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抒怀言志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测试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年少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____;夏天里,____;秋天里,____;春天里,____。
①母亲就是月亮,映在我们的床前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
2、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称对方母亲用“令堂”,称对方弟弟、妹妹分别用“令弟”“令妹”,等等。____原来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
A、大概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吧? B、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 C、其实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D、所以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
3、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人们响应政府号召,关门闭户,尽量不出行。小林同学总嚷嚷这样的生活太无聊,于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小林爸爸决定在给孩子讲完《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举行一个以“诚信”为主题的家庭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如果让你来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环节一:诚信成语大家举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诚信新闻大家看
环节五:诚信图片大家观
(2)、请写出一个与诚信有关的成语。(3)、小林妈妈从网上搜到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并向家庭成员播报。(不超过25个字)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政府有关防疫要求,切实保障群众生活,防止疫情防治用品和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过快上涨,2020年2月1日,青岛市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经营者价格政策告诫信》,并与10家我区大中型商场超市签订价格诚信承诺书。
(4)、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漫画内容,揭示漫画寓意。 -
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①____,【a】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②____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③____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c】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cán jí B、cán jǐ C、chán jí D、chán jǐ(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①畦 ②霄 ③倘 B、①洼 ②宵 ③倘 C、①畦 ②宵 ③徜 D、①洼 ②霄 ③徜(3)、该语段善用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表现力,【a】处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b】处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c】处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4)、语段中的“蝉”“油蛉”“蟋蟀”“斑蝥”都是昆虫,下列诗词句中未提及昆虫的一项是(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B、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5、根据句子,选择正确的选项。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 ____是无法补救的。
A、惨痛 B、哀痛 C、沉痛 -
6、下面是小铭准备的活动开幕词,请阅读后完成下面的小题。
少年正是读书时。进入初中,我们跟着朱自清触摸春天,感受山之 lǎng rùn①____,风之轻柔;走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医生,学习他对工作jí duān②____负责的精神;认识整日劳 l ù③____、任劳任 yu àn④____的朱德的母亲,体会其人格的伟大……
如果说散文、小说用人物、情节让我们认识大千世界,古代诗歌则借意象抒情言志。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⑤____,⑥____”,用鸿雁传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⑦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用意象叠加的方法抒发了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⑧____,⑨____”,借“落花”意象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古人云:布衣暖,菜羹香,读书滋味长。正如《论语·雍也》中所说的“⑩____,⑪____”,倘若我们都能以读书为乐,那么即便是“饭疏食,饮水,⑫____”(《论语·述而》),也能感到幸福。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一起在书香中成长、成人、成才!(1)、根据拼音在①—④处填写正确的字词。(2)、根据语境,在⑤—⑫处补写恰当的古诗文句子。 -
7、学校要编辑一期《寻找课本里的“种子”》校刊,请你从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寻找一粒“种子”,参照例句加以表述。
示例:《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是一粒高尚的种子。
理由:他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中的 , 是一粒的种子。
理由:
-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赣粤交界处( )梅岭大梅关,地势极为险要。唐代丞相张九龄曾在梅山劈开关隘 , 设立关卡,此后,大梅关就成了赣粤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从江西瑞金中央苏区转移,开始长征。项英和陈毅率部在敌人的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 , 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多年头。1935年6月,陈毅腿伤复发无法行走,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一日,陈毅蛰伏在草莽中,旧伤隐隐作痛 , 胃病重新复发,心中异常焦虑,不知能否逃过这个劫。思虑中,陈毅突然诗思泉涌,倾刻之间 , 把十几天得到的诗句联接成章,默吟出豪气冲天的“绝笔”诗《梅岭三章》。梅岭是“赣南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根据地,如今,大梅关古驿道沿途建筑已修复,遍植梅树,重立诗碑,____,成为当地一道人文风景。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隘(ài) B、转(zhuàn) C、难(nàn) D、虑(lǜ)(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险要 B、突围 C、隐隐作痛 D、倾刻之间(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梅关就成了赣粤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B、坚持了将近三个多年头 C、心中异常焦虑,不知能否逃过这个劫 D、默吟出豪气冲天的“绝笔”诗《梅岭三章》(4)、在文段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5)、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赣南三年游击战争过后 B、重新修建的大梅关古驿道 C、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梅岭 D、《梅岭三章》诗碑与梅关碑林连成一片 -
9、小文分享了下面这篇回忆性散文,已做好批注,邀你共读。
透早的枣子园
①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质疑式批注:“车一车”不就是“缝一缝”的意思嘛,后面还有“透早”“大人大种”“憨呆憨呆”这些词语,为什么不用普通话里常用的说法呢?)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栽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新的一样?(赏析式;批注:“震慑”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③“妈?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
④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
⑤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评价式批注:画面透过时空重叠,“我”回到了童年,写得妙极!)
⑥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⑦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
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⑨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⑩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得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
⑪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⑫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
⑬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赏析式批注:____)这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⑭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⑮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⑯“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种了,整天憨呆憨呆。”
⑰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竞匆匆流过了三十几年。(感想式批注:儿时的“我”看着妈妈温柔的侧脸,无比感动;现在的“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发现妈妈“头发却都花白了”,一个“却”字传神地写出了儿时的“我”与现在的“我”对妈妈情感的变化,这就是成长带给我们的啊!)
(补充式批注:人世间的美好与热爱都是相互的,就好像文中的妈妈与孩子们。我们这学期读过的课外读物中,也有这样美好的情感。)
(1)、解答“质疑式批注”。小文同学找出来的这些词语都是地方方言,作者将这些方言词语穿插使用在文中,有何好处?(2)、挑战“赏析式批注”。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⑬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3)、共鸣“评价式批注”。请你说说第⑤段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4)、探究“感想式批注”。时光匆匆流过三十几年,儿时的“我”与现在的“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续写“补充式批注”。请结合名著《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与鲁迅,阐述你对“人世间的美好与热爱都是相互的”这句话的理解。 -
10、以下是小安同学拟写的开场白,请你帮助他修改、补充。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①____”通过以书为伴,使我们心神平和,气息芳华。cháng yáng 于书海中,我们能欣赏烟波浩miǎo的景致,触摸历史的脉络,探寻真理的踪迹……为了让大家读更多的书,读更好的书,班委会决定在每周五下午组织读书活动。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勇敢地走上台来,畅谈自己的读书经历、读书经验、读书感悟,让我们在交流中一同前行,共同成长!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cháng yáng 浩 miǎo 踪(A. zhōng B. zōng)迹
(2)、文段中有一个句子存在语病,请你将正确的句子写下来。(3)、在①处横线上填入句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B、腹有诗书气自华。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11、初中毕业前,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2)、班委会倡议每位同学以“老师,我要对您说”为题,给老师写一封信。下面是三位同学信中正文的开头,你认为哪种开头更好些?为什么?①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了,我有太多的话要向您说。老师,您要我说什么呢?
②三年来,我与您有过多次交流,但今天我仍有些心里话要对您说。
③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老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
-
12、请从《<论语>十二章》中写出一个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并结合“诗画小悟”中某一首诗的学习谈谈你是如何运用这个方法的。
-
13、按要求填空
(一)
(二)
(三)
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点评: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粼粼①____江中,诗人在行船中借月抒发对故国故人的恋恋不舍。
____,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点评:萧sè ②____的景物折射出暮秋傍晚时分的枯索,诗人在羁旅中生发了离乡背井的凄凉心境。
____,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点评: A.____
(四)
(五)
(六)
____,
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点评:登城远望,边城夜色凄神寒骨,诗人沉浸其中,感kǎi ③____ 无限。
日月之行, ____;
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点评:B.____
____,
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点评:初阳生于夜色,新春
生于寒冬,在能量贮④____蓄中,诗人领悟到光辉终将抹去黑暗,温暖足以消弭严寒的积极心态。
(1)、请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请在相应的横线上补全诗句。(3)、请在AB中任选一处,写出“点评”。 -
14、小文准备在手抄报中分享下文,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品读。
纪念白求恩同志 朱德
①诺尔曼·白求恩同志逝世三周年了!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是有国际声誉的医生,是北美洲的四大名医之一。他是用他的高明的技术服务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坚强战士。西班牙人民反抗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时,白求恩同志曾亲赴西班牙,为政府军服务医疗工作,在马德里、巴塞隆那组织了输血运动,由于他的努力,曾经救治了数万受伤的士兵、妇女和儿童的性命。后来,我国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他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自一九三八年春即赴山西、河北战地我军中工作,领导我军医疗工作,不幸因施行手术中毒,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晋察冀军区逝世。白求恩同志之死,使我们永怀无限痛惜和伤感,觉得这是我党、我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一个巨大损失!
②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从他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③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他清楚地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地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阌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他在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地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反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应该学习。
④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他已五十多岁了,不顾战地各种危险和困难,亲自跑到火线附近,在炮火下抢救受伤的将士,他说:“(A)一个革命医生坐在家里等着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应该跑到病人那里去,而且越早越好。”甚至在危险的情形下,即使不能赶到作战地区,至少也可以在半路上找到伤兵运回后方。他的技术高明,在我军中为第一位,但仍精益求精,研究在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进行医疗工作。他不但以这种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来执行自己的业务,并且教育了他周围一切人,从医生、护士到勤务、马夫,告诉他们“没有哪一件工作是小的,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鼓励他们每个人“要学习独立工作,不要那半斤八两的帮助”。
⑤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富于实际主义精神的人,他看到我军许多医生技术水平低,便把教育和提高医生、护士作为自己的职务,他自己办学校,走到哪里,教到哪里,没有夸夸其谈、言多于行的坏习气。他说:“空谈代替不了行动,话是人们发明来描写行动的,照它本来的目的去用它吧。”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和著述中正充满着这种明亮清透的实际主义的光辉。
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忱、坦白正直。他对一切伤病员、一切同志、劳动人民,表现了他无限的忠诚热爱和无条件的帮助,平等地看待他们中的任何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他也最能坦白正直,批评他们的缺点,严正地指斥工作中的毛病,帮助改正。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至今晋察冀的军民心中,仍怀念着自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⑦白求恩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然而我们将永远记得白求恩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也诚如加拿大民主书报俱乐部古柏先生来函所说:“(B)加拿大的人民,因为有如此伟大光荣的子孙而感觉骄傲。”世界一切反法西斯战士,首先是共产党党员,应当学习和发扬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和许多优良品质,来最后战胜法西斯主义,完成白求恩同志未了的伟大事业。
(选自《解放日报》1942 年 11 月 23 日,有删改)
(1)、文章第③至⑥段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纯朴的品质。(2)、品味下面语句,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至今晋察冀的军民心中,仍怀念着白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3)、文章(A)(B)两处画横线句均引用了人物的原话,请任选一处,说说有何作用。(4)、夹叙夹议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特点。请以第①②段为例,具体说说本文采取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夹叙夹议
央叙央议,即一面叙述事件,一面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叙述的部分能充分展现具体事件,议论的部分则直接反映作者的情感态度,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丰富,更有深度。
(5)、有同学认为把标题改为《学习白求恩同志》更符合朱德写本文的初衷。你认为“学习”与“纪念”哪个词更合适? 为什么? -
1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____,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____人,一个____的人,一个有____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A、大小 纯粹 高尚 道德 B、高低 纯粹 高尚 道德 C、大小 高尚 纯粹 道德 D、高低 纯粹 道德 高尚 -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界的秋天已然远去,伴随着冬天的脚步,本学期即将成为过去,而学习的“秋天”已姗姗而来。在这一学期里,每个人都有收获:有收获进步的,有收获快乐的,有收获友情的,有收获知识的,有收获道理的,有收获夸奖的,有收获技能的,有收获成长的……
请以“我收获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紧扣题目,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不套作,不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17、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常见方式。八年级(1)班开展以“网络学习”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阅读来分享】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明同学打算在读书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请你帮他把有关内容补充完整。《昆虫记》中,在作者笔下,①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②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③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是④。
(2)、【任务二:阅读小推介】作为读书分享会的主持人,你如何向同学们推荐《昆虫记》?(3)、【任务三:用网络有主张】你支持用互联网学语文吗?请你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
18、古诗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破”“深”等字,传神地写出了沦陷后的长安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也写到春天的花、鸟,抒发思想感情,两者是否相同?请你结合两诗中的花、鸟,说说他们以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
19、阅读《梦回繁华》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幅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②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③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1)、下面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加点字“相传”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的意思,用在此处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第③段使用逻辑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的主体内容。 C、《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北宋时期的经济写照。 D、文中“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船工卸粮包。(2)、第③段“画面开卷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画作中所描绘的“汴京近郊的风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选段第②段和《中国石拱桥》第一段相比,你一定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请你简要概括出三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中国石拱桥》
-
20、根据提示,在对应的横线上默写恰当的古诗文句子。
翻开八年级上册课本,驻足就能感受“爱国忧民”的赤诚之心,俯身便能听到“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曹操用①“ , ”(《龟虽寿》)表明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朱敦儒用“中原乱,②“ , ?”(《相见欢》)表达了他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吴均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③ , ”(《与朱元思书》)表达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情趣;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一个国家常常会走向衰亡的原因是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