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表是2015年我国关于HIV通过血液传播的统计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血液传播途径

    静脉注射毒品

    输血

    血液制品

    例数

    13510

    1147

    310

    (1)、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血液传播、传播和母婴传播。
    (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艾滋病在血液传播的三种途径中静脉注射毒品是主要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拒绝
    (3)、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即HIV是这种传染病的 , 艾滋病患者属于
    (4)、下列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
    A、遇到艾滋病患者,远远躲开 B、朋友中有了艾滋病感染者,立即宣传并断交 C、遇到艾滋病感染者,在加强自我保护措施的同时,积极帮助患者 D、遇到艾滋病患者,无所谓
  •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癌细胞可产生某种物质与T细胞表面的CTLA﹣4蛋白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对其查杀和清除作用。詹姆斯•艾利森所研究的药物能作用于CTLA﹣4蛋白,抑制癌细胞与T细胞的结合,为治愈癌症带来新的希望。

    (1)、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此过程是由细胞基本结构中的决定的。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若正常细胞的过程失去控制,就会形成肿瘤细胞。
    (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人体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属于;若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缺乏或过低,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
    (3)、根据短文内容分析,T细胞属于细胞;詹姆斯•艾利森所研究的药物能(填“提高”或“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4)、进行动物试验是验证药物作用的重要环节,请你以患结肠癌的小白鼠为材料,简要对比常规化疗药物和 CTL﹣4蛋白抑制剂药物的效果的实验步骤:
  • 3、我国规定,对于1岁以内儿童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活疫苗,以防治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等传染病的发生。这种进行预防接种的方式称为(  )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免疫规划
  • 4、下列不属于免疫规划的是(  )
    A、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病 B、给精神病人打针吃药,治疗精神病 C、给婴幼儿口服小儿麻痹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D、给出生3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等疾病
  • 5、我国实施免疫规划,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控制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一次可终生免疫 B、预防接种后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 C、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预防接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 6、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我国多家科研机构已经研制出了新冠疫苗,而且可以免费接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 C、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D、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7、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得癌症,这是因为免疫的哪种功能?(  )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B、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D、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 8、小明的花粉过敏症状与下列哪一项免疫功能异常相关?(  )
    A、抵抗抗原侵入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 C、监视、识别和清除自身异常细胞 D、修复自身损伤的细胞
  • 9、器官移植成功后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 B、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C、免疫不总是对人有益 D、免疫本质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 10、从2024年春季开始,某市正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来提高学生的免疫力。下列不属于免疫功能的是(  )
    A、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消化食物,促进新陈代谢 D、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 11、下列对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作用 B、免疫功能并非越强越好 C、免疫功能可清除人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D、免疫可修复人体的部分遗传病
  • 12、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 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方法,叫作
  • 13、疫苗是用灭活或减毒的,或者其中的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以产生相应的 , 从而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
  • 14、对于艾滋病及其患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 15、艾滋病是一种病,它的病原体是;主要通过传播;目前,在临床上可以使用的艾滋病疫苗;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使人感染艾滋病。
  • 16、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引起反应。
  • 17、免疫是人体的一项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异己”成分(①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从而清除进入人体内的、人体本身所产生的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肿瘤细胞等(如②③),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① ② ③

  • 18、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如图为青蒿素由屠呦呦发现到成为全球抗疟良药的时间轴。据图回答问题。

    (1)、引发疟疾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对蚊虫进行消杀属于的预防措施。
    (2)、疟疾的症状之一是贫血,原因是疟原虫直接破坏血液中的
    (3)、RTS,S/AS01是一种针对恶性疟原虫的疫苗,已用于非洲国家的儿童。接种疫苗是为了
  • 19、这个冬天,我们面临着新冠、流感和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其中症状较重的是甲型流感。如图为生物学习小组针对今年冬季高发的甲流制作的“传染病校园宣传手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流感属于丙类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引发甲型流感的病原体是
    (2)、用咽拭子、鼻拭子在人的咽部或鼻腔擦拭采集样本是因为甲流病毒可通过

    传播。

    (3)、甲流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图中“对付甲流有妙招”,其中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 20、《汉书》记载:“民族投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大意是对染上疫病的民众,空出房舍,建立隔离场所,为他们医治,并提供药物。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消灭病原体 D、保护易感人群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