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妹妹:“我们什么时候去看大熊猫呀?”
②我:“奶奶,您为什么要嫁接桃树呢?”
(2)、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换种说法,使意思保持不变) -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 无论……总是…… 尽管……但……
(1)、蜜蜂飞到哪里,可以回到原处。(2)、航天任务十分艰巨,航天员不畏艰苦,毅然接受了挑战。(3)、“天宫课堂”单向讲解和演示实验,有问有答的双向互动。 -
3、填上合适的动词。
方向
记号
花粉
家门
-
4、选字填空。(1)、
蜂
峰
锋
利
蜜
顶
(2)、辨
瓣
辩
花
争
别
-
5、根据拼音写字词,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外出tú中, 我做了一个小测(cè chè)验。我将一些mì fēng带到 mò shēng的环境里放飞。大概(gài jì)一个小时后, 我返回家中。经jiǎn chá , 我发现它们都顶着逆(nì lì)风飞行的 zǔ lì , zhǔn quèwú wù地飞回了家。由此可见,它们què shí 有biàn rèn方向的能力。
-
6、小练笔。
为什么妈妈知道了“我”的秘密?
-
7、阅读感悟。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1)、找出上文中,你认为想象有趣的词语,说说理由。(2)、 “呀,我变成了一棵树!”拟声词和感叹号,表达了“我”( )之情。A、快乐 B、惊喜 C、难过(3)、文段中的省略号,起到作用,还可能有等形状。 -
8、语言表达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
9、比一比,再组词。
状
克
肠
抬
继
壮
刻
场
治
断
-
10、根据语境写字词。(1)、我心里一直藏着一个mì mì:在宇宙的另一边也有一dòng楼吗?也有一个我吗?我chéng diàn tī上楼的时候,另一个我正在下楼吗?我上学的时候,另一个我正放学吗?我的sī xùyuè飘yuè远,飞到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寻找另一边的那个“我”。(2)、我变成了一棵树,请小hú li、小cì wei、小sōng shǔ等小动物们住进来,妈妈带来qiǎo kè lì、xiāng cháng、面包等食品给小动物们吃,发现了我的mì mì。
-
11、比一比,组成词语。
梯
吁
零
鳄
弟
于
令
愕
-
1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1)、《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故事。作者通过大胆的 , 生动、有趣地描述了“我”变成了之后的故事,体现了和。(2)、《我变成了一棵树》“我”是故事的主人公“”,因为 , 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当“我”觉得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时,“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我”高兴的是 , 失望的是。(3)、故事中的主人公是 , 故事的起因是。
-
13、填空题;读拼音,写词语。
hú li
jì xù
qiǎo kè lì
xíng zhuànɡ
tái tóu
-
14、下列四个短语中搭配不当的是( )A、嗵嗵地跳 B、啧吧啧吧地吃 C、乖乖的声音 D、大口大口地啃
-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希望(xī) B、鳄鱼(è) C、香肠(cháng) D、陈醋(chù)
-
16、选择题。
①呀 , 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②咦 , 下雨了。 ③唉 , 变成了树真麻烦。
这三句话应该分别用什么语气来读?( )
A、惊喜 疑惑 失望 B、害怕 疑惑 惊叹 C、惊喜 疑惑 惊叹 D、害怕 惊喜 失望 -
17、下面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上的鸟窝竟然会随风舞蹈,想象真是奇特! B、“我”变成一棵长满鸟窝的树后,非常开心、激动。 C、“我”只欢迎小动物住到“我”树上的鸟窝里。
-
18、仔细观察图片,围绕“海底的珊瑚真神奇”一句,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写一段话。
海底的珊瑚真神奇。
-
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用“横线”分别画出这两段话的中心句。(2)、第1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海参、、、、的活动特点;第2自然段从和两个方面介绍了海底植物的差异。(3)、海参的活动方法是( )A、附着在船底 B、靠肌肉伸缩爬行 C、利用水的反推力(4)、用“横线”画出描写贝类活动的语句。这句话把贝类当作人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5)、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举出一个例子来吧! -
20、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②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③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①段的大意。(2)、选文第②③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3)、“窃窃私语”的意思是。用水中听音器一听,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就像、、等动物发出的声音一样。用上水中听音器,我仿佛还能听到其他声音:有的像小猫一样 , 还有的像小羊一样。(4)、把海底动物和它们的活动特点相对应起来。(填序号)①海参 ②梭子鱼 ③贝类 ④乌贼和章鱼
巴在轮船底下旅行
靠肌肉伸缩爬行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前进”,这句话意思发生改变了吗?课文中那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选文第③自然段是从和两方面来描写海底植物的差异。(7)、文段中,作者从、、这三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海参、乌贼、海藻和贝类等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各不相同。
②海底的植物不但颜色多种多样,而且大小差异也很大。
(9)、请你设计一条标语,号召人类保护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