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动提问
材料一:近期,中小学生学习发展课题组对我国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材料二:优秀的人爱提问。众所周知,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至今都没有完全解决,目前最好的成果是由中国数学家陈景润1966年取得的。能够回答这个世界难题的人,他的学识和能力必然不凡,而能够提出三个半世纪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的人,他是否更技高一筹呢?“学贵有疑”,优秀的人往往特别注重提问,因为通过提问,人们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爱提问会提问的背后,反映的是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选择能力。
材料三: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好问题呢?以下“锦囊妙计”或许会帮助你哦。
锦囊1:抓住课题提问—从课题入手,往往会帮助我们找到提问的方向。
锦囊2:抓住关键词句提问—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对课文的阅读具有画龙点睛的
作用,抓住关键词句提问,往往能把我们的思维引向深入。
锦囊3:找“矛盾”提问—看起来矛盾的地方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可以问一问,
辩一辩。
锦囊4:____
(1)、纵观材料一中的图①和图②,你分别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图①:
图②:
(2)、材料二中,“能够回答这个世界难题的人”是指;“能够提出三个半世纪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的人”是指。材料中提到这两位数学家的事例,主要是为了说明。(3)、材料三中的“锦囊4”请你来补充。【请别忘记了哦】(4)、结合材料二、三和你自己的学习实践体会,对“没问题可以提”或“不会提问”的这类同学进行劝导,力求体现说服力。 -
2、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1)、“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河道;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荷兰是水之国, , 也是。(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志士在诗歌中书写了自己的爱国情、报国志:王昌龄借“黄沙 , ”表达将士们卫国戍边的豪情壮志:陆游写下了“ , 南望”借此表达对朝廷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心情。(3)、在“逃游汉字王国”时,我了解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并沿用至今的文字是 , 刻在他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我还积累了很多有趣的歇后语,如“咸菜烧豆腐——”,我知道这里“”字和””字是谐音,真有意思!
-
3、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1)、文言文中的“印信”就是指印章,“郎中”就是指医生,“驿站”就是指车站。(2)、“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腔”和“满腔热情”的“腔”意思是不相同的。(3)、“自相矛盾”中有一句“其人弗能应也”,这里的“其人”是指卖矛与盾的楚人,“弗能应也”是因为他的说法前后矛盾,无法应对围观者的质问。(4)、“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手提青龙偃月刀,英气逼人,威风凛凛。”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张飞。(5)、“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这些三反复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让我对《西游记》欲罢不能。
-
4、四大名著中不少人物有自己的雅号或者别称。下列故事标题里的名称与人物匹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旋风”失陷高唐州
②“潇湘妃子”夺魁菊花诗
③官封“弼马”心何足
④“及时雨”会神行太保A、①柴进 ②薛宝钗 ③猪八戒 ④林冲 B、①柴进 ②林黛玉 ③孙悟空 ④宋江 C、①李逵 ②林黛玉 ③孙悟空 ④宋江 D、①李逵 ②薛宝钗 ③猪八戒 ④林冲 -
5、小州阅读《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时,做了以下读书笔记,其中不恰当的一处是( )A、联系上下文,我推测“趱行”的意思是赶路。 B、借助资料,我知道“生辰纲”指的是梁世杰搜刮民脂民膏,送给太师蔡京的寿礼。 C、我有疑问,军汉们都累成这样了,杨志为什么还喝令他们快走呢?我很想往下读。 D、结合原著,我认为晁盖等人劫走生辰纲毫无计划,说明他们遇事冲动,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
-
6、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从小养尊处优惯了,凡事不愿自己动手,等着别人为他服务。 B、语文课上,小州肃然起敬地站起来,流利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C、800米决赛马上开始了,选手们个个手忙脚乱 , 蓄势待发。 D、“今天我们全家都做义工去!”爸爸的建议一针见血 , 赢得我们的一致赞同。
-
7、春夏之交,小州随爸爸来到乡间,看到了下边的画面。此时,最适合他吟诵的诗句是( )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意思,以及成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顷刻(qǐn) 孔指以示儿日(给……看) 完璧归赵 B、燕园(yān)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听说) 敛声屏气 C、迸裂(bìng) 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美轮美奂 D、踌躇(chú) 乃呼儿出(就,于是) 应接不暇
-
9、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在shī fu的yǐn jiàn下,我有幸以一名“小小书法家”的tè shū身份,参加了这场书法活动。大师们现场挥毫泼墨,看似suí yì , 实则是shǒu fǎshú liàn , 个个xiōng yóu chéng zhú。我不禁yuè yuè yù shì
-
10、请用楷体抄写下面的谜语,注意行款整齐,格式规范,并在横线上写出谜底。
倚阑杆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谜底:
-
11、课外阅读
石头信使
①这块不起眼的小石头,重1.8公斤,有过辉煌的事业。40亿年前,它曾是火星的外壳,突然有一天,被某颗小行星撞上,它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迫跟同伴道别。它在一片混沌中游荡,无所谓方向和目标,不在乎坠落和漂浮,因为没有力量可以吸引住它。
②它游荡了很久很久,大概有1600万年吧。想必如此艰辛漫长的游荡会让它变得消瘦。它不断地寻找,想要找到一个归宿。终于,有一天它挨近某一个星球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被她的美丽、湛蓝的外表所吸引,于是它冲破无限的阻碍,不顾一切地扑向了它……
③它被撞昏过去,等它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了茫茫的冰原上。它的到来,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它习惯了随遇而安,这样一躺下,又过了13000年。
④时间到了1984年,有一双手,将它捡起来,那是一位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他发现了它,却依然不懂它。它被带了回来,冷落在冰柜的一角,与很多普通石头挤在一起。
⑤天下几人能识君?10年后,它的知音终于出现了。
⑥它身上那些呈褐色的斑点,是不是钛酸盐粒?钛酸盐粒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形成——就是维持生命的温度。那么,它承载了生命的信息吗?它被推到2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科学家们从中找到了细菌的痕迹。这块石头,像一个信使,给人类带来了信息:在火星上形成过早期原始生命。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短文是按顺序写的。
某一天 约1600万年后 约13000年前 1994年 曾是火星外壳 撞上小行星,太空中游荡 被科考人员发现并带回 (2)、第②段中“美丽湛蓝的星球”指的是____,第③段中“冰原”指的是____。A、火星 B、地球 C、南极 D、北极(3)、联系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小石头游荡了很久很久,整整有1600万年。
②小石头在一片混沌中游荡,是因为自己没有方向,还没有找到目标。
③小石头其实就是来自火星的陨石,它提供了火星曾存在生命的有力证据。
(4)、仔细读第⑥段,写一写人们推测“在火星上可能形成过早期原始生命”的原因。理由一:
理由一:
(5)、读完全文,我还想提出的问题是:。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 -
12、课内阅读
猫(节选)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肚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这段话主要写。(2)、下列哪一项不是写小猫的?( )A、胆子大 B、爱玩耍 C、不怕摔 D、怕责打(3)、下列关于“枝折花落”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枝折花落”是指院子里的花草遭了殃,花枝断了,花儿落了。 B、因为小猫太贪玩了,使院子里的花草“枝折花落”,所以作者有些生气。 C、即使院子里“枝折花落”,作者也绝不会责打小猫,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4)、该段话时语调(A.轻快,B.沉重),体现出。(5)、读文中的画线句子,想一想老舍见了,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写下来。 -
13、填空。(1)、古人有识:“胤”,博学多道,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焉,“故事《》告诉我们“ , 学海无涯苦作舟。”(2)、古人有志:“洛阳亲友如相问,”,是唐代诗人送别友人时,表明自己高洁与正直的品性:“ , 只留清气满乾坤”,是王冕借墨梅表达自己。
-
14、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共有五处错误。
今年《六一》儿童节要举行游园活动,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气氛非常热情。通过并讨论了游园活动方案,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
15、下列对于现代诗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这句话读起来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B、“阳光也是绿的”这句话语言表达独特,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C、“试试看,试试看,然后一瓣瓣地绽透。”这小白菊太胆怯了,感觉少了春天的生机。 D、“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表达了诗人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16、下列形容人物的词语,不符合的一项是( )A、临危不惧 舍已为人(哈尔威船长) B、勤劳节俭 性格急躁(青铜) C、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黄继光) D、机智勇敢 顽强不屈(雨来)
-
17、下面这些内容各出自哪本科普作品?填序号。
A.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
B.地理隔离、气候变化以及文化交流共同型造了地球上各个人群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C.人们早已知道,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加增高,大约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1度。
D.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无法降低。《灰尘的旅行》高士其
《看看我们的地球》李四光
《十万个为什么》米·伊林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贾兰坡
-
1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卜(bǒ)落卜落 焚(fén)烧 涣散 B、冲(chōng)锋 松脂(zhī) 宫庭 C、调(diào)动 门栓(shuān) 波涛 D、执着(zhuó) 待(shì)候 无籁
-
19、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学校举行运动会,运动员在领队的shuài lǐng下,tà bù进入赛场。比赛jí jiāng开始,垒球jiào liàn指导运动员甩动gē bo作准备;短跑健将做好yù bèi姿势,qì shì十足;跳高运动员动作mǐn jié , 正líng kōng一跃……运动场上zhì xù井然。
-
20、把格言和作者工整地写在书签上,注意字距均匀,格式美观。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