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课内阅读。
花钟(节选)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昏迷—— 蜷缩——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来。(3)、“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 , 生活中人们用成语“”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4)、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充下面的句子。清晨六点,月季;
下午五点,向日葵。
-
2、口语交际。
生活中有很多的“为什么”,你遇到不懂的事的时候,问过为什么吗?你找到答案了吗?请举例说明。
举例:
答案:
-
3、知识回顾。(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房四宝”——纸砚,“雅人四好”—— ,
都深受世人喜欢。
(2)、诗中有“物”,韦应物写到:独怜幽草涧边生,;诗中有“景”,白居易赞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诗中有“情”,杜牧遥寄哀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中有“习俗”,王安石描写到:千门万户曈曈日,。 -
4、按要求写句子。(1)、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2)、来到学校后,打开了书包。(修改病句)
-
5、读句子、猜人物。
A.愚公 B.郑人 C.叶公
(1)、他,非常喜欢龙,但是见了真龙,却吓得逃走了。(2)、他,到集市买鞋,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3)、他,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想要搬走家门口的两座大山。 -
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词,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zhì huì的结晶,它先后传入了日本和ōu zhōu , 促进了人类shè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2)、一场大雨就要来了,yuān yāng躲到了荷叶下面,这时的小yàn子飞得很低,ǒu ěr会加速飞过,那是它们在捕捉翅膀上沾了水滴的飞虫。
-
7、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填序号)(1)、A.吹拂 B.仿佛
微风着柳枝左右摇摆,跳着欢乐的舞蹈。
(2)、A.体现 B.出现蓝蓝的天空中了一轮金黄金黄的太阳。
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
-
8、选字组词。
【阻 组】织 力 【没 设】计 有
【待 诗】古 等 【检 验】查 血
-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挨(ái)打 B、伶(líng)俐 C、希冀(yì) D、忙碌(lù)
-
10、选词填空。(填序号)
A.不惑之年 B.古稀之年 C.豆蔻年华 D.弱冠之年
爷爷白发苍苍,已经近 , 爸爸刚刚四十,精力旺盛,却也是了。哥哥刚刚参加了十八岁成人礼,马上就要步入。妈妈说我宛如一朵花,正值。
-
11、给下列句子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青海高原环境恶劣,____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它____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____成为了高原上一处壮丽的风景。
A、无论……都…… 即使……也…… B、虽然……但是…… 不仅……还…… C、既然……就…… 虽然……但是…… D、不仅……还…… 因为……所以…… -
12、下列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今家乡的面貌与十年前早已截然不同。 B、我的妈妈满脸横肉 , 有时对我和妹妹可严厉了。 C、每个人都会死,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这样才死得其所。 D、奶奶老了,一天到晚念念叨叨 , 说的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
-
13、下列节日、习俗、诗句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贴春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端午节——吃粽子——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C、重阳节——登高——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元宵节——吃汤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4、下面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万象更新(更加) B、终日不成章(花纹) C、呜咽(低声哭泣) D、纤纤擢素手(伸出)
-
15、习作表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
(1)、题目一:童年记忆深处的那一刻“童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的、最难忘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童年生活陪伴着我们健康成长,童年记忆深处的很多时刻都会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请选择一次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2)、题目二:假如我可以穿越同学们,想象可以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果可以时空穿越,你最想穿越到什么时候?或许你想和某一历史名人对话,或许你想穿越到未来世界看一看……请展开想象,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想象作文。
-
16、阅读。
捅马蜂窝
①爷爷的后院虽小,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常想把它捅下来。爷爷却说什么也不同意。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③我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 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摘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去,然后把门关住。
④妹妹躲在门缝后边,我开始有些(A.迟疑 B.疑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A.摇摆 B.摇撼)几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A.凌空飞起 B.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⑤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头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睛瞧见。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⑥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大着胆子去爷爷的院子。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被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
⑦“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⑧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
⑨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蛰你。它要是蛰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⑩“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⑪“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⑫我听了心里暗暗地想,一只小虫竞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
⑬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常在我眼前,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⑭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黏上去。
⑮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⑯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
⑰空空又是一年。
⑱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⑲院子里,稠密的绿叶闪着光,在风中轻轻摇晃。
(1)、选择第④段括号中恰当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捅马蜂窝”本来的意思就是作者所述的一件事,但现在生活中常常用来形容。
②文中“”“”两处文字很形象地解释了“视死如归”这个词语。
(3)、作者捅马蜂窝的过程跌宕起伏,心情复杂,请细读文章第⑥~⑮段,完成下表。文段
⑥——⑧
⑨——⑫
⑬⑭
⑮
事情
“我”的眼前常出现马蜂的尸体,“我”很想弥补自己的过失。
那一年,“我”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作者情感
害怕
期待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这句话主要抓住了“我”的 , 写出了“我”为捅马蜂窝已经做好了原来是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被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两方面的准备。
(5)、作者善用比喻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充满趣味,如“冒失鬼”“”“”。(6)、第⑭段“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黏上去。”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此时明白了什么道理。 -
17、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①句中“茫茫然”形容 。
②这句话充分说明了( )
A.作者对时间的消逝毫无察觉
B.作者对时间毫无办法
③在选文中找出一个同样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2)、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感情融入、、等寻常的小事中,形象地写出了。(3)、选文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时间的样子。 -
18、根据图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世界读书日的哪一天?( )A、4月初四 B、4月23日 C、3月23日 D、5月初四(2)、下列说法最贴近这张图片主题的是( )A、财富就是好书,要多多积累财富。 B、拥有一生的财富还不如读一本好书。 C、好书就是财富,因此要多读好书。 D、只要读一本好书,一生的财富就有了。(3)、这幅图没有用到下面哪一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A、对偶 B、夸张 C、拟人 D、象征(4)、你对图中的“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是怎么理解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
19、本学期,我们阅读了很多外国文学名著,因此班级特意举办了“走近外国文学名著”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根据自己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情况,选择正确答案填空。(填序号)
人鲁滨逊在前往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的帐篷是用木头和搭建起来的;他用收获的粮食做成了;为了挡住强烈的阳光,他用做了一把伞;他救下了一个野人,并为其取名“”,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后,终于回到了家乡。
①巴西 ②英国 ③非洲 ④米饭 ⑤面包 ⑥船帆 ⑦毛皮 ⑧星期五
(2)、请你从内容、情节、人物中任选两个方面,写一写推荐大家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理由。 -
2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1)、通过学习,我们从课本里收获了很多。朱自清对时间流逝发出的深深叹息:“过去的日子如 , 被微风吹散了,如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华罗庚则告诉我们:“聪明在于学习,。”(2)、读书时,我们要刻苦努力,因为“读书须用意,”;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3)、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传统节日的名句。春节,聆听着阵阵鞭炮声,我们吟诵“ , 春风送暖入屠苏”;寒食节,我们吟诵“春城无处不飞花,”;清明,沐浴在绵绵春雨中,我们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遥望着皎洁的明月,我们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