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回顾《松鼠》一文,完成思维导图及练习。

本文的作者是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文中对松鼠的细致而生动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之情。
-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照样子,运用上例句中的说明方法来写一下你所在学校的操场的特点。
例: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2)、“鲸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这句话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请你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3)、我是一只小蜜蜂,我的母亲是蜂王,她的体积最大。在我的家族中,只有我的母亲可以产卵,她一生能生下十五万到二十万个孩子。我的母亲能存活三到五年,她在我的家族中可以说是老寿星了。(将这段话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A.说起蚂蚁,它的个头很小,。B,不过你可别小瞧了它,一只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身体重大约400倍左右的东西。C.难怪科学家说,蚂蚁是动物界中的大力士!
①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补充A句,把蚂蚁“个头很小”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②B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③请把C句改为小蚂蚁的自述。
小蚂蚁说:“”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对学习并不放松。 B、即使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松鼠也到地上来。 C、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D、利用风力发电,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保护环境。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苔藓( xiǎn) 驯良(xùn) 圆锥(zhuī) B、步骤(zhòu) 矫健(jiǎo) 繁殖(zhí) C、分杈(chā) 乖巧(guāi) 上腭(è) D、帽缨(yīng) 塑料(sù) 空旷(kuàng)
-
5、 补全词语并完成后面的练习。(1)、
干千
端端
连带
发光
寸草
溜溜
(2)、仿照画横线词语再写出两个词语:、。(3)、选词填空:晨光中,一颗的水珠落到了一棵小草上。(4)、从上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
6、看拼音,写词语。
暑假,我们一家去热带雨林游玩,发现那个dì qū全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二十五 shè shì度左右,蚊虫较多。导游告诉我们,被蚊虫叮咬后在被叮处敷蒜泥可去肿止痒。这是因为大蒜辣素可以shā jūn消炎、zhì liǎo感染性疾病。这次旅游我们还幸运地遇见了有着líng lóng的小面孔的松鼠,当时它正在用爪子和牙齿将自己的毛 shū lǐguāng huá。
-
7、 周六是妈妈的生日,小临想到妈妈平日的忙碌和辛劳,决定制作一份电子相册送给她。他每晚一做完作业就在电脑里搜集妈妈的照片,精心选配音乐,设计温馨的话语。因连续熬夜制作相册,导致睡眠不足,小临在单元测试中只得了“合格”。妈妈看到成绩后气不打一处来,狠狠批评了小临。
小临既委屈又难过,他想给妈妈写封信:
⑴说清楚单元测试成绩只得了“合格”的原因,希望得到妈妈的谅解;
⑵通过回顾一个妈妈平日为家庭辛勤付出的具体事例,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⑶向妈妈表明自己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专心学习。
根据以上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请你以小临的身份给他妈妈写封信,注意书信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不少于400字。(信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温馨提示:选取具体事例表达对妈妈的爱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小临,回顾自己的妈妈平时辛勤付出的事例,这样更容易表达真情。
-
8、阅读理解
世间最贵的书
①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课本送给了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粉笔末儿抖搂干净,装进书包里。
②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在教室里大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捧着课本小声读着。跟着母亲下地干活儿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狭窄的田埂上,读书给花听。碰到不认识的字,我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哥哥在大槐树下写作业的时候,我也找根小树枝,在平整的地面上歪歪扭扭地写字。在菜园子里忙活的父亲看着我笑了,在大槐树下的柴灶边做饭的母亲也看着我欣喜地笑了。
③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我就知道我不是个笨孩子。在父亲母亲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即使我把“敏”读作“每”,引得父亲哈哈大笑,我依然读得津津有味。直到上了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发了新课本,我才把父亲给我的书放进了母亲的大木箱里。
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去县城里培训学习的父亲,用一天的饭钱,给我换回来一本旧书——《在人间》。为了让我能够真正地读懂这本书,父亲给我讲了高尔基的故事。
⑤童年的高尔基,可怜又坚强的阿廖沙,都让我心疼不已。许多个安静的夜晚,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我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有父慈母爱,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读书,真的很幸福很快乐,你必须努力上学,好好读书!”可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刚开始,因为家里发生变故,一心想着考学的我无奈地辍学了。
⑥在玉米拔节抽穗的初夏时节,我背着一个大编织袋,踏上了去城里的路。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父亲把我刚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课本装进书包,又把那本《在人间》也装进了书包。在轰隆隆的火车上,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的话:“孩子,想家的时候,就读书吧!”
⑦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我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累了,读书;苦了,读书;想家了,读书。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开始练习写作。16岁那年,我写了两篇文章投了出去。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了编辑老师手写的退稿信。文章虽然被退稿了,我却因为那封退稿信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编辑老师的嘱咐和鼓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不再投稿,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只读书不投稿的日子,我一直坚持了30年。
⑧2016年年底,我重新拾起最初的梦想,开始投稿。虽然屡次碰壁,但我没有放弃努力。当我的一篇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时,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⑨当我捧着刚刚收到的、崭新的山东省作协会员证给父亲看时,A.满眶泪水的父亲 , 从卧室的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用B.红绸布包着的旧书 , C.颤抖着双手递给了我。红绸布里包着的,是我只学到了第8页的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历史课本。课本的封面上,有我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下的名字。
⑩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几十年的旧书,定价虽然只有3角8分钱,但在我的心里是这个世间最贵的书。
(作者崔相珍,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①如获至宝:
②无可救药:
(2)、快速默读短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场景,并写出“我”的感受。
(3)、聚焦第⑨段中的A、B、C三处细节描写,选择一处,体会细节中蕴含的情感。我选处,
(4)、文章最后一段含义深刻,请联系上文,写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5)、文中写道:“即使我把‘敏’读作‘每’,引得父亲哈哈大笑,我依然读得津津有味。”你是否赞同这样读书?说明理由。 -
9、阅读理解
孝 心
【材料一】
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材料二】下面是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的相关报道。
据调查,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过了成人。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心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身边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父母的关爱?是否懂得为父母分忧?对父母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孝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材料三】某市对多所学校的小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个好成绩就是有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小学生对孝心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父母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自己。现在有些孩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
【材料四】
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调查表
(1)、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的意思。(2)、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拥有许多共同点,下列不属于共同点的一项是( )A、家庭遭遇不幸。 B、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C、为家庭付出良多。 D、学习成绩非常优秀。(3)、阅读材料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10%的小学生从不为父母过生日。 B、有60%的小学生经常主动做家务。 C、有75%的小学生偶尔与父母谈心。 D、能给父母端茶送水的学生达80%。(4)、下列有关四则材料传递的共同主题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要让小学生学会和父母相处,乐于沟通。 B、批判当下考分红榜让传统孝道有所迷失。 C、要让“孝”文化在小学生的成长中生根发芽。 D、要明白小学生对“孝心”理解有偏差的原因。(5)、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经历,分析“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10、阅读理解
父母之恩
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①之,怀抱之。有疾,则为延医②诊治。及年稍长③ , 又使入学。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岂可④忘其恩乎?
【注释】①哺:喂食。②延医:请医生。③及年稍长:等年龄大一点。④岂可:怎么能。
(1)、借助注释读小古文,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B、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C、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D、父母/乳哺/之,怀抱/之。(2)、这篇小古文讲述了父母为孩子做的哪些事情?( )(多选)A、乳哺、怀抱 B、延医诊治 C、使入学 D、不忘其恩(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4)、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许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都为孩子倾注了自己的心血。请你用连续的两句诗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
11、综合性学习
环节四:表达
主持人:不同的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我们一起来看
看下面三个片段,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节选)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节选)
实现梦想的到道路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要怕困难,不要怕挑战,不要怕失败。
——航天员刘洋出征前写给孩子的信。(节选)
(1)、阅读完以上三个片段,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聪聪:诸葛亮的家书告诫儿子要勤学立志,要能够静下心来学习。
华华:赵一曼的信,是要儿子跟她一样,。
梦梦:刘洋的信对我也很有启发,它让我明白了。
(2)、对于什么是“爱”,相信你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爱是什么?爱是母亲口中的“精彩极了”,也是父亲冷冷的一句“糟糕透了”;爱是父亲摇动的小舟,也是母亲掏出的一卷;爱是 , 也是。
-
12、在你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请你也试着写一段话,将当时的场景和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
-
13、结合语境,在横线上补充名言。
主持人:刚刚我们谈论的是课文中的父母之爱。其实只要我们留心,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父母
之爱,谁能分享一下你与父母之间爱的瞬间呢?
聪聪:一天晚上,我埋头于书本之间,母亲悄悄走进房间,将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放在我的书桌
上,接着轻声细语地提醒我注意休息。我一抬头,看见母亲眼角的皱纹,那是我有记忆
以来,第一次近距离地看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母亲在慢慢变老,我应该长大了。
典典:有一次,当我又剩下很多饭菜没有吃完时,父亲则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克勤于邦,。”他还跟我讲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那一天,我第一次明白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14、 环节一:分享
主持人:同学们,结合你们所学的知识,你们觉得父爱或母爱是什么?
聪聪:母爱体现在梁晓声来到厂房的所见之中,体现在那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的背影上,体现在褐色的口罩上方那双“眼神疲惫”的眼睛里。
同同:父爱是吴冠中的父亲不肯为自己多花一分冤枉钱,却愿意在客栈为儿子半夜加钱换房间,缴纳各种费用,甚至亲手制作万花筒……
龙龙:父爱也好,母爱也罢,正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所写:“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1)、将对话中的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缝纫__èn机
褐h__色
疲惫__èi
冤y枉
客栈__àn
谨j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和对话中“缴纳”的“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缴费 B、缴械 C、收缴 D、缴获(3)、下列句子中的“冤枉”与对话中的“冤枉”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因为被同学冤枉,她伤心地哭了。 B、对待案件,我们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C、无论怎样被冤枉,他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D、想想花了三百块钱买的这件衣服,好像也不过如此,这钱花得真有点儿冤枉。(4)、将下列内容依次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舐犊情深,知恩报德 ②母爱如山,影响深远 ③慈母心牵,春晖延绵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____;乌鸦反哺,羔羊跪乳,____;游子远行,万水千山,____。伟大的母亲之爱,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激励一生,相伴永远。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慈母情深》中对母亲恶劣的工作环境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亲情的无价。 B、《父爱之舟》一文中“小渔船”是全文的线索,它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C、《父爱之舟》中,“父爱之舟”表层含义指小渔船,深层含义则是指父亲的爱,以“父爱之舟”为题,把抽象的父爱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 D、《“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父母二人对巴迪的同一首诗有不同的评价,其原因是父亲欣赏诗的水平比母亲高。 -
15、 环节一:开场
主持人:kù shǔyán xià , 即使工作再máng lù , 他们也不忘给孩
子做一碗清甜的冰táng莲子羹;夜晚zhěn边,他们会讲述动人的故事péi伴孩子入梦;孩子跌倒时,他们yā yi住内心的不rěn , 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孩子生病时,他们眼里满是xin téng……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此刻,让我们共赴“感恩父母,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感悟亲情之美。
-
16、 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船
高巧林
父亲拥有一条船。坚厚的舱壁、宽阔的舷板、稳健的橹桨……总之,无一不是我幼小心目中神圣而尊严的精神依托。
奶奶曾经告诉我,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父亲摇船去了村东的大湖,把我的胎盘扔进汹涌的浪涛里。我听了一震!奶奶却笑了——“湖神会赏你一副好胆气,长大后才可做像你父亲一样的男子汉!”父亲的船,驶进我的童年,在冗长蜿蜒的水道上荡漾,颠簸。悠悠的橹桨边泛起一泓泓欢乐的笑靥和委屈的泪。
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
一丝纤细的牛草,悄悄地把我的睡梦牵醒。我揉开惺忪的眼帘,携上心爱的木刻小舟,还有一只赭纹密布的海碗,跃上了父亲的船。
晨风中传来咿咿呀呀的橹桨曲。父亲脱下热烘烘的衣衫,披在我寒颤颤的肩背;又从海碗中取来黄乎乎的面枣,塞进我稚嫩的手窝。蓦然回首,村里的那棵银杏树,已在遥远中忽隐忽现,唯独我心爱的木刻小舟寸步不离地尾随着父亲的船绳。我仿佛第一次看见了生活中的父亲和我,继而,懵懂的心田里流过一股淡淡的酸涩。
江风紧了,父亲上岸拉纤。我立在船头上看见父亲微驼的背上拽着一根粗大的绳索,艰难的步履在尘沙飞扬的岸滩上,写下一串深沉的脚印。我再也站不住了,满腔的疚意燃成一团小男子汉的火焰--我收起舷边拖牵着的木刻小舟,噌的一下跳上岸去,自个儿奔跑起来!父亲那血红的牛一般的双目中,顿时现出莫名的恼怒和痛苦,骂道:“才十三岁的人蛋,就不听话啦!”我流泪了,泪水流成个白亮亮的小河……
傍晚,我从门槛缝里偷出一把钥匙,蹑手蹑脚地开启了父亲的船锁,第一次在村前的小河里摇开属于我的橹声。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歇橹看时,手窝里磨起了透亮的泡泡。父亲站在河岸边,投来一束慈样而欣慰的目光,手里还捧着我那只心爱的小木舟。父亲正重温他早已逝去的童年。
夜里,我在梦境中真的成了男子汉,独自摇着父亲的船,去了村东的大湖里,尽情又浪漫地摇呀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写父亲的镜头,并写出每个镜头中父亲留给“我”的印象。
(2)、短文对“我”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同样精彩。请从以下细节中体会“我”的心情。①我揉开惺忪的眼帘……跃上了父亲的船。
②我收起舷边拖牵着的木刻小舟,噌的一下跳上岸去 , 自个儿奔跑起来!
③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
(3)、短文以《父亲的船》为题的原因是( )。(多选)A、“父亲的船”是全文的线索,“我”的童年印象都与父亲的船有关,这条船不仅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还出现在“我”的梦境中,串联起了全文的内容。 B、“父亲的船”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以此为题,写出了父爱的深厚。 C、因为这条船是属于父亲的,所以用《父亲的船》为题。(4)、有人说短文主要写父亲,而结尾却写了“我”梦见自己摇船,因此可以删除,你怎么看?(5)、从全文看,“我”眼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
17、我的母亲(节选)
胡 适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我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脐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选自《胡适自传》,有删改)(1)、选文从和两个方面描写了“我”的母亲。(2)、选文第2 自然段描绘了两个场景,试着写出来:①。②(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
18、 观察下边的图片,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说说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2)、如果这则公益广告在重阳节播放,请你设计一个标题。 -
19、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①这里的“新滋味”具体指。
②人生道路上有许多“新滋味”,你在生活中体验过关于“哭”的不一样的“滋味”吗?请举个例子写一写。
-
20、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只得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