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后又赐予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雍正即位后不久,扩建了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因喜江南湖山之美,便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益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约5200亩,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经历百余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1)、选段介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特点是
    (2)、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2、填一填,理清本次习作的思路。
  • 3、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处 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且强调是的。
    (2)、下面哪些适合写进习作呢?选择合适的材料(    )。
    A、自己最想游览的世界文化遗产。 B、自己曾经游览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世界文化遗产。 C、自己最喜欢的家乡新建的景点。
  • 4、威尼斯又叫“水上城市”,它的美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令人无限向往。
    (1)、你知道下列城市的别称吗?猜一猜。

    ①中国重庆:    
    ②法国巴黎:

    ③中国南京:    
    ④英国伦敦:

    (2)、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吸引人们去美丽的威尼斯游玩。
  •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美国】马克·吐温/著  刘正训/译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根据片段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下列句子运用的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填一填,并选出恰当的朗读语气。
    ①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②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3)、下列对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动态描写,突出了威尼斯夜晚的动态美。 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威尼斯夜晚时安静的特点。 C、与白天的风光相对应,表现了不同时间威尼斯的独特情趣和魅力。 D、这句话是静态描写,与白天的喧闹形成对比,衬托了威尼斯夜晚的静态美。
  • 6、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场 景

    描写内容

    感 觉

    一静一动好在哪里

    船夫驾艇

    、挤过去、②、急转弯

    热闹(动态美)

    生动地让我们感受到小艇形如新月、动如水蛇的特点,从而充分理解为什么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人们坐艇

    做生意、③、去作祷告

    热闹【④

    小艇停泊

    水面、⑤、石头建筑、⑥、大大小小的船

    宁静【⑦

  • 7、下列对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 B、小艇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 C、船夫驾驶小艇的技术高超。 D、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很大。
  • 8、“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这句话表现了(    )
    A、小艇速度快。 B、河道中小艇很少。 C、小艇速度慢。 D、两边的建筑在快速移动。
  • 9、下列词语中,用来概括画横线的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A、东张西望 B、目不暇接 C、走马观花 D、眼花缭乱
  • 10、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 11、读语段,看拼音,写字词。

    威尼斯的小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向上qiào qǐ的chuán shāo , 软软的diàn zi , 精美的窗帘,都吸引着我们。打算去dǎo gào的老人,带孩子的bǎo mǔ都坐在gù好的船上,多么快乐啊!夜晚,哗笑声消失了,小艇cù yōng在mǎ tóu上,又是一番迷人的景象。

  • 12、阅读《小时候特别想不明白的几件事》选段,完成练习。

    为什么4+3=7,3+4还是等于7呢?看上去明明是两道不同的题呀!那时我3岁,我家人总是想教我学数学,我非常不配合,他们就经常恐吓我。我往往刚背熟4+3=7,大人就一脸狡猾地看着我阴阴地笑,然后就说:“那3+4等于多少呢?”我一害怕就糊涂了,觉得大人那样的表情,就说明答案一定和4+3是不一样的。然后大人气急败坏,我又终于搞清楚3+4=7,但是大人又回到刚刚的表情,我就又如前面的思索,然后就又一次恶性循环……那时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批注:____

    小孩子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还是胳肢窝里钻出来的?小时候我妈妈也说过我是从垃圾堆旁边捡来的。我就经常旁敲侧击地问姐姐,可气啊,她居然也这么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后来我妈再说我是亲生的,我都不信了,最后倒是我妈先急了。

     (选自《〈读者〉十年精品集》,有删改)

    (1)、找出选段中风趣幽默的语句,并作简单的批注。
    (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3岁时,“我”常常被“4+3=7,3+4还是等于7”弄得糊里糊涂。 B、大人为了教“我”学数学,常常用表情误导“我”。 C、“我”小时候总是受到大人的欺骗,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D、“我”小时候认为自己是从垃圾桶旁边捡来的。
    (3)、《童年的发现》,完成下图填空。
  • 13、根据课文《童年的发现》的内容,补全“我”的探究过程图。
    梦中飞行→→想出了眉目
  • 1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胎(pī) B、(chuàn) C、呆(zhī) D、迫(jiǒng)
  • 15、写一写与《小评漫画(假文盲)》开头照应的结尾。

                                        假文盲
    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在一个汽车站站台,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块醒目的牌子———母子上车处。但在这里,几个高大强壮的男人却对牌子视而不见。在牌子的下方,一位可怜的妇女站在站台外边,怀中还抱着一个婴儿。

    结尾:

  • 16、填一填,理清本次习作的思路。
  • 17、果选择课本中第二幅漫画《待业啄木鸟》来写,下列材料最适合的一项是(    )
    A、看了这幅漫画,我要根据漫画内容编一个故事。 B、这些啄木鸟后来怎么样了?我要发挥想象写一写。 C、看了漫画,我从中受到了启发,我要把感受写下来。 D、漫画上的那些“待业啄木鸟”都在想些什么?我要好好写一写。
  • 18、观察课本的第一幅漫画,下列哪些内容可以写入习作中?(    )
    A、坐在小树旁的人因为赶路太累了,正倚靠小树休息。 B、有一个人来给小树浇水,希望小树能快点长大,这可真是一个勤劳的人啊。 C、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漫画中坐着的那个人一样,想要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 19、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审清题意:本次习作要求写的是漫画的(启示 情感 作者)。
    (2)、习作重点:读懂漫画,准确概括;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写作有序,详略得当。
    (3)、关于本次习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要看清楚漫画的内容,要看明白引人深思之处在哪里。 B、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来理解漫画。 C、既要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又要写清楚自己看过之后的思考。 D、习作时,漫画的内容是重点,思考只需一带而过。
  • 20、荷兰的景色真美,请你运用积累的知识,精心设计一段导游词,并把它写下来,150字左右。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