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抒怀言志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测试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1、下列关于新闻相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次要——再次要——最次要”的结构形式来写。 C、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择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D、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可分为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等。
-
2、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桅(wēi)杆 着(zhuó)舰 凛冽(liè) 一丝不苟(gŏu) B、坠(zuì)毁 娴(xián)熟 循(xún)声 殚(dān)精竭虑 C、姿(zī)态 默契(qì) 瞬(shùn)间 惊心动魄(pò) D、镌(juān)刻 咆哮(xiào) 澎湃(bài) 无怨(yuàn)无悔
-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工作艰苦繁重,但他们还是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 B、他依靠父亲赞助的大笔资金,白手起家 , 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工厂。 C、中华民族跋涉前行数千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留下了震古烁今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 D、这部著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夜幕低垂,赣江两岸的灯光如繁星点点,与波光粼粼的江面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 B、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了中国智慧,更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力量。 C、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局数字化转型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D、小李和小张参加了学校羽毛球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他终于夺得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
5、给下面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近网络上举办“我给航母来取名”活动,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台湾号”。
②国产001A型航母名字仍未定:定名山东号可能性最大。
③而巡洋舰以上的大型舰艇将会以省(区、直辖市)或词组来命名。
④说起国产航母的名字,不得不说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名字的由来,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的命名规定,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补给舰以湖泊命名。
⑤其次是“山东号”,一些网友从历史角度说要叫“郑成功号”,还有一些网友给了一些比较萌的名字选择,比如“皮皮虾号”“齐天大圣号”等。
A、⑤②④③① B、①②④⑤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⑤②④③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田垄深处
①清明过后,莺飞草长。柳丝翠绿,在暖风里摇摆。枝繁叶茂的红叶石楠树,绽放出一丛丛火焰,在柏油村路两边升腾,氤氲着浓厚的春天气息。我前往浏阳河畔的金石村,访问家庭农场主孔蒲中。
②车在明媚的阳光里穿行,眼前是一望无边的层层叠叠的深绿和金黄。油菜花芬芳醉人,乡野色彩悦人,水渠清波照人。从车上下来,我朝田垄深处走去。脚下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绵长田埂,好似纤纤如缕的琴弦。
③孔蒲中,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留着小平头。他站在稻田边的土堤上迎接我。看得出来,他已经下地干一阵活儿了,裤脚上沾满泥土。我紧握着老孔的手,感到他手掌粗糙,却很有力。他的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④老孔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初中毕业后就回乡艰父亲学种田,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年近六旬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办的家庭农场被电视台报道后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引来广泛关注。孔蒲中在家乡这片土地上与泥巴打了四十年交道。历经风霜雨雪、虫灾稻病、干旱洪涝,有过土地歉收、温饱不保的苦闷,却终于在农村改革的春潮里,看到了蓬勃的希望。从承包责任田那天开始,他就立志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描画蕴藏在心中多年的致富蓝图。2006年开始,他从自己承包土地种养的经验出发,经过反复实践,逐渐探索出“稻田+生态种养”的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他把种稻和养甲鱼、黄鳝、田螺、泥鳅相结合,在田间实现“互惠共生”,种稻也不用施化肥、农药。2014年他在金石村创办家庭农场,一时前来学习参观的农民兄弟络绎不绝。
⑤我们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就来到老孔流转的二百六十多亩成片种养田畴。老孔用手摸着他精心设计的铁丝石棉板围挡,对我说,为防止甲鱼从田里爬出来跑走,才设计出这道围挡。不久,他就要在围挡地基上种上丝瓜。长起来的瓜藤爬上围挡,既成为一道绿色风景线,还可以获得数十万元的丝瓜收入。我端详着这一排排稻田围挡,精巧而别致,一直朝前方延伸,装饰着绿树掩映下白墙黑瓦的农舍。乡野也成了一幅色彩鲜丽、层次分明的图画。
⑥看到身边老孔那布满皱纹的前额,我知道他是怎样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怎样默默地耕耘这片土地。一家五口,要种养收储、加工销售近三百亩地的农产品,该有多少辛劳的付出?
⑦我站在田垄深处,透过眼前的围挡,朝远处望去,稻田宽敞的田埂上,又新栽了一排排桃树。老孔说:“这个春节,不能外出,就寻思干点啥,就在田埂上栽了上千株桃树。两年后桃树长大了,既可以为水田甲鱼遮光,还可以增加收入。”“真有你的!”我从心底佩服老孔。他有泥土那样厚重的自信,有稻子那样饱满的情怀。我仿佛听到一个亲切响亮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⑧时近中午,天空变得格外澄碧,没有一丝云彩。远处飞来一群白鹭,落在稻田里。望着这群白鹭,我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田里长稻,水中养鱼,陌上结桃,堤边种菜,屋前栽花。这不就是老孔梦中都在描绘的稻田花园吗?
(选文有改动)
(1)、本文主要写“我”到金石村访问家庭农场主孔蒲中,请根据访问行踪及活动用简洁的词语填空。前往田垄—A.—田畴畅谈—田垄望桃—B.
(2)、文章有许多精美的写景句,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车在明媚的阳光里穿行,眼前是一望无边的层层叠叠的深绿和金黄。油菜花芬芳醉人,乡野色彩悦人,水渠清波照人。
(3)、结合上下文,认真阅读第③段中描写外貌的句子,简要概括“老孔”的形象特点。(4)、从全文看,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结合该段内容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她静静地站在十米高台上,耳朵听不到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
②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紧贴在台边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③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自如得活像一条在水里游动的鱼,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然难度系数是3.2,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④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已经伴随着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消失于水中,几乎没有落水的声音,只看到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⑤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挥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洪亮。
⑥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第四跳成绩让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差距锁定了这枚金牌。最终,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20的优异成绩,夺得了这枚金牌。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技“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1年举办)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至⑤段,主要展现了全红婵跳水时完美的动作和现场的氛围。 B、选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14岁小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第四跳的精彩表现。 C、在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最终以四跳满分的“断层式”成绩获得女子10米跳台的金牌。 D、根据选文内容,可拟写标题为:14岁小将全红婵斩获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金牌。(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全红婵比作在水里游动的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全红婵跳水动作的自如、灵巧、活泼。 B、多次写全场的反应,是为了渲染现场紧张热烈的气氛,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C、直接描写观众从“肃静”到热烈地“呐喊”的反应,衬托出全红婵第四跳的不同凡响。 D、选文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都报道了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事件,都十分注重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3)、请从新闻体裁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分析本文和[链接材料]的异同。[链接材料]
北京时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夺金,另一位中国选手陈芋汐摘银!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33枚金牌,也是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第9次包揽冠亚军!
祝贺全红婵、陈芋汐!祝贺跳水“梦之队”!
(选自中国日报网,有删改)
-
8、综合性学习。
央广网鄂州12月3日消息 (记者张毛清鄂州台记者廖靖飞) 12月2日上午,湖北省鄂州市迎来建市以来首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早上8:30,鄂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凤凰广场鸣枪开跑。虽然天空下着雨,但挡不住运动员风雨无阻的脚步,也挡不住市民支持比赛的热情,他们在赛道旁拿着国旗为选手鼓劲加油。
比赛项目分为半程马拉松、微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三个项目比赛总用时约为3个小时。参赛选手中,近七成选手选择参加迷你马拉松,充分展现赛事重在参与、全民健身的宗旨。
该赛事吸引包括山东、河南、湖南、江苏、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选手11000多人参加,更有4名肯尼亚选手不远万里前来参赛。
半程马拉松线路经过武昌门、孙权广场、西山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鄂州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都市景观,都浓缩在这21公里多的赛道中。
来自河北承德的小伙子杜士洋获得半程马拉松比赛冠军。
(1)、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3字)(2)、赛事活动方案经媒体发布后,在荆楚网鄂州论坛上博得一片叫好声。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从不同层面分条表述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三条即可)(3)、作为鄂州市的一名中学生,要为比赛冠军杜士洋送上赞美和祝福,你会怎样说? -
9、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
10、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敦煌(dūn) 翘首(qiáo) 一瞬间(shùn) B、凌空(líng) 悄然(qiāo) 一刹那(chà) C、气氛(fēn) 慷慨(kǎi) 眼花缭乱(liáo) D、优雅(yǎ) 绷直(bēng) 屏息敛声(bǐng)
-
1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盛典中,精彩的舞蹈和优美的歌声让观众听得入迷。 B、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C、是否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
12、下列语句中,描写角度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
13、下列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
14、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敦煌(dūn) 翘首(qiáo) 一瞬间(shùn) B、凌空(líng) 悄然(qiāo) 一刹那(chà) C、气愤(fēn) 慷慨(kǎi) 眼花缭乱(liáo) D、优雅(yǎ) 绷直(bēng) 屏息敛声(bǐng)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新华杜北平二十四日六时电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李宗仁、何应钦及南京的国民党军队于昨日上午逃出南京。李、何等乘飞机逃往上海。国民党南京守卫部队及宪兵,沿京杭公路逃跑。浦口的国民党军,于二十二日撤至南京,二十三日一同往京杭路上奔逃。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亦向同一方向乱窜。人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如果昨夜没有入城,则可能于今日入城。南京人民正在等候着人民解放军。在国民党军已离开南京,人民解放军尚未入城的时间,南京人民已于昨日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并于昨日下午六时发电致毛泽东主席,欢迎人民解放军。该电称,毛主席勋鉴①:
南京守军于二十三日撤退。南京人民为安全计,联合发起各界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推青苑为主任委员,贻芳为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十三人。地方尚称安定。恳请电饬②京陵外围野战军,对南京予以和平接收,以慰民望。何日入城,并请电示,以便欢迎。
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副主任委员吴贻芳及委员等同叩梗酉③。
【注】①勋鉴: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②饬:饬令。③梗酉:发电文的时间,即二十三日酉时。
(1)、这则消息主要报道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同样是“逃跑”,文中措辞却不一样,请你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下面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①浦口的国民党军,于二十二日撤至南京,二十三日一同往京杭路上奔逃。
②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亦向同一方向乱窜。
(3)、请举出一例,说明消息的准确性在本则消息中是如何体现的。(4)、这则消息原文引用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等人的电文,有什么作用?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毛泽东
新华社郑州 1948年11月5日电 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____。
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③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④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地)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的范围。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连)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连)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战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已经把敌人完全孤立起来。
⑤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开封、南阳等处的敌人,被迫弃城逃窜。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
⑥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1)、新闻开头的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2)、请将第①段的新闻导语补充完整。(3)、品读第④段中第二处画横线的语句,分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请以下面的句子为例谠说明本文语言的特点。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连)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
-
17、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新闻,爱上新闻阅读,班级举办了以“新闻与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活动一:新闻人物]
尽自己之天职,平社会之不平,苟见倚强凌弱,众暴寡之行为,必毅然伸张人道,而为弱者吐不平之气,使豪暴之徒不敢逞其志,不能不屈服于舆论之制裁。
——邵飘萍,《京报》创办者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
——范长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活动开始,板报组成员选择了以上材料作为本期板报的内容。请你研读材料,思考内涵,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邵飘萍捍卫记者的天职,他认为记者职责在于;范长江则用鲜明的语言阐明了。
(2)、[活动二:拟写新闻]请你根据以下内容,以校报记者的身份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研学活动。要求:题目自拟,按照消息格式写作;采用第三人称;不少于120字。研学时间
4月3日
研学地点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活动主题
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参加对象
XX学校八年级全体师生
讨论发言
[同学甲]这次研学活动真有意义!参观纪念园时,看着墙上一张张旧照片和一段段历史资料,我仿佛看见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同学乙]是啊!当悲壮的哀乐在耳畔响起,大家充满敬意地为革命烈士献上挽联,那一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珍惜当下,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讲革命事迹”环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畅所欲言,述说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老师]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革命历史,感受到了先烈们不怕牺牲的伟大品质,对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18、下列各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日本政界一些人妄图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的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_了。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
19、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军队增了兵,并确定了他们溃退的日期,再留给联合国六个月的时间去控制局势。 B、当你泄气时,当你失落时,你要相信付出会得到回报。 C、北京时间3日晚,德国队以摧枯拉朽之势4比0狂胜阿根廷队,昂首挺进世界杯半决赛。 D、经过数月的苦练,这支少年篮球队的气势锐不可当 , 他们对于这次比赛志在必得。
-
2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只用了较短的篇幅,就对重大历史事件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读来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B、同学之间意见不同时,应当风平浪静地讨论,不可意气用事。 C、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分列式上,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徒步方队昂首而来。 D、人民解放军凭着信念与勇气,以摧枯拉朽之势击退敌军,迅速地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