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骨:            

    而两狼之并如故:            

    狼不敢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将这篇文章改写成白话故事后,小文同学觉得自己对屠户杀狼之后的心理表现得不够细腻和充实,请你为他修改一下。

      小文的改写片段:屠户于是明白了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是为了迷惑敌人。

      你的修改:

    (4)、文中的屠户和狼分别有着怎样的特征?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2、根据要求填空。
    (1)、《狼》中描写狼“犬坐于前”的神态的句子是:。 
    (2)、《狼》一文中发表议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 
    (3)、蒲松龄告诫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凶残的人,这样的人本性难改,用心狠毒,用一个成语描述这样的人,即。 
  •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狼》一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B、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文学家。 C、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们习惯于将邪恶的、虚伪的、狡诈的等一切不好的事物与狼相联系,从描写狼的成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 D、《狼》一文的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 4、下列句子停顿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5、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一狼洞中(代词,指积薪) B、屠自后断股(代词,指狼) C、意将隧入以攻后也(代词,指狼) D、场主积薪中(代词,指麦场)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其一坐于前 B、乃悟前狼假 C、一狼其中 D、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 7、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狼径 B、止增笑 C、禽兽之变诈几何 D、野有麦场
  • 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xīn)    屠大(jǒng)   眈相向(dān) B、(mèi)    目似(míng)   蔽成丘(zhàn) C、尾(kāo)    意甚(xiá)   狼亦矣(xiá) D、(zhà)    其下(yǐ)   刻两毙(qīng)
  • 9、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遭遇妖魔是常有的事。假如在一次降妖过程中,孙悟空发了下图所示的朋友圈,请你根据《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完成下列各题。

    (1)、孙悟空此条朋友圈中所提到的甲是。 
    (2)、此条朋友圈提到的乙是____。 
    A、八戒 B、山神 C、沙僧
    (3)、唐僧被救出后,看到了悟空的这条朋友圈,请你以唐僧的口吻在下面回复一句。
  • 10、阅读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节选)

    吴承恩

    一番搭上手,斗经四五个回合,行者捏着拳头,拖着棒,败将下来。那妖王立在山前道:“我要刷洗唐僧去哩!”行者道:“好儿子,天看着你哩!你来!”那妖精闻言,愈加嗔怒,喝一声,赶到面前,挺枪又刺。这行者抡棒又战几合,败阵又走。那妖王骂道:“猴子,你在前有二三十合的本事,你怎么如今正斗时就要走了,何也?”行者笑道:“贤郎,老子怕你放火。”妖精道:“我不放火了,你上来。”行者道:“既不放火,走开些。好汉子莫在家门前打人。”那妖精不知是诈,真个举枪又赶。行者拖了棒,放了拳头。那妖王着了迷乱,只情追赶。前走的如流星过度,后走的如弩箭离弦。

    不一时,望见那菩萨了。行者道:“妖精,我怕你了。你饶我罢。你如今赶至南海观音菩萨处,怎么还不回去?”那妖王不信,咬着牙,只管赶来。行者将身一幌,藏在那菩萨的神光影里。这妖精见没了行者,走近前,睁圆眼,对菩萨道:“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不答应。妖王捻转长枪,喝道:“咄!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也不答应。妖精望菩萨劈心刺一枪来。那菩萨化道金光,径走上九霄空内。行者跟定道:“菩萨,你好欺伏我罢了!那妖精再三问你,你怎么推聋妆哑,不敢做声,被他一枪搠走了,却把那个莲台都丢下耶!”菩萨只教:“莫言语,看他再要怎的。”此时行者与木叉俱在空中,并肩同看。只见那妖呵呵冷笑道:“泼猴头,错认了我也!他不知把我圣婴当作个甚人。几番家战我不过,又去请个甚么脓包菩萨来,却被我一枪,搠得无形无影去了;又把个宝莲台儿丢了。且等我上去坐坐。”好妖精,他也学菩萨,盘手盘脚的,坐在当中。行者看见道:“好!好!好!莲花台儿好送人了!”菩萨道:“悟空,你又说甚么?”行者道:“说甚!说甚!莲台送了人了!那妖精坐放臀下,终不得你还要哩?”菩萨道:“正要他坐哩。”行者道:“他的身躯小巧,比你还坐得稳当。”菩萨叫:“莫言语,且看法力。”

    他将杨柳枝往下指定,叫一声“退!”只见那莲台花彩俱无,祥光尽散,原来那妖王坐在刀尖之上。即命木叉:“使降妖杵,把刀柄儿打打去来。”那木叉按下云头,将降魔杵如筑墙一般,筑了有千百余下。那妖精,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深成汪皮肉开。好怪物,你看他咬着牙,忍着疼,且丢了长枪,用手将刀乱拔。行者却道:“菩萨啊,那怪物不怕疼,还拔刀哩。”菩萨见了,唤上木叉:“且莫伤他生命。”却又把杨柳枝垂下,念声“唵”字咒语,那天罡刀都变作倒须钩儿,狼牙一般,莫能褪得。那妖精却才慌了,扳着刀尖,痛声苦告道:“菩萨,我弟子有眼无珠,不识你广大法力、千乞垂慈,饶我性命!再不敢恃恶,愿入法门戒行也。”

    菩萨闻言,却与二行者、白鹦哥低下金光,到了妖精面前。问道:“你可受吾戒行么?”妖王点头滴泪道:“若饶性命,愿受戒行。”菩萨道:“你可入我门么?”妖王道:“果饶性命,愿入法门。”菩萨道:“既如此,我与你摩顶受戒。”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头刀儿,近前去,把那怪分顶剃了几刀,剃作一个太山压顶,与他留下三个顶搭,挽起三个窝角揪儿。行者在旁笑道:“这妖精大晦气!弄得不男不女,不知像个甚么东西!”菩萨道:“你今既受我戒,我却也不慢你,称你做善财童子,如何?”那妖点头受持,只望饶命。菩萨却用手一指,叫声“退!”撞的一声,天罡刀都脱落尘埃,那童子身躯不损。

    菩萨叫:“惠岸,你将刀送上天宫,还你父王,莫来接我,先到普陀岩会众诸天等候。”那木叉领命,送刀上界,回海不题。

    (选自《西游记》,有改动)

    (1)、结合本回目和原著,可以看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形象?
    (2)、电视剧里将文中画线句改编为“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请点评这一改编。
    (3)、请结合本文及原著或有关影视剧,简要谈谈《西游记》中的妖怪的几种结局。
  • 11、阅读

    ①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那六兄弟,……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②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做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做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做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做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做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

    ③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1)、第③段中关于孙悟空“尾巴”的交代有什么作用?
    (2)、选文描述两人打斗,紧张中透着诙谐,语言妙趣横生。试举一例简析。
    (3)、小圣为什么要来降大圣?请根据原著,概括之前的主要情节。
    (4)、你从真君识破大圣变化的土地庙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 12、阅读下面小冀同学的摘抄笔记,回答后面的问题。

    名著《西游记》向(xún mì)其中的读者展现了一个(guī mó)宏大的神话世界,是    甲    (徒有虚名/当之无愧)的超级IP。由此衍生而来的《大闹天宫》《金猴降妖》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 

    1986年版的《西游记》这部经典影视作品如今仍是很多人    乙    (度过/渡过)寒暑假的“标配”。时刻防着妖魔鬼怪的孙悟空,更是不少孩子心中的英雄;呆萌的二师兄□沉稳可靠的沙师弟也很受欢迎。 

    在中国文学史上,《西游记》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典籍□在今天我们依然要对其抱有敬畏之心。专家建议,我们的阅读或许需要确立一种与神话文学相适应的阅读意识,即“神话逻辑的奥秘” □

    (    )将取经看成一场如来佛祖设计的游戏,(    )唐僧就注定不能被吃掉,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取经征途,完成这场游戏。作品的先验性逻辑规定,唐僧取经的功课,(    )不能省略,(    )不能“代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xún mì)    ②(guī mó)    ③

    (2)、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甲:    乙:

    (3)、根据语境,在文中三个方框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 B、 。 ; C、, 。 。 D、, , ;
    (4)、在做笔记时,小冀漏抄了最后一段中的两组关联词,请你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B、因为 所以 不仅 而且 C、如果 那么 既 也 D、因为 所以 既 也
  • 13、班级准备编辑一期关于童话的班刊,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下列活动。
    (1)、 【活动一:阅读现状我调查】班级对栖霞区2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关于“童话阅读兴趣”的网络调查。小语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中小学生童话阅读兴趣统计表

    调查

    对象

    态度

    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不太喜欢

    不喜欢

    小学生

    83%

    10%

    6%

    1%

    初中生

    72%

    16%

    9%

    3%

    A、初中生比较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的比例高于小学生,由此可见,初中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程度明显高于小学生。 B、小学生和初中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的比例都很高,可见,童话故事在小学生和初中生群体中都比较受欢迎。 C、初中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的比例不如小学生,由此可见,随着年龄增长,初中生都不喜欢阅读童话故事了。 D、不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比例都很低,由此可见,童话故事是小学生和初中生最喜欢的图书类别。
    (2)、 【活动二:班刊封面我设计】请你为本期以“童话”为主题的班刊拟刊名,再设计一个封面,并按要求写下你的构思。

    ① 刊名:《》。(要求:不出现“童话”一词)

    ②请从下面三个封面模板中任选一个,写出班刊封面的图案设计。

    我选择设计模板 , 我的封面图案设计是

    模板A 模板B 模板C

    (3)、【活动三:班刊作品我创作】班刊中有个栏目是《童诗天地》,小语和你准备联手投稿。小语创作了诗歌第一节,请你参照第一节的内容和结构,补充完整诗歌的第二节。 

    天空是条蓝色的大河

    天空是条蓝色的大河

    河上飘着洁白的云朵

    我想此刻

    天妈妈正在河边洗衣

    云朵是她洗出的泡沫

    天空是条蓝色的大河

    河上飘着洁白的云朵

    我想此刻

  • 14、【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文本一:

    雪  兔

    郑渊洁

    ①路路是一只黑兔。他恨自己的肤色。

    ②森林里只有路路一只黑兔,白兔们不跟他玩,就因为他肤色黑,路路从小就喜欢一只叫冉冉的白兔。冉冉性格温柔,走起路来姿态特别好看。路路经常躲在大树后边看她。有一天,路路在草丛里碰见了冉冉。

    ③“你好。”路路的心使劲跳。

    ④“……”冉冉见是黑兔,没吭声。从小爸爸就告诉她,白兔比黑兔高贵。

    ⑤路路给冉冉让开路。冉冉头也不回地走了。

    ⑥路路连做梦都想把自己的肤色变成白色,不为别的,就为能同冉冉说几句话。可他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没有希望的生活是痛苦的。

    ⑦冬天到了。一天夜里,天上飘起鹅毛大雪,转眼间就把山林染白了。

    ⑧睡在草丛里的路路的身上挂满了雪花。清晨,路路惊喜地发现,自己变成了白兔。路路兴奋极了,他虽然知道太阳一出来,身上的雪就会融化,但只要能同冉冉说上几句话,他就满足了,路路祈祷太阳晚些出来。

    ⑨路路小心翼翼地朝白兔居住的地方走去,他生怕碰落了身上的雪花。

    ⑩老天真会安排。路路没走多远,就看见冉冉在两棵大树之间玩雪。

    ⑪“你好。”路路说。

    ⑫“你好!”冉冉见是一只白兔,友好地说。

    ⑬“咱们一块儿玩行吗?”路路谨慎地试探。

    ⑭“当然可以。”冉冉说,“我怎么没见过你?”

    ⑮“我……我是从别的森林来的。”路路不得不撒谎。他认为自己是在撒真诚的谎。不坏。

    ⑯冉冉和路路一边玩一边聊天。冉冉真喜欢路路,喜欢他的性格,喜欢他的幽默。

    ⑰路路更是感到甜美,他认识到自己并不比白兔差,这从冉冉兴奋的程度上就能判断出来。

    ⑱太阳终于无情地从山后露出了通红的脸庞,树枝上的雪花开始变成水珠坠落进泥土。

    ⑲路路明白自己的真面目马上就要暴露了,他不愿破坏这美好的场面。

    ⑳“再见了!”路路说。 

    ㉑“再玩一会儿不行吗?”冉冉央求。

    ㉒“我还有事,以后来玩。”路路又说谎了。这回是神圣的谎。

    ㉓“我等你。”冉冉依依不舍地说。

    ㉔路路走了。

    ㉕几天后,路路又碰见了冉冉。

    ㉖“你好!”路路情不自禁地问候。

    ㉗“……”冉冉一看是黑兔,不理他。

    ㉘路路心里感到凄凉。

    ㉙从此,路路天天盼着下雪,可整整一个冬天再没下第二场雪。

    ㉚后来路路听说,冉冉失踪了。有人说她去别的森林找一只叫路路的白兔,也有人说她在半路上遇到了狼的袭击。

    ㉛路路恨那场大雪。

    文本二:

    皇帝的新装(节选)

    [丹麦]安徒生

    ①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②“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

    ③“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④“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⑤“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 下列对《雪兔》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兔”其实是一只黑兔,因为不喜欢自己的肤色想变成白兔。 B、身上挂满雪花后,黑兔路路终于实现了亲近白兔冉冉的愿望。 C、白兔冉冉因为路路的性格以及幽默而不再计较他是一只黑兔。 D、“雪兔”形象虚幻而真实,深刻展现了一个价值观偏执的世界。
    (2)、下列关于《雪兔》写作艺术的相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情节富于变化而又合情合理。 B、塑造的兔子形象并非人物形象。 C、有心理描写也有个性化语言描写。 D、巧妙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文章主题。
    (3)、 好的结尾总是让人意犹未尽、若有所思,请结合童话《雪兔》简要分析。
    (4)、 童话《雪兔》和《皇帝的新装》都设计了有关“说谎”“真相”的情节,请比较其异同。
  • 15、【课内品读】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2)、 “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皇帝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你是如何理解的?
    (3)、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4)、 《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会如何呢?请展开你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 16、 某电视台在播出《皇帝的新装》后,同学们就骗子的形象展开辩论,正反双方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样辩驳?
    反方:我方认为,骗子是有智慧的。他们耐心地研究了皇帝的心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他们骗取了皇帝很多的钱、生丝和金子,而不是骗取百姓的财物,可见他们类似于那些劫富济贫的人,是在惩罚皇帝。

    正方:                                                            

  • 1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B、《皇帝的新装》的体裁是童话,作者安徒生是丹麦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C、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青蛙王子》等。 D、中国流传的童话故事非常多,有《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神笔马良》等。
  • 1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童话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思索和悠远的人生体会,更多的是一份温馨和童趣。 B、学校劳动课既能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也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让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将建设魅力乡村和文化景区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 1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B、“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 C、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D、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
  •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声附和 , 纷纷表示赞同。 B、中国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以620千米的时速贴地飞行,这真是骇人听闻啊! C、童话是孩子们“爱的礼物”。它常以怪诞不经的故事,千方百计地使孩子们学会感知爱,懂得爱。 D、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