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桂”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请你查阅资料,完成小题,拓展国学知识。(1)、古代科举考试中有“折桂”之说,成语“蟾宫折桂”的意思是 , 其中丹桂、金桂、银桂分别代表、、。
A.探花 B.状元 C.榜眼
(2)、填诗句,一起来玩现代版桂花“飞花令”。① , 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② , 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③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
2、课外古诗阅读理解。
金色花
①我家的花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②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不再关心。
③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远望,无意间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发现它的大小掌节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绿色的掌面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丑,越看越厌恶……
④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⑤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我感到那盆仙人掌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原来仙人掌开出了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⑥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⑦我面对这皴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⑧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美丽的金色花,这怎能不令人赞叹?
⑨它并非只是一朵宁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1)、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顺序。(填序号
①惭愧 ②赞叹 ③不关心 ④厌恶
→→→(2)、文中加点的“浅薄庸俗”体现在( )。A、“我”觉得仙人掌外表丑陋。 B、“我”觉得仙人掌金色的花朵辉煌美丽。 C、“我”只重视外在美而忽略内在精神。(3)、对本文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仙人掌的丑,再写它坚韧的品质。 B、本文和《白鹭》一文一样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C、本文和《桂花雨》一文一样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4)、给短文补上一个揭示本文主旨的结尾,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苦难与美丽是人生的两道风景。 B、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C、让我们都来珍爱一切美丽的花吧!(5)、读了本文后,五(1)班的同学们针对仙人掌的精神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涵涵的发言,帮助畅畅想想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具有仙人掌的精神。涵涵:我由仙人掌想到了建筑工地的普通工人,他们那样默默无闻,又那样坚强。
畅畅:
-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摇下来的桂花,晒干后可以 , 也可以。(2)、加点字“浸”说明桂花的香气已经不受季节的束缚,它香甜了“我们”的 , 也香甜了“我们”的。(3)、阅读画线的句子,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让大众观赏的。 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闻着香气,收获着桂花,体验着赠送的快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4)、“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一个“”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5)、你认为故乡的桂花成为“我”对童年时代最美好回忆的原因是什么?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喜欢 , 喜欢它的;再详细地写了的事情;最后写在杭州 , 给母亲 , 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和 ,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故乡美好生活的。
-
5、按要求完成练习,从不同角度赏析诗句。(1)、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成肯定句)(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成反问句)(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仿写句子)
, 也比不上。
-
6、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1)、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3)、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没有哪里的桂花的香味能够比得上家乡院子里桂花的香味。
-
7、下列诗句与“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意思相似的一项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8、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拟人) B、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设问) C、桂花纷纷落下来,真像下雨!(比喻) D、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排比)
-
9、下列词组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桂花盛开 柳树发芽 庄稼成熟 B、布满乌云 宣布信息 攻打堡垒 C、使劲地摇 仔细地找 伤心地哭 D、桂花落 台风吹 嘴里念
-
10、“长大后,我____走到哪里,____不会忘记我的故乡。”句中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所以…… B、不是……而是…… C、无论……都…… D、如果……就……
-
11、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正确的是( )。
浸:①泡,使渗透。②逐渐。
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⑵我高兴地帮妈妈摇桂花,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
⑶桂花成了妈妈和邻居之间沟通感情的佳品,邻里之间的交往浸密。A、②①① B、①②① C、①①② D、②②① -
1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学完课文,那桂花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我难忘那棵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的桂花树;难忘那把整个村子都浸在其中的桂花香;难忘那落得人们满头满身的桂花雨;也难忘那送给毛家①pó po做②gāo bǐng的一大箩一大箩的桂花瓣。回想着那一幅幅画面,我似乎又成了那个还不③dǒng什么是乡愁的小姑娘,正④chán着妈妈摇桂花,正蹲下身⑤jiǎn qǐ朵朵桂花,正为妈妈泡上一杯桂花⑥chá……
(1)、根据拼音写字词,把字写工整。(2)、“箩”是形声字,结合其构字规律可推测“箩”的读音是 , 这是一种。
A.luó B.Kuāng C.用竹子编的器具 D.用木条编的器具(3)、结合下图可知,语段中“姿态”的意思是(填序号)。我能用它的另一种解释写一句话:
-
13、缅怀烈士,完成练习。
清明节,我来到烈士陵园,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献上花圈,瞻仰着革命先烈的遗照,诵读着纪念碑上的碑文。此时,我想对他们表示我由衷的敬意。
(1)、我会用两个成语来赞美烈士:、。(2)、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战斗结束后站在郝副营长的墓前时,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 -
14、走进纪念馆,一个个英烈的名字和照片映入眼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每位参观者。请你为下面三位英烈选择合适的题词。
毛岸英 邱少云 黄继光
A.严守纪律,烈火烧身若等闲;顾全大局,浩然正气冲九霄。
B.领袖之子,青山有幸埋忠骨;普通一兵,何须马革裹尸还。
C.张臂猛扑,英雄豪气震敌胆;胸挡枪口,烈士威名传千古。 -
15、现代文阅读理解。
上甘岭战役中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
①那一天,19岁的胡修道击退敌人进攻40余次。
②随着战斗不断深入,志愿军与敌军都不断增加兵力,对阵地的争夺不断升级。志愿军将山上重要的无名高地分别编号,以便使用炮火和作战指挥。胡修道和两名战友负责坚守3号阵地。
③拂晓,敌军在飞机、火炮的掩护下向阵地发起进攻。胡修道生前接受采访时曾回忆,由于那时是“第一次与敌人真枪实弹地干”,自己特别紧张。眼看敌人越来越近,随着班长一声令下,胡修道就拼命地往敌群中扔手雷。
④“直到班长抓住我的手腕,我才知道敌人被打退了。”胡修道说,“当时弹药供给困难,这么多年,我一直懊悔自己浪费了太多弹药。”
⑤还没等胡修道喘口气,敌人又发起猛攻。胡修道和战友英勇还击,他们连续作战3小时,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由于攻势太猛,10号阵地已经没了战斗力,胡修道和战友立即突破几道火墙,前往支援。
⑥这时,排长郭三旦也匍匐过来支援。可没想到,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排长在胡修道眼前壮烈牺牲。“死也要守住阵地”是排长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⑦排长牺牲了,负伤的战友又被调走,阵地上只剩胡修道一人。
⑧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敌人把坦克开了过来,几百门火炮齐射,头顶上的飞机开始狂轰滥炸。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胡修道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拼了命地战斗。他依靠着所剩不多的弹药,在两个阵地间来来回回地打,如狂风飞旋,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
⑨黄昏时,敌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挤压过来。胡修道扔完最后一颗手雷后,抓起身边的枪,跳上阵地,大叫一声:“敌人上来了,冲啊,为战友们报仇,为祖国人民争光!”
⑩伴随着这声怒吼,周围阵地同时响起了撼天震地的喊杀声。千钧一发之际,志愿军的大部队赶到,敌人再次溃逃,战斗胜利了。后据前线观察哨统计,在炮兵的支援下,胡修道和战友共打退敌人进攻40余次。
⑪作家杨朔曾在文章《金星英雄》结尾处写道:“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破血流。敌人攻不动上甘岭,更攻不动朝鲜,因为在上甘岭上,每条战线上,我们到处都有无数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
(1)、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词语。①撼天震地:
②千钧一发:
(2)、下列关于胡修道故事描述中,不能体现文章题目中“惊心动魄”的一项是( )。A、胡修道第一次与敌人真枪实弹地干,非常紧张,用了很多弹药才击退敌人。 B、敌人持续发动猛攻,排长郭三旦在胡修道眼前牺牲。 C、只剩胡修道一人在两个阵地间用所剩不多的弹药应对敌人的进攻。 D、志愿军的大部队中、上甘岭上的每条战线上都有无数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3)、请你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完善下面的“人物阅读卡片”。人物阅读卡片人物: (限填一人)
人物形象:(填词语,至少1个)
相关情节: (结合情节概述,不得照抄原文和第2题中的选项。)(4)、文章第⑧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你分析该段中的写法体现。(5)、《灯光》中的郝副营长在战斗中牺牲,本文中的胡修道在战斗后幸存,二人结局不同,却闪烁着相似的精神之光。你认为二人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
1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灯光(节选)
①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魃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②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 , 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③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千钧一发”的意思是 , 在本文是指后续部队的危急时刻。(2)、选文中“微弱的火光”来自于。第②段中加点字“举得高高的”表现了。(3)、画横线句子中“年轻”一词突出了郝副营长的年龄,表达对他牺牲的之情,“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而英勇献身。(4)、结合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A、第②段运用了顺叙的叙述方式。 B、郝副营长为了给部队引路故意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C、从“黑魆魆的围墙”和“微弱的火光”,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郝副营长不但勇敢,还非常机智。 D、选文由“火光”写到“灯光”,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和听到的“”回忆起一段关于 , 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 , 不惜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2)、文中“多好啊!”这句话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第二次是 , 他当时可能想到图上孩子在灯光下看书。第三次是。他当时可能会想到等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都能。
-
18、按要求完成练习。(1)、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缩句和改为设问句)
缩句:
设问句:
(2)、郝副营长只有 22 岁。 郝副营长已经打过不少仗了。(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3)、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4)、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句话是对郝副营长激战前的描写。他眼中“对未来的憧憬”是。
-
19、课文以“灯光”为题的原因是( )。(多选)A、天安门前的灯光璀璨美丽。 B、“灯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C、作者用“灯光”为题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忘记为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牺牲的先烈,要珍惜今天的生活。
-
20、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①点燃无穷希望 ②照亮漆黑道路 ③安慰孤寂心灵 ④指引船舶航行
灯是前进的方向,____;灯是光明的使者,____;灯是黑暗的克星,____; 灯是温暖的代表,____。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