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 B、必先/苦其/心志 C、兵革/非不坚利也 D、曾益其/所不能
  • 2、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威武不能    B、饿其体肤 C、所以 D、一怒而诸侯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今义:

    (2)、管夷吾举于

    古义:今义:

    (3)、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今义:

    (4)、丈夫之冠也

    古义: 今义:

    (5)、富贵不能

    古义:今义:

    (6)、而后

    古义:今义:

    (7)、于色

    古义:今义:

  •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亲戚

    以顺为

    于畎亩

    益其所不能

    与民

  • 5、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公孙(yǎn)     丈夫之(guān) B、妇之道(qiè)              亩(quǎn) C、(yuè)              法家士(fú) D、益(céng)              米(sù)
  • 6、类文荐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 , 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巡初守睢阳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前后大小战凡四百余杀贼卒十二万人。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致死力。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

    [注]①巡:安史之乱时镇守睢阳的将领张巡。②睢阳:唐郡名,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军士吏甲     被:

    将军                     约:

    将士退散              或:

    下争死力              故: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一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②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4)、周亚夫和张巡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分别是如何刻画的?
  • 7、某班学习了《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后,同学们纷纷被周亚夫的一身正气所感染,为此班级开展了“弘扬正气”专题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什么是正气?正气,就是正大光明之气,是激浊扬清之气,是战胜邪恶、保护弱者的法宝。社会正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

      我们的时代呼唤弘扬正气,以荡涤假恶丑;我们的社会需要弘扬正气,以激扬真善美;____。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倩倩同学在朗读材料时,故意留下最后一句不读,请你结合语境,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对于“中学生也要为弘扬正气献一份力”的观点,亮亮不以为然,他认为中学生年龄还小,弘扬正气是成年人的事,请你针对他的观点,对其进行反驳。
    (4)、活动中,李明同学在网上摘抄了一篇弘扬正气的短文。下面是短文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一件非常普通的路边好人好事,一个并不离奇曲折的社会故事,[甲]但在当下却需要有的放矢地大肆鼎力宣扬。抓住一个典型事例,不惜篇幅,一次性地将文章做好做足,值得称道。但对这样的典型,仅个别媒体做文章似乎还显得势单力薄,而应该形成合力,放大社会效应,[乙]为社会正气制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有效回击前阶段对社会冷漠症的过分渲染。

    ①画线句[甲]存在语句赘述的语病,应该将“”删去。 

    ②画线句[乙]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可将“”改为“”。 

  • 8、文学常识填空。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作者 , 字 , 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朝代)家。他所撰写的《》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 9、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3)、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B、司马迁的著作有《史记》《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等。 C、课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的情况做铺垫。 D、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军营却是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军营将士们目中无人。
  • 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备胡       请军礼见 B、已而细柳军              称善者久 C、以河内守亚夫将军              天子 D、成礼去              可得犯邪
  • 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B、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C、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 D、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霸上
    (2)、上自
    (3)、天子先驱
    (4)、礼而去
    (5)、使人称谢
  • 14、类文荐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的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1)、班级举办“汪曾祺作品诵读会”,有同学打算朗诵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选用下面哪种风格的配乐?(           )
    A、热烈奔放 B、慷慨激昂 C、平和舒缓 D、哀婉低沉
    (2)、汪曾祺认为,作家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请从第④⑤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说说作者是如何展现生活的美和诗意的。
    (3)、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4)、某杂志开设“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专栏,有人针对课本中《昆明的雨》写了如下一段简析,请你参照示例,也给《我的家乡》这篇文章写一段简短的评析,100字以内。

    示例:《昆明的雨》一文围绕“雨”的话题,描写了仙人掌、菌子等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事物和风情,展现了一个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文章形散神聚,情感含蓄动人。

  • 15、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雨”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1)、[活动一:对联大比拼]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某同学拟了上联,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写出下联。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

    (2)、[活动二:名著大观园]雨,作家笔下的爱物。同样是对雨的刻画,但表达的主题思想却各有不同。“雨”让作家触景生情,她在《》中写下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赞美了母爱的博大。 
    (3)、[活动三:诗词妙赏析]请你写出两句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句(要注明作者和题目),并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名句:

    赏析:

  • 16、文学常识填空。

    《昆明的雨》选自《》,作者 , 江苏人,家。代表作有小说《》《》等。 

  • 17、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斤市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____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zhàng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shī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____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____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绿  

    饱zhàng              
    shī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是 年华 清酒 B、所以 莲花 清酒 C、但是 莲花 浊酒 D、所以 年华 浊酒
    (3)、“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中“那天的情味”指。 
    (4)、结合全文,说说选段结尾处“我想念昆明的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18、班级小报准备出一期“家乡的桥”专刊,准备用你观赏白沙大桥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作为“桥之美”栏目的插图。请你为这张照片配上一段描写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 19、类文荐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云南的古桥

    ①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最早或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②云南山多河多,境内有大小河流800多条。千百年来,云南人发挥聪明才智,在大江大河上造桥,在穿越悬崖绝壁的激流上建桥,书写了云南古代交通的辉煌。

    ③云南古桥____,而且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价值。 

    ④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可惜,这座被称为“万里长江上最早的桥梁”现仅存遗址。而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位于丽江至永胜间的金龙桥。在《徐霞客游记》中,寻甸的七星桥、安宁的永安桥、宾川的南薰桥等都被着力描写或赞誉过。这些古桥,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则只留在记载中了。

    ⑤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经多次重修,至清代时为石墩木梁桥,是云南梁式桥的代表之一。它曾是检查私盐的关卡,在云南古代盐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⑥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扩建后的双龙桥桥长148米,桥面高9米,有17个桥孔,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从远处望去,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雄伟壮丽,如长虹卧波,倒映在水天一色之中。桥上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阁楼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是建水双龙桥,另外三枚是北京卢沟桥、苏州枫桥和河南小商桥,这充分体现了双龙桥在我国古桥中的重要地位。

    ⑦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位于大理永平县和保山市隆阳区之间的澜沧江上。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初为藤篾桥。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该桥全长113米,桥宽3.7米,由18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悬崖上,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扶手索。桥的西岸是悬崖,东岸是险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险峻。桥西岸崖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桥”“要塞天成”“沧水飞虹”等30余幅历代名人题刻。这座桥也是云南古桥中历代诗人赋诗最多的一座。可惜,霁虹桥于1986年毁于特大洪水。据《保山地区交通志》记载,霁虹桥被毁前是云、贵、川、藏、陕五省区铁索桥中最古老、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桥梁,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⑧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和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这些桥因地制宜,不拘一格。

    ⑨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古桥一般有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价值、结构传力与构筑技术价值以及观赏审美价值。云南的一些桥梁具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价值,而位于屏边五家寨的人字桥兼有三种价值。人字桥是滇越铁路桥梁建筑的精华所在,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曾与河北赵州桥一起列入《世界名桥史》。

    ⑩云南大地上的古桥,或雄伟壮阔,或小巧玲珑,或精雕细琢,或古朴随意。它们渗透了建造者的智慧,既是宝贵的交通遗产,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节选自《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有删改)

    (1)、请在选文第③段横线上补出恰当的语句,使该段总领下文。
    (2)、选文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现仅存遗址。 B、茅以昇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禄丰五马桥属于梁式桥,建水双龙桥属于拱式桥。 C、第⑨段加点词“之一”用得很准确,说明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有多种,桥梁只是其中的一种。 D、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云南的古桥,作者行文时按照古桥修建的时间先后逐一进行说明,条理很清晰。
  • 20、课内精读

    阅读《中国石拱桥》,回答问题。

    (1)、课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哪些方面的知识?
    (2)、作者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赵州桥的?请具体分析。
    (3)、下面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4)、观察下面的句子,分别说说加点词语能否去掉并说明理由。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②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