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例:木+目=(相)(相信)
口+天=
人+人=
日+十= -
2、按要求填一填(1)、“山”字共画,第2笔是 , 可以组词。(2)、“火”字共画,第3笔是 , 可以组词。
-
3、看拼音,写词语。
rén kǒu 
shàng xià 
tián lǐ 
kě shì 
shuǐ guǒ 
mù tou 
xīn zhōng 
yòng lì 
-
4、把下面的字母和音节分分类,填到对应的横线上。
b ün yuan ai zh ying iu shi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
5、
小松鼠找花生
树林里有一棵花生树。小松鼠看见满树的花生,高兴极了。他想:等花生成熟了,我就把它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树林里去,看看花生成熟了没有。他有时候会绕着花生树转圈圈,有时候会蹲在树下抬头看,可花生就是没动静。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树叶都落光了。小松鼠又来到树林里,花生树光秃秃的,再也看不到花生的影子。他挠挠头,奇怪地想:花生哪里去了呢?妈妈告诉过我,花生是很有营养的,怎么会不见了呢?
(1)、小松鼠看到花生树时是什么心情?从文中哪个词能看出来?(2)、小松鼠为了看花生成熟,做了哪些事?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3)、小松鼠为什么想摘花生?(4)、你知道花生去哪里了吗?请你告诉小松鼠吧!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远看有色,近听无声。春去还在,人来不惊。(《画》)(2)、时不识 , 呼作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云端。(《古朗月行》节选)(3)、小鸡画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掌,小马画牙。不用颜料不用笔,步就成一幅画。(《雪地里的小画家》)(4)、江南采莲,莲叶何。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江南》)
-
7、按要求写句子(1)、把下列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
①小明 公园里 在 玩 今天
②小鸟 树上 快乐地 唱歌 在
(2)、照样子,写句子。例:我喜欢画画。
①喜欢。
②喜欢。
(3)、改写句子,保持意思不变。例: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苹果是我最喜欢的水果。
-
8、照样子,写一写(1)、例:又大又红(又×又×式)
又又 又又 又又
(2)、例:开开心心(AABB式)、、、
(3)、例:一朵花
一书 一树
一小鸟 一国旗 -
9、比一比,再组词
①人 入 ②白百 ③木 目
④几儿 ⑤马 妈⑥刀力
-
10、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秋(qiū qiú) ②船(chuán cuán) ③竹(zhú zú)
④雪(xuě xuè) ⑤叶(yè yiè) ⑥光(guāng guāng)
⑦床(chuáng cuáng) ⑧思(sī shī) ⑨低(dī dǐ)
⑩乡(xiāng xiāng)
-
11、看拼音,写词语。
gāo xìng 
zuǒ yòu 
shū bāo 
míng tiān 
shuǐ guǒ 
yǐ jīng 
zhōng guó 
xīn qíng 
fēi cháng 
bàn fǎ 
zhāo hu 
fàng xué 
tián yě 
kě shì 
huǒ bàn 
-
12、老师在最后发布了习作任务,请同学们二选一完成。
⑴六年来,你一定参加过很多校内外活动,你也一定收获了不少快乐,感受到了不少幸福。请你选择一次活动,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注意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清当时的场面,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不少于550字。
⑵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如一只蚂蚁、一棵树、一盏路灯、一粒石子、一朵云彩等,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或神奇的经历呢?请把“变形”经过写成一篇文章。不少于550字。
-
13、慧慧和源源来到树林后面,发现了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我们快来看一看吧!
歪头崮(gù)八十五勇士(节选)
①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2月25日夜,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一营二连和三连,在沂水县北部突遇日军3000余人马,被日军兵分数路包围。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营长决定由两名营领导带领二连83名指战员“断后”。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
②歪头崮位于山东省沂水县与临朐县交界处的沂山。当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的时候,战士亓(qí)荣友站在前沿阵地的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组成前后三层散兵队形正向歪头崮顶慢慢爬行。日军的炮弹接连在二连阵地上爆炸,山脊上飘荡起一片黑色的烟尘,许多战士剧烈地咳嗽起来。“毒气弹!快把嘴捂上!”营长王子固大声地喊起来。冲上山的日军此时趁机扑了上来,二连连长齐之顺冲出毒气范围,猛一挥手,指挥大家两排枪打过去,日军丢下几十具尸体逃下山去了。
③为了攻下歪头崮,日军从沂水县派出了两架飞机参战,轮番俯冲轰炸。二连伤亡惨重。营长王子固牺牲了,副营长徐福牺牲了,连长齐之顺也牺牲了,全连只剩下不到30个战士,而且大都负了伤。山上的战士们已所剩不多,这时人人都非常清楚目前的处境 , 他们相互鼓励着,已经不能战斗的伤员们,把为数不多的弹药交给了能战斗的战友,没有武器的战士就收集石块、棍棒,等待着那最后拼杀时刻的到来。
④中午时分,日军发起最后的进攻,战士们的刺刀、枪托、大刀、木棍、石头,甚至牙齿,能用的都用上了。排长孙现明双腿被炸断了,可是他仍然准确地让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战士李兴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枪口喷出的是他无尽的愤怒。亓荣友瞄准敌人射击,他的那个方向,敌人寸步难进……一阵殊死拼杀后,二连只剩下孙现明、李兴诗、亓荣友等四个人,武器也只剩下孙现明手中的一颗手榴弹。敌人狞笑着朝他们一步步逼近,却不开枪,明显是要抓活的。孙现明命令李兴诗等3人跳崖突围,李兴诗他们迅速朝悬崖处扑去,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同志们,永别了!”接着响起手榴弹的爆炸声,孙现明同几个敌人同归于尽了。
⑤“宁死不当俘虏!跳崖!”李兴诗站在悬崖边上,平静地对两名战友说,回头轻蔑地瞟了一眼正步步逼近的敌人,率先跳了下去。敌人个个目瞪口呆,呆在原地,甚至不敢再往前迈进一步。接着,亓荣友同另一战友也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有删改)
(1)、读选文,梳理主要内容,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阵地遭到轰击,连队伤亡惨重→用尽 , 殊死。→宁死 , 弹尽。
(2)、第③段中加点的“目前的处境”具体指“”这种处境。(3)、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战士们的英雄气概。①二连连长齐之顺冲出毒气范围,猛一挥手 , 指挥大家两排枪打过去,日军丢下几十具尸体逃下山去了。
从二连连长的中,我能感受到他的。
②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同志们 , 永别了!”接着响起手榴弹的爆炸声,孙现明同几个敌人同归于尽了。
从孙现明的中,我能感受到他的。
③“宁死不当俘虏!跳崖!”李兴诗站在悬崖边上,平静地对两名战友说,回头轻蔑地瞟了一眼正步步逼近的敌人,率先跳了下去。
从李兴诗的中,我能感受到他对日寇的。
(4)、在点面结合的写法中,选文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的描写,第④段中画“——”的句子属于“”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5)、如今生活幸福的你,想对文中的八十五位勇士们说些什么呢? -
14、慧慧和源源来到了一片竹林,他们看到这片竹林,有感而发。
春天的楠竹林
①江南三月,青青的楠竹林里,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
②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春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它们上面的巨大的石块。像鸡雏顶破蛋壳,像幼蝉冲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在春天的楠竹林里看爆笋,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蔚为壮观。
③在八百里洞庭湖边,我见过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斑竹,即传说中的“湘妃竹”。在四川广安乡村,云遮雾罩的川西坝子一带的农家院落里,我见过一丛丛的慈竹。在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寨里,我见过美丽的凤尾竹……然而,众多品种的竹子里,最让我难忘的,还要数遍布鄂南大地的楠竹。
④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竹椅、竹床、竹席,农民头上的竹笠、肩上的扁担、手上的提篮,建筑工地上的竹板、脚手架,江河里的竹排,还有集贸市场上的竹筷、竹帘、竹杖、竹扇,甚至我们书桌上的竹纸、笔杆、笔筒和各种竹器工艺品……哪一样不是楠竹的奉献呢!
⑤一片片楠竹林,在那幽静而多雾的山冈和山谷间,以群体的坚强、蓬勃和进取之心,向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乡土的忠贞、依恋和守望。
⑥春天的楠竹林,不仅带给人们无可阻挡的自然力与生命力的启迪,还蕴含着勇于进取、乐观向上的“正能量”。诗人郭小川在《楠竹歌》中赞誉道:“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风来雨来,满身飒爽英姿;霜下雪下,照样活跃不息……”在鄂南,透过阳春三月楠竹林里爆笋的奇观,你还会发现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是金色的。
(有删改)
(1)、阅读短文,完成思维导图。竹林爆笋 →与其他竹的对比→ () → ()
(①②) ()() ()
(2)、对文中引用诗人郭小川赞誉楠竹的诗句的好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了楠竹与众不同的气质与风采。 B、写出了楠竹的外形特点以及它的用处。 C、赞颂了楠竹旺盛的生命力与顽强坚韧的精神品质。(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由幼笋出土联想到了。它们的共同点是:。(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作者的(A.所见 B.所闻 C.所感)(填序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你从中联想到了什么。(5)、阅读时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下面都是阅读这篇文章时可能想到的:①看到题目“春天的楠竹林”,我想到了有关季节与植物之间不同的联系。
②阅读这篇文章时我想到了关于竹子的词语、诗句。
③由楠竹可贵的品质,我想到了其他和楠竹一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选择一项你最有共鸣的,把想到的具体内容写下来。(也可以写上面没有提到的方面)
-
15、请你结合下面的小贴士,为李商隐的诗句选择适合的朗读语气,并简述理由。
小贴士:“丁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象征的是淡雅、美丽、忧愁。
朗读语气:喜悦、悲伤、陶醉、赞美、焦急、愤恨、伤感、轻快、期盼……
李商隐的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朗读语气 , 理由:。
-
16、源源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专题绘制了一份古诗词有声手抄报,请帮他补充完成。

请你根据手抄报提示,完成①—⑦空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17、美丽和谐的自然环境离不开大家的保护,祖国的壮美河山当然也离不开革命战士的抛头颅,洒热血,请你和慧慧一起参与“重温革命岁月,弘扬革命精神”主题学习活动。
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红军战士翻越雪山,dù guò( )大河,走过草地,最终“三军过后尽开颜”;面对rì kòu( )疯狂的进攻,五位壮士热血沸腾,shǒu liú dàn( )用完了,他们就用石头朝敌人砸去,不少敌人坠落shān jiàn( ),粉身碎骨,五位壮士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艰巨的任务……终于,1949年10月1日的大典上bào fā( )出排山倒海的掌声,毛主席向全世界xuān b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zhèng fǔ( )成立了!”
(1)、看拼音写词语,将慧慧的分享补充完整。(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尽”字,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B、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18、远方的山川湖海之美令人向往,而眼前的一花一草之景同样令人流连。但最近校园的绿化区出现了不文明现象,学校准备树立几块提醒牌,因此向全校同学发出了“标语征集令”。请你针对以下具体现象,拟出两则合适的标语(每则10字以内)。
现象
标语
行人为了走近道,踩踏着绿化区穿过。
→
绕行三五步 , 留得芳草绿。
新开的迎春花格外美丽,路过的行人摘了几朵。
→
洁净的绿化区里有几张纸片格外显眼。
→
-
19、近两年,城市特色旅游异常火爆:“淄博”的烧烤,“哈尔滨”的冰雪世界,“天水”的麻辣烫……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去领略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左边是一个城市特色景点的路牌,请你辨认。
(1)、请在第三个路牌的横线上根据道路名称补充对应的汉语拼音。(2)、通过观察上面的路牌,我们不能获得以下信息中的( )信息A、道路名称 B、当地气温 C、行驶方向 D、行程距离(3)、从宝安中心区出发去中山市参观孙中山故居,经虎门大桥时看到上图中间路牌可知:到中山市还需行驶千米的路程。 -
20、慧慧来到草原,发现云上草原正在举办宣传文案征集大赛,赶紧来参与吧!
“云上草原”宣传文案征集要求
①突出草原的特点,语言优美有感染力;
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
③无错词病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1)、评委指出慧慧写好的文案中有错误使用的标点,排比的格式也不整齐,请你帮忙用修改符号修改。蓝天白云,怡人美景等你赏。红花碧草,缤纷色彩醉人心。骏马白羊,一起欢度美好的时光。云上草原,真可谓是人间胜地!
(2)、请你也试着写一则宣传文案,注意用好分号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