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小练笔。
读下面的小诗,从春、夏、冬三个季节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仿写一首。
秋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
2、课外诗歌阅读理解(二)。
夜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大河银星万点,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小溪银波微漾。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特点。(2)、读诗歌,完成月夜景色图。
(3)、画线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构建了诗歌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B、这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 C、这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 D、这表达了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4)、读完诗歌,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心境?(5)、涵涵打算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这首诗,他应该为这首诗歌选择( )的背景音乐。A、缓慢、沉重 B、轻快、高昂 C、舒缓、轻柔 D、激昂、愉悦 -
3、课外诗歌阅读理解(一)。

林中小景
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呼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
(1)、结合小诗内容思考,瑶瑶的插画创意来自哪句诗?找出来。(2)、“风,打着呼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的动态美。(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时,语速要(快 慢) , 读出诗人的心情。 -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花牛歌(节选)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全诗使用了的修辞手法,诗歌充满了天真活泼、烂漫清新的情调。(2)、下面哪个词语最能表现诗歌中花牛的情态( )。A、忙碌 B、悠闲 C、勤劳 D、调皮(3)、下面对“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句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句诗表现了花牛的疲倦,即使太阳快落山了也不想起身回家。 B、这句诗意在说明花牛喜欢做白日梦,整天都不切实际地幻想。 C、这句诗表现了花牛的悠闲,无忧无虑地睡觉,一点儿也不在乎时间。 D、这句诗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花牛没睡多久天就快黑了。(4)、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诗歌第二节表现出的画面。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 , 这首诗歌写到的景物有、、、等,这首诗所体现的时间是 , 从题目中的“”可以看出,也可从诗句“”看出。(2)、《花牛歌》的作者是 , 这首诗写了花牛的活动地点是 , 有四个场景分别是、、、。描写的事物除了花牛还有、 , 还有梦中的、。
-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改为“被”字句)(2)、《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写的。(修改病句)(3)、花牛在草地上吃草。(改为拟人句)(4)、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①品读关键词语,“偷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的样子。
②发挥想象,续写诗句:花牛 , 。
-
7、想象画面,下列诗句与句子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最相符的是( )。
句子: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8、“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与加点词语意思区别最大的词语是( )。A、霎时 B、刹那 C、一会儿 D、眨眼间
-
9、观察下图,下列哪个选项是与图片相对应的字?( )
A、树 B、巢 C、攀 D、萎 -
10、阅读句子,选出正确的字音或字形。(1)、我们乘坐(度 渡)船去白洋淀,在那里(度 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芦苇(wěi wéi)荡的风光美得像一幅画,置身其中,我还意外发现一只鸟儿霸(bā bà)占(zhān zhàn)了一个角落,在那里筑巢(cáo cháo)。(2)、当冰雪将北方(妆 装)扮成梦幻的童话世界时,南方的西湖上早已经洋溢着“碧玉(妆 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盎然春色。(3)、远远望去,星罗(lóu luó)棋布的湖泊,像一颗颗明珠。
-
11、小练笔。
同学们将心中的月夜画成了画,请你选一幅,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调动多种感官,写一写所见所想。

-
12、读一读,连一连。
露从今夜白 天涯共此时 小时不识月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 呼作白玉盘 月落乌啼霜满天 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乞巧望秋月 江枫渔火对愁眠 -
13、课外阅读理解。
喊月亮
①夜色中,一道微微的天光,勾勒出山的剪影。剪影当中有一个陡峭的山丫,像一双轻合的手掌,伸成一朵莲花苞的形状。那儿,就是山月初吐处了。
②“月亮哎——出来哎——”在孩子们的喊声中,那莲掌般的山廓柔和了,清晰了,猛地一点银辉羞答答地一闪,眨眼就成一片,逐成半圆,终成一轮。
③月亮出来啦! 悠悠升起的明月,亮堂堂地同你脸对着脸。【A】月光铺天盖
地哗哗泻来,很闹腾地在瞬间浸透了山峦、村寨、竹林和小河。
④“哦嗬……”“哦嗬……”孩子们兴奋的吆喝声,拖出长长的尾音,起伏着在夜色里回荡。不知谁一声嚷嚷,大伙就迎着月亮跑去了。
⑤我也疾疾地追了上去。月光下,山路成了一条朦胧的银丝带,沿路奔去,偶尔穿过树林,月光从树缝叶隙中洒落。【B】满眼里是亮晶晶的银色斑点,林间不时传来鸟雀的梦呓,透着一种夜的神秘和美好。
⑥夜深了,山风有了寒意,我们拣了片空旷的草坪歇下来,有人拢来些干树枝,红红的火苗一跳一闪地燃起,大伙依偎着团团围坐,嬉笑逗闹,亲亲热热地挤着烤火,又抬头“哦嗬、哦嗬”地对着月亮喊叫。
⑦月亮是真的听见了呢! 一闪一闪,笑盈盈地挣出了山的掌心,跃上树梢,又悠悠荡荡爬上夜空,看着高了,却不见小,依然又大又圆,伸手可触似的近。
(1)、文章按照顺序描绘了一幅山乡喊月图。(2)、文章描写了哪些场景?选择对应答案( )。A、山月初吐 B、月照山路 C、围坐烤火 D、对月高歌(3)、品读画横线的句子,感受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想象画面。①品析词语:【A】句中,“哗哗”与“”呼应,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样子。
②调动感官:【B】句从和两个角度描写,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4)、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月亮真的听见了吗?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的听到了,因为月亮突然从山后挣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B、真的听到了,因为月亮突然变得又大又圆,仿佛触手可及。 C、不是真的听到了,这是“我”附和孩子们童心的说辞。 D、不是真的听到了,这表现了“我”此时内心的宁静和对月亮的喜爱。 -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流着____。灰白色的____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将选文内容补充完整。(2)、读选文第2自然段,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请填一填。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个字用得很妙,形象地描写了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4)、对“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流露着“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愉悦及“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情意。 B、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我”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C、这句话交代了“我”和阿妈的主要活动轨迹。(5)、“我”和阿妈还会在溪边做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哦,阿妈,白天你 , 而我,。 -
15、按课文内容填空。(1)、“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第一次是描写了后出现的,第二次是描写了“我”和阿妈后出现的,第三次是描写了后出现的,第四次是“我”深深感受到后出现的。每出现一次,作者的感情就会更深一层。(2)、“我”和阿妈走过月光闪闪的 , 走过 , 走过 , 走过……这是一条多么美的路啊!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月光下的散步,永远是那么美妙!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仿写比喻句)(2)、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春雨洒在了 , 洒在了 , 也洒在了 , 洒在了。
(3)、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运用多种感官描写下边的图片)
-
17、按要求填空。(1)、照样子,补充并仿写短语。
例:沟水汩汩 溪水 大雨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的点苍山 的月亮 的花瓣
的小水塘 的传说 的夜晚
的鹅卵石 的果子 的溪水
(3)、“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这句话里、两个词分别写出了月盘和月光的特点。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湖面是那样 , 湖水是那样。 -
1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夜空中有几颗星星在闪烁 , 月亮就像在洱海中①táo洗过一样皎洁。如银的月光一泻而下,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光。溪岸边月光( ),笼罩着( )的溪水;果园里月影( ),衬托着( )的树枝。在②róu hé的月光下,人们手③qiān手开始走月亮。他们走过鱼儿跃出的水塘,走过布满④é luǎn shí的河滩,走过谷穗低垂的⑤dào tián……听着秋虫唱,闻着瓜果香,谈着丰收景……多么快乐、美妙的夜晚啊!
(1)、下列对语段中的易错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闪烁(shuò) B、镀上(duó) C、跃出(yuè) D、谷穗(suì)(2)、根据拼音写字词,把补充完整。(3)、在日记的括号中填入叠词,正确的一项是( )。A、闪闪 潺潺 团团 弯弯 B、潺潺 闪闪 斜斜 团团 C、闪闪 汩汩 点点 弯弯 D、潺潺 汩汩 斑斑 斜斜 -
19、小练笔。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钱塘江大潮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前去参观。下面这幅图片是人们观看钱塘江大潮时发生的一幕。图片给你怎样的警示?你有哪些话想告诉打算去观潮的人?试着写一写。

-
20、制作攻略,旅游打卡。
涵涵打算来一趟观潮之旅,请跟随他的脚步完成练习。
2024年观潮指南
最佳日期
农历八月十八(9月20日)
最佳地点
海宁市的盐官镇
(1)、根据上表,涵涵想观看最壮观的钱塘江大潮,那么他需要在月日之前赶到(观潮地点)。(2)、涵涵搜集旅游攻略时,认识了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会徽的核心形象是钱塘江和钱江潮头,代表着( )的精神。A、勇立潮头,永远向前 B、携手共赢,共创经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