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2-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bīn)临       (zhào)事      (fèn)围       (cuán)聚 B、越(yú)        精(suǐ)       恣(suī)       占(pǔ) C、(qí)祷        (pǐ)性        拘(nì)        (chéng)罚 D、贬(bǎo)       子(wéi)       水(jí)        烦(nì)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伙伴们对冰淇淋的渴望也与日俱增 B、泰州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 , 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C、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 , 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D、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深受观众青睐,是因为它们所传递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感拓宽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 B、2017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将于4月23日在扬州马拉松公园鸣枪起跑,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万名选手和35名国际健将参加比赛。 C、为了实现“减负增效”,扬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八严禁”规定。 D、近日,美国波士顿市政广场,一辆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波士顿橙线地铁列车吸引了大批民众驻足
  • 4.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打算明天去扬州”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的词性不同。 B、“新华字典”囊括两项吉尼斯纪录,是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分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新华字典”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C、诗句“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D、《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而创作的一部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分析:主干是“《西游记》是小说。”)
  • 5.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原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B、《论美》,弗兰西斯•培根的著名议论文。主要论述了至上之美是由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而成的——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C、《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另外两人是欧•亨利和契诃夫。 D、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在烈日和暴雨下》由“在烈日下”和“在暴雨下”两个部分组成,描写了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及周围人的苦苦煎熬,真实地描绘了旧时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 6. 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茧,那是我们亲手营造的小世界。这些茧背负在我们身上,吸取着我们的热量,令我们前进的速度受阻,或者在习惯的kē臼中难以自拔。这时候,我们常常表现得很无奈很无助,甚至还有一点点言不由衷的狡辩,竭力想让别人相信自己想改变却改不掉,一脸的无gū。蚕在破茧的那一刻,被鲜冷的空气、闪亮的阳光、新ruì的声音、陌生的场景刺激着,扰动着,紧张的挑战接zhǒng而来。

  • 7.            默写。
    (1)、一鼓作气, , 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2)、 ,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3)、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4)、 ,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 , 志在千里。(曹操《观沧海》)
    (6)、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8. 语文实践活动。               
    (1)、【名著阅读】《语言的妙用》中对于改进语言的问题,两派意见迥异,这两派指的是教授和① , 反对者的理由是②。作者写作此选段的用意是③
    (2)、【广告多棱镜】“让争一闪念,生死一瞬间。”这是一条关于交通出行的公益广告语。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它的意思:

    ②它的精妙之处:

    (3)、【漫画】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提示1:笼中是纸折的鸟。提示2:身旁是大片树桩)

    ①介绍漫画内容。(50个字左右)

    ②指出漫画的寓意。(20个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

  • 9.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1)、试简述本诗首句的作用。
    (2)、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工于比喻,善于言情”。试结合诗句赏析。
  • 10.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政通人和,百废兴:      ②前人之述矣:

    ③范文正公财好施:      ④衣缣一匹: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②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师表》)


    (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
  • 1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

        ①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无数文学经典作品。这些文学经典,是我们正确认识那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去的重要载体。向子孙后代正确解读、诠释这些文学经典,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出版界、影视界甚至学术界,出现了“消费文学经典”的种种怪象。

        ②所谓“消费文学经典”,就是对文学经典抱着随心所欲的轻浮态度,让经典“为我所用”。 一些人在讲座中,在出版物中,特别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任意给经典文学作品加入所谓的“时代元素”,并美其名曰为“创新”,导致“结构经典”“大话经典”“演绎经典”“发展经典”“突破经典”等种种曲解、歪曲文学经典的怪状不一而足。例如,在《水浒传》中,潘金莲本是一个“打小旗”的虚构人物,但一些人却热衷于为潘金莲翻案,掀起“潘金莲热”,一些地方甚至还上演了争夺“潘金莲故里”的闹剧。一部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武松》,竟让武松同潘金莲谈起了恋爱,荒唐到这等程度,却被一些人津津乐道!他们打着传承经典、宣传经典的旗号,实际上是一种在商业逐利目的驱使下的对文学经典的“消费”。而一些媒体和评论家,却热捧这种无良文化现象,实在让人不解。

        ③有人认为,文学经典也有历史局限性,所以要勇于突破经典。这实际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固然,一切经典,都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它的可贵之处正是它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特点,“具有局限性的经典作品”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和产物。“局限性”也是后人得以凭借的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教科书”,加进所谓的“时代元素”,变得面目全非,还怎么作“历史教科书”?《红楼梦》中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纠葛,只有那个时代才有,你把他们的爱情加进“时代元素”,那还是什么“宝黛爱情”?同样,武松、潘金莲、孙悟空、猪八戒乃至于孟姜女、花木兰等典型形象,也都是不可随意改的。这些文学典型形象,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这如同我们不能将维纳斯女神的断臂接上一段一样。

        ④文学经典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固有的思想艺术内涵,人们对其有高度的共识和认同。它犹如文物,有不可更改的特质。文物只可“修复”而不可“改造”。同样,文学经典的传承也应该如此。我们应该“原汁原味”地、原貌原形地传承文学经典,尊重其固有的“定型”。

        ⑤走笔至此,让我想起20世纪60年代看过的《祥林嫂》《骆驼祥子》《林家铺子》等一些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看完小说再看电影,并不觉得二者有巨大差距,相反,二者起到了互补作用。那种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的态度,值得提倡和发扬。

    (选自2015年12月5日《光明日报》)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文意简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第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 1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①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

        ②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③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④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⑤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⑥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1)、从文中来看,故乡的“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表现在哪些方面?
    (2)、揣摩文章语言,回答问题。

    ①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为什么可怜这里的绿?)

    ②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划线词的含义是什么?)

    (3)、作者文中第④段叙写了香港之行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4)、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说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具体缘由有哪些。

三、作文

  • 13. 请以“仰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