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按要求写句子。
    (1)、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注意加点的字,服样子,写一写)

    太阳一出来,他们

    (2)、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把许多小鸟招引来了。(改为“校”字句)
  • 2、小语在和文文在玩拼读游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jiāo)    野(huāng)    诵(bèi) B、(pà)    衣(shang)    罚(chú) C、打(ái)    涂(hù)    明晃(huǎng) D、(liè)    尺(jiè)     归(huán)
  • 3、在操场上,同学们欢声笑语,尽情挥洒汗水,游戏的乐趣让校园生活更加精彩。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zǎo chen____,少男少女们穿上xiān yàn ____的fú zhuāng____,(bèi bēi)着书包,dǎ  bàn____得格外精神。他们摇头晃脑,尽情地在操场上kuáng huān,仿佛整 个世界都属于他们。他们高高地yáng qǐ____shǒu bì____,围成一个个(quān quàn),快活地跳起了kǒng què____舞,仿佛没有什么néng gòu____让他们tíng zhǐ____。

    (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2)、选出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他们摇头晃脑”一句中的“摇头晃脑”是含有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请你将下列同类型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①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燥 赤 

     提 张

    ②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小语和小熙正代表小组进行排球比赛。究竟谁能赢?大家看得 , 争得。突然,小语一通“神操作”,逼得小熙。小熙没能接住球,输掉了比赛,只好地下场了。

  • 4、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请你选择家中最有特点的成员给大家介绍一下。题目自拟,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他(她)的特点。要求:书写工整,350字以上。
  • 5、课外阅读。

    “扫一室”与“扫天下”

    东汉时,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

    有一天,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正巧他父亲外出不在,陈蕃见客人到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薛勤一边和他寒暄,一边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杂物什么都有,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薛勤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

    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

    他说得理直气壮,很有些得意的神气。

    听到陈蕃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于是他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清扫天下呢?”

    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懒散——   肮脏——

    (2)、最后一段中“他”指的是( )?(填序号)
    A、陈蕃的父亲 B、薛勤
    (3)、想要概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就得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请你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填写表格。

    起因

    经过

    结果

    (4)、根据课文,结合你自己来说一说你今后要怎么做。
  • 6、课内阅读。

    观潮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
    A、从近到远 B、从远到近 C、从上到下 D、从下到上
    (2)、这段话从两方面来描写的景象,使人们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这段话把浪潮比作 ,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的景象。
    (4)、在选文中找出与“八月涛声吼地来”这句诗相对应的句子。
  • 7、填空。
    (1)、 , 但闻人语响。 , 复照青苔上。《鹿柴》
    (2)、不识庐山真面目,。《题西林壁》
    (3)、 , 把扇丢。
    (4)、一场秋雨一场寒,
    (5)、好问则裕,。《尚书》
    (6)、我们垫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7)、细细的溪水,流着 , 流着月光。
  • 8、口语交际。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他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那么,平时你有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吗?请你提出至少两条保护我们视力的建议。

  • 9、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只要……还…… 即使……也……

    (1)、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会想起图面上蛟龙的爪子。
    (2)、有骤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
    (3)、即使在冬天,气侯温和,可以看见从洞里不断抛出泥土来。
  • 1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改为陈述句)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设问句)
    (3)、那些新叶子均匀地铺满了整面墙。(改成“把”字句)
  • 11、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用“正确”“错误”表示。
    (1)、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爬山虎的每根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4)、小红长得像妈妈。
  • 12、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裂   低    

       腾    随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
  • 13、形近字组词。

       较    煤    音    真

        校    媒    暗    慎

  • 14、看拼音写词语。

    pú tao

    dùn shí

    wān dòu

    zhú jiàn

    hū huàn

    kònɡ xì

    láo ɡù

    hēi àn

    zhuānɡ jià

    xuǎn zé

  • 15、写作(两个题目,选择其中一个完成)。
    (1)、题目一:我熟悉的一个人。要求:选择一个熟悉的人来写,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2)、题目二:我喜欢的一个地方。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地方写下来,要写清楚自己喜欢的原因。
  • 16、短文。

    大禹治水

    ㅤㅤ禹和父亲繇(gǔn)一样,一心想为人类完成治水的大事。为此,禹走遍天南海北,考察地形,研究水的走向。过程中,禹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

    ㅤㅤ禹为了治水,三次来到桐柏山考察。每次站在山前,那桐柏山不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就是山石号叫、树木怒吼,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暴虐力量,阻止禹动工。禹知道遇上妖怪了,就召集诸神和各部落首领开会,知道了阻止他治水的正是妖怪巫支祁。传说巫支祁是天生神猴,力气比九头象还大,并且迅捷无比。禹先后派童律、乌木由出战,都打不败巫支祁。最终,派出大将庚辰,擒获了神猴。禹率领大家艰辛地劳作,淮水终于平安流入大海。

    ㅤㅤ这一天,禹率领治水大军来到黄河,派应龙去划出河道。应龙划了半晌,河道还是划不出来。正伤脑筋时,河伯跃出水面,来到禹面前,深施一礼,献上一块水淋淋的青石。众人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弯弯曲曲,花纹遍布。原来这是一幅河图——上面画着这一带的大小河道以及水势情况,哪里该挖、哪里该填,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都画得清清楚楚。于是,禹根据图上的指点,日夜不停 , 开始了治理黄河的浩大工程。

    ㅤㅤ又一天,禹发现一座大山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河水到了这儿,只能拐弯绕道而行。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禹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大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大山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欢畅地向下游流去。人们兴奋不已,禹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ㅤㅤ就这样,禹带领人们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1)、根据故事内容,写出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2)、禹派应龙在黄河划河道的目的是
    (3)、下面哪一幅图最符合文中描述的禹开凿大山后的景象?( )

    A、A B、B C、C D、D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展现了禹治水英雄的形象,请在文中再找一处类似的句子,说一说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17、短文。

    ㅤㅤ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自1928年殷墟被发现,已出土大量文物,如司母辛鼎、亚长牛尊、陶三通、甲骨文、马车等。

    ㅤㅤ商代甲骨文是契(qì)刻或书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记录和记事。殷墟迄今出土了16万多片甲骨。与其他文明的文字不同,以甲骨文为基础的汉字至今仍为14亿中华儿女使用,是活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载体。

    ㅤㅤ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是中国最早的马车。精心打制的马车,可用于日常出行、田猎、礼仪、战争等,代表了中国3000年前的制造业水平。但它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乘坐马车者,通常为王公贵族。

    (1)、下列不是出土于殷墟的文物是( )。
    A、亚长牛尊 B、司母辛鼎 C、纵目面具 D、陶三通
    (2)、甲骨文是一种契刻或书写在( )上的文字。(多选)
    A、 B、龟甲 C、兽骨 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古称“北蒙”,又称为“大邑商”“邑商”。 B、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是中国最早的马车。 C、商代甲骨文主要用于占卜记录和记事。 D、殷墟是中国商代早期的都城。
    (4)、我能从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
  • 18、结合语境,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
    (1)、我知道有的诗句运用巧妙的比喻,描绘了和谐、美妙的景色,如《暮江吟》中的“”;有的诗句能让人领悟深刻的哲理,如《题西林壁》中的“”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雪梅》中的“”,借梅雪争春,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
    (2)、王充曰:“智能之士,。”韩愈曰:“人非生而知之者,?”这两句名言告诉我们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 19、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横线里,并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①锣鼓喧天

        ②窃窃私语

        ③人声鼎沸

        ④震耳欲聋

    ㅤㅤ元宵节那天,大街上 , 人们都赶着去看庙会。“砰!啪!”的鞭炮声在耳边炸开,人群沸腾起来。广场上聚起了秧歌队,一时 , 就引来了许多人围观。

    (2)、小明有一个摘抄本,用于抄录一些体现神奇想象的句子。下列哪一项不会出在他的摘抄本里?( )
    A、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 B、他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C、羿挽弓搭箭,射下了天空中的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 D、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人们只好四处逃难。
  • 20、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不息

    而安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