月,太祖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太祖与战,军败,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太祖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十二年春,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妥焉!其促定功行封。”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八欠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十四年秋,令曰:“自顷已来,军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 , 长吏存恤抚循,以吾意。”

    庚子,太祖崩于洛阳,年六十六。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注释】①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庙号太祖。②廪(lǐn):粮食。

    (1)、下面对文中加点字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败,为流矢所中”中的“为”与“酿泉为酒”(《醉翁亭记》)中的“为”意思不同。 B、“数”有“几”“计算”“屡次”等义项,“自顷已来,军数征行”中的“数”应为“屡次”之意。 C、“以称吾意”中的“称”与成语“称心如意”中的“称”意思不同。 D、谥号是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去世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曹操谥号“武皇帝”,范仲淹谥号“文正”。
    (2)、给下面句子断句

    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

    (3)、翻译句子

    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妥焉!

    (4)、陈寿说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请结合《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及上文,说说你对陈寿这句评价的理解。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

    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天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鹧鸪天

    范成大(宋)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 , 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tú mí):亦作“餘釀”“餘”,俗称“佛心草”,落叶灌木。也是一种酒名,②婉娩(wǎn wǎn):亦作“婉晚”。迟暮。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通过描写嫩叶,小红花,蜂儿和燕子等景物,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图画。 B、这是一首歌咏春天的词,上片描绘了庭院的自然风光,自然活泼,清新明快。 C、下片开头三句借晚春之景勾勒了诗人感情的变化,写出诗人伤春和客居飘零之愁。 D、本词情景交融,将写景,叙事,议论巧妙融为一体。
    (2)、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请加以简析。
    (3)、请赏析下片“残花浅酒片时清”这一句中的“残花浅酒”这个四字词语。
  • 5、文化传承,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流淌不息的涓涓细流,它汇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与情感,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丰富底蕴。在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中,诗词名句尤为耀眼。请完成下面诗句: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欲为圣明除弊事,②。”两句直接表明诗人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③ , 寒林空见日斜时”两句写出了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中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写伤别沉痛心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④ , 东风无力百花残。”《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⑤。”《定风波》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⑥ , 谁怕?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并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⑧。”

  • 6、运动场上,运动员的面前是对手,身后有教练和队友;人生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人。请从下列三组人物中任选一组 , 简要分析前者对后者产生的影响。

    A.大堰河与艾青       B.宋江与李逵       C.高衙内与林冲

  • 7、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格言中有“更团结”一词。所谓“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浒的世界亦是如此。结合《水浒传》某一个具体情节,谈谈梁山好汉是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的。
  • 8、追逐奥运之光,学校摄影社团准备将奥运会上奥运明星的照片汇集成册,取名为“追光者”。请你从下列两首诗歌中选择一首作为相册的序言,并简述理由。

    “火把的烈焰

    赶走了黑夜”

    把火把举起来

    把火把举起来

    把火把举起来

    每个人都举起火把来

    一个火把接着一个火把

    无数的火把跟着火把走

    (摘自《艾青诗选·火把》)

    我奔驰

    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

    太阳在我的头上

    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

    燃灼着我的肉体

    ……

    这时候

    我对我所看见所听见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

    (摘自《艾青诗选·向太阳》)

  • 9、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mí(     )新。历史长河汹涌澎湃,文脉传承,弦歌不辍。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A)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人们日渐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文化(B)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承载(     )着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如何推陈出新?从春晚上广受欢迎的《八段锦》节目,到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体验、博物馆数字展览,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民间走上舞台,从线下走到线上,融入青少年(C)眼花缭乱的各类文化载体中。用润物无声的方法,用(D)循序渐进的步骤,引导青少年在了解中热爱、弘扬、亲近传统文化,在弘扬中勇担复兴使命。

    (1)、下面是上面语段中的文字,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历久mí新       承载

    (2)、上面语段中文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脉相承 B、源远流长 C、眼花缭乱 D、循序渐进
    (3)、上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学们进行对联创作,请你补写下联。

    上联:笔墨纸砚,点横撇捺写风骨

    下联:

  • 1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回首来时路,我们走在强大而热烈的世界里。

    去山里追风,去林间赏花,一程风雨,一程暖阳,有欢喜也有悲伤。但我们可以笑对每个日升月落,笑看每次花谢花开。把烟火日子嚼得有滋有味,把热爱之事做得风生水起,把时光唱成歌,把风景绘成画,把生活过成诗。

    人,应该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人与自我、自然、社会和谐共存,在日常生活中有寻找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平凡的时刻变得特别。

    请以《把        凝成诗》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可以从“往事”“风景”“牵挂”“青春”“友谊”“陪伴”等词语中选择,或者自选词语,补充完整题目。②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 11、阅读推荐名著。
    (1)、下列关于名著《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卞毓麟的《星星离我么有多远》开篇引用了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一诗,把我们引入了浪漫神奇的宇宙星空,并揭示了其中所涉及的天文现象。 B、《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讲述了“地心说”打败“日心说”的经历,科学解释了“三角视差的限度”问题,介绍了认识银河系到探索河外星系的发展历程。 C、本书中,作者善于通过类比身边的事例来解释比较抽象、常人少有机会接触的科学概念。比如,作者在解释“光年”这个名词时,将之与“尺”类比,拉近光年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将天文知识讲得通俗易懂,颇有趣味。 D、《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在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非常注重思维的启迪,不时穿插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学校要求每个班的班级图书角要按照“红色精神”“科技之光”“环保之窗”等主题进行分类并制作阅读推荐卡。你作为图书角管理员,请给《寂静的春天》制作阅读推荐卡。

    书名

    《寂静的春天》

    主题

    (1)

    作者

    (2)

    推荐理由

    (3)

  • 12、新年将近,一条极具《昆虫记》特色的新年祝福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请你参照这样的形式来编辑一条具有《昆虫记》特色的新年祝福吧。(请从蝉、蝈蝈、螳螂三种昆虫中任选一个编辑)

    示例:《昆虫记》中,萤火虫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一盏灯,在黑夜中,照亮前方的行程。新的一年,让我们像萤火虫勇于在黑夜中发出自己的微光一样,带着自己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让自己的心暖暖的,也给周围的人以希望。

  • 13、

    【活动一】探·昆虫知识

    (1)下列对于四种昆虫的总结分析,依次填入横线中,正确的顺序是(     )

    大孔雀蝶     ;切叶蜂     ;螳螂     ; 蟋蟀     

    ①巧:不凭借任何工具,精准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②妙:七月到十月,从日落时分唱到半夜,声音缓慢而柔和,像美妙的小夜曲。

    ③痴:外表华丽,有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克服种种困难寻找自己的伴侣。

    ④智:摆出一种吓人的姿态,在心理上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然后突然进攻。

    A. ③④①②B. ②①④③C. ②①③④D. ③①④②

    【活动二】品·作品语言

    (2)图书漂流活动中,《昆虫记》漂到小文同学手上时,她对小语同学的留言产生了兴趣。请你根据小文的读书摘录帮她回复小语。   

    小文的读书摘录:

    【摘录一】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英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解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水甲虫的胸翼。)

    【摘录二】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解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豉虫在水塘里的喧嚷场面。)

    【摘录三】螳螂是一种美观的昆生,它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在烈日的草丛中它仪态端庄,肃穆半立,前爪像人的手臂一样伸向天空,活脱脱一副很诚恳诚意的祷告模样。(解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螳螂的前爪。)

    小语留言:“我觉得《昆虫记》应该是在生物课上学,你看它详细而科学地介绍了那么多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等,为什么会归入语文课的学习范畴呢?”

    小文回复:


    (3)读完《昆虫记》,同学们发现有些“竖心旁”的字可以概括作者法布尔做科学研究时的情感态度,请从下面三个备选字中任选一个 , 参照示例,简要分析。

    示例:悦——与昆虫在一起让法布尔十分愉悦。当他挖开小甲虫的洞穴,看到一只完美的梨形粪球时,感到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快乐。这让我们看到他和昆虫一起时是愉悦的。

    备选字:慎、情、恒

  • 14、阅读《小巷有花守流年》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巷有花守流年

    陈莉

    ①回乡下老家看母亲。驱车行进在弯曲的省道上,而后下坡,翩然落入小村的臂弯里。

    ②小巷蜿蜒,似一条安静的小溪,我们在小溪上从流飘荡。转个弯,一片花丛扑入眼帘,有鸡冠花、江西腊、太阳花。轻纱般的烟霭中,这片花仿佛是小巷眉心的一点朱砂痣。

    ③儿时的小村,也有这样曲折的小巷,人家的房前屋后也开着五彩的花朵。那时,我家门口的柴垛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密密地结成一张网,牢牢地网住人的视线;邻居家门口的紫茉莉,白天紧紧抿着小嘴,直到傍晚才张开,纤小娇弱,却吐着幽幽的香气。还有石竹、波斯菊、大丽花……都是好养活的草花,在乡下恣意地开着,虽粗陋简朴,却有鲜丽的花影相守,有爱花种花的人相伴,这样的小村,就是人间好风景。

    ④最难忘的是流水落花图。村南的半山坡上栖着几户人家,门前绕着一条水渠,水渠旁团团开着一棵美丽的粉红月季。我和几个小伙伴跟着母亲,端着脸盆,从远远的家里走来,蹲在水渠沿上洗衣裳。流水清凉,笑语盈盈。忽然,一片粉红的花瓣从上游飘来,顺着水势,轻盈地旋转着,灵巧地滑过我们的指尖。又一片滑过,有人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把一瓣粉红捉在掌心。更多的花瓣顺流而下,我们便纷纷扔下衣服,去奔跑,去追逐,感觉自己也变成了娇俏的花朵,与微风嬉戏,和乡村相拥。偶一回头,看到母亲年轻的脸上,正开着一朵褐红色的花,那是被太阳光抚触过的颜色,是被泥土亲吻过的颜色,健康、动人……

    ⑤我们长大了,我们的父母却老了;我们星散四方,我们的父母却留在了原地。离开的和留下的,每颗心都守在故乡身旁。

    ⑥后来的某一天,父亲去了,母亲一夜之间仿佛矮了一截。她说:“我不去你们家,我要守在这里,我离不开土。”

    ⑦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夕阳西下,母亲站在家门口,向我挥手告别,虽面容沧桑,却眼神坚定。秋风飘起她额前的几根银丝,舞起她身后的一丛花影,我的眼前逐渐模糊起来。随着时光行走,这一幕,已经藏在我记忆深处,剪影一样,越来越清晰。

    ⑧今年春天,母亲在家门口移栽了一棵蜀葵花,说是在田里干活时捡到的,不知是哪里的风携了谁家的种子,萌芽在母亲的田埂上。夏天时,蜀葵开了几串通红的花,为整条小巷温柔地点亮一盏灯,照着我回家的路。

    ⑨再回家时,那棵蜀葵已经老去,开不出美丽的花了,我略感失望。母亲懂我的心思,莞尔一笑,转身回屋,用纸托着两包黑色的花籽出来:扇贝形的,是蜀葵花籽;地雷样的,是紫茉莉花籽。

    ⑩“这个是从咱家摘的,那个是从别家摘的。满街都是花,不愁明年没花看。”母亲说。

    ⑪这时我才明白,花开是短暂的,她们像海浪一样,哗啦一声,撞在小村的胸口,然后无声地退去;她们又是恒久的,一代代繁衍生息,不卑于渺小,不惧怕风雨。你来,她们在;你走,她们仍旧在。

    ⑫如今,每次回老家看母亲,走在静静的小巷里,看到人家门前的重重花影,总感觉旧时光里的花草之魂纷纷穿越而来,唤起心中久违的亲切和感动。

    ⑬我知道,在每一片花影身后的院墙内,定然有人在忙碌着什么,心里在坚守着什么。他们像这些花儿一样,甘为小巷添一分妩媚,增一缕暗香;与小村共饮一杯烟火,共度一段流年。虽无言,却执着……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将下面一段文字还原到文中,最合适的位置在哪两段之间?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烟霭薄薄的,流淌在四周的群山间,流淌在小村的梦里。我也化为薄烟,在小村的梦里流淌,恍惚又回到儿时的故乡。

    (2)、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邻居家门口的紫茉莉,白天紧紧抿着小嘴,直到傍晚才张开,纤小娇弱,却吐着幽幽的香气。

    (3)、请结合第④段分析,为什么“流水落花图”最令“我”难忘。
    (4)、文章题目“小巷有花守流年”有哪些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具有艺术气质的中国古代地图

    ①一般来说,人们对地图的关注,更多侧重于其实用功能。然而,地图的内涵与外延绝非止于“用”。地图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地图的文化之道也是有待挖掘的。从艺术的维度谈地图,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地图提供新的视角。

    ②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广泛运用于军事、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到汉代,中国的制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裴秀提出了系统的地图编制理论与方法——“制图六体”,该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制图史上的重要作品。宋代的科技得到很大的发展,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制图者通晓天文地理,能写会画。元明两代则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的高峰期。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

    ③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就是地图,特别是长卷、大场景的画。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本身就是一幅地图。如果将其扁平化,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地图;若再将其浓缩化,就是当今的网络地图。

    ④中国古代地图的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描写自然山川为主体,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意识。许多中国古代地图多弥漫着绘画的气息,一幅幅精美的地图也就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图和山水画绘制的初衷、手法和目的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今,地图和山水画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地图成为一种理性的测绘科学成果,山水画则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作品。

    ⑤中国古代地图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地图作为测绘技术和绘画的结合体,古人在绘制时,不会像现代这样,用缜密的思维从视觉习惯上考虑地图的符号、色彩标准、字体等方面,古地图所体现出来的是制图者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客观的事物,如何来提炼要表达的地理要素。所以,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

    ⑥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制图者往往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因此,在不同的地图中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符号。同时,由于绘本地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地图又不由自主地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风格在中国古代地图的色调、设色手法和地图符号的表达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⑦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为追求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地图之外的艺术性、文化性逐渐被抛弃。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求不停地改变着地图的形态,使地图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地图?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许多精美的中国古代地图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 B、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 C、通常,古代制图者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的特点。 D、时代在发展,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地图之外的艺术性、文化性逐渐被抛弃。
  • 1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丙】李皭为福建将乐令,春秋行乡饮酒礼时,至村落间问民疾苦,牧竖妇女皆环集,导之以善,肫然如家人。期月,邑人悉向化 , 境无盗贼,讼庭稀鞭扑声。皭初至官,与家人约曰:“在官,俸金外皆赃也,不可以丝毫累我。”官廨有桂二株,方花开,李指之曰:“此亦官物也,擅折者必治之。”自是家人不敢簪桂花。尝出郭省敛 , 从仆摘道旁一橘,顾见之,责曰:“岂可坏法自汝始!”立下马杖之,命偿其直。居三年,上官有索馈者,无以应,遂去官归。

    (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①李皭(jiào):清朝顺治年间福建将乐县县令。②牧竖:牧童。③肫(zhūn)然:诚恳真挚的样子。④向化:受到感化而归顺。⑤官廨(xiè):官署。⑥省敛:考察收取租税。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

    (1)而去之                    委:

    (2)亲戚之                    畔:

    (3)必敬必                    戒:

    (4)出郭省敛                 尝: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往送门        立下马杖 B、环而攻之不胜     一怒诸侯惧 C、天时不如地利也       焉得为大丈夫乎 D、顺为正者                 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此亦官物也,擅折者必治之。

    (4)、【甲]【乙]两文所阐述的观点在【丙】文李皭身上得以充分体现,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
  • 17、阅读《春望》和《月夜》,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望》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春望》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家人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情感,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春望》用多个意象实写,主要是融情于景。《月夜》一诗作者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从他人着笔,展开联想和想像,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
    (2)、《春望》《月夜》都是杜甫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其间。请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 18、下面是小语同学制作的古诗文学习卡片,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诗文题目

    作者

    名句

    品格志趣或情感态度

    《富贵不能淫》

    孟子

    富贵不能淫,①

    独立自尊,坚韧正直

    《饮酒(其五)》

    陶渊明

    此中有真意,②

    闲适自得,热爱田园

    ③《

    李贺

    报君黄金台上意,④

    《如梦令》

    李清照

    争渡,争渡,⑥

    青春泛舟,惊喜欢快

    《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伤春惜时,珍视美好

    《渔家傲》

    李清照

    , 星河欲转千帆舞。

    千帆竞舞,向往自由

  •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文章以雄辩著称。 B、《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盛赞这部作品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抒情散文《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这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一般来说,祈使句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
  • 20、时光如梭,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     )然而逝①。   我们见证了毛主席笔下解放军cuī(     )枯拉朽的胜利;认识了朱德总司令那性格和蔼可亲②,   任劳任怨的伟大母亲;感受了茨威格笔下列夫•托尔斯泰入木三分的审视;欣赏了张择端③《清明上河图》(     )的线条,梦回大宋的繁华;品读了李白、王维这些古代文人带给我们的无限xiá(     )思④……   这些文字的力量(     )刻在我们心中,教会我们心存善念、砥砺前行。浩瀚无垠的文学海洋待你我携手áo(     )游,让我们共同翘首下一段征程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空缺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悄(qiǎo)          催  劲(jìng)             暇         镌(juān ) 翱 B、悄(qiǎo)        摧  劲(jìng)               遐         镌(juān)  遨 C、悄(qiāo)        催  劲(jìn )           暇          镌(juàn ) 遨 D、悄(qiāo)        摧  劲(jìn )         遐          镌(juàn ) 翱
    (2)、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
    A、 B、 C、 D、
    (3)、关于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正确的意见是(     )
    A、删掉“携手”。 B、“翘首”换成“开启”。 C、“征程”换成“旅途”。 D、删掉“让”。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