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叮咛
的歌吟
的音乐厅
手臂
翅膀
田野
-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发抖
振动
歌韵
掠夺
歌吟
辽阔
-
3、阅读理解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 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文段中哪句话有助于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2)、根据文中的描写,我们联系上下文知道“五彩缤纷“的意思是 , 你理解这个词语还有什么方法?(列举两个)① , ②。(3)、文中加点词语“你挤我碰““争着“运用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的场景。(4)、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发挥想象写一写。 -
4、课文《秋天的雨》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回顾课文内容,补充思维导图。
-
5、读句子,完成练习。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结合生活实际可知,“频频点头“在这里写出了菊花的情态。(2)、请你照样子,改写“金色落叶飘落在林间“这句话。 -
6、根据课文填空。
的颜料
的小喇叭
的菊花
的海洋
的歌
的气味
-
7、看拼音,写字词。
秋天到了,天气很liáng shuǎng
, 一片片落叶就像一méi méi
邮piào
gōu
起了我美好的回忆:那是一个fēng
收的季节,姐姐说她又考了第一,我zhēng
抢着看她的卷子,心里暗下决心:我要像姐姐一样,也要好好学习。
-
8、秋天的雨,有一盒。秋天的雨,藏着。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
-
9、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钥匙(shi chi)
缤(bīng bīn)纷
频(pín píng)道
梨(lǐ lí)树
喇(lā lǎ)叭
-
10、《所见》是代诗人所作,从诗句““中可以看出牧童骑黄牛很快乐,他后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填诗句)。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的牧童形象。
-
11、新学期,班级成立了很多兴趣小组,请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我的同桌喜欢下棋,我觉得他应该选择小组。
①鲲鹏航模队 ②黑白棋社 ③巧手剪纸组 ④水墨飘香
(2)、我的爱好是 , 我想组建一个兴趣小组并给它起个名字:。 -
12、朗读时,读出恰当的重音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填序号)
①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强调“我“坚持自己的看法)
②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强调他对书里的意思一无所知)
-
13、照样子写句子,使句子的表达具有新鲜感。
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春雨过后,小草从土里。
-
14、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手疾眼快 ②面红耳赤 ③口干舌燥 ④手忙脚乱
⑤张牙舞爪 ⑥提心吊胆 ⑦披头散发 ⑧摇头晃脑
(1)、上面这些词语都含有名称,与有关。(2)、词语①中的“疾“字和““字意思相近;词语⑤中的““字和“舞“字意思相近。(3)、描写动作的词语是。(填序号)(4)、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填序号)
A.为了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我和同桌争得。
B.排除电梯的安全隐患后,居民们回家的时候不再了。 -
15、阅读理解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jì xì)了许多铃铛,然后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sì shì)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给文段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证明。(3)、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许多发明创造,如人们根据的的特点,创造了的;根据的特点,发明了。 -
16、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从“反复”“终于”两个词可以看出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研究成果来之不易。(2)、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蝙蝠的耳朵和人的耳朵都能听到。
-
17、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还…… 不是……而是……
(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能捕捉飞蛾和蚊子。(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眼睛,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
18、辨字组词。
究
科
竖
绳
穷
抖
坚
蝇
-
19、看拼音,写词语。(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wén zi。(2)、三次实验的结果zhèng míng , 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3)、如何更好地jià shǐ汽车,是一件值得yán jiū的事情。
-
20、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笔顺哦。
蚊
弄
科
横
竖
绳
系
蝇
证
复
研
究
达
驾
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