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习《中国石拱桥》后,八(2)班开展“中国桥的魅力”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某小组搜集了一段关于港珠澳大桥的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修改。
[甲]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使港珠澳大桥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湾区内部交通网络的“任督二脉”,从而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乙]建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①[甲]处画线句成分残缺,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乙]处画线句词语搭配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2)、下面的图片是某个汉字的小篆字体,还带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请你用正楷在田字格中工整地写出来,并展开联想,从图形构成的角度来分析其构造。(3)、根据提示,填写“桥”的名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述的是诗人在夜宿的情景;传说中,七夕节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曰;红军长征时强渡的大渡河上有条铁索悬桥,叫作。
-
2、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 , 文章通过对和两座桥的具体而生动的说明,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
-
3、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____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 . 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tǎn,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qì桥墩 . ,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____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____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石拱
平tǎn石qì
桥墩(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修理 而且 姿态 B、修建 而且 姿势 C、修理 所以 姿势 D、修建 所以 姿态(3)、选段抓住了卢沟桥的特征。(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4、[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小秦和小淮学完《苏州园林》后,相约周末上午同游瞻园,感受江南园林的雅致。游览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导游正在介绍瞻园中的古代家具,他们便跟上游客一起听讲解。
导游:榫卯被称作中式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榫卯结构中常见的燕尾榫,两块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接近梯形台的形状,故名“燕尾榫”。
小秦:这真是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啊!
小淮:你能识别出图片中哪一种榫卯是燕尾榫吗?
小秦:这可难不倒我,图是燕尾榫。
A
B
C
D
-
5、类文荐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廊·亭·桥
陈从周
廊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中的妙用。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作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
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隔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光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限。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
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又为别调了。
亭
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
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北京的景山五亭,为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笠亭如盖,半枕山腰。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多种。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翚飞多姿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
桥
桥,古代称为“河梁”,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
江南园林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人桥倒影,更显得山高水阔,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则贴水而过,观赏游鳞莲蕖,益得情趣。苏州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桥引人随”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网师园园小而精,以静观为主,廉泉桥小小一拱,横枕涧上,隐处园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者至此,往往留步。
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有梁式桥、拱桥、浮桥、廊桥、亭桥等,在世界建筑艺术上放出一种独特光彩。
(有删改)
(1)、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各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廊的运用有哪些原则?亭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3)、文章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4)、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试简要分析。 -
6、课内精读
阅读《苏州园林》,回答问题。
(1)、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具体说明。(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体会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①至于池沼,大 . 多 . 引用活水。
②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 . 不 . 雷同。
③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 本 . ,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4)、本文为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将之与哪些事物进行了比较?各说明了什么特点?(5)、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7、学习了本文,班内开展了“话说园林”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小张同学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上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联:
(2)、下面是某同学游览苏州园林后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助她修改。很早以前就听别人说过素有“天下园林之母”美誉的苏州园林——拙政园。我内心向往已久,这次利用假期,[甲]我乘车南下,来到号称东方威尼斯的苏州,终于目睹了拙政园的美丽风采,那可真是叫鬼斧神工![乙]园林的结构、布局、内容等……无不给人以美感。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问题,应将“”改为“”。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重复赘余的问题,应把“”删去。
(3)、小雅参加的“江浙文化夏令营”,每天都开设了丰富的文化主题活动。下面几项活动中,她最不可能体验的一项是( )A、欣赏苏州园林的建筑之美。 B、品尝宁波的著名小吃猪油汤圆。 C、扮演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 D、走进鲁迅的故乡,坐坐乌篷船,听听社戏。 -
8、文学常识填空。
《苏州园林》选自《》,作者是 , 原名叶绍钧,字 , 江苏苏州人,家、教育家。
-
9、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
10、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 . 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____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 ,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____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lòu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bàng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____。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对称
回廊lòu空
无所依bàng(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避免 不是 深度 B、避开 不是 升度 C、避免 不仅 升度 D、避开 不仅 深度(3)、苏州园林的花墙的特点是 , 廊子的特点是。(4)、写出选段第1段中最后一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11、类文荐读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读 碑
刘成章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的浮雕,我一一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去瞻仰纪念碑。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我不敢说倒背如流,起码是牢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的体会更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个泉,叫作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荫,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泉水如泣如诉。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一片多么恢宏的声音!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的确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1)、作者到南泥湾前后,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有什么不同?(2)、“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作者“读碑”,最后读懂了哪些内容? -
12、学校开展“向英雄致敬”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请按提示修改“征文启事”。
征文启事
为引发同学们学习英雄事迹,弘扬奉献精神,学校编辑部拟向全体学生征集以“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文稿,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稿件请注明姓名、班级,交给3号楼304室张老师。欢迎同学们涌跃投稿。
校编辑部
2025年11月18日
①“征文启事”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征文启事”的内容不完整,请提出修改意见。
(2)、下面是王亮同学征文稿的结尾部分,请你帮助补充完整。(书名)中的许云峰是英雄,他用双手为战友挖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勇武善战的(人名)是英雄,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之年(71岁)的李兰娟是英雄,她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正是有了这些英雄,才铸就了我们不朽的国魂,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3)、有人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写了一副对联,请选用以下词和词组,组成恰当的上下联。血与火 璀璨丰碑 铸就 人民英雄
辉煌史册 缔造 永垂不朽 万古流芳
上联:千年传颂,
下联: , 心和泪
-
13、文学常识填空。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可分为、和逻辑顺序。其中逻辑顺序可分为、等。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等。
-
14、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____了。我怀着万分chóng敬的心情,瞻 . 仰了这座wēi峨、____、庄严的纪念碑。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 . 立在广场南部 , 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____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chóng敬
瞻仰wēi峨
矗立(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落成 广博 轻轻 B、造成 广博 徐徐 C、落成 雄伟 徐徐 D、造成 雄伟 轻轻(3)、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 是按照的空间顺序写的。(4)、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最前面去,可是猎人还是把目光越过它,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让小猎狗很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是个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小猎狗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猎人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一条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然后掉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下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尽扫。
这时,小猎狗突然蹿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的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了罗圈腿。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最前面去,可是猎人还是把目光越过它,数后面十条狗。
(2)、猎人的另外十只猎狗对小猎狗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公狼的出现在这篇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阅读本文之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 -
16、课外阅读
阅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善术者
亡而入胡
将胡骏马而归
以跛之故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②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③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本文蕴含的道理是: , 成语“”就出自本文。(4)、你认为塞翁“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的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 -
17、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四则寓言的寓意。
-
18、班级要组织“走近寓言世界,感悟寓言魅力”读书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拟写开场白】请你给活动写一段开场白。(2)、【好书推荐】请你在本次活动中,向同学们推荐你最喜爱的一本寓言故事书并写出你的推荐理由。(30字以内)(3)、【续写寓言】根据下面的寓言内容,续写情节。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葡萄藤上的葡萄熟了,便想摘下来吃。但它用尽方法都没摘到,只好放弃,
-
19、下列选项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晓之者曰 B、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 C、闻之于宋君 求闻之若此 D、亦不能有所中伤亦舍然大喜
-
20、根据解释,写出成语。(1)、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2)、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3)、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4)、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5)、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