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经典,我们一起感受自然的美好”中“我们”“感受”分别是代词和动词。 B、“山上一片片的红叶,宛如落日余晖。”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又可以感受亲情,享受温暖盛宴”中“亲情”“温暖”分别是名词和形容词。 D、“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们纷纷来到郊外,迎接暖阳到来,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B、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那树上的蝉蜕仿佛在诉说生命的奥秘。 C、秋天层林尽染,各种色彩都极富韵味,山上一片片的红叶,宛如落日余晖。 D、通过经典文章,让我们既可以走进自然,欣赏四季美景。
-
3、①阅读经典,我们一起感受自然的美好。春季百花盛开,那被冰雪封印的田野人迹罕至 , 人们纷纷来到郊外,花枝招展地迎接暖阳到来,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那树上的蝉蜕仿佛在诉说生命的奥秘;秋天层林尽染,各种色彩都极富韵味,山上一片片的红叶,宛如落日余晖;冬季也毫不吝啬地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部奉献给可爱的水藻,宛如一个高雅的绅士,让人心里有了【着】落。四季轮回,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向新的希望进发。
②在自然中,我们感悟着世间的真情:莫怀戚在春日田野散步中用爱与责任化解【分qí】,背负起继往开来的希望;史铁生在秋风落叶中与母亲【jué别】,余生定要好好儿活;鲁迅在厦门回忆童年百草园的美好与欢乐,复杂的情绪油然而生。
③通过阅读经典文章,让我们既可以走进自然,欣赏四季美景;又可以感受亲情,享受温暖盛宴;还可以探访历史,感受风云变幻;更可以了解社会,品味人间百态。
(1)、文段中填入【】内的读音和字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kuàng zhuó 分歧 决别 B、guǎng zháo 分岐 决别 C、kuang zhao 分岐 诀别 D、guǎng zhuó 分歧 诀别(2)、根据文意,文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 B、花枝招展 C、继往开来 D、油然而生 -
4、作文
母亲对瘫痪后史铁生的无私关爱、任劳任怨,鼓起了他生活的勇气,于是他写下了《秋天的怀念》;莎莉文老师激起了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与探索,成就了《再塑生命的人》这一杰作……在你的回忆中,对你产生过巨大影响?
请你以“就这样,你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正确,思想健康;(2)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3)文体不限;(4)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5)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
5、《西游记》阅读。(1)、小明发现《西游记》中有很多关于“三”的情节,于是他联读三调芭蕉扇和三打白骨精来进行研究,请你帮助他补全相关知识点。
三调芭蕉扇
阅读篇目: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情节概括:
一调芭蕉扇:孙悟空初次向①借扇,被扇飞。后得到灵吉菩萨所赐的定风丹,再次挑战。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其肚子
二调芭蕉扇:孙悟空再次前往芭蕉洞,经火焰山土地指点,寻至积雷山,又追至碧波潭,偷来牛魔王的避水金睛兽,骗得真芭蕉扇。然而,在半途中②的模样,又将芭蕉扇骗回。
三调芭蕉扇:孙悟空同牛魔王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并在多位神仙的协助下,孙悟空最终制伏了牛魔王,得到了芭蕉扇
研究发现:本情节的“三复式”手法,既展现了借扇任务之艰难,更展现了悟空③的品质。
三打白骨精
阅读篇目: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④ , 圣僧恨逐美猴王。请补全章回名。
原文再现:唐僧见他(行者)言言语语,越添恼怒,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折了,却又软款①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没奈何才去。
【注释】①软款:犹宛转、温柔。
(2)、“三打白骨精”是悟空第二次离开取经队伍,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这次与第一次离开取经团队比,孙悟空有何成长变化?研究归纳:通过小说的联读,小明发现,三复式写法是一种重要的叙事结构,情节上的三次重叠变化,以此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
-
6、《朝花夕拾》阅读。(1)、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每一件小事,都见证着鲁迅从童年到青年跌跌撞撞的成长。班级读书分享会即将开始,请你根据书中内容填写下列表格。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相关内容
主要人物
性格特点
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衍太太
①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②
严谨、正直、真诚
《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三本书:一本是长妈妈给他买的③《》;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他背的④《》;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天演论》。
鲁迅
充满求知欲,热爱阅读
(2)、有人说,鲁迅摘下的是“带刺的朝花”,纯粹美好的童年也给过他一些伤痕。请你结合《朝花夕拾》的具体篇目,谈谈对“朝花”和“带刺”的理解。 -
7、文学作品阅读。
怀揣羊羔的老人
李娟
①太阳完全沉下群山,天色却仍然明亮、清晰。我们出去散步,沿着河岸走了两公里后,四周景物才渐渐暗了下来。
②河谷对岸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在天边悬了整整一天的白色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
③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又似乎极不情愿。我们循声音爬上河岸边高高的岩石,走进一片深深的草甸。
④前面远远走来一个老人,近了,这才弄清声音的出处原来在她怀里。那个老太太像抱小孩子一样,把它竖起来,一手搂着它的小肚皮,另一只手托着它的小屁股。小羊惨叫连连,不舒服极了,一个劲儿地挣扎。
⑤我们都笑了,这个又高又壮的老太太我们都认识,她常去我们家小店买东西。是这附近唯一的维吾尔族。“怎么了?这是——”她乐呵呵地:“它找妈妈嘛,看——它哭呢!”
⑥一到冬天,我们店里卖得最快的东西是橡胶奶嘴。冬羔不像春羔易成活,很大程度上得靠人工喂养,人们买奶嘴是喂小羊羔吃奶。家家户户都得预备一些纸箱子给将要出生的羊羔垫窝。常有人打发孩子到我家商店要纸箱子。谁家冬羔产得多,推开他家的门,一眼就看到炕边墙根一排纸箱,每只箱子探出一颗小脑袋。
⑦小羊羔真是可爱的小东西。A它有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嘴巴粉红而柔软,暖暖的,就像是春天里最柔软的云朵落在了大地上。(批注:该句对小羊羔的描写十分精彩,我们可以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我们这里有的年轻姑娘在冬天里串门子,会搂上自家的一只小羊羔(就像城里的女孩上街搂宠物狗似的),用孩子一样喜悦新奇的小嗓门轻轻交谈。小羊羔们就软软地、乖巧地各自趴在主人香喷喷的臂弯里,互相张望。
⑧有的夜里,正围着桌子吃饭呢,这时厚厚的棉布门帘一拱一拱的,像是有人要进来。“是谁?”却又不答。掀开门帘一看,没人,脚下却有动静——一只银灰色小羊羔从我妈脚边快快地、一扭一扭跑了进来,跑到火炉边,晃晃身子,抖落身上的雪屑,A熟门熟路走进厨房,把案板架下的白菜扒拉出来,细嚼慢咽。
⑨你无法恨它,尽管白菜只剩最后一棵了。只好帮它撕几片叶子,一直等到主人找上门来。
⑩我们家也养过一只羊。我想它小时候一定特别可爱,否则我妈也不会把它惯成这样——它居然不吃草!只吃麦粒和玉米。你听说过有不吃草的羊吗?
⑪它被圈在小店后面的窗台下。平时静悄悄的,一听到店里有动静,就撕心裂肺地惨叫,还把两条前腿搭在窗台上,嘴巴贴在玻璃上做出哀怨的神情。弄得来买东西的顾客都以为我们怎么虐待它了呢,纷纷指责:“你们就给它一点吃的嘛!”
⑫顾客一走,它立刻安静了,从窗台上跳下去。乖乖地卧在自己的小棚里。B我妈打开窗户,指着它的鼻子说:“你!你!……”然后在其无辜的注视下,无奈地往它堆满了青草的小食盆里再添两把苞谷豆儿。(批注:人物描写极为精准, )
⑬在夏牧场,我们漫山遍野地走,常常与转场①的驼队共行一程。这些浩浩荡荡的队伍,载着大大小小的家当,前前后后跟随着羊群,一路上尘土荡天。
⑭那些人,他们这样流动的生活似乎比居于百年老宅更为安定。他们平静坦然地行进在路上,怀揣初生的羊羔。
⑮初生的小羊羔和初生的婴儿常常被一同放进彩漆摇篮里,挂在骆驼一侧。当骆驼走过身边,随手掀起摇篮上搭着的小毛毯,就有两颗小脑袋一起探出来。
⑯我一直在想,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吧?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内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于牧人而言,不仅作为食物而存在,更是为了“不孤独”而存在。还有那些善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温和的,那些正忍耐的……我所能感觉到的这一切与羊羔有关的美德,以我无法说出的方式汇聚成海,浸渍山野,无处不在。
(选自李娟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注释】转场是游牧民族哈萨克族自由迁徙的传统活动,依牧草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
(1)、阅读文章,梳理游牧地区民众对待小羊羔的表现并得出他们对羊羔的态度。①
②
③
④
(2)、请把文中划线的A、B两句的批注内容补充完整。(3)、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文章结尾说“我所能感觉到的这一切与羊羔有关的美德,以我无法说出的方式汇聚成海,浸渍山野,谈谈你对这种“美德”的理解。【链接材料】
一个游牧民族对原生态的古老文化传承,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西域依旧令人怦然心动,令人荡气回肠:
最肥美的草原属于最艰辛的迁徙者!
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
世上搬家最勤的人是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游牧中谱写的,
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的,
哈萨克民族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着世界,追随着生命的绿色!
——哈萨克族著名诗人唐加勒克
-
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说到朗读,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的阅读方式。古诗词、比较短小的散文名篇等都非常适合朗读,它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感受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吗?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后转化成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④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
⑤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如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材料二】
①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由于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
②默读的独特性在于它不出声,省去了发音动作,不必兼顾发音器官的工作和听觉的感受,人的视觉接受文字符后,直接发送给大脑进行译码,以较集中的注意力立即进行理解,而不像朗读那样将文字转化为语言,用口、耳作媒介,通过眼、口、耳、脑的协同合作来完成阅读,这样,注意力分散了,思维也受到干扰。心理测试表明,初中生默读时每分钟阅读500~700字,最快一分钟可达800~1000字。默读可以很快地读完一篇作品,特别是篇幅较长的文章,在默读的过程中可以配合圈、点、勾、画,这个过程需要集中注意力并且进行大量的内部精神活动,更有利于读懂文章。
选自《教学参考》,有改动
【材料三】
(1)、依据上面两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B、实验表明,视觉呈现时,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很少混淆。 C、默读时,人的视觉接受文字符号后,直接发送给大脑进行译码,这样才能有助于注意力更集中。 D、【材料三】显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保证良好的记忆应该及时复习。(2)、阅读材料一,第三段的加点词“大概”和“只能”矛盾吗?为什么?(3)、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着概括朗读和默读的区别。(4)、学习完七上三个单元的课文后,小宝和小安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帮助他们。小宝:古代诗歌四首我总是背不下来,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安:我不太会阅读长一点的文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该采用什么阅读方法呢?
我的建议和理由:①对小宝 。
②对小安 。
-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②为相,太祖③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④启箧⑤取书,读之竟⑥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⑦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⑧。
(节选自《宋史》)
注: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及:等到。③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④阖户:关门。⑤箧(qiè):书柜、书箱。⑥竟:整个、全部。⑦薨(hōng)
【丙】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借助表格,帮同学们理解资料中的词义。文言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不逾矩
课内积累法
①
人不知而不愠
部首推测法
②
普少习吏事
查阅《古汉语词典》
A.熟悉;通晓。B.复习。C.习惯。D.常常
③(填选项)
晚年手不释卷
成语迁移法:如释重负
④
(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B、【乙】文中划线句子“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C、【乙】文中赵普年轻时在处理官吏事务中,展现了丰富又渊博的学问。 D、【丙】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动静结合,表现出水波荡漾和山岛竦立的景象。(3)、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4)、【乙】文中写赵普晚年对《论语》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语段分析两文中体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哪些相似之处?(5)、读完三篇文章,小宝给赵普制作了人物介绍卡,请你根据示例完成曹操的人物介绍卡。赵普
曹操
示例:通过【乙】文中的“太祖常劝以读书”以及“晚年手不释卷”“读之竟日”等句子,我了解到赵普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且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是一个知错就改、勤奋刻苦的人。
-
10、古诗文默写。
海德格尔曾说过一句名言:“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在“漫”步宝安的旅途中,我们总能看到诸多风景,留下属于你的诗意脚步吧。
意象
古诗
乡
(1)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月
(4) ,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明月人格化,借明月表达诗人对友人担忧与关怀的句子是:(5) , (6)。
花
(7) ,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正是江南好风景,(8)。(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理
《<论语>十二章》中(9)“ , (10)”两句阐述了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的哲理。(《论语•子罕》)
-
11、小宝借了一本《朦胧诗集》,发现里面有许多充满诗意的句子,他打算在学校诗社的朗读活动中进行分享。请用“•(重音)(升调)”“↘(降调)”等符号为下面的诗歌设计一份朗读脚本(要求:在原句标出两处朗读符号,在横线上写设计理由)。
脚本设计:
可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设计理由:在朗读时“一直”需要重读,突显作者无比悔恨的心情;“翻来覆去”要重读,表达作者的悲痛自责之情。“睡不了觉”应为降调,表示沉重悲痛的语气。
脚本设计: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顾城
设计理由:
知识链接:
《一代人》创作于1979年,诗中的“黑夜”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隐喻,象征着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混乱,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渴望与执着追求。
-
12、请选出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数字化阅读所借助的信息载体容量大、体积小,不受时空限制,又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
②阅读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的阅读形式有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主要区别在于传承知识的载体介质不同。
③但是纸质载体历史悠久,书籍的装帧、设计、印刷,在视觉上呈现给读者一种美感,适合深度阅读与休闲阅读。
④传统阅读则借助纸质载体传播,所占用的空间大,信息存储量小,查新率偏低,收藏和整序也比较繁琐
⑤无论是驻留于纸质上的传统阅读,还是痴迷于网络、手机等载体的数字化阅读,我们始终呼吁全民阅读
A、②①④③⑤ B、②⑤①④③ C、②④③①⑤ D、⑤④③①② -
13、校学生会组织了一场“漫”步宝安的体验活动,小明负责撰写校公众号对漫游宝安推荐地的推文。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打卡点1【探寻历史痕迹】在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和非遗旅游街区,我们探访了上川黄连胜醒狮文化馆和岭南胡琴艺术馆。悠悠的琴声,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历史文化韵味。
打卡点2【尽享休闲寻氧】我们慕名来到石岩环湖碧道。碧道沿线串联起4大主题公园:湿地公园、俯仰之间公园、陌上花公园、青草排公园。碧道沿岸【甲】 , 美不胜收。每当夕阳笼罩天地之时,湖面闪烁,①波光鳞鳞。这里风光旖旎,是深圳“十佳”健身步道,实为假期休闲之首选。
打卡点3【现代 City Walk】想要和朋友一起散散步,滨海文化公园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海风拂面,尽享舒适自然。夜幕降临,整个欢乐港湾在灯光的映衬下仿佛变成了梵高画中的景致,更有灯光秀用闪耀的色彩点缀城市的夜空,人们【乙】 , 共赴摩天轮下,感受一场场浪漫的光影视觉盛宴,现场真是【丙】 。
打卡点4【感悟书墨之香】穿过人来人往的街道,我们徒步到达新安街道的宝安区图书馆。在忙碌之余,独坐图书馆安静一隅 浩渺书海,在诗词经典中感悟先人雅趣;在科普书籍中开拓胸襟视野;A 。阅读书籍,能够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祛除我们内心的空虚。
(1)、请你根据要求在田字格内正确地书写汉字。①“鳞鳞”书写有误,应改为 ②cháng yáng
(2)、请结合语境,将正确的字母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A.呼朋引伴B.人声鼎沸C.花团锦簇
【甲】
【乙】
【丙】
(3)、加点词“探访”的词性是 。(4)、请仿照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A处仿写一个句子。A。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班会课上,王华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很感谢在成长的路上有一盏明灯指引、鼓励着他,让他不惧黑暗,走出迷茫,战胜困难。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明灯吧,这明灯,或许是暗夜里为你照亮前路的那盏路灯,或许是给予你力量助你前行的那个人。或许是深藏在你心中不灭的理想与信念。
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把你成长中的故事和感悟写出来,为下一次的分享做准备。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如需要,可用化名代替:③不少于600字。
-
15、甲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选自《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乙
过江诸人① , 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是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注]①过江诸人:西晋败亡,士大夫纷纷南渡长江来江南避难。②戮力:合力,协力。③楚囚相对:比喻在国破家亡时含悲泣苦,束手无策。
(1)、描绘甲文画线句所展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文段,完成表格。方法
句子
释义
组词猜读
与儿女讲论文义
轻烟老树寒鸦
(1) 文义:文章的义理
(2) 轻烟:
课内迁移
日中不至
每至美日
(2)
联系成语
油然而生
愀然变色
(3)
查阅字典
皆相视流泪
A.表示动作偏向一方
B.共同,相互
(4)(填字母)
(3)、乙文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B、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C、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D、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4)、课文《咏雪》选自《言语》篇,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乙文更适合归入哪一篇?根据贴士,结合课文与乙文,说明理由。贴士: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
16、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图一 图二 图三
捕鸟 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活无常
-
17、小组开展“把想象‘袋’给你——古诗文手绘帆布袋”活动,根据参考,完成设计。
示例:
帆布袋设计卡
背面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主色调:黑色
正面图画:夜将尽,诗人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雨声中,恍然梦见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正驰骋疆场。
备选古诗:曹操《观沧海》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王湾《次北固山下》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帆布袋设计卡
背面诗句:(1) , (2)
(3)主色调:
(4)正面图画:
-
18、活动小组梳理整合了“自然风光”古诗文辑录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诗人们游祖国大地,赏自然美景,抒内心情思。马致远写出羁旅之人眼中的景色,“①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王湾路过北固山,“②乡书何处达?”,在江上行舟,思念家乡。李白在暮春之季,慨叹“我寄愁心与明月,③”:杜甫与友人意外重逢,慨叹“正是江南好风景,④”;李益夜上受降城,感叹“⑤ , 受降城外月如霜”。孔子站在河边,感慨⑥“ , 不舍昼夜”。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文,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里(1)huā tuán jǐn cù( ),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2)cū guǎng( ),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天的落叶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秋风中还有“歌以咏志”的 ① 和 ② 之感;冬天里还有把终年的(3)zhù xù( )的绿色 ③ 给济南可爱的水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huā tuán jīn cù (2)cū guǎng (3)zhù xù
(2)、请你在①、②、③空格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豪迈 心旷神怡 奉献 B、豪爽 心领神会 贡献 C、豪迈 心领神会 奉献 D、豪爽 心旷神怡 贡献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最美的?每个人的定义都各不相同。最美的风景,是祖国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也是洒在学校操场上暖暖的夕阳;最美的亲情,是厨房里妈妈正系着围裙做可口的饭菜,也是奶奶摇着蒲扇在树下乘凉;最美的友情,是朋友的互帮互助,一起同行……同学们,你眼中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以“最美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泄露个人及学校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