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夏夜荷花
殷 蔚
①夏天到了,荷花开了。
②雷雨后的夏夜,空气清新,星星和月亮像刚刚洗过似的。此时此刻,去北海公园散步,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且不说北海桥头的凉风习习而来,且不说亭台楼阁如同仙境一般,单是北海里的一大片荷花就能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了。一根根荷茎亭亭玉立,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颗颗水滴在荷叶上滚来滚去,一朵朵荷花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盛开着,娇艳嫩红,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③荷花从不孤傲。它要开就是满池满塘,方圆一片,给人一种壮观的美。
④只要有泥土和水,它就能生长,就能开花结果。荷花不怕风雨,也不怕雷电,无论周围环境多么恶劣,仍然在水中开放。荷花就是这么不娇贵!
⑤荷花毫无私心。它把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实,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类。
⑥荷花啊,荷花,你多美啊!人们怎能不赞美你、称颂你呢?
(选自《小学生日记周记》,有删改)
(1)、读短文第②自然段,完成观察记录卡。观察记录卡名称:荷花
开花时节:
样子:的荷茎,的荷叶,娇艳嫩红的荷花。
气味:(2)、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流连忘返”的意思是。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优美生动,下列同学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语:这句话说明星星和月亮被雷雨清洗了,很干净。 B、小文:句子中有个“像”字,这是比喻句。 C、小星:句子中的“洗”字写出了雷雨过后,星星明亮、月亮皎洁的特点。 D、小天:从句子中的“洗”字可以看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4)、第③——⑤自然段分别写出了荷花不孤傲、、的品质。(5)、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作者喜欢荷花的理由,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理由1:
理由2:
-
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昆虫的捕食方法
【材料一】
蜘蛛在捕捉食物、降服敌人的时候,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一上来便来个先发制人,猛烈地刺击敌人的颈部,让它中毒。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手中了毒,自然也就没有了力气,也就不能继续抵抗防卫了。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材料二】
螳螂在攻击蝗虫的时候,总是先下手为强,首先重重地、不留情面地击打对方的颈部。受了一顿狂轰滥炸的痛捶之后,再加上万分的恐惧,蝗虫的运转能力逐渐下降,动作慢慢地迟缓下来,也许是已经被打蒙了的原因吧。螳螂就是利用这种办法,屡屡取得战斗的胜利。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材料三】
一只捕蝇蜂掠过伞檐,飞进遮阳伞下,直向伞顶的马蝇冲去,发出一声重击。于是战争就在伞顶展开了。那是多么的精彩和紧张啊!大家打得难分难解,使你辨不清谁是袭击者谁是自卫者。不过这种争执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捕蝇蜂就用双腿夹着它的俘虏飞走了。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材料一中的蜘蛛和材料二中的螳螂攻击敌人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主动出击,攻击敌人颈部,让对方中毒。
②材料二中,蝗虫运转能力逐渐下降的原因是它被螳螂凶狠无比的样子吓蒙了。
③材料三中,“袭击者”是指捕蝇蜂,“自卫者”是指马蝇。
(2)、画横线的句子说明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3)、小语边读材料二边想象画面,在习作素材本上写下了螳螂与蝗虫精彩的打斗场面,请帮她把这段话补充完整。螳螂(填表示动作的词语)着似的前肢,地击打蝗虫的脖子。蝗虫被打得 , 内心(填表示心情的词语),想要躲避这般的袭击,动作却越来越 , 最终完全无法动弹,成了螳螂的“盘中餐”。
-
3、课内外对比阅读。
【甲】绝句
【唐】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乙】绝句
【宋】志 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① , 杖藜②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③ ,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①短篷:小船。 ②杖藜:拐杖。③杏花雨:春天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1)、读两首古诗,完成表格。题目
作者
朝代
描写季节
感受
《绝句》
①
②
⑤
读了这两首古诗,我能感受到⑥
③
④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分别从( )的角度描绘明丽的春日美景。A、视觉、听觉 B、视觉、嗅觉 C、听觉、嗅觉 D、嗅觉、听觉(3)、品读诗句,下列不是甲诗所描绘画面的一项是( )A、B、
C、
D、
(4)、下列对上面的两首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美景,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之情。 B、乙诗中,诗人表达了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C、甲诗中,后两句“飞燕子”和“睡鸳鸯”动静结合,和谐而优美。 D、乙诗中,前两句叙事,后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用心欣赏,大自然是一幅生动的画卷。画中有伶俐可爱的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 , 凑成了那样的翅膀,加上小燕子。(2)、用心感受,诗词中蕴含着美景。“ , ”,那是鸭子在春水中嬉戏的江南早春之景;“ , ”,那是绿树成荫、黄鹂啼鸣的夏日风光;“ , ”,那是春花红艳、江水碧绿的江南美景。
-
5、读例句,照样子用下面提供的词语写一写图中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示例:独角仙的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硬刺 鼻子 眼睛
-
6、班级举行“春游去哪儿玩”交流讨论会,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交流前,小语收集了推荐地点的材料,还准备了照片和小视频。 B、小文在介绍推荐的理由时,用上“第一”“第二”等,逐条讲清理由。 C、小可在听同学介绍时,经常打断同学的话。 D、小小在倾听中把有意见或不明白的地方,用笔记录下来,事后再询问。
-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惠崇春江晚景》是唐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河豚”是惠崇画中的景物之一。 B、《荷花》的作者叶圣陶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将荷花在微风中的姿态写活了。 C、《燕子》写出了燕子的伶俐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D、《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昆虫的复眼、“穿着”黑绸衬裙的瓢虫、力大无比的独角仙,还有很好画、形态很好掌握的蚂蚱。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公园里百花盛开,五彩缤纷 , 美丽极了。 B、花园里的花朵芬芳迷人,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C、在温暖的春日去郊游,真是一件烂漫无比的事。 D、展览馆里的艺术品光彩夺目 , 令人流连忘返。
-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冲上一杯咖啡,抚摸着书里的文字,浓香在整个房间里____。
A、荡漾 B、飘荡 C、飘扬 D、动荡 -
10、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迟日江山丽(春日) B、蒌蒿满地芦芽短(芦苇的嫩芽) C、小溪泛尽却山行(但是) D、绿阴不减来时路(树荫)
-
11、下图是绶带鸟,它有长长的尾羽,像绶带一样。根据图片和偏旁,“绶”字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细长 B、接受 C、丝带 D、授予
-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木杆(gān) 挨饿(āi) B、黑绸(cóu) 旗杆(gān) C、灵敏(mǐn) 伶俐(lín) D、鸳鸯(yāng) 蚂蚱(mà)
-
13、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最喜欢我家门口的小池塘:杨柳在轻风的chuī fú____下,舞动着xiān xì____的枝条;荷花早已张开娇嫩的huā bàn____,散(sǎn sàn)发出阵阵清香;蜻蜓轻轻lüè____过湖面,泛起层层波纹;青蛙xián____散(sǎn sàn)地在荷叶上休息,正准备一展歌喉;小鸭子们也jù lǒng____过来,在水中快乐地嬉戏。
(1)、选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
14、习作。
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我们曾经栽过一盆花,种过一株草,养过一种动物;也许我们还放过风筝,做过实验……那是多么有趣和令人开心的事情啊!请你选择一件经历过的事情,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温馨提示:如果需要修改,一定要规范使用修改符号)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风 筝
佚 名
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提到的“纸鸢”也被称为风筝。风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②风筝的制作技艺极为讲究。制作风筝一般包括“扎、糊、绘、放”四步。首先,用细竹条扎好架子,力求左右对称,以便风筝飞行时保持平衡;接着,把准备好的纸或绢糊在架子上制作风筝面,动作要干净利落,纸或绢要糊得平平整整;然后,在风筝面上绘制图案,图案要做到远望清楚,近看真实;最后,给风筝装上提线并调整好角度,就可以放飞了。
③风筝的图案丰富多样,寓意美好。有的风筝上绘制着经过美化的蝙蝠,寓意“五福齐天”“福中有福”;有的风筝上绘制着国色天香的牡丹,寓意“花开富贵”“吉祥如意”;还有的风筝图案更富时代气息,是直上云霄的火箭,寓意我国航天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各式各样的风筝图案,展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④风筝深受人们喜爱。制作风筝让我们动手动脑,放飞风筝帮助我们强身健体,观赏风筝令我们身心愉悦……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1)、结合短文第②——④自然段,补充下面的介绍提纲。(2)、结合短文第②自然段,按照顺序介绍风筝的制作过程。(3)、结合短文第③自然段,除了文中提到的风筝图案之外,我还想绘制一只图案为的风筝,选择这样的图案是因为。(4)、小语同学准备把事先准备好的纸糊到风筝架子上,为了帮助他把风筝糊得更好,结合短文内容,我会对他说:“”(5)、“风筝节”就要开幕啦!为了号召更多的同学参加此次活动,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宣传语。比一比,谁的宣传语更有吸引力! -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①有一天,一只城里老鼠遇到了一只乡下老鼠,他们成为朋友,从此开始相互往来。乡下老鼠邀请城里老鼠到家里来做客,城里老鼠很高兴地答应了。
②乡下老鼠拿出从田地里采来的玉米、花生、白薯和酸枣招待城里老鼠。城里老鼠一看:“咦,这些东西太平常了!你难道就没有一点贵的食物吗?你生活得太贫穷了。哪天你跟我到城里去,我让你开开眼界,看看我们吃的是什么,那简直半盛极了!”
③乡下老鼠非常羡慕,盼望早一天到城里做客。
④这一天,乡下老鼠进了城,到了城里老鼠家。啊?饭桌上什么东西都没有啊!城里老鼠看出乡下老鼠的疑惑,就告诉他吃的东西晚上会有的。夜晚很快来了,乡下老鼠跟着城里老鼠悄悄溜进主人的厨房。哎!这里的食物真多呀!各种蔬菜、水果、面包、奶酪、黄油……两只老鼠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⑤两只老鼠不客气地吃起来。正吃得开心,突然听到了脚步声,“不好!主人来了,快跑!”城里老鼠一把抓住乡下老鼠钻回了洞里。
⑥乡下老鼠吓得心脏怦怦跳个不停,刚吃下的东西差点吐了出来。“老兄,你过的什么日子呀?这种生活我可受不了。”说完,乡下老鼠就回家了。
(选自《伊索寓言》,有删改)
(1)、乡下老鼠进城后发生了什么?读读第④和第⑤自然段,完成思维导图。(2)、城里老鼠说:“哪天你跟我到城里,我让你开开眼界,看看我们吃的是什么,那简直丰盛极了!”这里的“开开眼界”指的是( )A、见识城里风景的美丽 B、见识城里食物的丰盛 C、见识城里生活的舒适 D、见识城里饭桌的巨大(3)、乡下老鼠说:“老兄,你过的什么日子呀?这种生活我可受不了。”这里的“这种生活”指的是( )A、食物丰盛的城里生活 B、快乐舒适的城里生活 C、担惊受怕的城里生活 D、大开眼界的城里生活(4)、这篇故事与我们所学的《陶罐和铁罐》一样,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你根据提示完成表格。故 事
道 理
《陶罐和铁罐》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文字中有景。夏日,白荷花“有的 , 有的 ,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 , 看起来似的”。(2)、诗词中有情。“ , 添得黄鹂四五声”流露出曾几出游时舒畅愉悦的心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饱含着王维对亲人的思念;“日出江花红胜火,”表达了白居易对江南春景的赞美。(3)、寓言中有理。宋国农夫“守株待兔”,结果“兔不可复得,”。
-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它总是一段话中的第一句。 B、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还要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去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C、《赵州桥》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具体介绍了赵州桥的外形特点、设计的好处等,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D、书写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事先要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
19、下列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含羞草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晨,天空刚露出鱼肚白,含羞草便伸伸懒腰,将嫩绿的叶子缓缓展开,仿佛在迎着朝阳歌唱。每当夕阳西下,含羞草便会悄悄地合拢起只有绿豆大小的叶片,进入甜蜜的梦乡。
A、含羞草的生活起早贪黑。 B、含羞草一天做的事。 C、含羞草是怎样进入梦乡的。 D、含羞草的生活很有规律。 -
20、妹妹最喜欢逛街,一路上兴奋地说个不停,下列妹妹说的四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爸爸,出来玩能长见识,不然我们都要变成井底之蛙了。” B、“妈妈,您别听哥哥画蛇添足了,我才没有哭得那么伤心。” C、“在舞台上表演都要有真本事,我可不敢上台来滥竽充数。” D、“爸爸,哥哥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 , 我想他肯定是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