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关于动物的住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牛棚 猪圈 B、鱼塘 虎圈 C、马厩 鸟窝 D、狗窝 鼠洞
-
2、我们该如何保护视力呢?下列做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按时做眼保健操。 B、看书时,眼睛离书越近越好。 C、晚上关灯看动画片。 D、在强烈的阳光下看书。
-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礼记》。(2)、《暮江吟》的作者既描绘了黄昏美景,又描绘了朦胧夜 色,以此抒发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
4、 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
横七八
震欲聋
云驾雾
流不息
山地裂
精疲力
神广大
雀无声
(2)、上面的词语中,常用来形容非常安静的词语是 , 我会写出一个它的近义词:。(3)、由画波浪线的这个词,我想到了《》中的 (填入物)。 -
5、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大自然里蕴藏着无数令人着(zháo zhe)迷的奥秘:譬如,爬山虎的叶子何以能如此巧妙地铺(pū pù)展,既【jūn yún】 无重【dié】,又紧密无间(jiān jiàn),不留丝毫空【xì】,仿 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绿色地毯;又如,蟋蟀为何在建造【zhù zhái】时如此【shèn zhòng】,选址(zhǐ zhī)、构造皆显智慧 与匠心。这些奇妙的现象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1)、根据拼音,按顺序写出对应的字词。jūn yán
dié
xì
zhù zhái
shèn zhòng
(2)、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语段中“既”字的第一笔是;请你用“既”字组一个 词语:。 -
6、 人类为了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故 事。里面的人物有的本领高强,有的机智勇敢,有的美丽善良,有的古灵精怪…… 如果你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呢?你们会一起去哪里? 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请以“我和▲过一天”为题目,写一篇习作。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 名、校名,字数不少于350字。
-
7、课外阅读。
神奇的植物
植物怎么知道春天来了?
每年春暖时,植物总会充当春的使者,向人们预示春的来临。那么植物是如何知 道春天来临的呢?原来,植物可以感觉到气温的变化。植物的种子里都有胚芽,许多 植物的胚芽经过一定时期的冷藏储存能量后,便能对气温升高或日照变长等作出反 应。有人通过实验发现,苹果种子里的胚芽需要在接近0℃的环境里,持续1400小时 后才能开始生长。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冬天的寒冷,植物才能停止休眠,开始生长。 那些已经长出了叶子的植物,则是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来判断时令的。当它们感受 到适宜的昼夜周期后,就会分泌出一种能促使花芽形成的物质,这种物质与光合作用 产生的营养一起供给花,让花快速生长。这样,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就开始尽情地 绽放了。
为何有的树枝插到土里就能生根?
一般的花草树木只有用种子种植才能长大,但有的只要将树枝插在土里就能长 成一棵树,这种繁殖方式叫营养繁殖或无性繁殖。
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植物体内的各种细胞,都具有再生成一个完全机体所需的 全部遗传信息。无性繁殖能把母体的优良特征遗传给后代,所以它是良种繁殖的主 要方法。另外,它还具有方法简便、生长快的优点。树枝插到土里,枝条内的形成层 和某些组织有许多分裂能力很强的细胞,这些细胞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可以迅速分 裂繁殖,形成不定根,并逐渐发育成长,形成新的植株。比如,柳树就很容易成活,而 香樟、广玉兰等植物的枝条内因为没有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就不能插活。
(1)、请你完成下图,向同学们普及植物的相关知识。(2)、《增广贤文》中有“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一句话。请解释“柳成 荫”的原因。(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以苹果为例,说明只有经过冬天的寒冷,植物才能停止休眠,开始生长。
②所有植物的枝条插在土壤里都能成活。
(4)、读了短文,请你提出两个问题,写在下面横线上。问题1:
问题2:
-
8、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选文第1自然段中“巴住墙”中的“巴”字的意思是( )A、挨着 B、盼望 C、紧贴 D、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请你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3)、观察方法我学习。①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把爬山虎的脚比作 , 生动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 ,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填“连续”或“细致”)的观察。
②我发现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逐渐”一词用得很好,因为这个词。
(4)、填一填爬山虎的别称。在没有攀附物时,它的茎叶铺盖地下,宛如锦被,故称;因其容易成 活,生长期长,叶子常绿,故又称
A.地锦 B.捆石龙 C.红丝草 D.常青藤
-
9、近几年同学们使用电子产品的频次增高,长时间面对屏幕,对同学们的眼睛有一定的伤害;科学用眼,保护好个人视力也是健康文明的体现。于是四(1)班决定开展一次“保护视力”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明使用手机查资料,眼睛距离屏幕10厘米。 B、小兰趴在桌子上边吃饭边听课。 C、小江写字时能够做到头正、肩平、身直,眼睛距离课本一尺。 D、小王长期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平板,并将屏幕亮度调到最大。(2)、怎样才能呵护眼睛,保护视力呢?请你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
①②
-
10、知识回顾。(1)、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正如韩愈所说:“ , ?”(2)、读诗能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描绘的是暮江的景色,“返景入深林,”描绘的是深林余晖之景;读诗也能让我们领悟到深刻的哲理:苏轼的诗句“ , ”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3)、立秋之后,天气骤凉,我不禁感叹道:“立了秋,。”今天又下了一场雨,临出门时妈妈叮嘱我:“一场秋雨一场寒, , 今天还是再加一件毛衣吧。”
-
11、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仿写比喻句)(2)、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星星,在天空悠闲地散步。(缩句)(3)、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句子)
-
12、 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1)、
锣喧天
神机算
精力竭
鸦无声
奔流不
随而安
(2)、诸葛亮用兵 , 不愧是卓越的军事家。(3)、 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5岁华诞的典礼上,彩旗飘扬, , 热闹非 凡。 -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这是根 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到的画面。 B、阅读的时候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会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C、观察日记只需要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书写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不需要连 续观察。 D、神话中的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如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
-
14、 选择。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怜惜) B、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C、炎帝之少女(小女儿) D、题西林壁(书写,题写)
-
15、 比一比,再组词。
环
坑
竖
即
缓
坏
抗
坚
既
暖
-
16、 看拼音,写词语。
jūn yún
róu hé
píng zhěng
yú kuài
yán jiū
bēi cǎn
hēi àn
zhù zhǐ
mào shèng
shèn zhòng
-
17、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霎时(chà shà)
花蕾(léi lěi)
倾斜(qīn qīng)
溺爱(nì ruò)
肝脏(zāng zàng)
石浆(jiāng jiàng)
跳跃(yào yuè)
布置(zhì zì)
-
18、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有趣的人或是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或是幽默风趣……请写一位你认为有趣的人,注意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圆明园
【材料一】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节选自《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二】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帕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qiè)。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节选自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有删改)
[材料三]一座美轮美奂的皇家园林消失了,她转换为另一种生命,一种充满悲情,充满张力的生命,并且拥有了自己的标志性脸面——西洋楼残躯。这一残躯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以此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1)、[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揭露了侵略者破坏圆明园的两大罪行:一是;二是。(2)、朗读【材料一】时,我们应带着的感情;朗读【材料二】时,我们应用的语气。
A.感伤无奈
B.愤怒痛惜
C.仇恨厌恶
D.嘲讽谴责(3)、用波浪线画出[材料一]中高度评价圆明园文化艺术价值的句子。(4)、根据三则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结合[材料一]可知,[材料二]中的“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
②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造成了不估量的损失。
③ [材料三]中的“残躯”,是近代中国被列强侵略的见证,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④[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高度赞美了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
(5)、近年来关于“是否重建圆明园”的话题时常被提起,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
2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用波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2)、下列选项中与画横线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恰到好处 B、恰如其分 C、不温不火 D、淡妆浓抹总相宜(3)、结合课文,下列哪些词语能形容白鹭呢?( )①朴素
②高贵
③华丽
④平凡
⑤高洁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4)、选文要赞美的是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