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尔基的童年,在“笑”与“泪”中开启成长之旅吧!(1)、插图故事:我发现这幅插图呈现的故事情节是( )。A、阿廖沙遭外祖父痛打 B、八哥学外祖父祈祷 C、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而争吵 D、“好事儿”参加家庭晚会(2)、成长历程:在阿廖沙的童年里,有哪些“笑与泪”的经历呢?请各举一例。
笑
泪
阿廖沙与外祖母一起念诗,讲故事,唱歌。
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失去知觉。
(3)、妈妈怕你耽误学习,把《童年》收起来了,但你还想再看一会儿,请你说服妈妈。 -
2、《回乡偶书》一诗的作者是代诗人。其中表现出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的诗句是“ , ”。
-
3、用四字词语概括下面人物在面临困难时展现出的人性美,请你照样子填一填。
人物:桑娜夫妇
精神:勤劳善良
乐于助人人物:老支书
精神:人物:老班长
精神: -
4、通过品读人物多方面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请跟随小全一起完成练习吧。(1)、“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仔细品读句子,小全发现作者频繁地使用问号、省略号,运用描写表现了桑娜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2)、你在生活或者学习中,一定有过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时候,那时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请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写。 -
5、下面是小全对课文的理解,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人》中,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个“熬”字,很恰当地写出了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也很准确地表现了渔夫的坚强性格 B、紧扣《桥》中老汉的两次“吼”,有助于深入理解老汉的身份,即“党员”身份,表现了他坚守党性原则,以及对人民群众的大爱 C、读《桥》时,当你聚焦在“大雨倾盆、洪水狞笑”的环境描写上,就会看到在那座摇摇欲坠却连着生死的窄窄的桥上,屹立着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老汉形象 D、课题“金色的鱼钩”既是行文的重要线索,又彰显了课文的主旨,“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
6、小全读了《三国演义》的经典情节“挥泪斩马谡”,认为体现出诸葛亮( )的特点。
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诸葛亮)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
A、英武神勇 B、不徇私情 C、神机妙算 D、忠心耿耿 -
7、下面不是环境描写的是哪一项?(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C、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D、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
8、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今天第一次对爸爸撒了谎,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B、马上就该我上台发言了,我心惊肉跳 , 脚不停地颤抖。 C、他总是处心积虑地害人,才会落得如此下场,真是自作自受。 D、钱塘江的潮水如期而至,只见波浪滔天,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势不可当。
-
9、下面词语中的“当”和“势不可当”的“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旗鼓相当 B、敢作敢当 C、理所应当 D、锐不可当
-
10、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狞笑(níng) 搀扶(chān) B、祭奠(diàn) 蹿上来(cuān) C、蜷缩(juǎn) 魁梧(kuí) D、收敛(liǎn) 奄奄一息(yǎn)
-
11、阅读小全的读后感,体会人性之美,再根据拼音写词语。
打开文学的大门,走进精彩的小说世界,我认识了páo xiào的洪水中,以自己的威信、坚定的信念和果决的指挥,将jīng huāng的村民送上生命桥的受人yōng dài的老支书;认识了在风暴hōng míng、海浪xiōng yǒngpéng pài的夜晚,生活zāo gāo却主动收养两个孤儿的桑娜夫妇:认识了牢记嘱托,尽心尽力地zhào gù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老班长。他们朴素的善举、坚定的信念,让人动容,彰显出人性之美。
-
12、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场面,如学校的升旗仪式、假期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来写,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
要求:在描写场面时,要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
13、红军战士血染百丈岩
①1936年10月的一天,闽东特委组织部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120余人,从连江、罗源一带山区转战宁德,来到宁德虎贝乡东源村。这里山高林密、群峰环抱,中间低回如碗,错落着几十座低矮的土屋,居住着40多户贫苦农家。部队抵达这个根据地小山村时,正值中午时分,寂静的山村,顿时沸腾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地迎接红军的到来,并热情帮助部队生火做饭。
②突然间,“啪!啪!”几声刺耳的枪声划破山谷的宁静。哨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国民党保安队已从桥头方向悄悄向我驻地进袭!”“敌情不明,不打无把握之战,撤!”阮英平下达了命令。部队迅速从东源村后门山一条通往霍童镇桃花溪的小路撤退。部队刚抵山岔路口,又冒出一股敌人。原来,敌人在探明第三纵队驻地后,立即派出省保安团3个连的兵力,分别从桥头、桃花溪、林口三个方向包抄过来,企图把红军部队一网打尽。
③激烈的战斗打响了。从桃花溪方向来的敌人刚和红军交火,来自桥头的敌人也向我方猛烈开枪射击,密集的子弹发出“嗖嗖嗖”的响声从头顶飞掠而过。敌军在机枪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疯狂地向红军发起进攻。尽管红军战士骁勇善战,但敌方武器装备精良且人数众多,这样面对面作战,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阮英平果断地下令:“撤!快向后山撤!”战士们向百丈岩方向且战且退,寻找突围机会。百丈岩与东源村隔着三个小山包,当红军到第二个小山包时,敌人再次蜂拥而上,来势异常凶猛。危急关头,阮英平立刻作出决定:分出小股兵力突击抢占百丈岩制高点,居高临下吸引敌人火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于是,二支队长阮吴近率领20多名战士奋勇突进。战士们像猛虎似的向崖顶冲去,在靠近百丈岩时,突然岩顶上泻下了密集的子弹,几位战士当即中弹,其余战士则被猛烈的火力压在岩石下。原来,敌人早已调遣了一个排的兵力,从百丈岩后坡登上岩顶,埋伏在隐蔽处,等红军撤到这里,就与山下几路追兵一起夹攻。
④情况万分危急,若在短时间内不能消灭岩顶敌人,红军战士将处于四面受敌的绝境。阮吴近奋不顾身,一手紧握手枪,一手挥舞大刀,怒吼一声:“同志们,跟我上!”霎时,20多名战士紧跟着支队长像离弦之箭一样,霍地跃起,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岩顶。勇士们的手榴弹接二连三地在敌群中开花。子弹打光了,英勇的战士插上刺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有的紧握枪托砸向敌人的脑袋,有的掐住敌人的脖子往死里扣,有的紧紧咬住敌人的手脚不放,有的与敌人抱在一起滚下悬崖……但敌人源源不断地涌来,红军寡不敌众,最后只剩下九名壮士被逼退到百丈岩的边沿。岩下,是百丈深渊;面前,一群敌兵张牙舞爪地在狂叫:“抓活的,抓活的!”阮吴近等九名壮士视死如归,毅然砸烂枪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下悬崖,英雄的鲜血染红了百丈悬崖!
⑤百丈岩顶激烈的战斗,吸引了敌人的大部分兵力,阮英平率领部队乘势杀开一条血路,向天峰亭安全转移。这次战斗,我方牺牲二十多人,敌人则留下了几十具尸体。
(1)、阅读短文第②~④自然段,梳理战斗的过程,把下面的情节发展图补充完整。(2)、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与敌人英勇肉搏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的精神。(3)、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说敌人来袭,阮英平下令部队马上撤退的原因是敌情不明 B、红军战士抢占百丈岩制高点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敌人火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 C、“战士们像猛虎似的向崖顶冲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这句话是从“点”的角度进行描写的 D、短文描写了敌人武器装备精良且人数众多,对红军疯狂进攻,这样写不仅体现了敌人的凶残、红军处境的危急,还从侧面烘托出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4)、红军战士为什么毅然选择跳下悬崖?请结合短文内容回答。(5)、第④自然段中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歼敌的场面,读一读,完成练习。
既有人物群体的描写,又有个别人物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着写一写。 -
14、红色旅游
【材料一】《2023年上半年度红色旅游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参与红色旅游的用户中,年龄在26~35岁的中青年用户出游人次占比最高,达到了30%,其次是18~25岁的用户,出游人次占比为20%。《报告》还显示,2023年上半年红色旅游用户中,亲子客群出游人次占比为36%。在亲子客群中,年龄在12岁及以下的低龄儿童亲子家庭出游人次占比达到了71%。
“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丰富的体验形式,吸引了众多亲子客群去探索和了解红色文化及历史。
【材料二】近年来,更多红色旅游目的地以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旅游多元化、融合化、高质量发展。例如,遵义市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在开放夜游、“长征颂”3D实景演出等基础上,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探索“红色+山水”“红色+康养”“红色+茶酒”等模式,持续提升“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的城市IP和红色旅游体验感。在创新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同时,各地红色旅游景区更是结合自身特色和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设计了大量丰富的红色文创产品,受到众多收藏爱好者以及游客的青睐。
【材料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红色经典游线路
线路主题
旅游线路
游览内容
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主要以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毛主席住居、苟坝会议旧址、苟坝陈列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伟大转折红色教育基地为主线。
通过参观讲解、实景演出、故事讲述、缅怀先烈、埋锅造饭、编织草鞋等方式,了解遵义会议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芬芳馥郁的茶香酱酒
主要以天下第一壶中国茶文化博览园、万亩茶海、国酒文化城为课程主线。
通过采茶、制茶、茶礼文化实践、酱酒文化学习等方式,了解遵义茶文化与酱酒文化,传承地方文明,增强民族自信。
翠色欲滴的圣地之绿
主要以赤水桫(suō lu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绥阳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为主线。
通过桫椤探秘、穿越竹海等方式走进绿水青山,浸润大美生态,了解美丽乡村,激荡时代情怀,激励责任担当。
(1)、阅读材料一,归纳出中青年和红色亲子游发展的情况。(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请选出下列旅游主题的旅游模式。
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芬芳馥郁的茶香酱酒翠色欲滴的圣地之绿
A.“红色+康养”
B.“红色+茶酒”
C.“红色+研学”(3)、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2023年上半年参与红色旅游的用户中,出游人次占比最高的是年龄在26~35岁的中青年用户 B、创新“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丰富的体验形式,可以吸引众多亲子客群去探索和了解红色文化及历史 C、创新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结合自身特色和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设计大量丰富的红色文创产品,是推动红色旅游多元化、融合化、高质量发展的好方法 D、在“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红色旅游中想走进和谐自然,感受生态之美,可以参加“芬芳馥郁的茶香酱酒”主题游(4)、十一长假,小全打算到遵义开展红色之旅,可是妈妈觉得不如到风景名胜之地,如厦门鼓浪屿、广西桂林等地去旅游。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了解遵义红色旅游的特色以及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帮小全说服妈妈。 -
15、下面是小全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并完成练习。
①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胸怀红色基因的时代先锋,②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超……他们书写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书写了对真理和信仰的追求用青春和热血。同学们,③我们要勇于担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努力!
(1)、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小全用修改符号改正。(2)、把“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这句话放入片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处。(填序号)(3)、在本次演讲中,小全需要用( )的语气。A、高昂、抑扬顿挫 B、低沉、平缓 C、委婉、谆谆教导 D、兴奋、稍快 -
16、为说明“红色基因,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的观点,小全搜集了下面的材料,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和。
①红军飞夺泸定桥 ②红军过草地 ③瞿秋白宁死不屈
④詹天佑修筑铁路 ⑤江姐英勇就义 ⑥林则徐虎门销烟
-
17、填空(1)、电影《长津湖》中的志愿军第27军军长的原型是彭德清,他和战友慷慨赴朝的情景,印证了曹植的名句:“ , 。”(2)、爱国诗人陆游为国担忧,写下诗句“ , 事定犹须待阖棺”,表达了他虽然地位低下,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仍想实现统一的决心。
-
18、回顾历史,重温革命岁月,感受英雄壮举。
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温革命岁月,你听——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狼牙山上五壮士壮烈的口号声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是那么坚强不屈,是那么令人热血沸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庄严____。
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温革命岁月,你看——
抗美援朝战场,在391高地的山坳里,邱少云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 , 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1)、品读第3自然段,完成练习。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代替“说”来表达。
②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结合语境,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小花:“快点儿,上课要迟到了!”
警察:“我终于找到你了!”小偷一惊,瘫倒在地。
(2)、下列句子与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是哪一项?( )A、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B、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C、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D、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3)、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①加点词语重复使用的好处是。
②仿写一个句子,表达对某位革命烈士的赞美之情。
-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诗歌大处雄浑,节奏强烈;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让我们领略到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 B、《狼牙山五壮士》描写五位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时的动作和神态生动传神,充分展现了五壮士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 C、《开国大典》中对阅兵式场面的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表现了整个场面的庄严、隆重和各个方阵的特点,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D、《灯光》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
20、与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相对应的图片是 , 与“金沙水拍云崖暖”相对应的图片是。
A.
B.
C.
D.