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抒怀言志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测试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间拨款。 B、印度观众惊讶地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C、沙漠型、山地型、丛林型、两栖型、海洋型、空降型等。受阅官兵的新型数码迷彩戎装色彩斑斓,仿佛祖国广袤多姿的壮丽国土。 D、巍巍铁阵中,首次出现了火箭军的“世纪新军”:长剑-10巡航导弹和新型中远程导弹的身影。
-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二天,他亲自带队出击,碾碎了敌军的防御阵地并迫使其向后溃退。
B、早在公元前一千三百五十年,玻璃制造业已十分发达。
C、由于店家们为赢得市场份额宁肯牺牲利润,《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现已展开一场摧枯拉朽的价格战。
D、人工智能的发展,如同一股锐不可当的巨潮,席卷世界,波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B、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C、马老师在演讲中引经据典 , 用词考究,意味深长,句句叩击听者心灵,展现出坚毅自信、从容淡定、沉着稳健的风格。 D、黄豆豆在他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 , 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
4、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bēn) 拨款(bō) 建树(shù) B、遗嘱(shŭ) 诺贝尔(nuò) 巨额(é) C、评定(píng) 炸药(zhà) 授奖(shòu) D、颇有(pō) 仪式(yí) 渗透(chān)
-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走向成熟。 B、文学对诺贝尔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 C、2021年2月5日,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中外师生新春茶话会,留校师生共迎新春。 D、诺贝尔在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当诗人的“雪莱梦”。
-
6、《沁园春·雪》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并融情于景,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请你任选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融入自己的心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请你任选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融入自己的心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2)、词中“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上片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 下片为。(3)、这首词旨在赞颂当代的“风流人物”,为什么还要大书雪景、评点帝王?(4)、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作者评价几位帝王,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6)、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表达的感情是:。 -
7、《沁园春·雪》(1)、概写北国雪景的(动静结合)句子是: , , 。(2)、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3)、描写作者想象景色(虚写)的句子是: , , 。(4)、由写景到论史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5)、由“惜”字所统领的句子是: , , , 。 , , 。(6)、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
-
8、从表达方式上来看,这首词上阕侧重 , 下阕侧重 , 贯串全词。
-
9、词,兴于 , 盛行于宋,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曲子词”。后来词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58字以内)、(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
A.隋唐 B.秦汉 C.中调 D.小令
-
10、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运用对偶、互文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千里”“万里”互文见义,表现了祖国幅员辽阔,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宽广。) B、只识弯弓射大雕。(借代,以弯弓射雕代指尚武力而少文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肯定中包含批判的情感。) 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群山蜿蜒起伏、奋发竞争的态势,显得神采飞扬。) D、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黄河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了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快。)
-
11、小明参加此次活动准备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你认为下列哪种感情基调合适( )A、温柔婉转 B、慷慨悲壮 C、低沉悲痛 D、潇洒豪放
-
1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 C、《沁园春·雪》中的“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D、汉朝时匈奴单于自称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某些强盛的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
1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情文并茂。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父母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
14、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笔断意连 牵丝不断 B、劲健雄峻 神韵飘逸 C、和谐匀称 端庄整齐 D、奇大奇小 粗细相间
-
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冰封 莽莽 滔滔 嬴政 B、蜡象 晴日 素裹 稍逊 C、文采 风骚 恢宏 竞折腰 D、天娇 大雕 风流 原驰
-
1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一: 中国青年网南京12月13日电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五台山丛葬地纪念碑、北极阁丛葬地纪念碑等多地,民众自发以多种形式祭奠遇难同胞。自1996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都会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南京祭”活动,如今已是第19年。
2014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播放了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一副“五洲同怀民族情,四海共祭家国魂”的挽联在祭奠活动现场显得格外醒目。可容纳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坐满了人。除了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参与,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都参加了祭奠活动。
材料二: 听听来自和平的声音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活动中南京市77名青少年代表宣读了《和平宣言》。
材料三: 日媒为何在公祭日安静异常?
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国举行了国家公祭仪式。《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文称,让人吃惊的是,作为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前一天,日本媒体静得出奇。文章摘编如下:
12月12日记者翻遍了当天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日,无只字片语。即使在包罗万象的日本互联网上,也只有引自中国媒体的报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体的评论。
日本左翼媒体对这一事件掌握的资料不多,右翼媒体又故意抹杀,因此就出现了日本媒体对“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中国国家公祭日冷淡处置的奇怪现象。
【微词典】祭奠(jì diàn):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夙愿(sù yuàn):一向怀着的愿望。
(1)、速读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到的主要信息。(2)、仔细阅读材料二,说说你的探究结果。(3)、仔细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各地民众自发性地以多种形式祭奠遇难同胞。 B、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让人们铭记历史,记得战争的惨痛教训,世界和平才有希望来临。 C、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历史事实不会因某些人的巧舌抵赖而消失。我们应该反思历史,面向未来。 D、中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日本媒体静得出奇,这意味着作为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日本当局正在反思自己的错误,让悲剧不再重演。(4)、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通过认真阅读这些材料,你想对至今还在保持沉默的日本当局者说些什么呢? -
17、阅读理解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吸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布置得庄严肃穆。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
9时56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现场,站立在群众方阵前。1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兵齐步行进至公祭台两侧,持枪伫立。
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公祭现场拉响了防空警报。同一时间,南京全城警报响起,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
默哀持续一分钟。军乐团奏响低回空灵的《安魂曲》,16名礼兵抬起8个巨大的花圈,缓步走上公祭台,将花圈安放在“灾难墙”前。77名南京市青少年饱含深情地宣读《和平宣言》。
随后,习近平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老人和一名少先队员一起,缓步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这尊高1.65米、重2014千克的三足圆形铜鼎将永久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荡。”160字铭文记叙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有删改)
(1)、第1段中引用的习近平的讲话有什么作用?(2)、第2段属于哪种记叙方式?主要涉及了哪些信息?(3)、第4至8段中,作者列出精确的时间和准确的数字有什么作用?(4)、阅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想? -
18、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回顾中国十四年的抗战历史,我们不由得感慨万千。你校准备开展以“历史的记忆”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3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依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
日期
国家级纪念日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宣传标语:
(2)、小明同学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下留言劝说他,你将怎么说?(3)、某班要以“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需要引用古诗,请你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清·康有为)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屈原)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清·黄遵宪) -
19、下面语段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正义不被扭曲,和平才有可能。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在历史问题上A惨绝人寰 , 美化侵略战争,于人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B度尽劫波的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胸襟接纳一个曾经给自己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但也有清晰的底线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和当下C余孽。举行国家公祭,正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D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用国家之力为历史正义撑腰,为和平发展护航。
A、惨绝人寰 B、镀金劫波 C、余孽 D、捍卫 -
2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B、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呓语:因劳累而说梦话。) C、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捍卫:保卫。) D、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遁形:隐藏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