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中,我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刘洋在太空为大家展示了从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水稻。太空水稻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细胞核
  • 2、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应该(  )
    A、健康饮食、均衡营养 B、熬夜学习、通宵作业 C、追求刺激、吸烟喝酒 D、养尊处优、避免运动
  • 3、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办,以下做法会得到与会人员认可、有利于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是(  )
    A、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B、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C、随意放生外来生物 D、填湖造田种植庄稼
  • 4、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大力普及狂犬病知识,懂得如何预防狂犬病非常重要。某生物兴趣小组经过查找资料,制作了如下宣传手册。请回答下列问题:

    预防狂犬病宣传手册

    认识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它是这样传播的

    被患有狂犬病的狗、猫、蝙蝠等动物抓伤、咬伤或舔舐到身上的伤口等。

    这些生物容易感染人和其他大部分哺乳动物都容易感染,如狗、猫、狼、狐等。

    被狗、猫咬伤、抓伤怎么办?

    ①立即用肥皂水和加压的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②按要求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一针在24小时内完成最佳),特别严重的需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患者免疫球蛋白。

    对养狗、养猫者的建议

    ①保证动物的营养需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②所有狗、猫都要定时注射疫苗。

    ③与宠物接触后及时洗手、换洗衣物等。

    (1)、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是 , 其结构简单,由 。下图是灭活病毒注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示意图,细胞A是

    (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被狗咬伤、抓伤后注射的疫苗、抗狂犬病血清分别相当于。在注射时会感到疼痛,但仍能够保持手臂不动,原因是注射疫苗时虽感到疼痛,手臂却不缩回,是受支配的有意识的行为。
    (3)、从传染病预防措施看,对养狗、养猫者的建议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填序号)。
  • 5、黄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常见的黄瓜大多为栽培型黄瓜,是由野生型黄瓜培育而来的,其花的类型如图甲所示。野生型黄瓜的果实细胞中含苦味素,苦味可以减少害虫啃食,两种黄瓜不同器官内苦味素的相对含量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的花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称为两性花),判断依据是。黄瓜的花大且有黄色的花冠,可推测黄瓜传粉主要以为媒介。
    (2)、在黄瓜的杂交实验和育种过程中,常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控制花粉的种类和数量,与梨花相比,黄瓜花的人工授粉过程可省去的关键操作是。黄瓜育苗时,在全光照条件下蒸腾作用强,水分利用效率低,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措施是
    (3)、据图乙分析,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特点是。野外自然生长的黄瓜中,多数个体的叶和果实均带有苦味,极少会出现两部分均不苦的个体。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推测,其原因是(填选项)。

    a.不苦的黄瓜易被害虫啃食而淘汰

    b.为了不被害虫啃食产生有利变异

    (4)、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照充足的上层叶片中含有更多的叶绿体。某同学摘取黄瓜植株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结果如图丙所示。为保证实验的变量单一,摘取的A、B两种叶片的叶龄、生理状态、大小应(填“相同”或“不同”)。 据图丙推测A叶片是上层叶片的理由是与B叶片相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
  • 6、为确定某湖泊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研究者分析了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物成分,结果如表所示。如图是整个湖泊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字母):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成分

    水蚤

    小球藻、硅藻

    脊尾白虾

    水蚤

    鳙鱼

    水蚤、脊尾白虾

    (1)、写出一条表格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除表中列出的部分外,还包括图中的[   ]。图中的成分A包含表中的
    (2)、碳以的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生物体内的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有(填图中序号)。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若此湖泊受到废旧电池污染,则5种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如果污染严重,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 , 所以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7、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细胞是生物的体细胞 B、若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该个体既可表现A控制的性状,又可表现a控制的性状 D、基因Aa、Bb分别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 8、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主要存在于④中 B、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②片段 C、体细胞中①的数目与染色体的数目相等 D、③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 9、下列示意图中,表示植物嫁接的是(  )
    A、 B、 C、 D、
  • 10、校园内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甲、乙两图分别是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B、关节的灵活性只与6有关 C、能够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的是骨骼肌 D、一块骨骼肌由7和9固定在同一块骨上
  • 11、当儿童或成年人因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挤压会导致被救者(  )

    A、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B、膈顶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C、膈顶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D、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 12、果蝇是遗传实验中常用的材料,其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而且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的相同,常有长翅和短翅两种翅型的个体。下图是果蝇翅型遗传实验图解(相关基因用G和g表示),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定期发生蜕皮现象,这是因为果蝇的会限制其生长。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条。
    (3)、为了解果蝇翅型的遗传关系,科研人员利用果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长翅果蝇的概率为 , 实验二中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4)、科研人员经过实验发现,果蝇的翅型还受到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的环境温度

    15℃及以下

    15℃以上

    受精卵的基因组成

    GG

    Gg

    gg

    GG

    Gg

    gg

    个体翅型的性状表现

    长翅

    短翅

    短翅

    长翅

    长翅

    短翅

    ①基因组成为Gg的果蝇在15℃及以下环境中发育成短翅果蝇,在15℃以上环境中发育成长翅果蝇。由此可见,的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科研人员发现了一只在15℃及以下环境中发育成的短翅果蝇,为了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科研人员选取一只在15℃以上环境中发育成的短翅果蝇(gg)与该果蝇杂交,并将杂交产生的受精卵置于(填“15℃及以下”或“15℃以上”)环境中培养,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中既有长翅果蝇,又有短翅果蝇,且比例约为1:1,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若子代全为短翅果蝇,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 13、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以“不同清洗方式能否减少葡萄表面的细菌、真菌”为题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①配制三组培养基;②高温灭菌后冷却处理;③选取若干葡萄,并平均分为三组,A组不清洗,B组用清水冲洗,C组用清洗剂清洗;④分别将各组葡萄放在对应培养基上滚动;⑤再将培养基置于28^∘C培养箱中恒温培养一段时间;⑥取出培养基并统计菌落数。

    实验现象:三组均出现菌落,且菌落数为A组>B组>C组。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需要配制培养基,是因为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为 , 需要培养基提供丰富的。操作②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2)、操作③中将葡萄平均分配的目的是
    (3)、在培养过程中,最早能观察到菌落的是组。
    (4)、本实验的变量是
    (5)、本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食用水果前
  • 14、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到产梨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发现果农为提高梨的产量和品质而采取了多种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果农定期施用有机肥料,梨树根尖吸收肥料的主要部位是
    (2)、果农适时对梨树进行环剥,环剥是指将树干上的一圈树皮剥去。此处理可暂时阻断叶片制造的沿茎中的向下运输,使该物质更多地留在环剥口的上方,从而促进花芽的发育。
    (3)、果农通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来提高梨树的坐果率。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时,可将两朵花面对而地轻轻转动、摩擦,确保花粉粘到雌蕊的上。
    (4)、果农选择杜梨作为砧木,鸭梨的枝条作为接穗,该植株成活后结出的果实为(填“杜梨”或“鸭梨”)。
  • 15、夏季是伊蚊繁殖的高发季节,伊蚊体内常携带有登革病毒,其叮咬人体后会使人患登革热。图甲表示伊蚊的生活史,图乙是登革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序号):

    (1)、伊蚊的发育方式为发育。
    (2)、登革病毒是引起登革热的;它的结构简单,主要由[]和遗传物质构成。
    (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消灭伊蚊属于
    (4)、注射登革热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接种疫苗后,人体通过产生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叫作(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 16、下图为人体某结构中的血管分布状况示意图,其中b表示毛细血管,“→”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填血管名称)。
    (2)、若该人体结构为肺泡,则血液从a端流到c端后会变成血。
    (3)、人体内的三种血管各有特点,其中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该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4)、若该人体结构为肾,则与a端相比,c端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5)、若该人体结构为肌肉组织,则血液运输的氧在细胞中最终被利用的场所是
  • 17、南沙湿地公园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这里常年住有3万多只鸟类,每年前来越冬的候鸟有10万多只,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黑脸琵鹭等。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遗鸥、黑脸琵鹭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辅助肺呼吸。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黑脸琵鹭等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
    (3)、南沙湿地公园属于生态系统。
  • 18、如图表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线粒体 B、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 C、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①② D、线粒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 1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植物 B、动物 C、腐生细菌和真菌 D、水分
  • 20、定西市开展“启明行动”,科学防治儿童近视和儿童常见眼部疾病。儿童患近视后(       )
    A、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B、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物像形成于视网膜的后方 D、可以通过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