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经典咏流传”主题班会正在筹备中,请你帮主持人小文完成开场白的设计。

    我们跟随诗词的长河,追寻英雄的足迹,传唱经典,与英雄对话。读诗文,就是与先贤哲人共情,让先哲的智慧与情怀温润我们的心灵。读“① , 悠然见南山”,体会陶渊明的悠然自得;读“② , 恨别鸟惊心”,感受杜甫感时伤世的沉郁惆怅;读李贺《雁门太守行》中“③ , ④”,振奋于雁门关前将士们慷慨以赴的决心;读“天接云涛连晓雾,⑤”,感动于李清照不让须眉的壮志豪情;读“无可奈何花落去,⑥”,你会明白美不会因消逝而虚无。 

  • 2、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建筑的古色幽香,因此同学们写下了下面这段话,请你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①故宫是什么?我想说,它是一座凝聚了中华文明之美的宫殿。②它____帝王的私产,

    ____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③它的美,来自时间的孕育,来自万物的和谐,来自我们文明中真善美的赐予。 

    (1)、请在第②句的横线处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第③句从语气上看,属于    (  )
    A、疑问句 B、感叹句 C、陈述句 D、祈使句
  •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上诸多文化世家留下的优良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文氏是明代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世家,传承十数代,    甲    (出现/涌现)了以文徵明为代表的众多文化名人。    乙    (追溯/追究)其因,与文氏家族优良的家风、家学之熏密切相关。文徵明纪念园全面展示了文徵明之生平事迹□艺术风采,另复原“玉磬山房”,再现其读书写字、绘画弹琴、品茶下棋的美好情景。同时设立文创空间开展书法、绘画、拓碑等多样文化致敬以文徵明为代表的明代文人。 

    春来紫藤花开,落英缤纷,到文藤园坐一坐,或漫步于文徵明艺术长廊,或(zhān yǎng)历史遗迹文徵明墓地。文徵明的书画    丙    (赋予/给予)我们魔力,让我们穿越时间的(suì dào),徜徉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河,品味那愈久香的经典。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ān yǎng)        ②(suì dào)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熏(    )        ②愈久香(    )

    (3)、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      乙:     丙:

    (4)、在文段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徜”和“徉”都是形声字,形旁都是“彳”。“徜徉”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由此推测这两个字的形旁“彳”应该是汉字的变体。 
  • 4、一个微笑,能驱散久埋心底的阴霾;一份宽容,能让人生之路海阔天空;一点坚持,能让理想之帆驶向彼岸……奶奶的叮咛是力量,老师的眼神也是力量;挫折、磨难是力量,书籍、道理也是力量;万众一心是力量,心底的梦想也是力量……

    请你以“有一种力量叫”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结合自身经历抓住导语中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⑵除诗歌外的文体皆可,但必须文体明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⑷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⑸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 5、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下面是小明介绍“自强不息”的内容,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14年,梁启超到清华大学做《论君子》的著名演讲,引用《易经》中君子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

    ②清华大学的校训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五千年中华文明对清华大学的影响。

    ③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取自于《易经》。

    ④促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大学校训的,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梁启超。

    ⑤后来,清华大学又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直至今日。

    ⑥《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位列“五经”之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源流!

    A、③⑥②④①⑤ B、③②⑥①⑤④ C、⑥③①⑤②④ D、⑥①⑤②④③
    (2)、请以“各位选手,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演讲比赛的评选要点……”为开头,向参赛选手陈述下表内容。要求信息完整,连贯通顺,思路清晰。

    “自强不息”演讲比赛评选要点

    演讲内容

    语言表达

    形象风度

    围绕主题,具体感人

    语言规范,吐字清晰

    精神饱满,情感丰富

    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语速恰当,自然流畅

    朴素端庄,举止得体

    (3)、活动中,小李撰写了一篇演讲词,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自信、自立、自强是人生中最耀眼的三盏明灯。②自信,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拥有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自立,让我们学会独立,不再过分地依赖父母;自强,让我们努力向上,发愤图强,勇敢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③可以说,这三盏明灯,照耀着我们长大、成才,照耀着我们走向未知且充满坎坷的人生之路……④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⑤作为承载未来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建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把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 6、诗歌鉴赏

    江亭夜月送别(其一)

    [唐]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 ,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②横:横亘。③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④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⑤离群:离开同伴。⑥乱烟:凌乱的烟雾。⑦碧砌:青石台阶。

    (1)、下列意象中,没有在两首诗中都出现的一项是(    )
    A、 B、 C、 D、
    (2)、王勃这两首同是送别诗,在表达感情的手法上却大有不同。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言离愁,抒情稍显浅露;第二首以“江山此夜寒”作结,则含蓄蕴藉得多,尤其“寒”字极妙。请你结合第二首诗对此做简要分析。
  • 7、古代诗文阅读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 , 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问。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毋知也。且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宋史·吕蒙正传》)

    【注释】①吕蒙正: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员。④同列:同僚。⑤诘:追问,询问。

    (1)、吕蒙正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    )
    A、他不敢跟朝士结仇 B、他并不介意朝士之举 C、他怕自己对朝士耿耿于怀 D、他对朝士的无礼极为不屑
    (2)、请为选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有朝士帘内指之      其一犬坐前(蒲松龄《狼》) B、令诘官位姓名      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C、终身不能忘      是无礼(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 D、小子亦参政耶      鸟也(《北冥有鱼》)
  • 8、现代文阅读

    成大事者需要关注小节

    佚 名

    ①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落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陈蕃怀有成大事的胸怀固然可贵,但不屑于做琐碎的小事,忽视小节,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够排斥“扫一屋”呢?由此看来,成大事者也需要关注小节。

    ②纵观历史,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因关注小节做出了大事情。

    ③“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别人站着时,不要坐下;和别人在一起,不要读书或者看报;事先没有得到允许,不要看别人的书或写的东西……”这是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4岁时抄在笔记本上的部分“守则”。可以说,这都是些容易忽视的小节,甚至是很拘束人的小节。然而,华盛顿却把它看作了自己成长所必需的“维生素”。假如他不关注小节,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很难想象他日后会受到众人的拥戴,当上美国总统。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非常关注小节,一次在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送行时,亲王的飞机刚起飞,我国送行的人们就散开准备离去,只有总理仍笔直地站在原地,并叫回了散开的人。正是他这种对待别人认为的小事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了众多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许。“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伟人们的例子不难看出,关注小节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从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和支持。

    ④关注小节,可以及时把握成大事的机会。一片草叶割破了手,鲁班发明了锯;一个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小节中包含着成大事的机会,包含着成大事的重要条件,他们正是因为关注了小节才抓住了成大事的机会,为自己成大事奠定了基础。

    ⑤小节不仅关乎上文所论及的“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其实也关乎“修身齐家”这一类的大事。成大事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目标。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以天下为己任,对他来说忧国忧民是大事;一个家庭主妇,心里装着全家老小,对她来说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是大事。无论其内涵如何,可能都需要他们在成就大事的过程中去关注小节,只有如此,才能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做出对个人或对社会有益的大事。

    ⑥今天,关注小节不仅是国民素质的一种反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禁止吸烟的地方随意吞云吐雾……这些看似小节,但不拘小节,大事难成。愿年轻的朋友们从小事上着手,在细微处努力,最终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选自教育网,有删改)

    (1)、下列名言能证明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规则是秩序,是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D、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本文论证严密而丝丝入扣,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介绍了陈蕃打扫屋子的故事,既可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②段简洁明了,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自然,引出小节对个人发展作用的阐述。 C、第③至⑤段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明关注小节不仅能得到众人的认可,更是成大事的基础。 D、第⑥段由个人延伸到社会的要求,点出注重小节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契合,使论述更为深刻。
    (3)、第③段主要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请简要概括并分析事例的作用。
    (4)、你的同学小雨不拘小节,比如他本能写一手好字,但上交的作业总是潦草,请结合文章内容对他进行劝导。
  • 9、现代文阅读

    (贵阳名校联考)大地的声音

    徐建英

    马南五岁,如风一样奔跑在结着盐壳的沙土上,任张开钰在后面撵着他喊,马南,马南你慢点儿跑啊!地硬,别摔着了,痛。

    马南呢,不应,也不理,把一路无拘无束的笑丢进夹着咸燥味的风沙中。

    出生不久,张开钰就发现马南听力上有障碍,顺上风,什么都能听得到,可有时明明就在他的旁边说话,他却啥也听不清。张开钰是基地上的气象探测员,与马南的爸爸马川婚后没多久就来到了罗布泊。生下马南后,夫妻俩在这片戈壁滩上一待就是六年。六年来,张开钰仅有的两次外出,都是为马南寻医。各种检查都做过,但医院并不能准确地说出个所以然来,各种药也吃过,可声音还是若隐若现地钻进马南的耳朵里。

    一天,马南可能是跑累了,又一阵风似的跑回自家,一屁股坐在地窝子前的路上。远处响起了高昂的打夯歌,他侧着耳朵听了一会儿,伴着调儿哼起来:“喝咸水那么,嗬嗨!早穿袄来午穿纱那么,嗬嗨!蚊咬屁股沙打脸那么,嗦罗罗罗嘿……”

    跟在后面气喘吁吁的张开钰笑骂道,猫耳朵哩,跟着你旁边炮打雷样地喊,你听不到,隔了这么远的夯歌,你倒是学得有模有样的。

    看着喘着粗气的张开钰,马南停了声,转头问,妈妈,什么是象耳朵?

    马南的听觉又跑偏了。

    你这孩子……张开钰叹了口气,温柔地抹了抹马南脸颊流下来的汗,贴在他的耳边说:象耳朵指的是大象的耳朵,很大很大,整天耷拉着的。

    妈妈,什么是大象呢?

    大象啊,它是一种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动物,很高,很大,还可以骑的哦。张开钰再次贴近马南的耳边说。听清了的马南歪着头问,大象的耳朵有多大呢?

    张开钰比画起扇子的形状,马南摇摇头。张开钰比画起翅膀的样子,马南还是摇头。摇头过后,他拉起张开钰的手跑进自家的地窝子里,手指着墙上挂的那张耳廓形的罗布泊地图问张开钰:是不是跟这只耳朵一样呢?是地图上的这只大耳朵大,还是大象耳朵大呢?

    跟它相比,象的耳朵可小多了。张开钰再次努力地在马南的面前比画大象耳朵的样子,马南圆睁双眼,一脸的迷茫。

    夏季也有寒风,马南如风一样钻进了戈壁滩,他想去找大象。当张开钰从监测站返回时,发现那个小小的身影已笼罩在一片黑黄色的沙尘暴中了,____。

    风沙终于吹累了,地上的尘土也累了,颤着身子趴在地上的母子俩也成了一对土人儿。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住在这个喜欢刮大风的地方呢?马南边抹着脸上的灰土,边哭着问张开钰。

    因为爸爸在这里啊!张开钰指指远处的基地。

    那爸爸为什么不去有大象的地方呢?

    因为这里更需要爸爸,爸爸和同事们在这里工作,可以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强大!张开钰边说边比画。

    马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回到家,几声“哼哼”的猪叫传来。张开钰略一沉思,抱着马南,指着说,看,我们这里有“小象”呢!马南说,妈妈,小象能骑吗?我想骑小象。

    张开钰看着马南被风沙刮得通红的小脸,摸着他脸颊上一层层被风沙吹得皲裂的皱口,钻进地窝子,给猪打来半桶食,待猪吃饱后,把马南带进猪圈,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在猪背上。猪“嗷嗷”地叫,驮着马南绕着猪圈跑,张开钰扶着马南半跑着绕猪圈打转。一时间,大人小孩开心的笑声,夹杂着一股浓浓的猪屎味儿飘了起来。

    金色的秋天来临时,基地更忙了。

    马南一连十几天都没见到爸爸的影子了,他一个人在屋里时,就画墙壁地图里的大耳朵,或趴在隔壁猪圈旁与“小象”嗷嗷对话,或坐在地窝子前等张开钰从监测站下班返回。

    到了深秋,罗布泊的天空被一声撕裂般的巨响划破,一朵巨大的乌金色的云腾空而起,广袤的戈壁滩霎时笼罩在这片金光之中。几十公里外的地窝子前,张开钰激动地摇着马南小小的身躯,说:马南,你爸爸他们成功啦,你听到了吗?“砰”的一声,真是太美妙了!

    妈妈,我也听到了……马南点点头。张开钰抱着马南,任凭泪水流了满面。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注释】①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现已干涸,仅为大片盐壳。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

    (1)、下面选项中与小说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马南听力有碍 B、马南骑“小象” C、马南寻找大象 D、马南听力恢复
    (2)、若删去“打夯歌”的具体内容,并不影响情节的发展,作者为什么要写?
    (3)、根据前后文判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她也风一样跑了过去 B、她连滚带爬扑了进去 C、她气喘吁吁钻了过去 D、她不顾一切跟了进去
    (4)、小说结尾处提到原子弹爆炸的声音如“撕裂般的巨响”,张开钰却认为这声音“太美妙了”,为什么?
  • 10、 整本书阅读
    (1)、下面这首诗出自《艾青诗选》,这首诗是(   )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A、《大堰河——我的保姆》 B、《北方》 C、《雪里钻》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阅读名著《艾青诗选》片段,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别号饮冰室主人。 B、雨果,美国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长篇小说。 C、《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 D、令,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等。
  • 12、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其一)]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3)、 ,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槲叶落山路,。(温庭筠《商山早行》)
    (5)、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
    (7)、《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发了诗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8)、韩愈行至蓝关,回望秦岭,发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疑问,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
  • 13、 基础积累

    在我看来,英雄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坛人物,不是附庸风雅的文人,也不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者。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一颗有hán①____养的心。就像《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他为了解救金翠莲父女,不仅把盘缠给了他们傍身,还跑去找郑屠。所以才有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大快人心。就像种树人杨善洲,他把生命的一半给了沙漠,用行动来实现他的誓言 , 跟沙漠死磕到底,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是他多年来的一意孤行 , 最终将沙漠变成绿洲。又像在大山创办女子高中的张桂梅,一个人,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她不仅是我们每一位平凡人人生路上前行的灯塔,还是不倒的jǐ liáng②____,更是不灭的蜡烛。由此可见,英雄并非可望而不可即,也可以是那些其貌不扬、朴实无华、fǔ③____身于地的,如我们一样的平凡之人。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附庸风雅 B、伟大 C、誓言 D、一意孤行
  • 14、【任务驱动型试题】班级开展《艾青诗选》朗诵会,请完成下列任务。
    (1)、选择朗诵背景图:(  )

        第1小组要朗诵艾青第一次创作高峰的作品,请你根据艾青这段时期的诗歌特点,帮助他们选择一组最恰当的元素制作朗诵背景图。

    A、土地太阳 B、土地礁石 C、太阳鱼化石
    (2)、明确朗读方式:

    第2小组想朗读《当黎明穿上白衣》,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朗读卡片。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这节需重读“紫蓝”“青灰”“绿”,

    绿的草原,                                        因为: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这节重读“白衣”“微黄”,看,

                                                      因为: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 15、【任务驱动型试题】学校开展以“寻访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党史教育进校园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
    (1)、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班委会商议并经班主任同意,由你去联系学校团委赵老师,当面邀请他于10月20日下午第一、二节课到本班教室给同学们作党史学习辅导报告。作为班长,你应该对赵老师怎么说?
    (3)、学校举行红色经典朗诵比赛,仿照示例,在下面两个作品中任选其一,写一段节目串词。

    朗诵序号

    朗诵题目

    作者

    朗诵者

    《沁园春·雪》

    毛泽东

    王林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岩

    李莉

    【示例】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不息,哺育着世世代代勤劳勇敢的黄河儿女,它是中华民族之魂!下面请听我们对黄河精神的颂歌,掌声欢迎张亮带来诗朗诵《黄河颂》。

  • 16、续写诗句。

    乡音是婴儿时母亲在摇篮边的呢喃细语,乡音是 , 乡音是春天田野里油菜花的馨香流溢,乡音是 , 乡音是故乡山川里那最美丽动人的音符。

  • 17、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请你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

    ②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明·袁凯 

    材料二

    家书大约是从文字产生的时候孕育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家书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同时也凝聚了做人、处世的智慧。《诫子书》《曾文正公家书》等都是家书中的经典,给予后人无限启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书传统”在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但在这个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已似经年的墨迹慢慢褪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香茗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家书,这种作为亲人间沟通桥梁的书信形式,似乎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近些年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信·中国》等节目的热播,“家书”这种被渐渐淡忘的形式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激起了人们对优良传统的重视和传扬。时代环境在变,习惯方式在变,但人们对家书的推崇和渴求不变。好的家书能够引导家庭成员向上向善、开拓进取,带领家庭与时俱进。好的家书也能引导国家民众团结向上,为国家兴旺做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三

    “一封家书”活动的标识图

    (1)、请分别写出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得出的一条信息。
    (2)、请介绍材料三“一封家书”活动标识图主体部分的画面内容及构图特点。(要求:要素齐全,顺序合理)
  • 18、青铜器“何尊”上最早出现“中国”二字,请结合“中国”二字的形态推测其含义。

  • 19、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  )

    上联:自强不息兴华夏 

    下联:    ▲    

    A、拼搏进取创佳绩 B、厚德载物振中华 C、锦绣山河扬正气 D、尊老爱幼传美德
  • 20、【情境化试题】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奔涌不息,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hóng)____伟画卷徐徐展开?是中国精神。它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竞技赛场,中华儿女【甲】____ (A.坚守 B.坚韧)理想、超越自我,那是直挂云帆济(cāng)____海的奋勇拼搏。在科技领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荡神(zhōu)____,激励着我们在逐梦的道路上开拓奋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óng)伟  (cāng)海  神(zhōu)

    (2)、根据语境,为【甲】处选出合适的词语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