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翠色欲流(将要) 弄巧成拙(笨) 过故人庄(经过) B、斩钉截铁(切断) 悬崖绝壁(走不通的) 茅店社林边(宿舍) C、居高临下(面对) 大举进犯(兴起) 尽开颜(全,都)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状烈 悬涯峭壁 千山一碧 唯妙唯肖 B、幽雅 襟飘带舞 技高一筹 不约而同 C、逶迤 迥然不同 震天动地 千钧一发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魁梧(kuí) 搀扶(cān) 鏖战(áo) 摇曳(yè) B、祭奠(diàn) 陨石(yǔn) 点缀(zhuì) 歼灭(jiān) C、澎湃(bài) 卡住(kǎ) 逶迤(yí) 苍穹(qióng)
-
4、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生活 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你都发现了生活中哪些美丽的场景?
请以“最美丽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补充题目时,可以参考诸如“心灵”“语 言”“瞬间”“画面”“风景”等。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
5、课外阅读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 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 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 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 声音有些发颤(chàn zhà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 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 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 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 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 又着(zhuó 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 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 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2)、照样子,写词语。雷声隆隆:
彬彬有礼: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5)、“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 -
6、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____,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____的小鸟。走了许久,远 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 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 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在文段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一百五十里”在文段中连续出现,这里采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 是。(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C、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4)、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蒙古人民( )的特点。A、爱美天性 B、热情好客 C、能骑善射 -
7、 积累运用(1)、《七律·长征》中总领全文的两句诗是: , 。(2)、《穷人》的作者是国作家 , 其代表作有《》、《》等。(3)、等闲识得东风面,。(4)、曹植写的爱国诗句是 , 。(5)、 , 江清月近人。
-
8、 按要求做题。(1)、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缩句)(2)、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温暖而舒适。(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3)、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改为双重否定句)(4)、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改为转述句)(5)、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热烈的阻击。(原句修改病句)
-
9、 将成语补充完整
高下
所以
露无
一发
飘舞
眈眈
-
10、 选词填空。(不重复)
偶然
恍然
依然
竟然
截然
毅然
(1)、已是三月,天气很冷,真奇怪。(2)、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拆掉了新建的房子。(3)、谁都没有料到,他会做出这种事情。(4)、在科学领域里,“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5)、有时,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大悟。(6)、我没想到两位老师的观点不同。 -
11、 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磁
寇
裁
屉
滋
冠
载
屈
-
12、 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shāo wēi
yōu yǎ
gē da
páo xiào
péng pài
xuán yá
jiǎn yuè
pí juàn
jǔ sàng
kū wěi
-
13、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错误而一错再错。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你曾经做错过什么,自己是怎样对待和处理的,结果怎么样。请你写一写,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不写错别字。
-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芽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柳树____是最早的报春使者,____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是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
柳树枝____纤细,____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____是塘边河岸,____`是丘陵山地,一经扦(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请在短文的横线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请补全下面诗句的前一句诗。, 无心插柳柳成荫。
(3)、找出文中的过渡段, 画上双横线。(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请选出正确的答案(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6)、柳树用途很广,请简要列举它的四个不同方面的用途。①②
③④
(7)、本文通过记述柳树的特点和作用,赞美( )。A、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奉献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C、柳树的经济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
15、 请按要求展示自己的积累。(1)、《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我知道这些人物:、、。(2)、在1949年10月1日的上, 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是适宜温度、、、。(4)、“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中的“她”指 , 是课文《》中的人物。(5)、什么是爱国? 爱国就是(填作者)《白马篇》中“ , 视死忽如归”的壮烈豪迈。爱国也是(填作者)的铮铮誓言:“位卑未敢。”
-
16、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关羽。(2)、《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记叙文。(3)、“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这个句子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4)、“五岭逶迤腾细浪”的意思是: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中是腾跃着的细小波浪,衬托出红军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
17、 把左右两边能搭配的内容连起来,并按提示填空。
胜日寻芳泗水滨
不识庐山真面目
移舟泊烟渚
黑云翻墨未遮山
日暮客愁新
白雨跳珠乱入船
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边光景一时新
连线:
上面诗句中,和“当局者迷”意思相近的是: , ;描写了西湖从阴到雨的过程变化的是: , 。 -
18、 口语交际。
从下面两个话题中任选一题,想一想该如何表达更合适,更有说服力; 用“总——分”的结构写,理由分条列出。
·竞选班长。
·你的好朋友小刚未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你想劝他要多读书,读好书。
-
19、 按要求写句子。(1)、他轻声对我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改为转述句)(2)、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子)(3)、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修改病句)(4)、听了她的报告,在场的人都为之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
20、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是以下哪个成语的意思?( )A、亡羊补牢 B、竭泽而渔 C、刻舟求剑 D、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