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作者会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的作者会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具体的事物或描写的场景中,需要用心品味才能体会。 B、《我的“长生果”》是一篇叙事散文,“长生果”加上了引号,说明它有特殊的含义,在文中指的是“书”。 C、说明性文章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朴实,不能进行形象化的描写。 D、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2、下列句子中属于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D、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3、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C、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D、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4、选择题。下列加点词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各地博物馆中的“龙文物”不计其数(bú jì qí shǔ)。 B、龙有许多美好的寓意:吉祥如意、团结进取、风调雨顺、不屈不挠……它已经悄然(qiāo rán)走进我们心里。 C、山西不仅出土了国家级文物“龙形觥(gōng)”,还有很多装饰得金壁辉煌的“龙”主题酒店。 D、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的绿松石龙形器是无价之宝。
  • 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参观坐落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犹如漫游时光隧道,可以穿越千年,感受朝代的替, bǎo lǎn 古人智慧的积 ,  lǐng lüè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魅力。流连其间,珍贵的历代文字样本令人 yìng jiē bù xiá,既有原始刻画符号,也有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它们向世人 shù shuō着中国文字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世界中。

    “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____。”中国汉字,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愿这闪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深深印刻在华夏儿女的文化血脉中。

    (1)、看拼音,写词语。

    bǎo lǎn

    lǐng lüè

    yìng jiē bù xiá

    shù shuō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替(gèng)积(léi) B、替(gèng)    积(lěi) C、替(gēng)  积(lěi) D、替(gēng)  积(léi)
    (3)、下列词语中的“漫”字与“漫游”的“漫”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漫天 B、漫流 C、漫长 D、漫谈
    (4)、“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____。”在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血脉 B、血气 C、血泪 D、血汗
  • 6、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请你完成以下四项学习任务。
    (1)、搜集资料。根据下面的提示,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①你知道我国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②你参观过书法作品展览吗?你欣赏过哪些书法家的作品?

    (2)、挑战答题。

    ①《玄秘塔碑》是我国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以(书体)著称。

    ②我国古代书法名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后人称为““。

    (3)、劝说同伴。最近,学校开设了书法兴趣班,对书法有兴趣的同学每天放学后都可以去学习书法,还有专门的老师指导。李红想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王涛一块儿去。可王涛却有不同观点:“干吗要练习书法?学习这么紧张,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再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只要学好用键盘就行了,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如果你是李红,会如何劝说王涛去学习书法呢?
    (4)、分享心得。学习书法,你有怎样的感悟或心得?写一写,和同学们分享。
  •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一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伯牙善听,锺子期善弹,二人是彼此的知音。 B、《书戴嵩画牛》一文的作者是南宋的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C、《月光曲》一文中,盲姑娘在贝多芬音乐的强大力量下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波涛汹涌的大海。 D、《京剧趣谈》一文通过介绍“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感。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锺子期赞叹伯牙的琴声:“。“少选之间,他又赞叹伯牙的琴声:“。“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用“高山流水“来比喻
    (2)、音乐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让人浮想联翩。听着贝多芬的演奏,皮鞋匠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 9、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____,你尽可转动明眸,欣赏山水花鸟,奇松怪石;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你尽可深尝品味,怡然自乐。

    ①艺术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艺术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艺术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艺术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③④②①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
  • 10、下列诗句不是形容知音难觅的一项是(   )。
    A、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B、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C、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11、下面这段话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

    艺术与历史息息相关,透过艺术品,我们可以看到那时、那事、那景。故宫博物院记载着明清两代历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录下兰亭山水美景、与友人雅聚之乐;小小一根马鞭见证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史……

    A、不同艺术品各具特色。 B、艺术见证历史发展。 C、书法艺术独树一帜。 D、京剧艺术别具一格。
  • 12、下列句子不是写人物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项是(   )。
    A、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B、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C、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D、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13、下列句子与“伯牙鼓琴,子期知音“所体现的主题一致的一项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14、结合所给的词语仿写句子。

    杨柳依依  温情脉脉  明月皎皎  清风徐徐

    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方鼓琴而志在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乎若。“
    (2)、方鼓琴而志在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乎若。“
  • 15、理解句意。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 16、下面是一幅毛主席的书法作品,其笔力洒脱,很有气势。可以用来赞美这一书法作品的词语是(   )。

    A、笔走龙蛇 B、妙笔生花 C、画龙点睛 D、栩栩如生
  • 17、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行头  B.亮相  C.唱白脸  D.打圆场  E.跑龙套  F.科班出身
    (1)、我最喜欢的演员终于结束了多年的生涯,和主角演起了对手戏。
    (2)、每次我犯了错,家里就变成了戏台,一个 , 一个唱红脸,而的总是奶奶。
    (3)、她像专业演员一样,走到台前,来了一个漂亮的 , 获得了满堂的掌声。
    (4)、这个演员不愧是 , 能把每个角色都演绎得丝丝入扣。
  • 18、将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将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补充完整

    惟妙惟

    黄钟大

    妙笔

    字正腔

    轻歌曼

    粉墨登

    余音绕

    笔走龙

    (2)、选词填空

    ①张爷爷的书法作品 , 怪不得他在书法界这么有名气呢!

    ②只要我们多留心日常生活,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就能 , 写出好文章。

    ③精彩的京剧表演开始了,演员们。其中唱、念、做、打俱佳的优秀演员李佳,她的念白、唱腔都 , 表演更是。演员谢幕后,虽然表演已经结束,但是人们依然觉得 , 意犹未尽。

  • 19、用“静“字组词填空。
    (1)、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湖面上又恢复了
    (2)、夜晚,的月光照耀着整个城市。
    (3)、老师走进教室,教室里立刻了下来。
    (4)、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 20、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掉尾而斗(于是) B、所宝以百(计算) C、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D、少选之间(一会儿,不久)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