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童年》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阿廖沙在慈祥善良的外祖母的照顾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C、外祖父脾气暴躁,粗野自私,两个舅舅为了财产整日争吵、打架,“小茨冈“富有同情心,格里高利尖酸刻薄。 D、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故事》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迅,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七律·长征》和《菩萨蛮·大柏地》中的“七律“和“菩萨蛮“都是词牌名。 C、《童年》的作者还写过《在人间》《爱的教育》。 D、“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
3、古诗用词讲究对仗之美,下列诗句不符合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B、“五音不全“中“五音“一般指宫、商、角、徵、羽。 C、读文章时,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D、“颜真卿““诸葛亮“的名字用汉语拼音表示,可以这样拼写:Yan Zhenqing、Zhuge Liang。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秩序井然地冲出了教室。 B、爷爷虽然已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但他仍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C、你这个作文的结尾写得真好,可谓是“画龙点睛“啊! D、爸爸非常喜爱书法,写起毛笔字来,笔走龙蛇 , 龙飞凤舞,看到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
6、下列词语不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A、行头 亮相 压轴 行当 B、忐忑 忧虑 沮丧 惊慌 C、瓦蓝 黧黑 伽蓝 淡绿 D、天籁之音 黄钟大吕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
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破琴绝弦 千山鸟飞绝 B、明月何时照我还 还来就菊花 C、无穷无尽 欲穷千里目 D、好书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8、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模糊 传利 谚语 技高一筹 B、屹立 悬崖 错踪 念念有词 C、斗蓬 检阅 干燥 自作自受 D、拥戴 丝弦 隆重 忘乎所以
-
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皱纹(wén) 草坪(píng) 拄拐(zhǔ) 千丝万缕(lǚ) B、缝隙(féng) 铁锹(qiāo) 拊掌(fǔ) 汹涌澎湃(pài) C、熄灭(xī) 处士(chù) 绝弦(xián) 襟飘带舞(jīn) D、谚语(yàn) 肆虐(nuè) 蹚道(táng) 婆娑起舞(suō)
-
10、表达与交流。
在作家的童年里,露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她想养一畦露水,养一个清凉的自己。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时,有什么事或什么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想养一片星空,养一个追梦的自己;还是想养一个园子,养一个悠然的自己……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
11、现代文阅读。
养一畦露水
①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
②童年时,我在露水里泡大,以为露水寻常,是入不得诗文的。直到读《蒹葭》才开了我的心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风情画呈现于眼前:雾气蒙蒙,芦苇郁郁葱葱,美丽的女子在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影影绰绰……
③睡在苇叶上的露水,也藏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但那是另一种风情。生产队里养着一头褐色水牛,农忙时节,孩子们一大早就得起来割牛草。我和堂姐相约去村西河边的芦苇荡。我们俩卷起裤管蹚进水中,脚下的软泥滑腻清凉。一碰芦苇,露水珠子簌簌地洒了一身,从头发到前胸,从脖子到脊背,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似乎还带着微甜的气息。芦苇丛里的青草又长又嫩,几刀下去,便是一大把,顺道还可以割一捆细嫩的水芹,当中午的小菜。我们出了芦苇荡,几大把青草拎在手上,走一路滴一路的露水。此时,我们的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被露水打得透湿,仿佛洗了一个“露水“浴。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④那时候过暑假,我们这帮小孩子,夜晚都爱在房顶上露宿。堂姐、堂哥、堂弟扛着凉席,有说有笑地来我家的房顶上睡觉。房顶上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星星为灯,感觉自己就像草叶上的一滴露水睡在天地之间。更深露重,裹身的毯子又凉又软,我翻个身,贴着堂姐的后背,听她断断续续地说着梦话,窃窃地想笑。星星在眼前,垂垂欲落,虫儿停止了嗡鸣,青蛙停止了喧闹,四下俱寂。天地之间,只剩下露水的清凉气息在流散、漫溢。我们在露水里睡着,在露水里醒来。清晨,我们下了房顶,常能看见邻家的瓦楞上结着蛛网。蛛网上也悬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中摇摇欲坠。
⑤暑假一过,正是初秋时节。穿过弯弯绕绕的田埂,我一路蹚着露水去学校。到学校时,一双小脚已泡得又白又凉,嫩藕一般,脚丫里全是草屑和花瓣。先去学校前的池塘边,洗掉脚上的草屑和野花,再穿上凉鞋。有时竟舍不得将双脚塞进鞋里————正是露水,滋养了一个乡下小姑娘的双脚。
⑥成年后,我过着两点一线的日常生活。一日,在书中读到描写露水的句子,我才想起好多年没看见露水了。忙时,只顾着抬头向前赶路,闲时只想闭目养神。每每起床时,草木上的露水早已遁形,以至于让我产生一种错觉:露水,莫非只存在于童年?
⑦当然不是。露水一直都在,在童年的回忆中,在乡村的岁月中,在有闲情闲趣的人心中。
⑧我不觉痴想起来,痴想有一天能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生命短暂渺小,唯求澄澈晶莹,无尘无染。让美好持续,一如少年时。
(1)、“蛛网上也悬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中摇摇欲坠。“从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体会到。“此时,我们的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被露水打得透湿 , 仿佛洗了一个“露水“浴。“这句话中加点的部分生动地写出了。(2)、第③自然段第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短文围绕“童年的记忆“,主要写了、、蹚着露水去学校等事情。(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自然段引用诗句是为了突出露水虽然寻常,但在诗文中也是极美的。 B、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 C、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中“停止了嗡鸣““停止了喧闹“更体现出夜晚的寂静。 D、第③自然段画线句从触觉、味觉等不同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露水落在身上清凉、愉悦的感受。(4)、文题“养一畦露水“新颖别致,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市面上有不少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某APP的视频一般为15秒,通常不能完整地呈现一段音乐,视频也无法展现完整的故事内容,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遍这些视频,甚至会对这些并不完整的视频记忆深刻。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指人们本能有着将事情做完的驱动力,而那些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比那些已经处理完的事情更令人印象深刻。
材料二:在某平台上,一些不良导向的视频也不在少数。比如有用户分享展示高难度动作瞬间的视频,也有用户分享趁人不注意抽凳子整人或者用刀背劈红酒等可能致人受伤的视频,但均未看到标注“请勿模仿“的提示。许多专家认为,长时间沉迷短视频软件,会占用大量精力,甚至耽误学习、工作或睡眠。
材料三:青少年模式指的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该系统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内置于短视频应用中,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使用更加方便。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受限,服务功能受限,在线时长受限,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系统还能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筛选甄别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用户,并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据调查,未成年人中有53.3%的人都曾使用过青少年模式。以下是青少年模式使用调查统计情况:
未成年人对青少年模式的态度占比
未成年人对青少年模式有用功能认同情况
限制使用时长
77.0%
限制充值打赏
46.5%
限制搜索某些内容
39.6%
限制浏览评论
33.5%
限制发布某些内容
13.0%
限制收发私信
6.3%
(1)、有目的地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如果要写一份科学使用短视频APP的倡议书,我们应该重点阅读材料和材料。如果要了解某APP为什么让人印象深刻,应该重点阅读材料。(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人们本能有着将事情做完的驱动力,会对那些已经处理完的事更加印象深刻,这是“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②短视频软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也有不良影响,需要合理使用。
③未成年人大多数是赞同使用青少年模式的。
(3)、材料二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主要介绍了。(4)、如果“青少年模式“在使用前征求你的意见,你会提出什么建议呢?(至少写两条) -
13、文言文阅读。
文徵明①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释]①文徵明:明代著名书法家。
(1)、解释下列加点字。①日以十本为率 ②或答人简札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3)、从文中可以看出文徵明是一个怎样的人? -
14、下面是萱萱演讲稿的结尾部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上的分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祖国是____,唱响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篇章;祖国是____,激荡着奋发向前的勇气与力量;祖国是____,描绘着民族辉煌的未来。
A、悠扬的赞歌 永恒的诗篇 奔腾的河流 B、永恒的诗篇 奔腾的河流 悠扬的赞歌 C、悠扬的赞歌 奔腾的河流 永恒的诗篇 D、奔腾的河流 悠扬的赞歌 永恒的诗篇 -
15、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呢?( )(多选)A、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B、选择合适的材料证明观点。 C、引用生动的故事增强感染力。 D、讲笑话激发观众的兴趣。
-
16、萱萱参加了主题为“革命精神“的演讲比赛,请你帮她出谋划策。她搜集了以下六个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和。
①军民团结反“围剿“②红军过草地 ③瞿秋白宁死不屈
④詹天佑修筑铁路 ⑤江姐英勇就义 ⑥林则徐虎门销烟
-
17、根据拼音写词语,完成主持稿第二篇章的结束语。
níng shì着那一件件艺术珍品,我们心潮péng pài。透过艺术,我们可以看到那事、那景,听到那声、那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录下兰亭qīng yōu的山水美景;小小一根马鞭见证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史,京剧名家那kāngkǎi激昂的唱腔让人回味无穷;伯牙的鼓琴声穿越时空,至今仍yú yīn rào liáng……传递“国粹“声音,让我们以最美“姿态“厚植爱国情怀。
-
18、如果要介绍萱萱同学是个“昆曲迷“,围绕“小小昆曲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不恰当的一项是( )。A、跟随“水韵江南·小小讲师团“参观苏州昆剧院。 B、常常观看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C、参加学校的昆曲社团,学习相关的戏曲知识。 D、认真参与“相约百戏之祖 传承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筹备。
-
19、“例如与网络游戏公司合作,开发了相应的手机游戏。“这句话在下面语段中插入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展厅里,一幅长卷《千里江山图》数字展品,吸引不少游客“打卡“。②这幅展品采用动画形式对原作完整画面内容进行了生动的数字化演绎,呈现出富有东方美学的宋式山水意境。③故宫博物院还将“千里江山“文化IP 不断拓展,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应用项目的合作。④利用人工智能再现了国宝级书画作品的经典与魅力,实现了对《千里江山图》的“创意活化“。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
20、主持稿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千里江山图》中的山水巧夺天工 , 着实灵气逼人。 B、刚才同学们表演的艺术节目真精彩,主持人啧啧赞叹:“这些同学表演得栩栩如生,学的花架子真不错!“ C、中华戏曲大舞台,生末净丑演百态,字正腔圆唱古今。 D、《高山流水》曲调婉转,余韵悠长,六(4)中队邀您共同欣赏这曲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