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气太冷了,我穿了一件厚厚的大棉衣,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B、冬天,校园里的树木长得葱茏茏的,只剩光秃秃的枝丫。 C、秋天到了,我最爱吃的酸甜可口的橘子又成熟了。 D、阳光透过榆树密密层层的叶子,把圆影照射在地上。
  • 2、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红松   白桦   栎树   蒲公英 B、嫩绿   乳白   苍翠   白雪 C、榛子   蘑菇   木耳   山葡萄 D、黑熊   紫貂   松鼠   人参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遮挡   捕捉 B、药才   花坛 C、括风   车库 D、显示   野免
  •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依依不(shě)地和森林旅(shè)的朋友们告别。 B、来到小(xīng)安岭旅游,我们真高(xìng)! C、大雪压枝,连树(shāo)都被厚厚的积雪(fēng)裹。 D、雾升起来了,整个森林(qìn)在(rǔ)白色的浓雾里。
  • 5、你认为参观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更好地保护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请结合右图写一写环保倡议。

  • 6、如果要制订一个西湖十景的游览攻略,攻略内容中无须特别关注的是 (   )
    A、景区的游览路线图 B、西湖十景的历史演变 C、景区美食与就餐点 D、景区门票与收费项目
  • 7、同学们准备以“历史文化”为主题来制作这份旅游手册。

    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新的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的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的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的最经典作品。

    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西湖十景”是最能体现西湖文化精髓的景致所在,并随着朝代变化不断变迁,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

    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密切联系。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②杭州西湖景点众多,且所有景点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有一定的渊源。

    ③最能体现西湖文化精髓的景致是“西湖十景”,这些景点一直没有变。

    (2)、下面是同学们写的解说词,其中与手册主题不太相关的是(   )
    A、王宇: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其中最有名的是“西湖十景”。 B、李月:杭州西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C、张洁:西湖自古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将下面“苏堤春晓”的介绍词补充完整。

    游客您好!欢迎来到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苏堤,由宋代大文豪(谁)亲自设计并督造而成,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它横卧于波光粼粼的西湖之上,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栖霞岭,全长近三千米。春日里,堤上杨柳依依,湖面轻烟缭绕,漫步其间,仿佛。在这里,您能领略到自然风光的旖旎,能体会到诗意的人文雅韵。(填关联词)

  • 8、为了研究杭州西湖成为旅游热门地的原因,同学们分类搜集制作了资料卡。

    (一)有看点:秀美宁静,湖光山色

    清晨漫步苏堤,湖面薄雾缭绕,山色若隐若现,令人陶醉。夜晚,湖面在灯光的映照下,xiǎn____得更加迷人。西湖十景,湖光山色浓dàn____相宜,堪称人间仙境。

    (二)有趣味:文博活动,精彩纷呈

    十月,西湖景区有许多精彩的文博活动,让游客们感受西湖边的人文古迹。活动主要有“在西湖遇见东坡”、非遗体验课、吴越国塔幢展等。

    (三)有数字景区,提质升级

    杭州西湖景区与科技机构合作开发了“西湖一键智慧游”,全方位呈现西湖景区的知名景点以及美食、娱乐、交通等服务设施信息,游客可以一键规划自己的理想行程。

    (四)有西子巡警,保驾护航

    国庆期间,西湖女子巡警飒爽的yīng____姿成为西湖边的一道别样的“警色”景区还增加了5G巡逻机器人,实时bǔzhuō____巡逻中发现的各种安全隐患:

    为游客安全保驾护航。

    (1)、根据拼音,在资料卡的横线内填写正确的字词。
    (2)、阅读材料,概括资料卡(三)和(四)的小标题,填在横线上。
    (3)、小乔同学有很多想要了解的问题,请你将他与5G巡逻机器人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乔:①

    机器人:10月杭州西湖博物馆还会举办“童画杭州名人”主题绘画大赛,韩美林艺术馆会举办“杭城迹忆”文创作品展。

    小乔:②

    机器人:现在我们已经协助景区安保做了许多工作,景区随处可见我们的身影。

  • 9、拓展阅读

    【材料一】

    图①

    图②

    图____: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坚持到底。

    图____:付出行动是达成梦想的途径。

    【材料二】他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他就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桂海潮。

    他出生在云南保山市施甸县,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他不是天才,只是从小就比别人更加努力。早上,第一个去教室;晚上,最晚回到宿舍。别人玩闹时,他在背书;熄灯了,打着手电也要在被窝里学习。他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

    桂海潮高二那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自此,他立下梦想:“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太空。”他参加高考时,第一志愿就报考了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期间,他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晚离开,几乎每天泡在图书馆。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顺利完成博士后研究。在大多数人都迷茫的时期,他因为有了梦想,每一步都走得清晰而坚定。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漫画,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请你对应填一填。(填序号)
    (2)、阅读材料二,桂海潮的梦想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3)、带着问题默读:桂海潮为什么能成为宇航员?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因为桂海潮从小就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并走出了大山。 B、因为桂海潮勤奋好学,为了自己的梦想一直努力,学习相关专业。 C、因为桂海潮立下梦想,并且报考了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4)、结合材料,围绕“我的现在与未来”这个话题,思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将怎样努力去实现?
  • 10、专项阅读(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文章内容)

    邓稼先的故事

    ①1958年的一个深夜,邓稼先对妻子说:“我接受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成了这件事我的一生就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希望你能理解和支持我。”从此,邓稼先隐姓埋名,走进大漠深处。

    ②1979年的一次氢弹空投试验,因降落伞没有打开,氢弹直接从高空摔到地面。邓稼先决定前往现场探明原因。到了事故区的边缘时,众人下车,要和他一起去找。他镇定地说:“你们都不要争了,我进去。你们进去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是我设计的。中国不能没有它。为了它我哪怕死了也是值得的。”

    ③邓稼先身穿防护服,边走边四处搜寻,在飞扬的尘沙中,他终于找到了弹头。他立刻冲了过去,双手捧起碎弹片仔细查看,直到确认没有发生最令人担心的情况,才放松下来。此时的邓稼先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捧起的是含有剧毒的危险的放射物

    ④这次强烈的核辐射,给邓稼先造成了致命伤害,让他不幸患上了癌症,1986年7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颤动着嘴唇,断断续续说出几个字:“我……为了……这件事……死了值得!”

    ⑤是的,中国不能没有它。1964年和1967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先后爆炸,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不是弱者。正是无数像邓稼先爷爷这样的科学家,奠定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底气。

    (1)、找出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生动描绘了邓稼先的情景。
    (2)、文中三处画横线的句子是邓稼先说的话,请你默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邓稼先说的“为了这件事”指的是为了

    ②小明想用几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文中的邓稼先,其中不适合的是

    A.公正严明    B.精忠报国    C.勇于担当    D.无私奉献

    (3)、如果时光倒流,给你一个与邓稼先爷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 11、“可是童第周始终在专心读书。”把这句话插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

    ①童第周坐在校园的椅子上读科学杂志。②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做游戏。③他们在童第周的身旁互相追逐。④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好像周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A、①②句之间 B、②③句之间 C、③④句之间 D、④句之后
  • 12、下面对于课文中“一定要争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第周中学时下决心要争气,是怕被同学笑话笨,怕被人看不起。 B、童第周留学时下决心要争气,是因为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他不想中国人被看不起。 C、“一定要争气”体现了童第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 D、童第周在科学实验中取得成功,证明了中国人也有能力在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进一步坚定了他要争气的信念。
  • 13、将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做算术题要特别____,不然容易出错。

    ②帮助别人要有____,听取别人意见要____。

    A、耐心 细心 虚心 B、细心 耐心 虚心 C、耐心 虚心 细心 D、细心 虚心 耐心
  • 14、下面是“退”字的解释,在句子中的意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退:①向后移动,与“进”相对;②离开,辞去;③送还,不接受,撤销。

    ⑴校长要求童第周退学或降级。

    ⑵他的学习一直没有退步。

    ⑶这篇文章水平不佳,所以被退稿了。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 1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chā)    留学    或者 B、源(zī)平均   发育 C、心(lài)    考式    念书 D、(lì)努力  难席
  • 16、拓展阅读

    一只想换名字的老鼠(节选)

    一只老鼠想换名字。叫什么好呢?啊,蒲公英!多么好听的名字!

    老鼠跟蒲公英商量:“我也想要一个像你一样在风中摇曳的名字,太阳一晒就有香气的名字。我们换一下名字可以吗?”蒲公英说:“可以呀,不过,如果换了名字,诗歌就会这样写:春天来了,老鼠一朵一朵地开了,漫山遍野的老鼠在风中摇曳……”老鼠觉得诗歌如果这样写就乱了套,老鼠不应该叫“蒲公英”。

    老鼠来到了玉米地。啊,玉米!多么闪亮的名字!老鼠向玉米请求道:“我想要一个像你一样金灿灿的名字,味道甜甜的名字。我们换一下名字可以吗?”玉米说:“可以呀,不过,如果换了名字,诗歌就应该这样写:春天,农民把老鼠种在地里;秋天,农民把老鼠一个一个摘下来,装进了袋子里。”“诗歌这样写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老鼠跳起来,它绝对不要跟玉米换名字,也不要把自己装进袋子里。

    老鼠又在青草坡上碰到了一群山羊。啊,山羊!多么响亮的名字!老鼠恳求山羊道:“我也想要一个像你一样机灵的名字,活泼的名字。我们换一下名字吧!”山羊说:“可以呀,不过如果换了名字,诗歌就应该这样写:____。”“不要不要。”老鼠连连摆手,诗歌如果这样写真别扭!老鼠不想吃青草,更不想被人拿着鞭子赶。

    (1)、老鼠为什么想改名?改名后写出的诗歌结果如何?请结合文章完成思维导图。

    (2)、老鼠如果改成山羊的名字,诗歌会怎么写?联系上下文,写在文中横线上。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读画横线的句子时,我们能感受到童话充满着丰富的想象。 B、故事主要通过描写小老鼠的语言和动作来刻画形象。 C、蒲公英、玉米和山羊都以诗歌为理由直接拒绝了老鼠换名字的提议。
    (4)、老鼠最后换了名字吗?为什么?请你预测一下故事的结尾。
  • 17、专项阅读(了解预测的基本方法并尝试运用)

    最近,在热带海洋海底的海藻林,来了一群新住户——刺冠海胆。

    “才来一天,海藻就少了不少,再这样下去,我担心大家很快会没有食物吃。”鹦嘴鱼抱怨。许多老住户忧心忡忡,但看着新住户的尖刺,只能暗暗着急。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住户都不喜欢海胆的到来。条纹虾鱼就兴奋不已。它们飞快地从珊瑚丛中游到了海胆的长刺之间。“从此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安保啦!”条纹虾鱼们得意扬扬。肉食鱼傻眼了,毫无疑问,以后捕捉条纹虾鱼会更加麻烦。

    “你的刺粗细长短不一,好像还会动,是吗?”一条肉食鱼问。“是啊,”海胆毫不在乎地回答,“我的刺还有毒,还有倒钩,扎到皮肤后就会断在里面……”

    “这么说你的刺会断?”虽然肉食鱼竭力控制,但声音里依然流露出一股兴奋劲儿。“是。”海胆依然不在乎,“我的刺很容易断,不过很快可以再长出来。”

    肉食鱼再次沉默了,彻底打消了对付海胆的念头。海胆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它们越来越多,几乎占领了这片海底,本来茂密的海藻林渐渐变得光秃秃的。

    【第一种结局:许多海洋动物死去了,还有一些幸存者也不得不远走他乡。】

    【第二种结局:____】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动物

    态度

    理由

    鹦嘴鱼等老住户

    一天就吃掉很多海藻,以后大家会不会没有食物吃

    条纹虾鱼

    (2)、读文中画线句时应该用的语气,因为
    (3)、请你结合资料袋,发挥想象,预测一下故事的另一种结局,写在文章的结尾。

    资料袋:炮弹鱼有一副坚硬的牙齿,最喜欢吃海星和海胆。炮弹鱼的和眼睛离得远,以防在取食时,被身上长满长棘刺和刺皮的海胆和海星刺伤眼睛

  • 18、 学会将大动作分解成连贯的小动作,给下面的作文升格。

    爷爷走进房间,拿起杯子喝起水来。眨眼工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提示:可以把爷爷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喝”这样一连串的小动作。同时在动词前加一些修饰词,让动作显得更加具体。

    爷爷快速地走进房间,

  • 19、阅读句子,完成练习。

    调皮的弟弟捡起我掉在地上的作业本,飞奔到门口后冲我扬了一下手中的本子,好像在说:你来抓我呀。

    (1)、请你找一找描写弟弟动作的动词,并写下来。
    (2)、结合平时的观察,仿照句子,围绕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写一写他(她)做事时的情景,至少要有关于这个人物的三处动作描写。
  • 20、展现人物的性格或特征。

    “如何写好小狗的外形呢?”孙老师面带微笑冲我们发问,接着他信手拈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画起来。他的粉笔在黑板上跳舞,啊,小狗的圆脑袋、尖尖的耳朵、圆眼睛、长身子、又长又卷的尾巴渐渐画好了。“现在,哪位同学能像老师一样有顺序地说一说这只小狗的外形?”孙老师转过身,将粉笔扔进盒子里。

    这段话为我们描绘出一位的教师形象。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