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古人的思维火花在课文中闪耀光芒。《自相矛盾》告诉我们:夫 , 不可。《田忌赛马》中,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取得胜的结果。
  •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也是思维的过程。下面是五年级(1)班的同学搜集来的一段话,请你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帮他改一改。

    为了培养同学们阅读古典名著的知识,五年级(7)班举行了“读经典 演故事”百日读书活动。活动的内容丰富:有课本剧表演,有配音比赛,有郎诵会等……通过此次读书活动,明白了读古典名著。

    (2)、这个活动接近尾声了,同学们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选择一个情景写出在那一刻你对时间的独特感受。

    时钟上的秒针仿佛被定住似的,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前进,一秒、两秒……人们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一般,期盼着暴风雨快一点儿过去。

  • 3、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下列同学们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孙膑先分析双方的情况,想到调整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结果赢了齐威王。 B、楚国人自卖自夸的理由前后矛盾、相互抵触。因为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C、船长发现孩子爬到桅杆上被猴戏耍,非常恼怒,立即决定用枪逼孩子跳水。 D、诸葛亮在立下军令状前已经综合天象、人心等因素,想到智取十万支箭的对策了。
  • 4、活动最后,同学们思考怎样有序表达思维。根据科学家的思维过程,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科学家还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昆虫的飞行方法及原理,造出了许多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②科学家发现,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

    ③科学家按这个方法改进了机翼,果然机翼就不再抖动了。

    ④蜻蜓的翅膀又薄又脆,但它快速飞行时为什么没有剧烈抖动、破碎的现象呢?

    ⑤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抗颤振结构。

    A、②①④③⑤ B、④②⑤③① C、④②①③⑤ D、②⑤①④③
  • 5、第6小组整理的资料中包含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呼,其中“弱冠青春岁月,期颐安乐年华”这副对联中,弱冠指的是____子____岁左右的年纪,期颐指的是人____岁。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字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  二十  八十 B、男  二十  一百 C、女  十五  八十 D、男  十五  一百
  • 6、第5小组的同学对下列句子进行朗读节奏的划分,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D、其/人/弗能应也。
  • 7、关联词体现了语言的逻辑思维,第4小组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了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这一句是(    )
    A、第一场田忌即使输了,但是他一点儿都不着急。 B、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没命了。 C、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D、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
  • 8、第3小组整理的资料中混进了一个成语使用不恰当的句子。这个句子是(    )
    A、临近比赛,哥哥自信满满,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B、今年的联欢会,我们请班级的“智多星”来出谋划策 C、会场人山人海,大家只得摩拳擦掌、挨挨挤挤。 D、台上惊险的杂技表演看得人心惊胆战
  • 9、第2小组搜集的材料反映了古今汉字的联系。下列文言文中的加点词与现代双音节词语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吾盾之     B、得兔    重 C、诲人不    疲 D、株待兔    
  • 10、下面是第1小组整理的文言文字词注释。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人有盾与矛者。(卖) B、物莫能也。(刺破) C、曰。(或者) D、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赞美,称赞)
  • 11、【寻思维之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寻找思维的光芒。

    暴风雨虐着整片海域,狂风朝着海面牙(咧  裂)嘴,唬得平日里欢腾的①hǎi ōu 不见踪影。一轮船②wéi gān上的船帆已经被风鼓得满满的,似乎马上要被③sī kāi 个口子。④chuán cāng里船员停止了猜拳定⑤shū yíng的游戏,也没有心思(逗 斗)弄小孩。时钟上的秒针仿佛被定住似的,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前进,一秒、两秒……人们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一般,期盼着暴风雨快一点儿过去。是顶风前行,还是改变⑥háng xíng计划,掉头回港?船长⑦máo dùn极了,大副也不能推更好的解决⑧cè lüè。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虐(sì shì)     牙(zī cǐ)

    (sōu shōu)         推(jiàn cún)

    (2)、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
    (4)、“拳”“拳”都是形声字,“拳”的意思是牛鼻木,读音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
    A、quàn B、niú C、bēn D、chūn
  • 12、当下,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不清晰、生造“汉字”、书写潦草等。请你和同学们组成一个小学生汉字书写研究小组,挑选某一种现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 13、中国文字博物馆

    【材料一】

    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目前,它的总占地面积为31.36公顷。馆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以及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该馆于2007年11月29日动工,2009年11月16日正式开馆。

    【材料二】

    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

    (1)、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的时间是(    )
    A、2009年11月29日 B、2007年11月29日 C、2009年11月16日 D、2007年11月16日
    (2)、下列不属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中的文物所涉及的是(    )
    A、汉字发展史 B、甲骨文和金文 C、汉字书法史 D、少数民族服装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B、中国文字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31.36公顷。 C、中国文字博物馆内收藏着许多关于文字的一级文物。 D、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世界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字博物馆以甲骨文为标志,这样有什么意义?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 14、甲骨文

    ①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殷商时期,统治者信仰鬼神,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用甲骨占卜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之上。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这些刻了字的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3000多年的沉寂。

    ③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甲骨被当成“龙骨”,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人们才有意识地将它作为珍贵的资料收藏。而1899 年也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④1936年6月12日,考古人员在殷墟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刻字甲骨,这是殷墟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经统计和研究,考古人员共发现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

    ⑤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研究从“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到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⑥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甲骨文续写往日辉煌,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1)、甲骨文是刻在上的文字,在时期广泛使用。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不曾被作为中药使用。 B、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 C、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D、今天,甲骨文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4)、将下面的文字填入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从发掘的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结构来看,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方面都已经具备,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A、第①自然段后面 B、第②自然段后面 C、第③自然段后面 D、第④自然段后面
    (5)、小明不理解“载入史册”中“册”的意思,老师指着一幅甲骨文图片说:“一篇文章写在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就是一‘册’。”你认为老师是指着图(    )说的。
    A、 B、 C、 D、
    (6)、你觉得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 1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类别

    内 容

    来源

    传说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罚的官职),其子孙以官名“理”为姓氏。后来的“李”姓大多来源于此。唐代时,“李”为国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鲜于的武将,因立功被皇帝赐“李”姓。

    历史名人

    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汉代的李广抗击匈奴,威名远扬;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誉为“诗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明代的李时珍编写了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近现代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现状

    据统计,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有些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医药学家李时珍、革命先驱李大钊……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1)、这份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仔细阅读研究报告,补全下面的内容。

    (2)、在进行研究时,除了查阅书籍和询问身边人,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
    (3)、根据研究报告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李”为国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鲜于的文官,因立功被皇帝赐“李”姓。

    ②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4)、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让你围绕汉字开展研究活动,你会选择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写一写,并简要说说研究的目的。
  • 16、班长给出了几个句子,根据下面的句子,填写恰当的歇后语。
    (1)、经过老师的耐心分析、点拨,我这脑子算是——开动(冻)了。
    (2)、名名这次的数学成绩和上次一样,妈妈说他是外甥打灯笼——
    (3)、笑笑对可可说:“今天咱们可得——有言(盐)在先,谁都不能违反游戏规则。”
    (4)、爸爸很想帮妈妈干点活儿,可总是帮倒忙,爸爸常常感叹:“我可真是啊!”
  • 17、阳阳要做关于汉字的研究活动,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研究报告中“问题的提出”要写出研究目的。
    (2)、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3)、研究报告对资料只呈现,不必进行概括和分析。
    (4)、研究报告要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
  • 18、李明同学想用网络搜索法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下列关键词能帮他顺利检索到有价值的信息的一项是(    )
    A、汉字古诗 B、古诗故事 C、有特点的古诗 D、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 19、冰冰考查大家有关汉字字体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金文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隶书的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D、楷书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与认读,进入南北朝后占主导地位,一直通用至今。
  • 20、月月考查大家关于汉字的历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星”是在原来字音的基础上增加了形符。 B、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C、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小篆。 D、进入南北朝后,行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