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二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同步练习
-
1、某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制作米酒,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制作米酒需要加入酒曲。酒曲中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霉菌(2)、将糯米与酒曲搅拌均匀后装入容器,随后对容器的处理方式是( )A、打开容器放置在温暖处 B、盖好容器放置在温暖处 C、打开容器放置在寒冷处 D、盖好容器放置在寒冷处
-
2、王安石根据养婴的情景写出了“柔桑采尽绿阴稀,芦搭垂成密茧肥”的诗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蚕与桑的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2)、蚕吐丝结茧后进入的发育时期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
3、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其中严重贫血者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浆
-
4、某人不慎摔伤腰部造成裁瘫。其下肢虽无任何损伤但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A、下肢骨折 B、关节脱臼 C、肌肉拉伤 D、神经系统受损
-
5、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2024年版)》指出:为预防近视,近距离读写20分钟要看6米以上远距离目标至少20秒。下列结构中,能折射光线使远近物体清晰成像的是( )A、虹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
6、尿液成分可以反映人体的泌尿功能是否正常,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 )A、尿素 B、无机盐 C、水 D、蛋白质
-
7、 《黄帝内经》记载“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血液在人体内“环周不休”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A、心脏 B、大脑 C、动脉血管 D、静脉血管
-
8、冬天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氧气减少 B、温度降低 C、湿度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
-
9、生殖器官健康与生育能力息息相关,其中子宫的功能是( )A、分泌雌性激素 B、输送卵细胞 C、胚胎发育的场所 D、胎儿产出的通道
-
10、营养成分表是标示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下图是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人体消化吸收牛奶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2)、牛奶中钙的含量较多,老年人喝牛奶有利于预防( )A、坏血病 B、大脖子病 C、夜盲症 D、骨质疏松症
-
11、有人测量了相邻树林和裸地的湿度和温度,发现树林的湿度高于裸地、温度低于裸地。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树林中的植物进行了(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
12、久不更换的植物水培液中长出了绿色丝状植物,进一步观察发现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些丝状植物属于(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
13、在单子叶植物水稻的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乳
-
14、植物的根尖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是因为根尖具有( )A、营养组织 B、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 D、分生组织
-
15、人体受精卵中有46条染色体,受精卵经多次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 )A、23条 B、46条 C、92条 D、184条
-
16、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掉颚”,诗中影响果实品质的生态因素是( )A、氧气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
17、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遗传病,某幼儿被确诊患此病,需长期吃低苯丙氨酸(一种氨基酸)的食物来控制病情。下表是该患儿就诊的部分信息,图1是泌尿系统示意图。
性别
年龄
症状
血液检查
女
2岁
发育迟缓、尿液有“发霉”臭味等
苯丙氨酸浓度:387.4μmol/L(正常值<240μmol/L)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幼儿被确诊患苯丙酮尿症的依据之一是血液检查结果中。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产生的苯丙氨酸由吸收进入血液,由于患儿代谢异常,苯丙氨酸在体内堆积,一方面损害神经系统,影响发育;另一方面较多的苯丙氨酸转化为苯丙酮酸,经血液运输至(填图1中的序号),随尿液排出,导致尿液有“发霉”臭味。因此,患儿需长期吃低苯丙氨酸的食物。(2)、该患儿父母均未患苯丙酮尿症,可推知此病属于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考虑基因突变)。据最新统计,与非近亲结婚相比,近亲结婚的后代患该病的比例高出6.6倍,原因是。因此,禁止近亲结婚有利于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3)、我国某科研团队在治疗该病的药物研发上有了新突破。研究者向患该病的多只小鼠单次注射新药后,定期检测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结果如图2。据图可知:在8周内剂量的此药物可将雄性小鼠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浓度降低并维持在理想范围(120~360μmol/L)。若你是该团队的一员,基于现有成果继续以小鼠为实验对象,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
18、为落实国家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的环保要求,内蒙古某地将污水处理厂尾水引入一人工湿地,利用该湿地的净水功能,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同时也美化了环境,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游憩。下图为该人工湿地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尾水进入湿地后,其中的有机物主要由分解成、水和含氮、含磷的无机盐等。(2)、尾水进入湿地后,没有引起藻类和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可能的原因:一是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和浮游植物的作用;二是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与藻类和浮游植物竞争无机盐,影响后者生长,如挺水植物依赖自身的通气组织将输送到根参与作用,为根吸收无机盐及其他生命活动提供 , 从而促进自身生长,美化湿地环境。(3)、为评估该湿地的净水效果,某同学提出在出水口取样检测氮、磷等水质指标,你认为该方案能否达到评估目的并说明理由:。若要进一步提升该湿地的净水能力,增加游客承载量,请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
19、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在动脉管壁的中膜和内膜之间堆积,使管壁增厚导致的,通常会形成斑块,阻碍血液流动。某同学为探究动脉斑块对血液流动的影响,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模拟实验。下列是同学们对该实验的评价与建议,不合理的是( )A、选用乳胶管是因为其有一定弹性 B、乳胶管中应加入模拟瓣膜的材料 C、动物油位置不能准确模拟斑块在动脉管壁形成的部位 D、两装置中红墨水的流速不同可反映斑块对血流的影响
-
20、明代《二如亭群芳谱》记载:“凡接梅花于杏树者,用劈枝法。三月取梅嫩枝长二寸许,削去半边皮,插入杏木裂口内。以麻缠紧,泥封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三月环境适宜,在此时操作梅枝成活率较高 B、削半边皮的梅枝、杏木裂口均需露出形成层 C、要确保接口处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D、接口愈合后,梅枝上既可开梅花又可开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