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杵成针——李白在磨针溪边深受感动,发奋读书,完成了学业。 B、囊萤夜读——车胤用萤火虫的光亮来照明,以便夜晚勤勉学习。 C、手不释卷——孙权在吕蒙的劝告下,开始刻苦自学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D、凿壁偷光——匡衡凿穿墙壁,把邻居家的烛光引过来勤奋读书。
-
2、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是____,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 先锋;他们是____,从不因为一时的困难而停下奋进的脚步;他们 是____,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从不抱怨……
A、千里马 老黄牛 小蜜蜂 B、纸老虎 老黄牛 千里马 C、千里马 纸老虎 老黄牛 D、领头羊 千里马 老黄牛 -
3、成语“悬梁刺股”中“股”的意思应选( )。A、脚跟 B、臀部 C、腰部 D、大腿
-
4、同桌在阅读竞赛中成绩不佳,不满地抱怨:“文章太长,太难,怎么可能答好?你可以用( )来安慰他。A、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B、不怨天,不尤人 C、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5、“裾(jū)”最有可能的意思是( )。A、停留 B、居住 C、帽子 D、衣服的前后部分
-
6、小语在日记里写“春回大地,万物都重huàn生机了”一句时,对“huàn”字的 写法不确定,查了字典,他选( )。A、
B、
. C、
D、
-
7、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皇冠(guān) 应和(hè) 瞥见 (piě) 解闷(mèn) B、挣 (zhēng)扎 绮(qǐ)丽 刹(shà)那 丰硕(shuò) C、譬(pì)如 胆怯(qiè) 窥伺(sì) 执着(zhuó) D、重荷(hè) 遭殃(yāng) 扒(pā)开 欺侮(wǔ)
-
8、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学习语文是xìng fú的。作家笔下有dú tè的风景:童话里有qí huàn的经历;诗歌里有méng lóng的意境;散文里有zī tài 不一、pí qì各异的小动物……作家miáo huì的多彩世界是那么 美妙、那么hé xié!
-
9、 把下面这段话抄写在横线上,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10、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非遗项目对话实录
平平:叔叔您好,请问平阳木偶戏的木偶都是怎么制作的?
工作人员:艺人会先制定精准的比例,用木材雕刻木偶头,再用布料缝制身体,最后还要画上脸谱。为了更接地气,让这项艺术走得更远,有些非遗传承人还会给木偶设计潮流服饰呢!
阳阳:鳌江大龙真有70多米长吗?
工作人员:对呀!制作这样的大龙要运用竹编、剪纸等重要工艺。拾龙时甚至需要在民间召集200多名壮汉协助,完成后还要举行“画龙点睛”仪式,祈愿祥瑞降临,才能上街呢!
材料二:平阳非遗数据卡
平阳非遗概况
概要:平阳非遗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拥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和传统技艺各1项;省级非遗项目21项,数量达到国家级的5.25倍;市级非遗项目103项。
分布比例:
材料三:《平阳木偶戏:丝线里的乡村故事》
秋收后的晒谷场弥漫着稻香,红灯笼将临时戏台染成暖橘色。后台竹匾里,挑水农妇木偶斜倚扁担,衣襟粘着金穗;戴方巾的书生木偶捧着书卷,胡须垂如柳条,连竹匾都像在打盹。
“咚!”温州鼓词骤然划破夜空。老艺人指尖丝线一挑,农夫木偶立刻挺直腰板,扁担“吱呀”唱响,木桶里的蓝布泛起涟漪。扁担换肩,农妇木偶的身子忽地一歪,手却稳稳扶住扁担,动作熟练得像在田埂上走了无数回。当他停住脚步与书生对唱,戏台忽然安静下来,连剥花生的“咔嚓”声都变得震耳欲聋。夜风摇着老榕树的叶子,月光给木偶披上银纱衣,戏影轻轻印在地上。
批注栏
批注①:此处运用静态描写,我从“弥漫着”“染成”等词,感受到稻香、暖光交织的恬静,体会到乡村戏台的闲适安然。
批注②:我划出的句子运用____描写,____
(1)、联读选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平阳非遗项目数量最多的是市级非遗项目,数量达国家级的5.25倍。
②整江大龙制作时要运用竹编、剪纸等工艺,抬龙需多人协助。
③制作平阳木偶流程如下:定比例→雕刻头→缝制身体→画脸谱。
(2)、下列做法与“给木偶设计潮流服饰”相似的是( )(多选)A、阿婆用电脑设计剪纸新纹样,加快制作效率。 B、为省流程,取消划大龙“画龙点睛”仪式。 C、温州鼓词保留传统曲调,融入现代故事主题。 D、工人用3D打印木偶雏形,保留手工精修。(3)、阅读材料三,找划出一处你最欣赏的动态/静态描写,把批注栏补充完整。(4)、联读选文,将下列非遗文化实践与文化内涵连线。温州鼓词为木偶戏开场添彩 集体协作的民俗精神 用手工技艺制作超长龙骨架 非遗文化的跨界融合 整江划大龙号召200余人抬龙 “以手为器”的造物智慧 (5)、三则材料都介绍了平阳的非遗文化,你更喜欢哪种介绍形式?我更喜欢材料的介绍形式,因为。
-
11、(一)跳水(节选)
①“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②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二)东方朔巧辩“不死酒”
①东方朔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辞赋家。他博学广识,能言善辩,善于以诙谐的语言和方式,陈说国家大事,甚得汉武帝赏识。关于他的传说很多。“饮‘不死酒’”便是其中之一。
②一天,朝堂之上。汉武帝手握玉瓶,神色兴奋,向群臣展示那瓶传闻中的“不死酒”,眼中满是对长生的渴望。太监尖着嗓子喊道:“此酒饮下,便可长生不老!”众臣纷纷俯身祝贺,一片阿谀之声。
联系上下文,我猜测“阿谀”是“刻意迎合别人,说好听的话”的意思。
③东方朔站在一旁,眉头微皱,略一思索,便大步上前,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一把夺过玉瓶,仰头将酒一饮而尽。汉武帝顿时龙颜大怒,拍案而起,怒吼道:“东方朔,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偷饮朕的‘不死酒’,该当何罪?”
④东方朔不慌不忙,从容跪地,神色镇定自若,拱手说道:“陛下息怒。若此酒真能让人不死,那陛下便杀不死臣;倘若臣死了,便说明这酒是假的,陛下又何必为了一瓶假酒而杀臣呢?”
⑤给东方朔这么一搅和,汉武帝怒气渐消,同时他也明白过来,哪里有“不死酒”这种东西。冷静思考过后,汉武帝气也消了,赦免了东方朔。
联系上下文,我猜测“赦免”的意思是____
(1)、朗读短文(一)中横线部分“向海里跳!不跳我就开枪了!”最恰当的语气是
A.由严厉到温柔
B.始终严厉命令
C.由命令到疑惑
D.由轻松到命令
联系上下文,我猜当时船长可能在想:(2)、仿照短文(二)第①段的标注示例,写一写“赦免”的意思。(3)、阅读短文(二),填一填,写一写。请将东方朔的思维过程按顺序排列。(填序号)
如果“不死酒”是假的,陛下杀人就不合理。
如果陛下杀死我,说明“不死酒”是假的。
( 1 )如果“不死酒”是真的,陛下杀不死我。
所以陛下无论如何都不该杀我。得到“不死酒” 听东方朔辩解 龙颜大怒 气也消了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看出东方朔是一个的人。(写出两点)
(4)、我发现两篇短文有许多共同之处,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两篇短文的情节都有一波三折。 B、两篇短文都通过关键事件展现人物智慧。 C、两篇短文都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D、两篇短文都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特点。(5)、绘画时,同桌不小心将颜料溅到你的衣服上。面对这一状况,有人会冷静果断地处理,有人则会用有趣幽默的方式化解。你会怎么做?请说说理由。 -
12、学校劳动基地准备征集一副对联,同学们对此进行了讨论,先填写答案。
①我觉得这对联应该表述我们劳动的情形,因此,范成大的那句“童孙未解供耕织,”比较合适!
②说到小朋友的劳动情景,我觉得牧童放牛晚归是最有情趣的。因此,《村晚》中那一句“ , 短笛无腔信口吹”会更妙!
③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乡村四月》中的“ , ”更应景,短短两句,采桑插秧的劳动画面一下就有了!
我认为第句(填序号)最适合做学校劳动基地的对联,因为读了这句诗,我仿佛看到。
-
13、读下列回目内容,其中出自《红楼梦》的一项是( )。A、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B、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C、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D、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
14、读有关《三国演义》人物歇后语,选择合适的人名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周瑜 ②诸葛亮 ③曹操 ④鲁肃(1)、借东风——巧用天时(2)、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3)、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15、在古代街头,若看到有人为百姓涂抹开方,此人最有可能是( )A、郎中 B、货郎 C、店家 D、墨客
-
16、班级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以下材料不适合入选的一项是( )A、甲骨文“龟”字像一只趴着的乌龟,背上还有花纹。 B、汉字谜语:“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谜底:高)。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D、形声字“清”由“氵”和“青”组成,表示水纯净。
-
17、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某人弗能应也 / 应声答曰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听闻 C、吾居之坚,物莫能陷也 / 攻陷 D、昼出耘田夜锁麻 / 耕耘
-
1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阿玲的银铃轻响,mà zha____在草间弹跳,虎子眼疾手快却扑了个空。那小家伙宛如pài tóu____十足的翡翠骑士,抖动触须立在蒲公英上。小胖早已yuè yuè yù shì____,当他终于擒住这个小精灵供(gòng gōng)我们围观欣赏时,它停在掌心,随即张开了双翅。阿玲笑着伸出手,在暮色中 jiū zhù____了一段欢乐的童年星光。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词语。(2)、根据语境,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疾”的字形像人腋下中箭的样子。本义为伤病、外伤。因字中含“矢”,而“矢”离弦后给人迅速、急速的感觉,引申出“快”“急速”之意。下面哪个是“疾”字?( )A、B、
C、
D、
(4)、下面表达特点跟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相似的一项是( )A、他的喊声震得整座山都摇晃起来。 B、风像劳作的农人,把层层叠叠的麦秸铺到天边。 C、露珠在荷叶上打滚,一不小心滑进了池塘。 D、春雷唤醒了泥土,唤醒了新芽,唤出了春天。 -
19、请将以下短文工整地抄写在方框里,做到段落分明。
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
20、童年是充满想象的,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下面5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来编写故事。
①一本神奇的书 ②会飞的蜗牛 ③小树的烦恼 ④得意的萤火虫 ⑤ 罢工记
要求:①语句通顺连贯,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②字数不少于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