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诗歌鉴赏

    ____

    [明]张岱

    闲步十锦塘,道上蹴残雪。
    疑是高柳阴,疏疏漏明月。

    ____

    [明]张岱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
    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1)、请根据所写内容推断两首诗歌的标题,下面选项中最贴切的一项是(            )
    A、断桥残雪      南屏晚钟 B、柳浪闻莺      平湖秋月 C、断桥残雪      平湖秋月 D、柳浪闻莺      南屏晚钟
    (2)、这两首诗同样写月,但诗人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 2、 古代诗文阅读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 , 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第:但是。②束发:年纪轻。③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④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借指写作。⑤皤(pó):白色。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1)、作者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的原因不包括(           )
    A、在朝廷上是有名的文臣,在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将帅。 B、有范仲淹这样的知己。 C、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 D、文章写得好,为世人所称赞。
    (2)、本文和范仲淹《岳阳楼记》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别是什么?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郁郁不得      处处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B、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      计其长曾不盈寸(魏学洢《核舟记》) C、定州之役      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玄鬓皤      骨尽矣(蒲松龄《狼》)
  • 3、现代文阅读

    古人去哪里找“热搜”

    李方恩

    ①拜科技革命所赐,现代人可以运用各种方便的条件去查询各类知识,了解热点所在。那么,古人没有搜索引擎,如果有类似的需求,该怎么办呢?有办法,他们可以查询类书。

    ②中国古代的图书大体上分成“经史子集”四类。其中,经是指儒家经典,史是指史书,子汇集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一些宗教典籍,集收录的则是文学作品。这种分类方法是从隋朝开始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分类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为很多知识无法装到“经史子集”这个体系中。于是,类书就逐渐出现了。

    ③类书类似于我们经常用到的各种工具书,但是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内容来看,类书广泛搜集了各种书籍,内容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类知识,这和今天的百科全书有得一比。其次,类书只是把各种知识汇聚到一起,不添加任何评论和批注。最后,从编辑方式来看,类书分门别类地编排了搜集而来的资料,以便于使用者查询。这三个特点是类书最突出的特点。

    ④那么,第一部类书是哪一本呢?研究者普遍认为,编订于曹魏年间的《皇览》是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是魏文帝曹丕召集大臣刘劭、王象等人编辑的,全书分成四十多部,一千多卷,八百多万字。曹丕雅好文章,热爱文学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要查询一些典章故事,在治理国家时,他也希望可以学习先贤明君的事迹。于是,公元220年,他召集了一些名臣儒士,想要编辑这样一部书。这部书费时三年编成,是严格意义上的类书。

    ⑤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部价值极高的书,大部分都失传了。好在这部书开了类书编纂的先河,此后各种类书层出不穷,名气较大的有唐朝的《艺文类聚》、宋朝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到了明朝,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永乐大典》横空出世。《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⑥《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名臣解缙和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朱棣告诉他们:“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意思是说,从文字形成以来所有的著作,你们都要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弄成一部书,不要嫌多。这部书从1403年开始编纂,直到1408年才最后完成。全书一共22 937卷,11 095册,3.7亿字,汇集图书近8 000种。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光辉成就的扛鼎之作,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⑦从古代各种各样的类书,再到今天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变化的只是形式,不变的则是人类对各种旧闻新知的好奇心。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下列关于《皇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皇览》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类书。 B、《皇览》的编者是大臣刘劭和王象。 C、曹丕召人编《皇览》主要是为学习先贤。 D、《皇览》编订于曹魏年间,费时三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想查询各类知识可在类书中查找。 B、《永乐大典》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C、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是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字“约”意思是大概,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结合第③段内容,请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类书。
    (4)、为了准备辩论赛,小兰需要到古籍图书室去查阅下列语句的相关资料。为提高检索效率,下列甲乙丙三句,你应该分别到“经史子集”哪一类去查找?

    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丙: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甲:                  乙:    丙:

  • 4、现代文阅读

    (贵州模拟)与一根芦苇站在一起

    王子君

    ①“芦苇!”表姐亦男一声惊呼,欣喜地奔向水边的芦苇荡。河岸有坡度几许,表姐突然奔跑,实在吓坏了我们,连忙喊:“小心点!小心点!”要知道,表姐七十八岁了呢。

    ②表姐却已站在河边,手握一枝芦苇拢在胸前,笑脸如花。

    ③表姐来京,我请她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奥森公园”)一游。清洋河边,树木高耸,忍冬木红果晶亮,空气清悠舒畅。表姐却一眼看见了河畔的芦苇。表姐痴痴地望着芦苇,喃喃自语道:“我最喜欢芦苇。”她的声音很轻,但那话里饱含着的深浓情感,“咕咚”落进我的心。

    ④表姐是我姨妈的二女儿。她出生在湖南邵阳,自小和姐姐、母亲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十岁又随祖父母去武汉定居。她的祖父、父亲都是教育家。祖父李剑农,为拯救苦难的中国,1906年就加入中国同盟会,远赴异国求学,既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也是著名史学家。父亲李琮池,是生物学家、昆虫病毒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后,于1939年毅然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践行他教育救国的理念。亦男表姐和我大表姐,都受祖父,父亲影响,投身教育事业,且颇有建树。表姐的一家是真正的教育世家。表姐后来做了省示范中学的校长,治校口碑不错,正直开明、坚忍不拔。

    ⑤表姐回武汉后,发来了她在奥森公园的照片。照片中,那芦苇的紫红花穗迎着光,表姐笑靥如花,明艳而优雅。

    ⑥我问表姐:“你为什么最喜欢芦苇?”

    ⑦表姐说:“我喜欢芦苇始于少女时代。最早接触它时还是幼年。那时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坐在窗前织毛衣时,常哼唱‘望穿秋水,不见伊人影’,曲调有些哀婉。当时不懂何意,但日子久了我也会唱了。大学读《诗经》时才知道它出自那首《蒹葭》,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芦苇。我打小酷爱旅行,尤爱山林水泽。实地接触了太多的不同季节的芦苇,发现它生命力极强。水边、沼泽、山坡、盐碱地、湖边……不择地域,自生自长。苇秆细细的,高高的,柔柔的,却很有韧性,即使临风也不易折断吹倒,且摇曳生姿。我喜欢它的形象,喜欢它的性格。联想到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苦难但不曾被折断压垮,像极了芦苇;联想到为人处世,就该有芦苇那样坚韧坚强、自尊自爱的性格……”

    ⑧表姐嘱咐我,再去奥森公园时拍几张芦苇照发给她。

    ⑨我去了奥森公园。天气晴好,那芦苇,花穗已经绽开,枝叶变成明亮的黄,雪白的花絮如白云落在清洋河两岸,连绵不已,云、树、水、芦苇,影姿重重叠叠,秋色纯净无尘。

    ⑩受表姐的影响,我对芦苇也格外留意起来。每次走到清洋河边,就想折一枝芦苇渡水到小岛去。“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在诗经《河广》中,浪漫的诗人站在一根芦苇上可以渡过浩荡宽广的黄河,我为什么不能凭一枝芦苇渡过小小的清洋河呢?

    ⑪没过多久,北京突降大雪。隔天,我去看雪后的芦苇。

    ⑫清洋河边,前两天还有着浓密的枯黄叶片的芦苇,大部分倒伏了,厚厚的积雪压在它们身上,乍一看,枝干折断,叶枯花败,凄迷凋零。但是,也有许多没有被压伏、带着芦花的芦苇仍在风中飘摇,低下,倾斜,就是不倒下,不折断,风一停,它们又挺立起来。红红的晚霞把芦苇染成橘褐色、暗红色、褐黄色、金黄色,有一种浩渺、魔幻、魅惑的斑斓光彩。它们舞蹈着,成为这个即将万物凋零的季节的绝美画面。

    ⑬我拍了照片发给表姐,表姐____。

    ⑭“壮美!壮美!悲壮而不屈!看到没?风狂雨横,冰雪摧残,芦苇它就是不折腰,不倒伏,兀自昂然挺立!”

    ⑮表姐是个坚韧如芦苇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表姐本该像芦苇花开一样的青春却黯然失色。在祖父和母亲与世长辞后,最懂她的爱人又突然去世,成为永远的痛……但她像芦苇一样,痛而不语,仍勇敢而美丽地前行。

    ご我们每一个独自奋斗、艰难前行的人,谁不是表姐,谁不是芦苇呢?在芦苇般起伏不定的生命旅途中,我们一次次被风吹雨打,一次次被雪压霜欺,承受着孤独寂寞、坎坷凄苦,但是我们不抛掷自己的信仰和尊严,一直激励自己不蹉跎,不堕落。我们挺起腰杆,向上向善向美。

    这一夜,我仿佛梦见了……

    ⑱牵挂着芦苇,第二天下午,我去看它们。

    ⑲真是奇迹呀,几乎所有的芦苇都直立起来了,而且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高大密实。叶子全变成了金黄色,在晚霞的映射下,金光灿灿。多么奇妙的芦苇呀,越是深秋,越是壮阔!

    ⑳我靠在一棵树上看芦苇,看了很久。云彩不想分散我的视线,凝住不动。心境明净清澈。

    ㉑眼前的芦苇,是具象植物,又仿佛一个柔软而庞大灵魂的象征。

    ㉒我看见在春天,万物复荣,自由生长,水面波光耀眼,湿地被芦苇和其他水草点缀得一片绿油油;我看见整个奥森公园的水系,因为许许多多这样的芦苇伴生而欣欣向荣;我也看见祖国万千江河湖海、溪边池边的芦苇,茁壮繁茂,生生不息……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最不可能是文中画波浪线处“我”梦到的场景的一项是(            )
    A、迎风挺立的芦苇 B、与芦苇站在一起的表姐 C、“我”和表姐与芦苇倾心欢谈 D、“我”在奥森公园跳舞
    (2)、下列哪一项不是表姐所述“最喜欢芦苇”的原因(            )
    A、芦苇不择地域,自生自长,生命力极强。 B、芦苇有韧性,即使临风也不易被折断吹倒,且摇曳生姿。 C、芦苇高大密实,在晚霞的映射下,金光灿灿。 D、联想到为人处世,就该有芦苇那样坚韧坚强、自尊自爱的性格。
    (3)、“我拍了照片发给表姐,表姐。”(结合上下文,请在横线上补充一个形容表姐收到照片后反应的词语,并阐述理由)

    词语:

    阐述理由:

    (4)、阅读文章,体会作者情感,说说你对文章题目“与一根芦苇站在一起”的理解。
  • 5、整本书阅读
    (1)、诗人艾青在诗中写道:“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诗中表达了一种(     )
    A、艰苦奋斗的精神 B、见义勇为的精神 C、拾金不昧的精神 D、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2)、阅读艾青的《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请从“关注诗歌的意象”“关注陌生化的语言”“关注‘诗中有画’的特点”中,选择一种策略,对该诗进行鉴赏。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  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

  •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古代夜间用打更来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7、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 ,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今日听君歌一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6)、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7)、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愁苦的语句是:
    (8)、中秋节时,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 , 编辑短信发给父母,表达美好祝愿。
  • 8、自古文坛大家,哪个没有如雷贯耳的名声?哪个不是传奇般的存在?

    不过,我们眼中的传奇,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却是难言的忧qī①____,无尽的苦sè②____。李白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状写人生路上的kǎn kě③____与艰难;杜甫饱经丧乱,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尽内心的忧思。

    也许正是人生境遇不尽如人意,才让他们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李白即便深感行路艰难,依旧相信有长风破浪之日; 杜甫即便饱受战乱之苦,依旧如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理想一般,寄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热切期待。 

    面对困境,他们并没有自惭形秽 , 或是豁达乐观,或是坚定自持,以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成就了自己,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与伦比 B、寄托 C、自惭形秽 D、胸襟
  • 9、仰望四月早天的云烟,感慨逝去的欢乐与忧戚,领悟泰戈尔歌咏人生的真谛……有人说“我们不必做诗人,我们要做心中有诗的人”。的确,我们不仅读诗、写诗,还要学会心中有诗。那些心中有诗的人,总能在平凡的点滴中,体会到非凡的滋味,把每一个暗淡的日子,过得摇曳生姿、充满诗意。

    请你以“心中有诗的人”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⑵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⑶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 10、国庆前夕,学校开展主题为“风雨征程谱华章,共创未来新辉煌”诗歌朗诵及歌咏比赛活动。请根据要求,协助小浦完成相关任务。
    (1)、小浦搜集的关于“诗歌节奏”的资料不小心弄乱了顺序,请你帮他选择最合理的一项排序(   )

    ①由情绪而作出的诗歌自然也会随着这个节奏的变化而起伏。

    ②诗歌能通过语音轻重的搭配,声调平仄的对应,来体现节奏感。

    ③诗歌的节奏,是语言和情绪有规律的起伏变化。

    ④同时,愤怒会让呼吸变得急促,愉悦会让呼吸变得舒缓。

    A、③②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2)、下面是小明拟写的活动开场白,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②尽管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③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④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把生命乃至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3)、从下面句子中精选两句,组成一副贴合活动主题的对联,并抄写到横线上。

    ①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②一笔一画勾勒百年经典

    ③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④一丝一线织出千年时光

    上联:

    下联:

  • 11、古代诗文阅读

    (黔南州一模)题《云山图》二首

    [明]沈周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释】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两首小诗都是写“云山图”。第二首诗里的“云”是主角,写云之“态”,也写云之“情”。第一首诗的主角是谁呢?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12、古代诗文阅读

    岳家军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 , 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 , 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 , 恂恂如儒生。每辞官 , 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①休舍: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④束刍:捆束喂牲口的草。束,捆。刍,喂牲口的草。⑤徇:示众。⑥统制:当时的武官名。⑦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⑧雅歌投壶:唱雅歌,做投壶游戏。这里形容儒将风度。⑨恂恂:谦和的样子。⑩辞官:这里指辞谢升官。

    (1)、选段中没有写到的人物是(   )
    A、士兵 B、岳飞妻子 C、平民 D、岳飞的朋友
    (2)、本文表现了岳飞的哪些品格?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问:天下何时太平      异二者之为(范仲淹《岳阳楼记》) B、皆重铠习之      属予作文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C、调药      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D、恂恂儒生      逝者斯夫(《<论语>十二章》)
  • 13、 现代文阅读

    读点诗词养点气

    张华兴

    ①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中华儿女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②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养成天地小”。

    ③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唐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就是浩气、正气的延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

    ④____。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滋养丰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忧,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⑤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事政的要求。古代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自然也是我们今天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商隐谆谆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于谦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坤”……宋代诗人龚日升概括得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

    ⑥真诚呼吁大家读些诗词,丰富学识,提升境界,装点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第②段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若要补充一个相同作用的诗词句, 下列不适合的一个选项是(  )
    A、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中举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例,意在说明“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 B、作者认为“接地气”是诗词之魂所在,所以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生命力的。 C、诗人们有了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才能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诗句。 D、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3)、根据选文内容,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
    (4)、在班级举行的诗词鉴赏会上,你会向同学们推荐哪一首诗词,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 14、现代文阅读

    (贵阳二模改编)饺子的味道

    肖复兴

    许多年前,我在北大荒,第一次在异乡过年,很想家。刚到那里不久,怎么能请下假来回北京?那时候,我在北大荒,弟弟在青海,姐姐在内蒙古,家里只剩下父母两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天高地远,心里不得劲儿,又万般无奈。

    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年年三十的黄昏,我的三个中学同学,一个拿着面粉,一个拿着肉馅,一个拿着韭菜(要知道,那时候粮食定量,肉要肉票,春节前的韭菜金贵得很呀),来到我家。他们和我的父母一起,包了一顿饺子。

    面飞花,馅喷香,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围成一个漂亮的花环;下进滚沸的锅里,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银鱼;蒸腾的热气,把我家小屋托浮起来,幻化成一幅别样的年画,定格在那个难忘的岁月里。

    这大概是父亲和母亲一辈子过年吃到的味道最不一般的饺子了。

    这一年的年三十,一场纷飞的大雪,把我困在北大荒的建三江。当时,我被抽调到兵团的六师师部宣传队,本想年三十下午赶回我所在的大兴岛二连,不耽误晚上的饺子就行。没想到,大雪封门,刮起了漫天大烟泡,汽车的水箱都冻成冰坨了。

    师部的食堂关了张,大师傅们早早回家过年了,连商店和小卖部都关门了,别说年夜饭没有了,就是想买个罐头都不行,只好饿肚子了。

    大烟泡从年三十刮到年初一早晨,我一宿没有睡好觉,早早就冻醒了,偎在被窝里不肯起来,睁着眼或闭着眼,胡思乱想。

    大约十点钟,忽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然后是大声呼叫我名字的声音。由于大烟泡刮得很凶,那声音被撕成了碎片,断断续续,像是在梦中,不那么真实。我非常奇怪,会是谁呢?这大雪天的!

    满怀狐疑,我披上棉大衣,跑到门口,掀开厚厚的棉门帘,打开了门。吓了我一跳,站在门口的人,浑身厚厚的雪,简直就是个雪人。我根本没有认出他来。等他走进屋来,摘下大狗皮帽子,抖落下一身的雪,才看清,是我们大兴岛二连的木匠赵温。天呀,他是怎么来的?

    他笑了,对我说:“赶紧拿个盆来!”我这才发现,他带来了一个大饭盒,打开一看,是饺子,个个冻成了邦邦硬的坨坨。他笑着说道:“过七星河的时候,雪滑,跌了一跤,饭盒撒了,捡了半天,饺子还是少了好多,都掉进雪坑里了。凑合着吃吧!”

    我立刻愣在那儿,望着一堆饺子,半天没说出话来。我知道,他是见我年三十没有回队,专门来给我送饺子的。如果是平时,这也许算不上什么,可这是什么天气呀!他得多早就要起身,没有车,三十里的路,他得一步步地跋涉在没膝深的雪窝里,走过冰滑雪深的七星河呀。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和赵温用那个盆底有朵大大的牡丹花的洗脸盆煮的饺子。饺子煮熟了,漂在滚沸的水面上,被盛开的牡丹花托起。忘不了,是酸菜馅的饺子。

    (选自《尚复兴散文》,有删改)

    (1)、阅读文章,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饺子是(   )
    A、酸菜馅的 B、肉馅的 C、韭菜馅的 D、韭菜肉馅的
    (2)、下列对饺子的描述最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饺子下到滚沸的锅里,像游动的小鱼一样美。 B、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像一个漂亮的花环。 C、冬天的饺子个个被冻得硬邦邦的,一坨坨的。 D、饺子下到滚沸的锅里,幻化成了别样的年画。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4)、文章标题为“饺子的味道”,其中,“味道”除了其本身的含义外,还有哪些含义?
  • 15、整本书阅读
    (1)、“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诗中的“你”指的是(    )
    A、艾青 B、大堰河 C、祖国 D、土地
    (2)、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该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1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诗人。 B、《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 C、“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D、《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 17、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 ,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沙鸥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
    (3)、秋草独寻人去后,。(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知汝远来应有意,。(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毛泽东《沁园春·雪》)
    (7)、(贵州一模)《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的句子是: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18、 基础积累

    诗歌是一种艺术,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悠游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艾青用鸟儿 sī①____哑的喉咙歌唱真挚、酷热的爱国之心,林徽因用“pīng tíng②____”“鲜yán③____”“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写出万般宠爱的风姿,余光中用具象化的“乡愁”牵引着游子的思绪和想念……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潜移默化 B、孜孜以求 C、酷热 D、思绪
  • 1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俗语说:“不怕慢,就怕站。”人的天赋有不同,能力有大小,只要前行的脚步不停,一日一个小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终将攀上人生的顶峰,一览众山小。

    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与感受呢?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以“恒心”或“锲而不舍”为关键词,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②紧扣主题,内容具体,言之有物,不可空发议论或抒情;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 20、 整本书阅读
    (1)、小语用制作“英雄帖”的方式阅读《水浒传》,请你帮他补全下面空缺的内容。

    英雄帖

    英雄:杨志       绰号:

    简介:名将之后,武艺非凡

    英雄事迹:丢失花石纲流落东京,卖家传宝刀,却因杀死(人名)被发配大名府,丢失生辰纲后与鲁智深一起落草山,后三山聚义上梁山,最后在征讨方腊途中病故。

    (2)、请从以下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结合名著相关内容,探究“坐”所体现出的人物间的情谊。

    材料一:林冲等一行人请晁盖上了轿马,都投大寨里来。到得聚义厅前,下了马,都上厅来。众人扶晁天王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定,中间焚起一炉香来。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回)

    材料二: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节选自《艾青诗选》之《大堰河——我的保姆》)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