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根据提示,把下面的句子按照顺序排成一段话。
( )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凡是书上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
( )最后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
( )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处的,取它,否则就不取。
(①)读书有三种态度。
( )以便同人家谈闲天的时候可以应付,不致受人家讥笑,认为一窍不通。
( )另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些什么,用来装点自己。
-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借助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写一写“欣喜若狂”的情景。(2)、下面是对湖水的静态描写,请根据情景,接着进行动态描写。
那碧蓝色的湖水,真像华丽的锦缎。朵朵白云倒映在水中,是锦缎上俏丽的花纹。周围的树木也把苍翠的身影映入水中。忽然,一阵风吹过,
(3)、十几分钟 , 几十分钟 , 几个小时 , 时间仿佛凝固了。等待出现的每一秒都如此漫长。(观察加点部分,照样子拟写句子) -
3、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大家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B、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列数字) C、赤湾左炮台如同海防线上的第一道坚固盾牌,守卫着珠江口。(打比方) D、贮藏水分是植物抗旱的绝招。例如,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体内水分能达到95%以上。(举例子)
-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明明的爸爸 40 岁,爷爷 70 岁,他们分别在生日当天吟出诗句:“生当____仍迷痴,读得书多不记时。”“人生七十古来稀,再活三十年____。”
A、及笄 古稀 B、不惑 古稀 C、不惑 期颐 D、及笄 期颐 -
5、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甲骨文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B、中指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C、放学后状和元元成群结队地走出了教室。 D、成成很喜欢这架遥控飞机,不一会儿就操纵自如了。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船艄(shāo) 附庸(yōng) B、蘸水(zhān) 诈骗(zà) C、颧骨(qián) 揩眼泪(kāi) D、船坞(wù) 吆喝(yǎo)
-
8、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妈妈常沉浸在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中:在院子里摘yīng tao , 捉mà zha。对着蓝天nà hǎn;也会提起xiōng táng , 握着quán tou , 练习shuāi jiāo;有时候还在河边fàng sì地奔跑,看jùn mǎ在草原上fēi chí。
-
9、小书虫、乐天派、智多星、热心肠、故事大王、昆虫迷、小问号、幽默王子、运动健将……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她)?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和相应的人?回忆你身边的人,围绕一个词语选一个人写一写。注意取一个合适的题目。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不少于300字。
-
10、课外阅读。
鲁班造伞
①很久以前,世上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太阳太毒的时候,行人可以在亭子下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②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
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们(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④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的心里一下子亮起来。他赶紧回家,砍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来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这东西(既 即)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鲁班就这样造出了一座可以移动的“亭子”。
⑤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2)、在文中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第⑤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4)、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①很久以前,鲁班和木匠们造了许多供大家。
②一天,他看见小孩子们 , 受到了启发。
③回家后,他。
④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 , 用不着时可以将它。
(5)、鲁班造伞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
11、课内阅读。
清明
【唐】杜牧
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
(1)、将古诗句补充完整。(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欲”的意思是。(3)、“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A、比喻 B、夸张 C、拟人(4)、行人问了牧童什么问题?牧童是怎样回答的?(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之情。 -
12、我来劝说。
据调查发现,一到暑假,很多小学生就变成了“宅男宅女”。外出旅游?不去!出门找朋友玩?不去!他们只喜欢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玩玩具。假如你的好朋友晨晨也是一个“小宅女”,你会怎样劝说她和你一起出去玩?请写一写。
我会对晨晨说:“”
-
13、回顾所学课文内容填空。(1)、“ , 春来江水绿如蓝”,每当读到这句诗,我总会想起故乡的春天。(2)、“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景象,正是我们千年不变的春节记忆。(3)、这事你最好亲自去看看,毕竟“ , 耳听为虚”。(4)、杜甫笔下的“ , 春风花草香”短短十个字,便勾勒出春日和煦、万物复苏的生机景象。(5)、《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开得更(填“早”或“晚”)。
-
1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改为转述句)(2)、仿照示例,把句子写具体。
示例:顾客噌的一下跳起来:“这么慢啊!”
小雨哭了出来:“我不要妈妈离开!”
(3)、九寨沟是秋天最美的季节。(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4)、仿照示例,将句子补充完整。示例:我的妹妹天生胆小,她怕黑,怕吃药,还怕一个人出门。
这里的风景真美啊,
-
1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画”指《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临安热闹的场面。(2)、《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充满童趣。(3)、《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唐代的苏轼,他还写过《赠刘景文》这首诗。(4)、《枣核》是一篇寓言故事,写了枣核智斗县官的故事。(5)、《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
-
16、写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1)、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2)、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夏天下的吗?也许是的。(3)、海底有各种声音: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17、在下表中找到三组成语写下来,并根据提示选词填空。
富 公 学 龙 邯 刻 自 矛 盾 叶 五 舟 好 相 车 郸
(1)、成语:(2)、我们说话和做事要前后呼应,不要。(3)、我们可以用“”形容一个人读书多、学问高。 -
18、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练习。
学校里开辟了一块劳动实验基地,老师带领大家发挥聪明zhì huì____,用心gēng____耘。到了夏天,嫩绿的小hú lu____挂在膝上,suí____风舞dǎo____,十分惹人喜爱。圆溜____溜的西红柿躲在叶子下面,真像个胆小guǐ____。那些红的、黄的、粉的花儿,fēn fāng____迷人,姿态各异,引来成群的小mì fēng____。远远望去,这里真是一幅独特的校园风景画。一下课,同学们撒____腿就往外跑,聚集在实验基地旁欣赏完自己的“宝贝”,才xùn sù____跑回教室。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2)、在横线上写出加点的多音字的正确读音。(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聪明—— 喜爱——
独特—— 聚集——
(4)、给“异”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①有分别,不相同。 ②分开。 ③另外的,别的。 ④奇异;特别。
姿态各异 奇花异草 独在异乡
-
19、本学期我们学了不少写作的本领,比如如何把观察到的写清楚,如何把一幅图画写清楚,如何把一次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如何把过节的过程写清楚……掌握了这么多“写清楚”的技巧,请你尝试把“一次比赛”写清楚,要写清比赛的过程,把比赛中印象最深刻的好书或场景写具体一些,最好能写出比赛的激烈、还要写清楚的感受。
要求:①书写工整,句子通顺,内容完整,用上恰当的标点符号;②文中涉及班级、老师和同学姓名请用健康的昵称代替;网络流行语慎用;③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
20、生存高手 神奇本领:请阅读下面的科学小品文,并完成相关题目。
植物的“防身术”
在大自然中,植物们往往面临着被动物啃食的危险。为了保护好自己,它们进化出了各种有趣的防御武器。
最直接的防御方式就是长刺!像我们熟悉的玫瑰花,它的茎子上布满了尖尖的小刺,就像举着无数根小红花警告:“别碰我!”沙漠里的仙人掌更是把叶片变成了密密麻麻的硬刺,连口渴的骆驼都不敢随便咬它。还有路边的洋槐树,它的枝条上长着又长又硬的尖刺,让贪吃的小动物们只能远远看着它的嫩叶流口水。
有些植物选择了“化学武器”。世界上最大的花——巨魔芋,就有个外号叫“尸花”,因为它开花时会散发出像腐烂肉类的臭味。这种特殊的“臭气弹”其实是由硫化物等化学物质组成的,使得害虫不敢近身。有趣的是,这种气味却能够吸引喜欢臭味的苍蝇来帮忙传粉,真是聪明的“一箭双雕”之计!
最令人惊叹的是会伪装的植物了。非洲沙漠里有一种叫“石头花”的植物,它长得和周围的小石子一样——圆滚滚的身体,灰扑扑的外皮,安静地躺在石滩上。直到开花季节,它才会从“石头堆”里突然冒出金灿灿的小花,就像在玩捉迷藏游戏。这种完美的伪装让它躲过了无数贪食者的眼睛。
原来,看似安静的植物们个个都是生存高手!它们用尖刺当铠甲,用臭味做烟雾弹,甚至学会了“隐身术”。正是这些神奇的本领,让植物家族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繁衍了千万年。
(选文源自网络,有删改)
(1)、对应植物图片,找到它们独特的防御“武器”,连一连。
散发臭味
伪装成石头
长硬刺(2)、“一箭双雕”是指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巨魔芋的“一箭双雕”之计指的是和。(3)、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这些优美生动的语句所传达的意思,准确的有( )(多选)A、“圆滚滚的身体,灰扑扑的外皮”句中用“圆滚滚”“灰扑扑”这样的动词,把石头花伪装成小石子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B、“它的枝条上长着又长又硬的尖刺”中的“又长又硬”一词把洋槐树写得很高大强壮。 C、“从‘石头’里突然冒出金灿灿的小花,就像在玩捉迷藏游戏”句中“突然冒出”和“玩捉迷藏”的表述,让石头花开花变得像魔术一样神奇。 D、“它们用尖刺当铠甲,用臭味做烟雾弹,甚至学会了‘隐身术’”把植物的防御本领写得像武侠小说里的功夫一样厉害!(4)、在下方的“生存高手”中任选一个,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把植物当作人来写,向大家介绍其独特的生存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