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抒怀言志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测试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生活显教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这样的人吸引:他们彬彬有礼,待人接物不卑不亢;他们有hán养,即便被冒犯也不会大发雷霆;他们恪守时间,对待每一个人的态度都是平等的、温和的,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忸怩作态。这样的人,就是有教养的人。
【书中获教养】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其中的“道德箴言”也不少。有教养的人懂得从书中jí取有益的见解,使自己学识渊博,增加自己的涵养。在待人处事时绝不会自吹自擂,他们的行为举止、衣装服饰、走路步态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
hán养 恪守 箴言 jí取
-
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 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训》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庭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
3、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人不炼,不成器
杨 绛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
②人也一样,____。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⑥了解自己,不是简单的事。人的头脑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调查犯罪嫌疑人那样窥视自己,在自己毫无防范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常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在这种时候,有诚意摆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则会憬然警觉:“我自以为没这种想头了,原来是我没有看透自己!”一个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实了,就不袒护自己了。这样才会仔细修身。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从而服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子就可以很和洽。
⑦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又国泰民安,这就可以谋求国际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这是孔子教育人民的道理,孟子继承、发扬并充实了孔子的理论。我上文所讲的,都属“孔孟之道”。
⑧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请在第②段开头横线处填写一句能概括本段观点的句子。(2)、分析选文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有人说:“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结合本文第⑤段和第⑥段的内容,说说作者认为人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了解自己。(4)、阅读选文第⑧段,理清论证思路。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D、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
5、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诗歌不是____的艺术,每个人都可以读诗。读诗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动情时,潸然泪下;困厄处,____。读诗要读透饱含情感的意象,____。不能____,更不能附庸风雅。我们读过的每一首诗,都会sù造我们的气质,浸染我们的品质。写诗不仅能rú养生命,更是生命的本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困厄 浸染 sù造 rú养
(2)、上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可望而不可即 B、自惭形秽 C、抽丝剥茧 D、断章取义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岳阳楼记》,全文略。
【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①常稔②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③ , 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④ , 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⑤有余而无穷。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靠近外城,指近郊。②稔:庄稼成熟,丰收。③计:计簿,账目。④缣:双丝的细绢。⑤沛然:充沛的样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去国还乡 委而去之 B、把酒临风 东临碣石 C、处江湖之远 以养济群族之人 D、以养济群族之人 不以物喜(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其喜洋洋者矣”与“后天下之乐而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一致。 B、【甲】文第①②段采取了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景交融。 C、【乙】文写了“义田”的作用以及对族人日食岁衣、嫁娶凶葬等具体养济之法。 D、【乙】文言简意赅,以叙述为主,用平实的笔调记载了范仲淹设置“义田”之事。(4)、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范仲淹的伟大之处。 -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岳阳楼记》,最后一段略。
【乙】王① , 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有删改)
【注释】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赵光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吾谁与归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C、王惊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论语》) D、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B、甲文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C、乙文中的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个儿子,叫赵元杰。 D、乙文写姚坦夸赞益王建造假山的故事,说明姚坦很有眼光。(4)、乙文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甲文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5分) -
8、默写。(1)、而或长烟一空, , 浮光跃金,。(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文中表明滕子京被贬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的句子是: , 。(4)、文中具体写从岳阳楼眺望洞庭湖远景的句子是:
, , , , , 。
(5)、“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的览物之情是: , 。(6)、《岳阳楼记》中能表现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南极潇湘
感极而悲者矣 B、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多会于此 D、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春和景明(日光) B、长烟一空(全) 把酒临风(持、执) C、增其旧制(规模) 去国怀乡(离开) D、薄暮冥冥(少) 吾谁与归(我)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醉翁亭记》,全文略。
【乙】醒心亭记(节选)
曾 巩
凡公①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②丰乐③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④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⑤ , 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⑥《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⑦优游⑧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⑨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____
【注释】①公:欧阳修。②即:到。③丰乐:丰乐亭,为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建。④醒心:醒心亭,处于滁州西南丰乐亭东山上,也为欧阳修所建。⑤滋:滋生、蔓延。⑥韩子退之:韩愈,字退之。⑦君:指宋仁宗。⑧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⑨夷狄:泛指少数民族。⑩隅:角落。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野芳发而幽香/朝发白帝 B、山间之四时也/四时俱备 C、名之者谁/名之以见其实 D、太守归西实容从也/公乐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3)、下列选项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多用对偶句进行描摹,如“负者歌于途”对应“行者休于树”,描画滁人之游,生动传神,也令音韵谐美。 B、甲文叙事角度巧妙,通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貌似旁观者,既避免了第一人称写作给人以炫耀政绩之感,还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意趣。 C、乙文语言简练精准,以“饮”和“望”两字,概括区分了“丰乐”和“醒心”二亭不同的用途:前者用于饮酒,后者用于览胜。 D、甲、乙两文恪守传统“记”文以记事为主的规范,都记录欧阳修与众人游乐的事迹。同时,融入了一定的抒情、议论,削弱了作者的主体性。(4)、一方山水,两座名亭。欧阳修借“醒”与“醉”所传达的情志是否相同?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 -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醉翁亭记》,全文略。
【乙】子瞻①迁于齐安,庐于江上。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②载酒,乘渔舟,乱流③而南。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④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⑤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有删改)
【注释】①子瞻:苏轼的字。苏辙是其弟。齐安,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②策:拐杖。③乱流:横绝江水。④褰(qiān)裳:提起衣服。⑤撷(xié):摘取。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山行六七里 有山可登 B、醉翁之意 出其不意 C、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 D、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情于景(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3)、下列对甲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运用移步换景、层层缩小的写法,从大处落笔,由整体到局部,描写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全文多用骈偶句写景,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朝暮相对,互为照应,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C、第三段依次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这四个场面,勾勒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 D、写太守与滁人游于山水之间,是作者被贬滁州后政治失意,借游山玩水排遣内心苦闷的表现。(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乐”,“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有何异同?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
13、默写。(1)、山水之乐,。(2)、《醉翁亭记》中用“ , ”写出了琅琊山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将写景与抒情联系起来的句子是: , 。(3)、《醉翁亭记》中用“ , , , ”精练传神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之美。
-
14、“也”字表达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15、九年级(1)班拟开展以“传承文化经典,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策划小组完善活动方案。
①活动一:说唱歌词,走进小说天地;
②活动二:;
③活动三:;
④活动四:驱遣想象,创编独特故事。
-
16、阅读文本,完成各题。
爱因斯坦密件
王晋康
①四月一号,霍夫曼完成了新计算机调试工作,要离开伊拉克了。
②“闲暇时你不妨拿它玩玩这个。”霍夫曼临行前交给沙维斯三张复印件说,“据圈内人说,这是爱因斯坦留给后人的密码信件,从他的一叠手稿中发现的。美国不少计算机工程师把破译它当成了业余消遣,但至今没人成功。”
③沙维斯扫了一眼,那三张纸上是密密麻麻的手写英文字母,内容如同天书。他揶揄地说:“是不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④“啊,我倒忘了今天是愚人节。不,绝对不是玩笑。”
⑤“如果不是,我愿意试试。”
⑥沙维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用新计算机破译这封密文上。晕头晕脑地忙了一整年后,天书般杂乱的字母终于排出一个标题:
⑦“爱因斯坦致后人”
⑧他成功了!狂喜中,未等译出正文,他当即给美国的霍夫曼发了一封邮件:
⑨“你留下的密文我已破译。”
⑩然后,他把已经证实的密钥输入破译软件,屏幕上迅速闪出破译后的文字:
⑪“爱因斯坦致后人:我的质能公式E=MC2只是指出了质量和能量的等效性,并没有指出如何释放它。按照质能公式,无论是铁,还是岩石、水、垃圾,甚至是我们的肉体,都含有符合质能公式的巨大能量,可以称之为终极能量。终极能量完全可以释放,而且方法并不比裂变或聚变复杂……”
⑫沙维斯心中的狂喜难以描述:一个新时代将从它而开始。终极能量是宇宙中最高效最清洁最廉价的能源,它如果能被释放,人类将生活在伊甸园中,连环境污染也附带着彻底解决了。
⑬沙维斯只是奇怪:为什么爱因斯坦没有在发现它时立即公布,而把它藏到密码中留给后人?
⑭忽然窗外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电灯熄了,计算机变成黑屏。从窗户往外看,附近的新兵营浓烟滚滚,一片哭喊。不用说,这又是一次自杀式爆炸,从美军进驻伊拉克之后,恐怖袭击已成了伊拉克人生活的一部分。
⑮沙维斯对这种血腥的袭击已经麻木了。他摇摇头回到桌前,这会儿他急于知道密文的剩余内容,等不及电力恢复,开始人工翻译。
⑯“……就在我反复验证自己的发现时,1.3万吨TNT的‘小男孩’和2.2万吨TNT的‘胖子’在日本爆炸了,死亡30万人。我新发现的终极能量远比核能强大。我迫切希望它能为人类利用,但——对今天的人类来说,它是否是一个过于危险的礼物?经过数年痛苦的思考,我最终决定暂不公布终极能量的释放方法,而用密码记录在此信的附件中。
⑰我郑重告诫所有读懂此信的后人:如果在你所处的时代中,人类确实已经成熟,那么请把附件译出,无偿地向全世界公布;____”
⑱下面还有一个附件,应该是释放终极能量的具体方法。沙维斯忧郁地看着信文,不再往下翻译。今天的人类成熟了吗?不,似乎比那个时代更迷恋暴力。他突然省悟了,为什么这封能被他破译出来的密文,此前却一直没人破译成功。不,一定有人破译过,恐怕远不止一人。但那些读懂信文的科学家都会长叹一声,按照爱因斯坦的谆谆叮咛,把这个秘密深深地埋在心底。
⑲沙维斯下了楼,来到仍在冒烟的兵营,看着爆炸坑旁抛散的20多具残缺不全的尸体。他想,在这堆尸骸中应该包括一个人体炸弹吧。这个恐怖分子使用的只是低能量的TNT,但如果——他能利用爱因斯坦的发现引爆自身?沙维斯做了简单的默算:按公式E=MC2 , 一个60公斤的人体所具有的终极能量大致相当于十亿吨TNT。十亿吨!相当于80 000颗广岛原子弹!
⑳回到办公室时电话正急躁地响着,是霍夫曼从美国打来的,那边的惊喜溢于言表:
㉑“沙维斯先生,我刚看到你的邮件,你说你已经破译了爱因斯坦密件?”
㉒沙维斯沉默片刻,平静地说:“对不起,只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有删改)
【注释】①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瘟疫、灾祸、贪婪、虚伪、嫉妒、痛苦等等。在潘多拉打开箱子以前,人类没有任何灾祸,那是因为所有的病毒恶疾都被关在魔盒中。阅读一篇科幻小说,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赏析、评价,请你根据以下提示词,完成阅读任务。
(1)、这篇小说是以伊拉克工程师沙维斯经历的事件为行文逻辑,请你据此完成下列表格。沙维斯的经历
沙维斯的态度
得到密码信件
开始翻译密码
投入全部精力
狂喜
读到郑重告诫
坚决保密
(2)、本文的逻辑自洽表现在文中的多处伏笔照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组伏笔与照应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3)、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并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如果人类那时仍未放弃对暴力的迷恋,就让这个潘多拉魔盒继续关闭吧。
(4)、从文中找出一处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例子,并分析二者的关系。(5)、在著名科幻小说《时间机器》中,时间旅行者发明了能够在时间维度上驰骋于过去和未来的机器,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为时空穿梭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如果你是沙维斯,穿梭回1955年,面对临终的爱因斯坦,你会说些什么呢?请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进行合理设想。【链接材料】 1927年,爱因斯坦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签名。参加国际反帝大同盟,被选为名誉主席。
1929年,爱因斯坦表示坚持反对一切战争。
1930年,在“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同盟”的世界裁军声明上签字。
1931年,爱因斯坦号召各国对日本经济封锁,以制止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
1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级主管部门已批复并审议了市区主线通车后相关车辆的通行费收费方案。(将“批复”和“审议”调换位置) B、秋冬之时,为方便公众观赏落叶美景,很多城市推出了定时的“落叶不扫”,赢得不少掌声。(在“落叶不扫”后加“政策”) C、为了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我们要重视开展学校的法制教育。(在“违法”前加“不”) D、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今年生猪出栏数较去年下降了一倍,养殖户们纷纷缩小养殖规模。(将“倍”改为“一半”)
-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的一生,都会碰上许多挡路的石头,比如灾祸、疾病等,____;而有些却是自己放的,比如名誉、面子、地位、身份等,____。当你将苦难当作人生的财富,____,你才能走出苦难的泥沼。
①而不仅仅是失败的结果
②它们的出现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③它们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性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驱除毒虫、防害防病,人们通常在端午节当天饮雄黄酒以寄托“驱百病、保安康”的愿望。 B、一个初冬的早晨,寒冷的空气中掺杂着些许雨丝,参加马拉松赛的选手们准时集合,热情高涨。 C、教育者担负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对庸俗文化占据学生心灵的现象不能置之不理。 D、他的演讲充满了无限激情,歇斯底里,令人回味无穷,赢得了现场所有观众的阵阵掌声。
-
20、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空kuàng大地的血脉。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有的温顺、乖巧地在河中觅食,有的在河面上互相xī闹,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有的把头插进翅膀里睡觉,对同伴的呼唤置之不理。河边垂柳经历了歇斯底里地生长后,冒出鹅黄色的嫩芽,空气中杂着一缕缕嫩叶的清香,驱除了冬季的寒意,带来春的消息。
空kuàng 乖巧 觅食 xī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