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摇头
披头
牙爪
提吊
耳赤
手脚
疾快
舌燥
赤空
我还知道含有人体部位名称的四字词语有:、、。
-
2、比一比,再组词。
暴
壁
焰
蜡
瀑
璧
馅
腊
-
3、读拼音,写词语。
tíng chē
kǒng què
huāng shān
kǒu dí




hù xiāng
zì rán
cāi xiǎng
yáng qǐ




-
4、多音字组词。
吗
ma
弹
dàn
担
dān
má
tán
dàn
-
5、划去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残疾(chán cán)
犹豫(yóu yiú)
橙色(chéng chén)
姓刘(niú liú)
水洼(wā wá)
印章(yìn yìng)
-
6、课外阅读。
秋天的风
秋天的风是秋姑娘的使者。它带着清凉和美丽,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把秋天带来了!
秋天的风,有一支五彩的画笔。它给稻田染上了金黄色,稻田翻起了金色的波浪。它给枫林染上了红色,你瞧,枫林里火红一片!它给菊花染的颜色就更多了,紫色、淡黄、粉红、雪白……它们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秋天的风,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它来到果园,轻轻一点,果树上就变满了又香又甜的果子一一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紫红的葡萄、橘红的柿子……好像是让人们快点摘它们呢!
秋天的风啊!你带给大地的是五彩缤纷、瓜果飘香,你带给孩子们的是欢歌笑语。我爱你,秋天的风!
(1)、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的脚步
的果子
地展示
(2)、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秋风给、、所画的颜色。(3)、秋天的风还会有什么神奇之处?请你仿照短文内容写一写。 -
7、课内阅读。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火焰啊,简直像一支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铜脚和钢;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唉,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自火柴梗。
(1)、“焰”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 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 , 可组词。(2)、短文选自《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 , 他的作品还有《》《》(3)、如果这位可怜的小女孩就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有道理才行得通,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2)、《赠刘景文》一诗是代诗人写的。诗人通过诗句“ , ”来劝勉朋友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3)、“ , ”告诉我们两个人只要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4)、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爸爸不禁吟诵道:“ , ”。
-
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1)、夜已经很深了,她还在写做业。(2)、他穿着校服和红领巾上学去。
-
10、按要求写句子。(1)、小蜘蛛在墙角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缩句)(2)、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3)、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仿写拟人句)(4)、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给句子标上标点符号)
-
1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心胆
大一
五彩
果实
百百
先后
(2)、果园里 , 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3)、春天到了,小草们地从泥土里探出头来。(4)、仿照画横线的词(ABAC式)写两个词语、 -
1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妈妈担(dān dàn)心爸爸没能承受家里的重担(dān dàn).(2)、小明挑(tiāo tiǎo)选了一根棍子,然后用它挑(tiāo tiǎo)起门帘。(3)、国庆放假(jiǎ jià)的时候,爸爸带我去了假(jiǎ jià)山公园。
-
13、拼一拼,写一写。
yóu piào
zhī zhū
guī zé
lǚ xíng




là zhú
tiào wǔ
zhǔn bèi
yán liào




-
14、给加点字选出正确读音。
诱人(yòu yuò)
振动(zhèng zhèn)
照例(liè lì)
衣裳(shǎng shang)
晾晒(liàng niàng)
发愁(chóu cóu)
-
15、轻松写作。
⑴题目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你都发现了生活中哪些美丽的场景?请以“最美丽的▲”为题,写一篇文章,450字左右。补充题目时,可以参考诸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
⑵题目二:我把幸福告诉你
幸福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目光,同学给你的一块橡皮;幸福是你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同学们,你心中的幸福是什么?请你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450字左右。
-
16、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阅读任务一:写一篇“风筝制作指南”,教别人做风筝。
阅读任务二:讲一件关于放风筝的趣事。
①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麦田里的孩子,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可我们男孩子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过巧夺天工的风筝。
②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自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最后用大团大团的线作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③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呵!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麦田里、大道旁、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④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我们几个小伙伴偷偷溜出来,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上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一样闪烁。“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荡荡,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选文有删改)
(1)、为完成“阅读任务一”,要重点阅读第段。归纳出制作风筝的步骤:找来竹篾→→糊纸涂色→。(2)、为完成“阅读任务二”,要重点阅读第段。简要概括出放风筝的一件趣事:。(3)、本文以“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为题有什么作用? -
17、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烛心
①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咚咚咚,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③她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他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④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⑤“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小薇说完就准备关门。
⑥“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⑦面对小男孩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小男孩对视……
(1)、短文第④段运用了描写,体现了小薇的性格特点。第⑥段运用了、描写,体现了小男孩和他妈妈的形象。(2)、小薇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A、猜疑→反感→拒绝→惊讶→愧疚 B、反感→拒绝→猜疑→惊讶→愧疚 C、猜疑→反感→拒绝→愧疚→惊讶(3)、本文所设置的悬念是什么?(4)、根据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想象,续写小薇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如何接待了小男孩,想象要合情合理。 -
18、认真阅读课内选段,然后完成小题。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文段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作用? -
19、口语交际。
据天气预报,明天晴转多云,最高气温38℃。请想象并写一写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注意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至少三句话。
-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明月别枝惊鹊,。 , 听取蛙声一片。(2)、红军不怕远征难,。(3)、等闲识得东风面,。(4)、李先生阔别家乡五十多年后,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我们可以用贺知章的诗句“ , ”来形容他的情形。(5)、孟浩然受邀去做客,与好友把酒言欢,他目睹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在《过故人庄》中,他是这样描写山村风景的:“ , 。”(6)、听到朝廷要向金国割地求和,宋代名臣李纲坚决反对,他说:“祖宗疆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