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古诗阅读。
新 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一词,用了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柳条的优美。(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语言实践。
周末,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位外地游客,他向你询问你家乡的情况。请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游客:小朋友,听说你们这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人杰地灵,那你们这里有哪些可以游览的地方呢?
我:
游客:好的,我知道了。我这次来,朋友们让我带点你们这里的特产回去,你能向我推荐几种吗?
我:
-
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先补充诗句,再选择与诗句相对应的“主题”和“表现手法”连线。
连线:诗句
主题
表现手法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高洁品格
直抒胸臆
② , 要留清白在人间。
依依惜别
融情于景
③ , 西出阳关无故人。
思念之愁
托物言志
(2)、古代诗人常常托物言志。李贺通过“ , ”来抒发自己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雄心。郑燮用“ , ”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刚正不阿的品质。(3)、古人还总结了许多具有劝勉意义的俗语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当我们对批评感到不满时,应谨记“良药苦口利于病,”。忙于生计,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要牢记“树欲静而风不止,”。 -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句写夸张句。
例: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关键词:激动 高兴 伤心 安静
(2)、根据下列句子中的加点部分续写句子。洗手的时候 ,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 ; , ……
-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腊八粥》一文通过对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了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是本文的线索。 B、《那个星期天》一文中,作者借助“跳房子”“看着云彩走”等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而又兴奋的心情。 C、《为人民服务》一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结合当前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论点鲜明,条理清楚。 D、《匆匆》一文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时间都会偷偷溜走,所以我们不用特别在意每天做了什么,有没有意义。
-
6、下列句子中的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的家乡真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今年端午节全家人坐在一起,我忍不住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为了促进消费,政府实施了许多举措,如发放消费券、县长直播带货等,真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
7、下列关于习俗寓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元宵节时吃汤圆:寓意长得白白胖胖。 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好运和幸福。 D、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
8、下列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走遍了五湖四海 , 我发现世界各地都有美丽的风景。 B、真正的哲学家都善于见微知著 , 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而作出判断。 C、2024年初,龙爪槐遗址中的珍贵文物终于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重见天日。 D、我真是孤陋寡闻,这种昆虫竟然司空见惯。
-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济于事 截然不同 青面缭牙 随心所欲 B、张灯结彩 优哉游哉 荒无人烟 春风佛面 C、哄堂大笑 万不得已 自作自受 垂头丧气 D、心惊肉跳 喜出望外 翻箱倒柜 天崖海角
-
10、下列加点字的音、形有误的一项是( )A、牺牲(shēng) 军阀(fá) 宪兵(xiàn) B、鸿毛(hóng) 追悼(dào) 凸陷(āo) C、纬度(wěi) 鄙夷(bǐ) 开凿(záo) D、钵子(bō) 蜜饯(jiàn) 蝎子(xiē)
-
11、看拼音,写词语。
杨明独自pái huái在pì jìng的树林里。小鸟的欢叫声消除了他的kǒng jù , 潮湿区域里的qiū yǐn也并不让他害怕。他撸起袖子,开始了地毯式sōu xún , “哈,这么多可食用的蘑菇!”杨明开心地自言自语着。
-
12、相信六年的小学生活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校园里的一处处美丽的景致、一张张亲切的面孔、一件件熟悉的物品、一桩桩难以忘却的往事……一切都令你难以忘怀。请选择一个方面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45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
-
13、文学类文本阅读。
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算跑得再快,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铃声在我背后响起。迟到就迟到吧,我的脚步迟缓下来。铃声还在响着,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算迟到。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终结。
④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那么久”吗?思索再三后我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责……”我的脑子里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听了老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⑤上学这三年,我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前经过校门时,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他若是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个秘密。
⑥我毕业了,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老师傅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下无人,亲切地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⑦“你不要放在心上。”他踌躇着,“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
⑧“到底是什么事呢?”“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
⑨“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⑩“你千万别介意……我不姓侯,我姓孙……”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打铃解围→→误喊姓氏→(2)、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生动传神。如第⑤自然段中的画横线的句子将铃声比作盘旋的鸽群,下列选项中,对其表达效果品析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写出了铃声响亮长久,让“我”的心情十分急躁。 B、写出了铃声悠扬动听,陪伴着“我”走进教室。 C、写出了铃声萦绕时,“我”的安心从容以及老师傅对“我”的好心关照。(3)、文章结尾才点明“我”弄错了老师傅的姓氏,其实这个错误在上文就有暗示,请你找出其中一处。在知道自己把老师傅的姓氏搞错后,“我”会对老师傅说些什么?请写一写。(4)、老师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写出其中某一方面即可) -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如何“练成”的
【材料二】
在生产方面,未来人工智能有望在传统农业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等监测我国耕地的宏观和微观情况,由人工智能自动决定或向管理员推荐最合适的种植方案,并综合调度各类农用机械、设备完成方案的执行,从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农业生产力。
在生活服务方面,人工智能同样有望在教育、医疗、金融、出行、物流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例如,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汽车、物流分拣、智能家居设备等。近来,人工智能 ChatGPT 更是火爆。它拥有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能根据要求进行聊天、撰写论文、创作诗歌,就连生成剧本、编写程序代码等都不在话下。
【材料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迭代发展,未来一定会有大量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早在2017年4月27日,霍金在北京举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发表演讲,他认为,如果创造出可以与人类智能匹敌或超越人类智能的系统,可能会对人类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人类还需警惕人工智能发展的威胁。
(1)、材料一中,“人工智能是一个‘机器大脑’,是通过不断学习训练出来的。”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2)、小勇对材料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大脑学习、思考、行动。 B、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所有职业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C、ChatGPT 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学霸”。 D、材料二中列举的事例,突出了人工智能在生产和生活服务方面的应用。(3)、认真阅读完三则材料后,同学们聚在一起交流,就“人工智能的利与弊”展开了辩论。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为正反双方分别整理出他们各自的论据。【正方】人工智能利大于弊:
【反方】人工智能弊大于利:
-
1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古诗中,志向彰显品质。李贺用诗句“何当金络脑,”寄托自己渴望被重用的抱负;于谦用诗句“ , 要留清白在人间”表明自己坚贞不屈的心性;郑燮用诗句“ ,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格。(2)、古诗中,景中藏情。那一片草地上带着希望:天街小雨润如酥,。那一丛花木中寄托恬淡: , 花木成畦手自栽。那一轮明月中饱含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3)、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他的理由是:“日初出沧沧凉凉, , ?”
-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1)、照样子,选择一个字词,发挥想象,把一种状态写具体。
例:他大吼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激动 饿 盼望 轻 厌恶
(2)、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的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听课 走在回家的路上
心情好:
心情不好:
(3)、仿写句子。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奉献者的身影。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一方土地;如果我是 , 我将;如果我是 , 我将。
-
17、下列诗句中蕴含传统节日或习俗的是( )(多选)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18、为下列故事材料选择恰当的引用内容,以增强讲故事时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苟周于事,不必循旧(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39岁的赵登禹将军率领29军132师守卫南苑,在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讲述赵登禹将军的事迹时可以用“”来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2)、航天人在研制“神舟”系列飞船的过程中,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不局限于传统研究思路,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正所谓“”。 -
19、根据情境选择使用最恰当的名言。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1)、王佐镇某国际酒店为了响应“书香丰台”活动,设置了读书区,营造读书氛围,强调用心读书,可选的书法条幅是“”。(2)、李鼎铭向毛主席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虽然尖锐地暴露出军队的许多问题,让很多人有意见,但是却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李鼎铭的做法充分说明了“”。(3)、丽泽金融商务区内高端公寓、优质学校、配套医疗、路网建设等日益完善,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天都会呈现新的面貌。这真是“”。 -
20、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一个作恶多端的汉奸被我军击毙,真是死得其所。 B、尼尔斯变成拇指般大的小人儿,真不可思议。 C、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否则很难成功。 D、“光盘行动”让那些原本司空见惯的“剩菜剩饭”现象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