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镉是水体中有剧毒的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活具有毒害作用。棘腹蛙的幼体(蝌蚪)皮肤渗透性强,对外界环境敏感。现用棘腹蛙的2月龄蝌蚪,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实验溶液中镉浓度(mg/L)

    蝌蚪数量(尾)

    实验蝌蚪在各时间内累计死亡数(尾)

    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

    96小时

    30

    0

    0

    0

    0

    1.5

    30

    0

    0

    0

    0

    3.0

    30

    0

    0

    5

    11

    4.5

    30

    0

    4

    18

    21

    6.0

    30

    0

    9

    26

    30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中,除不同外,其他条件均需要一致。如5个组的蝌蚪,要选择生活状况相近的并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这样做的目的是
    (2)、①组作为对照组,表中“?”处应设置mg/L。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和实验时间的延长,
    (4)、有研究显示,满江红在净化水质、改善重金属造成的水质污染方面有显著功效。如果要验证这个结论,可以在本实验中增加一个第⑥组,使其与第⑤组进行对照。⑥组不同于⑤组的处理方法是
    (5)、根据表中数据推测,环境中水体镉的安全值是。水体镉污染主要是铅锌矿的废水和相关工业(如电镀、碱性电池等)废水排入地面水或渗入地下水引起的。针对这一现象,防治镉污染,你的建议是(写出一条即可)。
  • 2、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既可破坏环境,又可以改善环境。以下人类活动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滥伐树木,毁林建房 B、网捕鸟类,猎杀动物 C、排放污水,乱倒垃圾 D、保护森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 3、下列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中,叙述错误的是(  )
    A、滥伐森林会造成当地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B、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 C、近几十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D、若沿海一些工厂将工业污水直接排进江、湖,会造成江、湖污染
  •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B、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也会发生改变 C、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人为或自然因素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有关草原生态系统的叙述,不能体现其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 B、在草原上草木生长茂盛时,兔子的数量会增加,但有一定限度 C、草场上过度放牧就会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很难恢复 D、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6、“水稻→害虫→青蛙”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大量捕杀青蛙,短时间内会导致(  )
    A、害虫和水稻都减少 B、害虫增多,水稻减产 C、害虫和水稻都增多 D、害虫减少,水稻增产
  • 7、由于DDT具有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杀虫剂中一枝独秀,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疟疾感染人数也直线下降。然而DDT的广泛使用导致它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之后许多国家开始禁止使用DDT。但是禁止后,疟疾又卷土重来。于是,有300多位抗疟疾专家联名呼吁重新使用DDT。你认为以下观点不合理的是(  )
    A、我们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合理运用科技成果 B、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新的问题 C、人类属于生物圈,但生物圈不只属于人类 D、人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不应该考虑经济利益
  • 8、在探究酸雨对小动物的影响实验中,要注意小动物,尽可能避免对它们造成伤害。实验结束后,要将小动物
  • 9、用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 10、酸雨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等造成的。
  • 11、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 , pH小于的雨水则是酸雨。
  • 1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会
  • 13、在一般条件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及其所占比例是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可以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影响后逐步恢复原有的
  • 1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生态系统的
  • 15、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称为 , 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16、广泛使用DDT等杀虫剂,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 削弱生态系统的 , 从而造成严重的问题。
  • 17、小夏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将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关系的认识历程总结如图1,请分析回答:

    (1)、HPV无细胞结构,由图2中的[①]蛋白质和[②]组成。HPV携带者是导致HPV传播的
    (2)、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HPV疫苗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免疫细胞能产生抵抗HPV的(填“抗原”或“抗体”),从而使人获得免疫力。
    (3)、医生建议接种HPV疫苗后一天内针孔处不能沾水,这是因为病原体可通过针孔进入人体内,皮肤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为检测某HPV疫苗对宫颈癌的有效性,科研人员选取了一批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鼠60只,平均分成两组,进行了下表中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

    组别

    实验操作

    A组

    30只小鼠,注射     后,接种HPV

    B组

    30只小鼠,接种5mL疫苗后,接种HPV

    ①若A组作为对照组,上表的横线处应该进行的操作为注射

    ②图3展示了小鼠的身体情况,通过分析该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18、如图表示合胞病毒侵入人体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免疫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发挥作用的细胞A是淋巴细胞 C、细胞A产生的物质可以与任何病毒结合 D、此时细胞B参与的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 19、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反应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下列免疫反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外界异物吸入时,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会不停地向外清扫 B、当有细菌进入人体后,人常常会有“发烧”现象 C、人被猫抓伤后,要及时注射疫苗 D、小虫闯入眼中的瞬时,你会立即产生大量的泪液同时闭眼
  • 20、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和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 B、当抗原消失后,抗体仍在人体内存留 C、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