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表达运用】按要求写句子。
    (1)、例:她拿着奖杯,兴冲冲地往家里跑去。一进门,她就迫不及待地喊着:“我得奖喽!”(例句用动作描写来表现高兴,仿照例句,用两个以上的动作来表现伤心)

    这次作文比赛没获奖,

    (2)、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长话短说,简要概括)
  • 2、【理解角色】下列神话故事中的角色及其台词对应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女娲:有了这些小泥人,世间就更欢乐了! B、祝融:让我来教你们怎么使用火! C、赫拉克勒斯:有我太阳神在,大家无须害怕黑暗! D、神农:我一定要为黎民百姓找到充饥的五谷和治病的草药。
  • 3、【掌握方法】关于“简要复述故事”,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复述前要多读几遍故事,熟悉故事内容 B、复述时要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 C、复述时如果忘记故事情节,可以随意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内容 D、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可以让讲述更生动
  • 4、【认识人物】下列形容人物的词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用“坚持不懈”这个词形容填海的精卫 B、我们可以用“视死如归”这个词形容治水的大禹 C、我们可以用“有勇有谋”这个词形容管理邺县的西门豹 D、我们可以用“无私奉献”这个词形容开天地的盘古
  • 5、【正确表达】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在4×100米接力赛前,我们班挑大梁的张家明意外受伤,实力大降 B、在4×100米接力赛中,我们班由“小飞毛腿”汪洋打头阵 , 跑第一棒 C、在4×100米接力赛中,实力最弱的四年级三班破天荒夺得了第二名 D、在4×100米接力赛中,四年级二班的实力占上风 , 获得最后一名
  • 6、【准确用字】填入下列词语中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引蛇出____    不入虎____,焉得虎子

    鸠占鹊____    城门失火,殃及____鱼

    A、洞  穴  巢  池 B、洞  窝  巢  塘 C、洞  塘  巢  池 D、窝  穴  池  巢
  • 7、【理解字义】下列课文题目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星》(繁:许多) B、西林壁》(题:书写) C、潮》(观:景象) D、《精卫海》(填:填平)
  • 8、【正确读写】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近几十年来,我们的祖国 rì yì____强大,在世界舞台上崭(lù lòu)头(jiǎo jué)。科学家们(pín píng)借自身努力,不断yán jiū____,一次次将梦想变为现实;中国空间站进驻太空,国产大飞机驰骋蓝天,“奋斗者”号深潜万米……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 jiān dìng____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以自信的姿态 yíng jiē____明天,以博大的 xiōng huái____走向世界,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少年!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9、国家的繁荣发展,需要民族的脊梁。那么,你心中的“民族脊梁”是谁呢?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以“致我心中的民族脊梁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①注意书信的格式;②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③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10、程砚秋拒演

    ①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北平沦落敌手。敌伪当局要求北平梨园公益会出面组织京剧界义务表演,为日军捐飞机。在敌人的威逼下,很多人不敢不唱,唯有一人坚定地说:“我不能为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能让大家受牵连。献唱义务戏的事,我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请转告日本人,甭找梨园的麻烦,我自己有什么罪过,让他们直接找我说话就是了。”此人,正是中国“四大名旦”之一,程派创始人程砚秋。

    ②程砚秋拒绝为日军唱戏后,日子过得很不平静。有一次他乘坐火车时被汉奸徐大麻子等人袭击。他们在罩棚下围住程砚秋,徐大麻子抡起刀鞘向程砚秋脸上打去。眼看情况紧急,这时铁路工人小沈机智地用日语喊道:“住手,不要打了!”别看徐大麻子对中国人耀武扬威,可对日本主子却百依百顺。一听是日本话,徐大麻子赶紧停手。程砚秋乘机向出站口跑去,这才脱离了险境。回到家,程砚秋对夫人说:“我程某就是不给日本人唱戏,看他们到底能把我怎么样!”

    ③重重的压力和敌人的机关算计极大地影响了程砚秋的日常生活,使他身心俱疲。在此情形下,程砚秋决定谢绝舞台,息演退隐。一方面,他对外宣称身体患病,不能登台演出,并请大夫开具了一个患病证明。另一方面,他告别了城里的家人,到了北平西北郊的青龙桥开始了务农生活。

    ④此间,程砚秋宣称要实行“三闭主义”,即闭口、闭眼、闭心,意在避开日伪特务的骚扰。

    ⑤世外桃源的生活并非始终平静。虽然程砚秋已经不登台演出了,并且移居郊外,但日伪特务仍然经常上门骚扰。1944年2月的一个深夜,日本宪兵和伪警突然闯入程砚秋的家中,将程砚秋带走。事后程夫人通过挚友申请保释,才免除了冤狱之灾。程砚秋悲切地说:“士可杀不可辱!”他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亡国奴的屈辱,急切地盼望中国人民能够重新站起来。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砚秋重新开始在京剧舞台上活跃起来。1950年,程砚秋到西安表演,拉开了西北之行演出的序幕。在此期间,程砚秋曾与贺龙元帅邂逅,贺龙元帅赠宝刀一柄,并说:“宝刀赠壮士,红粉送佳人。”1951年,程砚秋赴西南考察返回路过武汉时,得知当地同志们捐献抗美援朝的飞机还差几个“螺丝钉”,立即不顾劳顿辛苦,在汉口连唱五天义务戏。

    ⑦他在台上是娇柔的旦角,但在台下却是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

    (1)、梳理文章主要人物和事件能帮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请认真阅读短文第②~⑥自然段,照样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关于程砚秋的几件事。

    第②自然段:    第③自然段:谢绝舞台,息演务农。

    第⑤自然段:不堪骚扰,盼望中国人民重新站起来。

    第⑥自然段:

    (2)、读第①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描写,由此可以看出程砚秋是一个的人。
    (3)、文章提到了哪两次“义务戏”?程砚秋先生对这两次“义务戏”分别是什么态度?将表格补充完整。

    义务戏

    态度

    第一次

    第二次

    (4)、程砚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阅读下面的文字,你觉得怎样才是爱国呢?请你仿照着写一写。

    爱国

    “爸爸,怎么才是爱国家?”

    “白衣天使们奔赴一线,是爱国;爸爸妈妈好好上班,也是爱国。”

    “那我呢,今天我在电脑上听老师讲课啦!”

    “你也很棒!

    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咱们的国家就有力量!”

    爱国

    怎么才是爱国家?

    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咱们的国家就有力量!

  • 11、同学们搜集了爱国故事,一起读一读并完成练习。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入党誓言

    1922年冬,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4年,22岁的杨根思成了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1945年11月,杨根思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根思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其中“入党动机”一栏清楚地记录着他的誓言:“跟毛主席跟共产党革命到底,上刀山、下火海不变心,不怕苦不怕死,为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人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这一辈子就交给党了!”

    爆破大王

    杨根思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经历过 300 多次大小战斗,靠着过人的胆识和身手屡建奇功。

    在杨根思的战斗故事中,“爆破大王”这个称呼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解放战争期间,他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最神奇的一次,是1946年攻打泰安的战斗,杨根思用18颗手榴弹攻下全城的制高点。敌人的子弹击中了杨根思的脸,一时间血肉模糊,班长不顾杨根思的反对,连眼睛都一块儿给他包扎上。不可思议的是,在班长的指挥下,蒙着眼睛的杨根思扔出去两颗手榴弹,居然都精确命中目标!

    壮烈牺牲

    赴朝作战前的动员会上,作为一连之长,杨根思对战士们说出了他心中的“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0年11 月25 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打响。29 日黎明,杨根思率领全排冒着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坚守在战斗最激烈的小高岭。他深知,这是保证整个战役胜利的重要战斗。

    随着人员和弹药减少,杨根思和战士们知道更惨烈的战斗还在等着他们。烟雾里,重机枪排排长向杨根思报告:“机枪子弹打光了。人除了我,还有一个负伤的射手。”杨根思命令他们都撤下去,自己留下坚守阵地。

    伴随巨大的枪炮声,敌人又发动了第九次进攻。此时,已负伤的杨根思从阵地上一跃而起,抱着点燃的炸药包冲入敌群。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他与冲上来的40多个敌人同时淹没在硝烟里……年仅28岁的杨根思,用他年轻的生命守住了阵地。

    (1)、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杨根思的哪些事?请你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再填写导图,按时间顺序进行有序梳理。
    写下入党誓言
    1945年11月解放战争期间
    (2)、哪些事例能体现出杨根思被称为“爆破大王”的原因?(    )
    A、杨根思曾用炸药包俘虏了国民党军一个排。 B、敌人的子弹击中了杨根思的脸,一时间血肉模糊。 C、在攻打泰安的战斗中,杨根思用18颗手榴弹攻下全城制高点。 D、杨根思蒙着双眼扔出的两颗手榴弹都能精确命中目标。
    (3)、读文章的第一、三部分,选择最打动你的一句话作为名言,抄写在展板上,并说明它打动你的原因。

    名言

    这句话打动了我,因为

    (4)、如果为杨根思塑一座英雄雕像,你认为可以依据文中的哪些描写设计雕像的动作?请你仔细读文章的第三部分,找出重点语句,然后描述你想象中塑造出来的雕像的样子。

    杨根思的雕像是这样的:

  • 12、欣欣作为讲解员,准备为大家讲解这封“英雄家书”。
    (1)、阅读下面这封信,并提取信中的信息,帮她完成讲解稿。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1936年8月2日

    讲 解 稿

    各位观众请注意,这是一封非常珍贵的信,写信人是 , 收信人是 , 写信的时间是。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是(母子 父子)。当时,写信人因为参加了斗争,就要到的前夕了,写信人不能用教育孩子,只好用行动告诉孩子,自己是为而牺牲的。

    (2)、读下面一组例句,体会不同的语气,然后根据情境写一写。

    例: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小轩在听欣欣讲解这封家书的时候,一直同旁边的同学小声说话,你提醒他说:“”(小贴士:为了加强语气,请用反问句。)

  • 13、妙妙整理了一些爱国诗文,请你读一读并完成练习。
    (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黄云白日(昏暗) B、欲饮琵琶马上(催促) C、醉卧沙场君莫笑(战场) D、死亦鬼雄(认为)
    (2)、读语段,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我从“醉卧沙场君莫笑,”中体会到古代将士为国家甘洒热血的豪情;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中感受到诗人希望边关能够巩固的心情;从“至今思项羽,”中体会到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愤恨与谴责;从“天下兴亡,”中体会到顾炎武的满腔热血。

  • 14、小全制作了人物卡,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恩来    志存高远 B、梅兰芳    蓄须明志 C、李大钊    大义凛然 D、包拯    视死如归
  • 15、奇奇为本次活动写了倡议书,请帮他补充完整。

    在本次活动中,让我们唱响爱国的 zàn gē____,听战斗 yīng xióng____讲 cuī rén lèi xià____的红色故事;让我们登上长城,遥想(赛 塞)外将(jiàng jiāng)士们 zhēng zhàn____万里、奋不顾身、历经磨(nán nàn)的场面;让我们面对庄严(肃 素)穆的烈士墓碑,立下誓言:“bào xiào____祖国,xiōng huái____天下。”

    (1)、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
    (2)、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读音。
    (3)、下列加点的“顾”与“奋不顾身”的“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名思义 B、茅庐 C、右盼 D、恋子女
  • 16、成长是一次难忘的旅游,是一次好玩的游戏,是一次快乐的生日,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获奖经历……你有没有过和这些照片上相似的经历呢?请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刻的事写难忘的旅游一写,讲述你的成长故事。

    要求: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写出当时的心情和感受;②题目自拟,书写端正,不少于400字。
  • 17、窃读记

    (这篇文章写于1952年,故事的主人公英子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每次只能偷偷在书店里看书。在作家林海音的笔下,英子身上发生了哪些读书的故事呢?让我们去读一读,并完成阅读任务。)

    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终于找到了昨天读的那本书。

    ②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你到底买不买?”

    ③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____。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④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时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终于有一天,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我那被快乐激动得忘形的身子,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⑥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昨天读的那本书,我又会暗暗焦急。最终,我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后一家书店,可昨天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却换了另外的书,我的心整个沉下了。

    ⑦正在这时,一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⑧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选自林海音的《英子的心》,有删改)

    (1)、英子在窃读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情况,心情也发生了变化。请根据情节发展,梳理下表。

    遇到的情况

    心情

    跨进书店门

    找到昨天读的书

    窃读被大声呵斥

    读到想读的书

    找不到没读完的书

    感激

    (2)、以下适合填入第③自然段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
    A、怒目而视 B、抢过了书 C、涨红了脸 D、强装欢笑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自然段中“众目睽睽”的“众”指哪些人?
    (4)、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此时此刻,英子是那么难过。如果你是英子的好友,你会怎么安慰她呢?
    (5)、读完文章,小全和小艺交谈起来,请你根据他们的交谈内容,完成对话。

    我读到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用“像喝醉了酒”来形容“我”此刻的样子呢?

    你这是从的角度进行提问的。说到提问,我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从的角度提出的。

    读文章时,我还想到了自己阅读时被书中的内容迷住的情景。我在看《西游记》时,跟着孙悟空上天入地,一起打妖怪,那情节太精彩了,连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

    我也有过被书迷住的经历。

  • 18、读书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知识和智慧。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与书本为友。让我们多读书,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阅读推荐

    【图书推介】

    对于8~12岁的孩子,如果要推荐一套既有文学价值又有自然教育价值的书,非《森林报》莫属。《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比安基的代表作。作者用通讯、消息的写作形式,将森林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方式记录下来,并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份,以充满童趣的口吻向孩子们解说森林里(    )的景象。

    【选文欣赏】

    花朵中最娇嫩的部分,要数花粉了。花粉一旦被打湿,就会很快坏掉。雨水、露水都对它有害,那么花粉拿什么来保护自己不被打湿呢?

    铃兰、覆盆子、越橘的小花,都是像小铃铛那样倒挂着的。这样一来,它们的花粉就可以安全地藏在“屋顶”之下。

    金梅草的花是朝天开的,它的每一片花瓣,都如勺子似的向里弯着,这样,雨点儿打在花上,就不会滚落到里面的花粉上。

    凤仙花目前正含苞待放,它的每一个花蕾都躲藏在叶子下面。它的花藏在叶子底下,就像人们躲在屋顶下一样。

    野蔷薇的花,雄蕊很多,下雨的时候,它会把花瓣合拢起来,莲花也一样。

    批注:____

    (1)、读“选文欣赏”,你认为“图书推介”中的括号内可以填的词语是
    (2)、给“选文欣赏”部分拟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娇嫩的花 B、天然屋顶 C、美丽的花 D、被打湿的花粉
    (3)、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森林报》十分适合8~12岁的孩子阅读 B、《森林报》既有文学价值又有自然教育价值 C、《森林报》按照时间顺序来解说森林里的景象 D、“选文欣赏”部分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不同植物保护花粉的方法
    (4)、找出“选文欣赏”中你喜欢的句子,并将喜欢的理由写在批注框里。
  • 19、成长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迷茫,有时会神伤。不要沮丧,总有一句话为你指明方向,给你带来力量。读一读,将下面句子中的成语补充完整。
    (1)、同桌很想参加学校的歌唱比赛,但犹豫不决不敢报名,我想告诉他:“ , 时不再来。”
    (2)、学习不能马虎,因为“ , 谬以千里”;说话要注意分寸,因为“病从口入,”;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因为“ , 驷马难追”。
  • 20、读书时,边读边批注是个好方法。同学们在一起交流作批注的作用,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能方便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B、帮助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C、能及时记录内心的想法 D、有助于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